指纹识别应用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5553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指纹识别应用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智能终端应用功能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识别应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通常会设置开机密码,然而虽然这些终端是私人的东西,往往无法避免出现被他人使用的情况,这样不但无法保证自己的开机密码不被他人知晓,而且页面中的应用也无法保证不被他人使用,难免会有自己不想让人知道的隐私被人有意无意的从终端得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指纹识别应用方法及装置,一种利用指纹识别提高智能终端保密性和使用速度的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指纹识别应用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功能开启所需指纹,其中,在终端预先录入指纹为相应的功能的开启密码,所述功能包括初始功能、应用功能、设置确认功能,其中初始功能的密码不可重复;指纹与预设的开启密码相对应,则开启功能。指纹的唯一性保证了密码的保密强度,不易被他人破解。

进一步地,所述在终端预先录入指纹为相应的功能的开启密码步骤,包括:启动设置密码页面;采集指纹信息;确认采集指纹为密码并存储指纹信息;完成设置。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将指纹设置为相应功能的开启密码。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功能开启所需指纹步骤,包括:获取触摸屏唤醒信号,并执行;选择功能并激活其密码输入设置;在采集区采集指纹。通过这些步骤可以采集到作为密码的指纹。

进一步地,指纹与预设的开启密码相对应,则开启功能步骤,包括:对比采集指纹与存储的指纹密码,达到开启条件,则发送开启信号;获得开启信号,并执行。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对比指纹确定是否开启相应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初始功能包括解锁、应用直启,所述应用直启为应用不经过主页面直接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设有一个或多个指纹开启密码,每个指纹开启密码都可开启应用。这样就使较亲密的人同样可以正常使用智能终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指纹识别应用装置,包括:

指纹设置单元,用于在终端录入指纹为相应的功能的开启密码;指纹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功能开启所需指纹;分析启动单元,用于对采集的指纹与设置好的指纹密码进行对比分析,在密码匹配后发出启动命令,并执行。该装置各个单元配合完成该指纹识别的应用方法的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设置单元包括:启动模块,用于启动设置密码页面;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指纹信息;确认存储模块,用于确认采集指纹为密码并存储指纹信息。所述指纹设置单元用于在终端录入指纹为相应的功能的开启密码。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采集单元包括:唤醒模块,用于获取触摸屏唤醒信号,并执行;功能选择激活模块,用于选择功能并激活其密码输入设置;第二指纹采集模块,用于在采集区采集指纹。所述指纹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功能开启所需指纹密码。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启动单元包括:对比模块,对比采集指纹与存储的指纹密码,达到开启条件,则发送开启信号;开启模块,获得开启信号,并执行。所述分析启动单元,用于对采集的指纹与设置好的指纹密码进行对比分析,在密码匹配后发出启动命令,并执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指纹识别的高难模仿性,能够有效保护智能终端的隐私不被他人侵犯,还能够通过指纹识别实现快速使用设定功能的效果,指纹识别应用装置保证指纹识别应用方法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应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在终端预先录入指纹为相应的功能的开启密码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采集功能开启所需指纹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指纹与预设的开启密码相对应,则开启功能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应用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指纹设置单元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指纹采集单元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析启动单元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指纹识别应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S1、采集功能开启所需指纹;其中,在终端内预先录入指纹为相应的功能的开启密码,所述功能包括初始功能、应用功能、设置确认功能,其中初始功能的密码不可重复;

S2、指纹与预设的开启密码相对应,则开启功能。

在终端内预先录入指纹为相应的功能的开启密码是指,,在使用指纹识别之前,在智能终端上设置为想要禁止他人观看的功能设置指纹密码,功能也分为多种,包括初始功能、应用功能、设置确认功能。功能不同所设这的密码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初始功能的密码不可重复。指纹密码可以提高相应功能的保密性。

如上诉步骤S1所述,在开启设置了开启密码的功能时,需要输入指纹密码,指纹密码通过终端的触摸屏扫描采集。

如上诉步骤S2所述,在采集了作为密码的指纹后,采集到的指纹需要和在步骤S1中设置的开启密码作对比。如果对比度达到设定的值,则认为两个指纹是出自同一个人,就可以开启相应功能。如果对比度达不到设定的值,则认为两枚指纹不是出自同一个人,不予开启该功能。

指纹的唯一性保证了密码的保密强度,不易被他人破解。

参照图2,在终端预先录入指纹为相应的功能的开启密码步骤,包括:

S11、启动设置密码页面;

S12、采集指纹信息;

S13、确认采集指纹为密码并存储指纹信息;

S14、完成设置。

如上述步骤S11所述,启动设置密码页面需要通过点击进入,在进入设置密码页面后,进行操作,设置密码。

如上述步骤S12所述,因为密码是指纹,由于指纹的特殊性,需要在外采集录入,终端通过扫描采集指纹信息。

如上述步骤S13所述,采集到指纹并确认后,所采集的指纹即为设定的密码,指纹信息存储到终端。

如上述步骤S14所述,当完成以上所述S11、S12、S13步骤,则一个功能的密码设置完成。

参照图3,采集功能开启所需指纹步骤S2,包括:

S21、选择功能,并激活其密码输入设置;

S22、在采集区采集指纹。

一些情况下,需要手动按开关键,获取到触摸屏唤醒信号,执行后,触摸屏被点亮,使得在触摸屏上的操作可以得到回应。,另一些情况,输入指纹直接进入主页面。

如上述步骤S21所述,选择要使用的功能,点击激活后,出现密码输入设置。

如上述步骤S22所述,手指按在触摸屏上的指纹采集区上,指纹被扫描采集。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采集到作为密码的指纹。

参照图4,纹与预设的开启密码相对应,则开启功能S3,包括:

S31、对比采集指纹与存储的指纹密码,达到开启条件,则发送开启信号;

S32、获得开启信号,并执行。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对比指纹确定是否开启相应功能。

如上述步骤S31所述,采集到的指纹会与在线设置好的指纹密码作对比,对比后得到近似度,近似度达到要求则判定密码正确,确定密码正确后发送开启信号。

如上述步骤S32所述,当终端接收到开启信号后开启相应的功能。

初始功能包括解锁、应用直启,应用直启为应用不经过主页面直接开启。

应用直启包括使用模式选定,使用模式包括外借模式、儿童使用模式、游戏模式等。在使用模式场景情况下,可以将选定的功能统一设置密码,他人只能使用没有被限制使用的功能,大大加强的保密性。

这样通过指纹开启对应的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选择性的开启相应的功能,能够较好的保护个人隐私。

应用设有一个或多个指纹开启密码,每个指纹开启密码都可开启应用。这样就使较亲密的人同样可以正常使用智能终端。

参照图5,本实施例了中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应用装置,包括:

指纹设置单元,用于在终端录入指纹为相应的功能的开启密码;在使用指纹识别之前,在智能终端上设置为想要禁止他人观看的功能设置指纹密码,功能也分为多种,包括初始功能、应用功能、设置确认功能。功能不同所设这的密码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初始功能的密码不可重复。指纹密码可以提高相应功能的保密性。

指纹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功能开启所需指纹,在开启设置了开启密码的功能时,需要输入指纹密码,指纹密码通过终端的触摸屏扫描采集。

分析启动单元,用于对采集的指纹与设置好的指纹密码进行对比分析,在密码匹配后发出启动命令,并执行。在采集了作为密码的指纹后,采集到的指纹需要和在步骤S1中设置的开启密码作对比。如果对比度达到设定的值,则认为两个指纹是出自同一个人,就可以开启相应功能。如果对比度达不到设定的值,则认为两枚指纹不是出自同一个人,不予开启该功能。

该装置各个单元配合完成该指纹识别的应用方法的实现。

参照图6,指纹设置单元包括:启动模块,用于启动设置密码页面,启动设置密码页面需要通过点击进入,在进入设置密码页面后,进行操作,设置密码。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指纹信息,因为密码是指纹,由于指纹的特殊性,需要在外采集录入,终端通过扫描采集指纹信息。

确认存储模块,用于确认采集指纹为密码并存储指纹信息,采集到指纹并确认后,所采集的指纹即为设定的密码,指纹信息存储到终端。

指纹设置单元用于在终端录入指纹为相应的功能的开启密码。

参照图7,指纹采集单元包括:唤醒模块,用于获取触摸屏唤醒信号,并执行,手动按开关键,获取到触摸屏唤醒信号,执行后,触摸屏被点亮,使得在触摸屏上的操作可以得到回应。

功能选择激活模块,用于选择功能并激活其密码输入设置,选择要使用的功能,点击激活后,出现密码输入设置。

第二指纹采集模块,用于在采集区采集指纹,手指按在触摸屏上的指纹采集区上,指纹被扫描采集。

指纹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功能开启所需指纹密码。

参照图8,分析启动单元包括:对比模块,采集到的指纹会与在线设置好的指纹密码作对比,对比后得到近似度,近似度达到要求则判定密码正确,确定密码正确后发送开启信号。

开启模块,当终端接收到开启信号后开启相应的功能。

分析启动单元,用于对采集的指纹与设置好的指纹密码进行对比分析,在密码匹配后发出启动命令,并执行。

指纹识别应用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通过智能终端录入指纹,将智能终端的使用者的十根手指之一的指纹设置为正常模式开机密码,将其他剩余手指的指纹设置为其他模式的开机密码。指纹的唯一性保证了密码的隐蔽性,不易被他人破解

可以将指纹设置为终端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的使用开启密码。这样在他人使用自己手机时使用较敏感的应用时需要经过本人同意,保护了使用者的隐私。

还可以将指纹设置为设置更改确认密码。这样可以保护手机,防止他人修改本人的设置。例如,别人使用本人手机,要将应用app卸载了,可是由于要卸载是需要提供设置更改确认密码,使得操作不成功,这样保护手机不被外人随意更改,更好保护手机。

还可以将指纹设置为单个功能或应用中具体使用的快捷启动密码。例如,可以设置不同的手指来启动不同的常用应用,比如拇指是解锁,食指是打开语音备忘录,中指是打开电话拨号界面,无名指是查看待办事项,小拇指是打开Mail等等,这样你就不用每次解锁去查找应用,这样不光高效,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快捷方式特别有效,比如有些情况下秘密的使用语音备忘录进行录音,不可能解锁去查找语音备忘录然后打开,只需要将食指放在指纹感应装置即可开启录音。或者有人说用别人的平板电脑打个电话,只需要用某个指纹开启电话功能和电话拨号界面,只让他打电话,而不会进入主屏,这种对保护更加有效。这样在使用功能或应用时可以快速实现预设好的效果、使用快速方便。

应用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指纹开启密码,每个指纹开启密码都可开启应用。这样就使较亲密的人同样可以正常使用智能终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指纹识别的高难模仿性,能够有效保护智能终端的隐私不被他人侵犯,还能够通过指纹识别实现快速使用设定功能的效果,指纹识别应用装置保证指纹识别应用方法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