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教育信息系统的数据推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35201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用于教育信息系统的数据推送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教育信息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教育信息系统的数据推送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伴随而来的是信息质量的下降。在活字印刷术出现之前,古人每一个字都是惜墨如金的,信息的准确性和优质性都非常之高。随着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等技术的出现,一方面使得知识的传播速度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伴随而来的是知识内容总量更快速的增长,和信息总体质量的不断下降。也就产生了“百度”这样的帮助人们寻找所需信息内容的工具。但是,百度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关键字、词的搜索,获取有关的链接信息。

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很大不同。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有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在知识、信息的获取过程中,年龄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对应不同的知识和信息内容。如:青少年不宜过早接触成人两性知识,可是当他到了成人年龄阶段,这又是他们必须了解的知识,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同时,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快速化和知识总量的巨量化,一方面人们难以从这些信息内容中找到自己所需和判明真假(准确度和正确度),另一方面,他们很难把这些信息完全记忆在自己的脑子里,并在相应的年龄阶段得以应用。

因此,需要一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帮助人们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把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信息内容,通过主动推送的方式,传达到对应的人群。

几乎现代所有的传播媒体和手段都在尽力解决这一问题,但效果有限。如:

广播、电视:有相应的栏目(如生活频道中的母婴栏目)或频道(少儿频道),通过音视频的方式展现,信息传达生动、全面,效果好。传播频率高,传播范围广。

报纸、杂志:有相应的栏目(如报纸中的母婴专栏)或期刊(孕妇杂志、学前教育杂志),通过文字、图片的方式展现,图文并茂,可反复阅读。传播频率高,传播范围广。

书籍、光盘:专题或词典式书籍、光盘,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展现。可针对某一特定年龄阶段人群。

传统的知识传播方式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光盘、专家讲座等媒介对用户展示信息内容时,多是以特定的分类进行展示,无论从专业性、同步性、还是作用范围都比较缺乏。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而且所有传统的传播方式都是被动的让用户来索取,若用户无法主动去索取这些信息,往往这些手段的传播范围非常有限。

网络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媒介存在的部分问题,但由于网络上的信息量巨大,如果用户想获取信息,需要了解该信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逐级查找才能找到想要的信息。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很难精确、系统的获取所需的所有信息。虽然有了百度这样的搜索工具,但是查找出来的信息来源复杂,很多甚至互相矛盾。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实度、准确度和正确度,可靠性较低,只能作为参考,不具备权威性。并且在紧张快速的生活节奏下,对象人群很难有多余时间来学习这些知识,更没有时间四处搜集资料。因此往往就会放弃学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教育信息系统的数据推送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教育信息系统的数据推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知识系统数据库,在所述知识系统数据库中,将知识系统数据按照受众的发育龄进行分类;

2)建立总龄序号表;

3)建立用户数据库,记录用户的出生日期,确定用户的龄序号;

4)在设定时间节点,计算用户当前发育龄:通过用户的龄序号与该设定时间点在总龄序号中的排序进行比较,得出用户的发育龄;

5)通过自然日期数比照进行验算,确定用户发育龄;

6)根据到达设定时间节点时每个用户到达的发育龄,从所述知识系统数据库中确定其相应的知识点数据;

7)将确定的知识点数据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所述建立用户数据库,记录用户的出生日期,确定用户的龄序号步骤包括:

1)接收用户的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包括用户的出生日期、性别和用户终端信息;

2)将用户的出生日期与总龄序号表中的日期范围进行对比,得到用户龄序号,其中,所述总龄序号表按照设定的顺序排列;

3)确定当前时间点在总龄序号表中所在的龄序号;

4)比较当前时间龄序号与所述用户龄序号的差值,形成用户的第一当前发育龄;

5)通过自然日期数比照进行验算,确定用户的第二当前发育龄;

6)比较第一当前发育龄和第二当前发育龄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用户信息正确;

7)将所述注册信息和所述用户龄序号相关联,保存在用户数据库中。接收用户的注册信息步骤之后还包括:

1)向用户发送所述注册信息是否正确的待确认信息;

2)接收用户发送的确认信息。

根据到达设定时间节点时每个用户到达的发育龄,从所述知识系统数据库中确定其相应的知识点数据步骤包括:

1)确定该设定时间节点在总龄序号表中所在的龄序号;

2)计算用户当前发育龄:通过用户的龄序号与设定时间节点龄序号进行比较,得出用户的发育龄;

3)调取知识系统数据库中所述发育龄对应的知识点数据;

4)同样方法,将用户数据库中所有用户的发育龄与知识系统数据库中相应发育龄的知识点数据进行匹配;

5)通过自然日期数比照进行验算,核准用户发育龄;

6)准备进行推送。

将确定的知识点数据推送给相应的用户步骤包括:

1)从所述用户数据库中获取每个用户的用户终端信息;

2)根据每个用户的用户终端信息通过相应的数据推送方式将确定的知识点数据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建立知识系统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对知识系统按照不同的年龄段进行分类,并在设定时间节点,将特定人群(按发育龄划分) 所需要的特定信息,通过主动推送的方式,按照发育龄的持续性,连续传达到对方指定的接收终端设备上。在同一时间,面向不同发育龄人群,提供不同的知识点数据。实现了传播范围广泛、载体简单,使用方便、内容可控制可重复、可与用户进行交互并且承载信息量大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教育信息系统的数据推送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将原有知识重新分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建立用户数据库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设定时间节点将相应知识点数据发送给不同用户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首先对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名词进行解释:

发育龄:将不同年龄段进行细化,以日龄、周龄、月龄、年龄等不同分龄方法,表述用户当前所在的发育时间段。例如,一个出生后1350天的用户,按照日龄描述是“1350日龄”,按照周龄描述是“192周龄”,按照月龄描述是“44月龄”,按照年龄描述是“3年龄”。其中发育龄是动态的,不需存储在数据库中,也不需要实时更新,只在到达推送时间点(设定时间节点)时,才计算出发育龄,以匹配知识点数据。

总龄序号:人为设定从某一个日历时间点开始,规定某一完整循环周(日、月、年)为总龄序号1,下一循环周为2,以此类推。标识出每个时间段的序号,形成总龄序号表。

龄序号:按照某一用户的出生日期所在总龄序号,标识该用户所出生的时间段。在总龄序号表中的每一个时间点(包括当前),都有一个相对应的龄序号。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教育信息系统的数据推送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建立知识系统数据库,在知识系统数据库中,将知识系统数据按照受众的发育龄进行分类;

在具体实现本步骤时,首先按照发育龄范围(如0-6岁)孩子教育养护中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收集整理知识点。将知识点进行归类划分和整理。在每一个知识类别中按照知识点适用的发育龄进行阶段划分。发育龄适用性以最低年龄段和部分时间提前量为原则。再按照一定的类别次序把不同类别的内容合并到各个发育龄当中。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将原有知识重新分类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经不同来源获取资料后,将原有知识分类知识点全部分散,根据知识点所针对阶段,按发育龄对所有知识点进行重新分类。重新分类后,知识层次为[发育龄] -[原知识分类]-[知识点]。

S120,建立总龄序号表,建立用户数据库,记录用户的出生日期;

在具体实现本步骤时,先接收用户发送的注册信息,注册信息包括用户的出生日期、性别和用户终端信息;根据当前时间和用户的出生日期计算用户发育龄;同时将用户的出生日期与总龄序表的日期范围进行对比,得到用户龄序号;进而判断总龄序表中的当前龄序号与用户龄序号的差值是否与用户发育龄相等,若相等则用户信息正确;将注册信息和用户龄序号相关联,保存在用户数据库中。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建立用户数据库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用户发送注册信息;向用户发送确认信息(如短信、彩信);用户确认后,提取用户生日信息,与总龄序表中生日范围进行对比,用户生日所在总龄序表号即为该用户的龄序号;用生日和当前时间相减获得用户发育龄;若当前时间总龄序号-用户龄序号=用户发育龄,则为信息正确,将用户注册信息存储到用户数据库。例如,假定当前时间已到设定时间节点,当前时间的龄序号为1000,某个用户的用户龄序号为300,则该用户的发育龄为:1000-300=700。

S130,在设定时间节点,计算出用户当前发育龄,根据每个用户当前的发育龄从知识系统数据库中确定其相应的知识点数据;

在具体实现本步骤时,到达设定时间节点后计算出用户当前发育龄;同时根据设定时间节点在知识系统数据库中检索不同发育龄的知识点数据;将检索到的每个用户的发育龄与相应发育龄的知识点数据相匹配,确定每个用户在设定时间节点所要推送的知识点数据。

S140,将确定的知识点数据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在具体实现本步骤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从用户数据库中获取每个用户的用户终端信息;根据每个用户的用户终端信息通过相应的数据推送方式将确定的知识点数据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设定时间节点将相应知识点数据发送给不同用户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当前时间到达某一时间节点,实时计算出当前用户发育龄。由系统自动检索用户数据(包括每个用户的终端信息)和信息数据(包括不同发育龄对应的知识点数据),并将用户数据和信息数据通过设定发育龄进行匹配。进而根据每个用户的用户终端信息通过相应的数据推送方式将确定的知识点数据推送给相应的用户。例如,可以通过短信、彩信主动发送或者通过网络浏览器页面、电脑客户端程序、手机客户端中用户查询等电子信息媒介向用户推送其所需信息。

在具体实现上述数据推送方式时,可以在设定时间节点之前预先判断用户终端(如移动终端)的当前活跃程度。例如,如果移动终端当前开机或者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较频繁,则判断该移动终端处于高活跃程度,否则,处于低活跃程度。当然,也可以根据各种判断标准及其任意组合来为用户终端的活跃程度设置多个等级。进而根据用户终端的当前活跃程度来确定向用户终端推送数据的模式,例如服务器向用户终端推送数据的时间和/或通信方式。例如,当用户终端的当前活跃程度较高时,服务器可以选择推送数据频率较高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当用户终端的当前活跃程度是低活跃程度时,如关机,则服务器可以在该用户终端重新开机后向该用户终端推送相应的知识点数据。

此外,如果用户终端为移动终端,如手机或平板电脑,还可以获取移动终端的电量信息,如可以只在移动终端的电量超过50%时向用户终端推送相应的知识点数据,以尽量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此外,在服务器向用户终端推送数据的过程中,还可以添加校验机制。将服务器向终端推送的数据以条目为单位进行编号,每条数据具有相应的条目序号。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相应条目序号的数据后,向服务器返回该条目序号的数据已收到的确收信息,如果服务器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收到某条目序号的确收信息,则可以向该用户终端重新发送,从而可以避免服务器向用户终端推送数据过程中造成数据的丢失。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建立知识系统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对知识系统按照不同的发育龄进行分类,并在设定时间节点,将特定人群(按不同的发育龄划分方式)所需要的特定信息,通过主动推送的方式,按照发育龄阶段的持续性,连续传达到对方指定的接收终端设备上。在同一时间,面向不同发育龄阶段人群,提供不同的知识点数据,实现了传播范围广泛、载体简单,使用方便、内容可控制可重复、可与用户进行交互并且承载信息量大等有益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