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增现实系统中手势轮廓的提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141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扩增现实解析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扩增现实系统中手势轮廓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形状是物体基本的一部分,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图像的形状特性是特征提取的重要指标,只有得到了图像的形状特征才能定量地对图像作进一步分析,由于边界轮廓的确定既是研究形状特征的前提,也是计算机对图像自动识别的前提,它对特征描述、识别和理解等高层次的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边界跟踪是一种基于梯度的图像分割方法,从梯度图的一个边界点出发,通过对先前一个边界点的考虑而确定下一个新的边界点。传统的边界跟踪法有基于跟踪准则的扫描算法和“虫随”法等。这些方法都要多次重复才能得到结果,有时可能出现反复跟踪某局部区域,使程序陷入死循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扩增现实系统中手势轮廓的提取方法,可快速获取手势轮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扩增现实系统中手势轮廓的提取方法,选择图像左下角的点为开始点,整个图像的最左下角为坐标原点,长为x轴,宽为y轴,每个像素点为一个单位,这样可以得到组成边界形状的点的坐标,设置搜索方向序列相对与中心位置的增量,从左下角开始逆时针旋转,设图像中背景点像素的值为0,手势像素点为1,设Vn为第n个边界点,n的初始值为0,并令d为八邻域像素点的位置编码,表示搜索的起始位置,具体提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扫描二值图像,当p(x,y)=l时,此点就定义为跟踪的起始点V0,并把其坐标(x,y)并保存在(startx,starty)中,取d=0开始搜索八邻域内的下一个边界点;步骤2:从d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按inc,inc+1,inc+2,inc十3的顺序进行检测,检查当前边界点的八邻域像素点,当第一次出现像素点值为1时,该点就是新的边界点Vn(n=n+1),确定搜索方向后将(x1,yl)作为新的搜索点,即x=x1,y=y1;并记下它在八邻域中的位置编码d';步骤3:如果新边界点Vn=Vo,即回到了起始点,跟踪结束,否则,把Vn的坐标记入边界点序列表,并以Vn作为新的当前点,d=(d'+3)%8+l,返回到步骤2(其中%是取模运算);经过上述计算,得到图像的轮廓的信息,进而完成对手势图像的轮廓提取。本发明通过提供的扩增现实系统中手势轮廓的提取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八邻域搜索法对手势轮廓进行提取,方便轮廓跟踪,可快速获取手势轮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手势图像的轮廓提取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利用八邻域搜索法对手势轮廓进行提取,为了方便轮廓跟踪,将二值化的手势信息进行反色处理,将手势区域定义为“1”。由于现有的摄像机所采集的是BMP文件,无压缩方式进行存储,并且参数biBitCount=1,BMP文件采用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扫描方式,因此选择图像最左下角的点为开始点,整个图像的最左下角为坐标原点,长为x轴,宽为y轴,每个像素点为一个单位,这样可以得到组成边界形状的点的坐标,设置搜索方向序列相对与中心位置的增量,从左下角开始逆时针旋转,设图像中背景点像素的值为0,手势像素点为1,设Vn为第n个边界点,n的初始值为0,并令d为八邻域像素点的位置编码,表1为八领域编号表示方式,表示搜索的起始位置。表1八领域编号表示6547x,y3012具体提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扫描二值图像,当p(x,y)=l时,此点就定义为跟踪的起始点V0,并把其坐标(x,y)并保存在(startx,starty)中,取d=0开始搜索八邻域内的下一个边界点;步骤2:从d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按inc,inc+1,inc+2,inc十3的顺序进行检测,检查当前边界点的八邻域像素点,当第一次出现像素点值为1时,该点就是新的边界点Vn(n=n+1),确定搜索方向后将(x1,yl)作为新的搜索点,即x=x1,y=y1;并记下它在八邻域中的位置编码d';步骤3:如果新边界点Vn=Vo,即回到了起始点,跟踪结束,否则,把Vn的坐标记入边界点序列表,并以Vn作为新的当前点,d=(d'+3)%8+l,返回到步骤2(其中%是取模运算);经过上述计算,得到图像的轮廓的信息,进而完成对手势图像的轮廓提取,提取结果如图1所示。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