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1848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设计信息记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品生产信息记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生产记录的主要目的是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能够快速追溯并找到与该产品同一批原材料或生产设备的所有产品,从而进行召回或分析改进。生产追溯实际达到的效果是:通过每个产品的序列号,追溯到所使用的原材料、生产工序、生产测试设备、操作者等关键的生产过程要素,同时根据原材料、生产工序、生产设备等能够追溯到所生产的产品序列号。目前做法是:在生产的半成品或成品上赋上条码或RFID电子标签,在原材料投料时或每次生产工序通过条码扫描或RFID读写,识别当前生产的物品的序列号,并与对应的原材料、生产过程相关联。但是对于很多规则不一致、尺寸较小或前工序无法赋码或赋码后难以扫描的产品,目前都无法通过条码、电子标签来采集物体序列号,从而导致无法追溯到每个产成品个体所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和详细生产过程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产品原材料不易贴码,难以扫描获取数据的缺陷,确保产品能够追溯到所有的原材料及生产过程的生产信息记录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系统,该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系统包括:

托盘,内嵌具有唯一ID的RFID标签,所述托盘用于承载半成品在各生产工序间流动,所述托盘的ID与产品所需的物料信息关联起来;

RFID读写器,设在各个生产工序中,以用于读取流经该生产工序中托盘的RFID标签;

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控制,接收所述RFID读写器所读取到的ID,并将该ID及相应工序的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或检测设备的ID传输至后台服务器;

后台服务器,接收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数据,并将所述托盘的ID、各生产工序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以及检测设备的ID与成品的序列号关联起来。

优选地,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系统还包括至少一天线;天线设在RFID读写器上,所述RFID读写器通过所述天线读取所述托盘中的RFID标签对应的ID。

优选地,一所述RFID读写器安装有两所述天线;所述RFID读写器通过两所述天线读取所述托盘中的RFID标签对应的ID。

优选地,各所述生产工序中RFID标签采集点安装有防止天线电磁波外泄的屏蔽层。

优选地,所述屏蔽层为金属屏蔽层,各所述生产工序中RFID标签采集点的两侧均设有金属屏蔽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产品所用到的物料信息与托盘的ID关联起来,并通过托盘承载半成品;

当托盘经过各生产工序时,通过RFID读写器读取所述托盘的ID,并将读取到的ID发送至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接收所述RFID读写器获取到的ID,并将相应的ID及相应生产工序的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或检测设备的ID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将成品的序列号与托盘的ID、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或测试设备的ID关联起来。

优选地,当所述托盘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更换,则RFID读写器获取新托盘的ID,并将获取到的ID发送至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发送至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将新托盘的ID与旧托盘的ID关联起来,并释放旧托盘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托盘投入使用之前,后台服务器先释放所述托盘ID所关联的物料信息、生产要素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系统,该系统增加具有唯一ID的托盘,并将该托盘的ID与所需的物料关联起来。生产时,由托盘承载物料或半成品在各生产工序间流转,各生产工序中增设RFID读写器,由RFID读写器对流经各生产工序的托盘进行读取,并将读取到的数据反馈至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将相关的ID及生产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本发明使得托盘中的物料或者半成品能够与各生产工序中的生产数据关联起来,从而克服了物料规则不一致、尺寸较小或者前工序无法赋码或者赋码后难以扫描的缺陷,便于后续产品缺陷追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系统一实施例的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系统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图;

图3为本发明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方法一实施例的模块图;

图4为本发明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2,图1为本发明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系统一实施例的模块图;图2为本发明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系统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系统,该系统包括:托盘1、RFID读写器2、控制模块3及后台服务器4。

托盘1用于承载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或者半成品,以使得物料或者半成品能够具有唯一的ID在各生产工序间流转。在本实施例中,托盘1内嵌具有唯一ID的RFID标签。在托盘1投入生产线之前,后台服务器4必须先将托盘1之前所关联的物料信息、生产要素(生产工序、检测数据、操作人员)信息等进行释放。然后在将托盘1的ID与产品所需要的物料信息关联起来。这样,通过查询托盘1的ID,即可获知产品所使用的物料的具体信息,从而克服了有些物料规则不一致、尺寸较小或者前工序无法赋码或者赋码后难以扫描的缺陷。此外,当更换托盘1时,将旧托盘的ID与新托盘的ID进行关联,旧托盘的信息自动关联到新托盘上,且旧托盘信息被释放。

RFID读写器2与控制模块3连接。具体地,RFID读写器2安装在各个生产工序中。应当说明的是,RFID读写器2用于对流经至该生产工序中的托盘1的RFID标签进行扫描识别,以获取到托盘1的ID。为了提高ID的读取效率,进一步地,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系统还包括天线5。天线5设在RFID读写器2上,RFID读写器2通过天线5读取所述托盘1中的RFID标签对应的ID。托盘1只需要流经该位置,并进入天线5的覆盖范围即可,从而提高了托盘1的ID读取效率。应当说明的是,为了确保RFID读写器2能够读取到流经该生产工序的托盘1的ID,优选地,一个RFID读写器2上设置有多个天线5。为了兼顾成本,在本实施例中,RFID读写器2上设置有两个天线5。当托盘1流经至该生产工序时,该托盘1落入两个天线5的电磁波覆盖范围内,从而确保RFID标签能够读取托盘1的ID。更进一步地,为了避免该生产工序中的RFID读写器2由于天线5的电磁波覆盖至其他的托盘1而导致托盘1的ID误读取,在本实施例中,各生产工序中RFID标签采集点安装有防止天线5电磁波外泄的屏蔽层6。具体地,屏蔽层6为金属屏蔽层,各生产工序中RFID标签采集点的两侧均设有金属屏蔽层。该金属屏蔽层将该生产工序中的天线5辐射波限制在两金属屏蔽层内,从而避免天线5误读取。另一方面,两金属屏蔽层6同时将外部的天线5电磁波阻挡在外,从而避免位于该生产工序中托盘1被误读取。

控制模块3用于对RFID读写器2进行控制,接收RFID读写器2所读取到的ID,并将该ID及相应工序的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或检测设备的ID传输至后台服务器4。应当说明的是,由PC或具有UI人机交互功能、网络通信功能、串口通信功能的控制设备构成。该控制模块3用于控制显示RFID读写器2所读取的托盘1数据,并将RFID标签与该相应生产工序的生产数据传输到后台服务器4。进一步说明的是,生产数据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或检测设备的ID,且检测设备相应的检测数据也一同传输到后台服务器4中,由后台服务器4进行保存。

后台服务器4接收控制模块3输出的数据,并将托盘1的ID、各生产工序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以及检测设备的ID与成品的序列号关联起来。应当说明的是,后台服务器4针对每一个成品都有相应的产品序列号。后台服务器4接收控制模块3反馈的各个工序的托盘1的ID、各生产工序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以及检测设备的ID,然后在将托盘1的ID、各生产工序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以及检测设备的ID与相应的产品序列号一一关联起来。后续若需要追溯产品物料或者生产各个环节的生产数据时,通过产需产品序列号,即可从后台服务器4中调取出来,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原材料、生产数据难以获取的缺陷,为产品追溯及召回提供了可能。

本发明提供的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系统,该系统增加具有唯一ID的托盘1,并将该托盘1的ID与所需的物料关联起来。生产时,由托盘1承载物料或半成品在各生产工序间流转,各生产工序中增设RFID读写器2,由RFID读写器2对流经各生产工序的托盘1进行读取,并将读取到的数据反馈至控制模块3,由控制模块3将相关的ID及生产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本发明使得托盘1中的物料或者半成品能够与各生产工序中的生产数据关联起来,从而克服了物料规则不一致、尺寸较小或者前工序无法赋码或者赋码后难以扫描的缺陷,便于后续产品缺陷追溯。

结合参考图3和4,图3为本发明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方法一实施例的模块图;图4为本发明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图。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方法,该生产信息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将产品所用到的物料信息与托盘1的ID关联起来,并通过托盘1承载半成品;

具体地,托盘1用于承载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或者半成品,以使得物料或者半成品能够具有唯一的ID在各生产工序间流转。在本实施例中,托盘1内嵌具有唯一ID的RFID标签。在托盘1投入生产线之前,后台服务器4必须先将托盘1之前所关联的物料信息、生产要素(生产工序、检测数据、操作人员)信息等进行释放。然后在将托盘1的ID与产品所需要的物料信息关联起来。这样,通过查询托盘1的ID,即可获知产品所使用的物料的具体信息,从而克服了有些物料规则不一致、尺寸较小或者前工序无法赋码或者赋码后难以扫描的缺陷。此外,为了避免在更换托盘1时,新旧托盘信息相互冲突,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更换托盘1时,将旧托盘的ID与新托盘的ID进行关联,旧托盘的信息自动关联到新托盘上,且旧托盘信息被释放。

步骤S20,当托盘1经过各生产工序时,通过RFID读写器2读取所述托盘1的ID,并将读取到的ID发送至控制模块3;

具体地, RFID读写器2与控制模块3连接。具体地,RFID读写器2安装在各个生产工序中。应当说明的是,RFID读写器2用于对流经至该生产工序中的托盘1的RFID标签进行扫描识别,以获取到托盘1的ID。为了提高ID的读取效率,进一步地,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系统还包括天线5。天线5设在RFID读写器2上,RFID读写器2通过天线5读取所述托盘1中的RFID标签对应的ID。托盘1只需要流经该位置,并进入天线5的覆盖范围即可,从而提高了托盘1的ID读取效率。应当说明的是,为了确保RFID读写器2能够读取到流经该生产工序的托盘1的ID,优选地,一个RFID读写器2上设置有多个天线5。为了兼顾成本,在本实施例中,RFID读写器2上设置有两个天线5。当托盘1流经至该生产工序时,该托盘1落入两个天线5的电磁波覆盖范围内,从而确保RFID标签能够读取托盘1的ID。更进一步地,为了避免该生产工序中的RFID读写器2由于天线5的电磁波覆盖至其他的托盘1而导致托盘1的ID误读取,在本实施例中,各生产工序中RFID标签采集点安装有防止天线5电磁波外泄的屏蔽层6。具体地,屏蔽层6为金属屏蔽层,各生产工序中RFID标签采集点的两侧均设有金属屏蔽层。该金属屏蔽层将该生产工序中的天线5辐射波限制在两金属屏蔽层内,从而避免天线5误读取。另一方面,两金属屏蔽层6同时将外部的天线5电磁波阻挡在外,从而避免位于该生产工序中托盘1被误读取。

步骤S30,控制模块3接收所述RFID读写器2获取到的ID,并将相应的ID及相应生产工序的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或检测设备的ID发送至后台服务器4;

具体地,控制模块3用于对RFID读写器2进行控制,接收RFID读写器2所读取到的ID,并将该ID及相应工序的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或检测设备的ID传输至后台服务器4。应当说明的是,由PC或具有UI人机交互功能、网络通信功能、串口通信功能的控制设备构成。该控制模块3用于控制显示RFID读写器2所读取的托盘1数据,并将RFID标签与该相应生产工序的生产数据传输到后台服务器4。进一步说明的是,生产数据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或检测设备的ID,且检测设备相应的检测数据也一同传输到后台服务器4中,由后台服务器4进行保存。

步骤S40,所述后台服务器4将成品的序列号与托盘1的ID、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或测试设备的ID关联起来。

具体地,后台服务器4接收控制模块3输出的数据,并将托盘1的ID、各生产工序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以及检测设备的ID与成品的序列号关联起来。应当说明的是,后台服务器4针对每一个成品都有相应的产品序列号。后台服务器4接收控制模块3反馈的各个工序的托盘1的ID、各生产工序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以及检测设备的ID,然后在将托盘1的ID、各生产工序操作人员的ID、生产设备的ID以及检测设备的ID与相应的产品序列号一一关联起来。后续若需要追溯产品物料或者生产各个环节的生产数据时,通过产需产品序列号,即可从后台服务器4中调取出来,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原材料、生产数据难以获取的缺陷,为产品追溯及召回提供了可能。

本发明提供的产品的生产信息记录方法,该方法通过具有唯一ID的托盘1与所需的物料关联起来。生产时,由托盘1承载物料或半成品在各生产工序间流转,各生产工序中增设RFID读写器2,由RFID读写器2对流经各生产工序的托盘1进行读取,并将读取到的数据反馈至控制模块3,由控制模块3将相关的ID及生产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本发明使得托盘1中的物料或者半成品能够与各生产工序中的生产数据关联起来,从而克服了物料规则不一致、尺寸较小或者前工序无法赋码或者赋码后难以扫描的缺陷,便于后续产品缺陷追溯。

为了确保新型映射关系的准确性,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S50:当托盘1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更换,则RFID读写器2获取新托盘1的ID,并将获取到的ID发送至控制模块3,由控制模块3发送至后台服务器4;后台服务器4将新托盘1的ID与旧托盘1的ID关联起来,并释放旧托盘1的信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