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线路负载率计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2419阅读:6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线路负载率计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线路负载率计算方法,属于配电网运行分析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的配电线路负载率,采用主干线路各段导线载流量的最小值作为分母,某段时期内的最大电流作为分子,得到的百分比作为该线路的负载率。这种计算方法过分强调了主干线路的“卡脖子”部位,当“卡脖子”部位出现在线路末端时,该段导线负载的电流往往较小,其负载水平较低,无法准确反映线路的负载情况,将误导电网企业开展配电网运行分析、规划编制等工作。馈线自动化动作策略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时,引起环网线路过负荷,甚至导致过流保护动作,扩大停电范围。

近年来,各级电网企业致力于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持续加大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投资和力度,配电线路负载率作为配电网运行分析的重要内容,其计算方法能否准确反映线路的负载情况,将直接决定配电网运行分析、规划、馈线自动化动作策略的准确性,从而影响配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的精准度和产出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配电线路负载率计算方法,力求更加准确的反映配电线路负载情况,为配电网运行分析、规划、馈线自动化动作策略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提升配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的精准度和产出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配电线路负载率计算方法,包括步骤:

1】查询线路各分段导线型号;确定线路各分段限流值Ipi,取该分段各种导线型号中额定载流量的最小值,作为其限流值;

2】查询线路各分段开关某段时期内的最大电流值Imaxi,根据运行分析需求,一般以年度查询,但要注意最大值发生时该线路的运行方式,一般不应考虑环网运行时段的电流值;

3】计算线路各分段负载率,采用

4】得出线路负载率R=min(Ri)。

5】以R=min(Ri)*K%作为阀值,K的取值范围为80-100,若非故障区域故障前断面有负荷,对侧线路负载率小于该阀值,则将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如对侧线路负载率超过该阀值,则不予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或将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分段恢复。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配电线路负载率计算方法,首先确定了分段计算负载率,然后取各分段最小值作为该线路负载率的思路,以便适应配电线路各分段导线型号不同的现状,力求更加准确的反映配电线路负载情况,作为馈线自动化动作策略的重要依据,避免在非故障区域恢复时,引起环网线路过负荷,甚至导致过流保护动作,扩大停电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线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行阐述。

本发明提出一种配电线路负载率计算方法,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具体步骤如下:

CH1、启动;

CH2、查询线路各分段导线型号;线路分段的规则与现有技术中的线路分段规则相同,以分段开关作为线路分段的节点;

CH3、确定线路各分段限流值Ipi,取该分段各种导线型号中额定载流量的最小值,作为其限流值;

对照图2,分别取线路1的Ⅰ段、Ⅱ段、Ⅲ段、Ⅳ段、Ⅴ段的导线型号中额定载流量的最小值,作为各分段限流值;

CH4、通过配电自动化等手段查询线路各分段开关某段时期内的最大电流值Imaxi,根据运行分析需求,一般以年度查询,但要注意最大值发生时该线路的运行方式,一般不应考虑环网运行时段的电流值;

对照图2,分别取线路1的出口开关211、分段开关0、分段开关1、分段开关2、分段开关3的上一年度最大电流值,作为各分段的Imaxi

CH5、计算线路各分段负载率,采用

对照图2,计算线路1各分段负载率,Ⅰ段负载率为Ⅱ段、Ⅲ段、Ⅳ段、Ⅴ段依次类推得出R2、R3、R4、R5

CH6、得出线路负载率R=max(Ri)。

对照图2,计算线路1的负载率,R=min(R1,R2,R3,R4,R5)。

以R=min(Ri)*100%作为阀值,若非故障区域故障前断面有负荷,对侧线路负载率小于该阀值,则将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如对侧线路负载率超过该阀值,则不予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或将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分段恢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