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融风控中借贷人靠谱指数的获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8785阅读:1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金融风控中借贷人靠谱指数的获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金融信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金融风控中借贷人靠谱指数的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渐扩大。对于在银行贷过款的用户,央行存下了他们的信用记录,如贷款金额、次数、是否按时偿还等情况。随着金融业发展,尤其是互联网金融迅猛普及,如何给没有信用记录的群体授信成为一大难题。即使是有信用记录的人群,其信息可能也不全面,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调查。

解决无信用记录的金融服务对象的授信问题,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

1.通过让客户提交资料,如身份资料,工作证件,房产证件,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等,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和偿还能力;2.去现场考察,通过与客户交谈、实地调查等判断客户资金需求的真实性和还偿能力;3.在客户没信用记录的情况下,查询客户信用记录被查询的次数,确定客户是否在多处提出金融服务要求,判断客户的金融风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客户在提交给金融服务机构的资料上可能造假,金融服务提供方较难确定其真实;2.存在客户享受到资金服务后将相关财产等变卖转移的风险;3.现场实地考察金融服务对象的需求真实性和偿还能力,准确性要高于单纯的个人资料提交,但是需要非常高的人力和沟通成本、繁复的验证手续可能使是客户不胜其烦而放弃合作以及现场实地考察还会受到空间上的制约,金融服务提供者无法实地考察空间距离很远的客户,限制了金融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具体而言包括:金融业从业人员通常有较高的时间成本,现场考察的费用比较高。以为小额度金融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小贷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如p2p网贷公司本身一笔贷款的利润已经微薄,无力承担现场考察成本,况且现场考察也不能保证信息的绝对的真实性。现场信用考察也会增加客户的负担,小额融资贷款的客户可能无法接受这项额外的时间精力支出。更重要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遍布全国,因此不可能去全国各地实地调查服务对象的信用评价;4.过于简单,科学性不足。客户征信记录被查询的次数主要反映出客户对资金需求的紧迫度和尝试次数,并不一定代表客户资质较差,另外一些客户虽然是初次尝试金融服务(无征信记录被查询的经历),但自身资质可能不符合该金融服务机构的要求。简单地以信用被查询次数判断客户的质量,可能错过优质客户,接纳了低质客户。

因此,急需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获取金融风控中借贷人靠谱指数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金融风控中借贷人靠谱指数的获取方法,其可以判断借款人的信用情况,以及其贷行为中的诚实度,是金融信贷业务中风险控制手段中的最先进手段,可作为传统风险控制手段的有效补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金融风控中借贷人靠谱指数的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由借款人提供其常用手机号码;

2)通过授权的数据库获取借贷人的实名制信息、入网信息和银联信息;

3)根据步骤2)中的所述实名制信息对借贷人的手机卡实名认证进行评分;

4)根据步骤2)中的所述入网信息对借贷人的手机可靠度进行评分;

5)根据借款人的手机号码绑定的借记卡/信用卡张数为评分依据对借贷人的借记卡/信用卡绑卡稳定性进行评分;

6)根据借款人的手机号码绑定的信用卡的有效使用时间为评分依据对借贷人的信用卡使用稳定性进行评分;

7)通过对步骤3)-6)以上四项的评分,通过加权计算,得到借贷人的靠谱指数。

进一步,所述步骤3)具体为:

首先判断借贷人提供的手机号码是否已经实名认证;如果是,则继续对该手机号码的入网时间进行判断,如果入网时间大于6个月则记10分,否则分数计算方式为:手机号码入网月数除以6再乘以5的值;如果未实名认证,则继续对该手机号码的入网时间是否大于24月进行判断,如果入网时间大于24个月则记10分,否则分数计算方式为:手机号码入网月数除以24再乘以10的值。

进一步,所述步骤4)具体为:

首先判断借贷人提供的手机号码入网时间是否大于12个月,如果是分数计算方式为:手机号码入网月数除以12再乘以10的值;如果小于12个月则继续判断入网时间是否大于2个月,如果是分数计算方式为:手机号码入网月数除以12再乘以3的值,如果小于2个月,则分数位0。

进一步,所述步骤5)具体为:

首先判断借贷人的借记卡和信用卡的总张数是否大于2,如果小于2张则分为为2分;如果大于2张,则继续判断信用卡张数除以0.01加上借记卡张数是否至少大于1,如果小于1则分数为借记卡张数除以5再乘以10的值,如果大于1则继续判断借记卡张数是否为0,如果是则分数为2,如果不是则分数为借记卡张数除以借记卡和信用卡的总张数再乘以10的值。

进一步,所述步骤6)具体为:

首先判断借贷人的信用卡使用时间是否大于6个月,如果是则分数为:(信用卡使用月数-信用卡有效使用周期)除以(信用卡使用月数-1)乘以10的值,如果小月6个月,则继续判断借贷人的信用卡使用时间是否大于0个月,如果不大于0,则分数为-30,如果大于0则继续判断借贷人的信用卡有效使用周期是否大于0个月,如果效使用周期不大于0,则分数为-30,如果有效使用周期大于0,则分数为:(信用卡使用月数-信用卡有效使用周期)除以(信用卡使用月数-1)乘以30的值。

进一步,所述步骤7)具体为:借贷人靠谱指数=手机实名制评分值*10+手机可靠度评分值*1.5+借记卡/信用卡绑卡稳定性评分值*10+信用卡使用稳定性评分值*3.5。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可以判断借款人的信用情况,以及其贷行为中的诚实度,是金融信贷业务中风险控制手段中的最先进手段,可作为传统风险控制手段的有效补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步骤3)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步骤4)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步骤5)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步骤6)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发明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金融风控中借贷人靠谱指数的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由借款人提供其常用手机号码。

步骤二:通过授权的数据库获取借贷人的实名制信息、入网信息和银联信息。

步骤三:如图1所示,步骤3)具体为:首先判断借贷人提供的手机号码是否已经实名认证;如果是,则继续对该手机号码的入网时间进行判断,如果入网时间大于6个月则记10分,否则分数计算方式为:手机号码入网月数除以6再乘以5的值;如果未实名认证,则继续对该手机号码的入网时间是否大于24月进行判断,如果入网时间大于24个月则记10分,否则分数计算方式为:手机号码入网月数除以24再乘以10的值。

步骤四:如图2所示,步骤4)具体为:首先判断借贷人提供的手机号码入网时间是否大于12个月,如果是分数计算方式为:手机号码入网月数除以12再乘以10的值;如果小于12个月则继续判断入网时间是否大于2个月,如果是分数计算方式为:手机号码入网月数除以12再乘以3的值,如果小于2个月,则分数位0。

步骤五:如图3所示,步骤5)具体为:首先判断借贷人的借记卡和信用卡的总张数是否大于2,如果小于2张则分为为2分;如果大于2张,则继续判断信用卡张数除以0.01加上借记卡张数是否至少大于1,如果小于1则分数为借记卡张数除以5再乘以10的值,如果大于1则继续判断借记卡张数是否为0,如果是则分数为2,如果不是则分数为借记卡张数除以借记卡和信用卡的总张数再乘以10的值。

步骤六:如图4所示,步骤6)具体为:首先判断借贷人的信用卡使用时间是否大于6个月,如果是则分数为:(信用卡使用月数-信用卡有效使用周期)除以(信用卡使用月数-1)乘以10的值,如果小月6个月,则继续判断借贷人的信用卡使用时间是否大于0个月,如果不大于0,则分数为-30,如果大于0则继续判断借贷人的信用卡有效使用周期是否大于0个月,如果效使用周期不大于0,则分数为-30,如果有效使用周期大于0,则分数为:(信用卡使用月数-信用卡有效使用周期)除以(信用卡使用月数-1)乘以30的值。

步骤七:步骤7)具体为:借贷人靠谱指数=手机实名制评分值*10+手机可靠度评分值*1.5+借记卡/信用卡绑卡稳定性评分值*10+信用卡使用稳定性评分值*3.5。

本发明依靠具有授权的大数据技术,获取金融信贷行为中的借贷人的相关手机入网信息,实名制信息、银联信息。基于优分靠谱指数标准评分系统对其打分,通过加权算法,得到金融风控靠谱指数,从而为金融信贷行为风险控制审核提供必要补充,以及在征信信息密度较低的情况下作为风险控制依据。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