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耳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322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耳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耳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技术的发展,智能穿戴设备的用途原来越广泛。智能耳环是智能穿戴设备中的其中一种,与过去只有装饰功能的耳环不同,智能耳环通过内部嵌设各种功能模块,去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例如,智能耳环内部设置计步模块和蓝牙模块,通过计步模块记录用户走路的步数,通过蓝牙模块发送到手机。再例如,智能耳环内部设置NFC模块,可以用于RF识别场景,如手机解锁、智能开锁、交换命令信息等。

智能耳环同时具备功能性和美观性这两个特点。功能性决定了智能耳环需要耗电;美观性决定了智能耳环上不能设置额外的关机按钮。因此,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耳环都是无法关机的,即智能耳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直到内部的电量耗尽才关机,而用户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无法进行关机,这样毫无疑问会大大降低了智能耳环的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耳环,能够在不影响智能耳环的外观的前提下,实现物理关机,并且可以更换智能耳环的电池模块,大大地提高智能耳环的续航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智能耳环,所述智能耳环包括耳环本体、电池模块以及功能模块;

所述耳环本体包括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所述功能模块嵌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电池模块嵌设于所述第二本体内;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成一体时,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功能模块之间形成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池模块为所述功能模块供电。

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功能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的第一导电部以及与所述功能模块的公共地电连接的第二导电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电连接的第三导电部以及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电连接的第四导电部;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三导电部相接触以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第四导电部相接触以形成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穿耳针与第二穿耳针;所述第一穿耳针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穿耳针的第一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穿耳针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穿耳针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穿耳针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安装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穿耳针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三导电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第四导电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在所述第一穿耳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时,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三导电部相接触以形成电连接;在所述第二穿耳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时,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第四导电部相接触以形成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穿耳针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穿耳针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安装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嵌设有磁体;所述第一穿耳针的第二端所具有的磁极性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具有的磁极性相反,所述第二穿耳针的第二端所具有的磁极性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具有的磁极性相反。

可选的,所述第一穿耳针的第二端所具有的磁极性与所述第二穿耳针的第二端所具有的磁极性相反。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两个定位孔;所述第三导电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定位孔内,所述第四导电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定位孔内;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定位孔与所述第一穿耳针的第二端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定位孔与所述第二穿耳针的第二端间隙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两个插孔;所述第三导电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插孔内,所述第四导电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插孔内;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插孔与所述第一穿耳针的第二端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插孔与所述第二穿耳针的第二端过盈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穿耳针;所述穿耳针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穿耳针的第二端设有绝缘的环形柱体;所述第一导电部为设置在所述环形柱体的内表面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导电部为设置在所述环形柱体的外表面的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与所述环形柱体过盈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三导电部为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上的第三金属层,所述第四导电部为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壁上的第四金属层。

可选的,所述智能耳环还包括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部;

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充电座内的充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的第五导电部以及与所述充电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的第六导电部;

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时,所述第三导电部与所述第五导电部相接触以形成电连接,所述第四导电部与所述第六导电部相接触以形成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充电座还包括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用于将外部的5V电源电压输入到所述充电模块。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耳环,所述智能耳环包括耳环本体、电池模块以及功能模块;所述耳环本体包括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所述功能模块嵌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电池模块嵌设于所述第二本体内;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成一体时,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功能模块之间形成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池模块为所述功能模块供电。在用户不需要使用智能耳环时,将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拆开,即可断开所述功能模块2与所述电池模块之间的电连接,实现物理断电,提高了续航能力。此外,在电池模块没有电时,还可以通过更换电池模块来进一步提高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耳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耳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其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耳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智能耳环包括耳环本体、电池模块1以及功能模块2;

所述智能耳环包括耳环本体、电池模块1以及功能模块2;

所述耳环本体包括第一本体3与第二本体4;所述功能模块2嵌设于所述第一本体3内;所述电池模块1嵌设于所述第二本体4内;所述第一本体3与所述第二本体4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在所述第一本体3与所述第二本体4连接成一体时,所述电池模块1与所述功能模块2之间形成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池模块1为所述功能模块2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具备以上的结构,在用户不需要使用智能耳环时,将所述第一本体3与所述第二本体4拆开,即可断开所述功能模块2与所述电池模块1之间的电连接,实现物理断电,提高了续航能力。此外,在电池模块1没有电时,还可以通过更换电池模块1来进一步提高续航能力。

所述功能模块2为计步器模块、蓝牙通信模块、心率模块、马达模块、NFC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更换不同的功能模块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3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本体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功能模块2的电源端电连接的第一导电部31以及与所述功能模块2的公共地电连接的第二导电部32;

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电池模块1的正极电连接的第三导电部41以及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电连接的第四导电部42;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第一导电部31与所述第三导电部41相接触以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32与所述第四导电部42相接触以形成电连接。

请参阅图2和图3,其中,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本体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本体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穿耳针33与第二穿耳针34;所述第一穿耳针33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穿耳针34的第一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3上;所述第一导电部31设置在所述第一穿耳针33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导电部32设置在所述第二穿耳针34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穿耳针33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安装部43以及与所述第二穿耳针34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安装部44;所述第三导电部4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43上,所述第四导电部42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44上;

在所述第一穿耳针3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43连接时,所述第一导电部31与所述第三导电部41相接触以形成电连接;在所述第二穿耳针3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44连接时,所述第二导电部32与所述第四导电部42相接触以形成电连接。

因此,所述第一穿耳针33和所述第二穿耳针34起到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本体3与所述第二本体4的作用,同时还能形成所述电池模块1与所述功能模块2之间的通电回路,使得在所述第一穿耳针3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三导电部41,以及在所述第二穿耳针34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四导电部42时,所述电池模块1能够为所述功能模块2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穿耳针33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穿耳针34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安装部43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44分别嵌设有磁体;所述第一穿耳针33的第二端所具有的磁极性与所述第一安装部43所具有的磁极性相反,所述第二穿耳针34的第二端所具有的磁极性与所述第二安装部44所具有的磁极性相反。即第一穿耳针3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4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为通过磁性相互吸合,第二穿耳针3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4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为通过磁性相互吸合,对用户来说,这种方式安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第一穿耳针33的第二端所具有的磁极性与所述第二穿耳针34的第二端所具有的磁极性相反。例如,所述第一穿耳针33的第一端为S极,所述第二穿耳针34的第一端为N极,所述第一安装部43为N极,所述第二安装部44为S极,这样的配置可以避免所述第一穿耳针3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安装部44,而所述第二穿耳针34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安装部43,从而避免了所述电池模块1和所述功能模块2的正负极接反。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43与所述第二安装部44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4上的两个定位孔;所述第三导电部41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43的定位孔内,所述第四导电部42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44的定位孔内;所述第一安装部43的定位孔与所述第一穿耳针33的第二端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安装部44的定位孔与所述第二穿耳针34的第二端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安装部43和所述第二安装部44设计为定位孔,可以对进一步地对所述第一穿耳针33以及所述第二穿耳针34在各方向上的自由度限制,同时结合磁性吸合,保证了第一穿耳针33、第二穿耳针34与所述第二本体4之间的有效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通过磁性吸合的方式并不是可拆卸连接的唯一方式,其他可拆卸连接的方式都是可取的。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部43与所述第二安装部44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4上的两个插孔;所述第三导电部41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43的插孔内,所述第四导电部42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44的插孔内;所述第一安装部43的插孔与所述第一穿耳针33的第二端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安装部44的插孔与所述第二穿耳针34的第二端过盈配合。即所述第一穿耳针33的第二端可以插到所述第一安装部43的插孔,以形成所述第一导电部31与所述第三导电部41之间的电连接;所述第二穿耳针34的第二端可以插到所述第二安装部44的插孔,以形成所述第二导电部32与所述第四导电部42之间的电连接。由于是过盈配合,因而可以实现可拆卸连接,同时也不会轻易脱落。

优选地,所述智能耳环还包括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部;

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充电座内的充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的第五导电部以及与所述充电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的第六导电部;

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时,所述第三导电部41与所述第五导电部相接触以形成电连接,所述第四导电部42与所述第六导电部相接触以形成电连接。通过所述充电座,可以实现对电池模块1的充电。所述充电座与第二本体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也可以如第一本体3与第二本体4之间的磁性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充电座还包括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用于将外部的5V电源电压输入到所述充电模块,从而可以实现通过USB电压输出的设备进行充电,例如电脑。

如图4所示,其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耳环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智能耳环包括耳环本体、电池模块1以及功能模块2;

所述智能耳环包括耳环本体、电池模块1以及功能模块2;

所述耳环本体包括第一本体3与第二本体4;所述功能模块2嵌设于所述第一本体3内;所述电池模块1嵌设于所述第二本体4内;所述第一本体3与所述第二本体4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在所述第一本体3与所述第二本体4连接成一体时,所述电池模块1与所述功能模块2之间形成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池模块1为所述功能模块2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具备以上的结构,在用户不需要使用智能耳环时,将所述第一本体3与所述第二本体4拆开,即可断开所述功能模块2与所述电池模块1之间的电连接,实现物理断电,提高了续航能力。此外,在电池模块1没有电时,还可以通过更换电池模块1来进一步提高续航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3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本体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功能模块2的电源端电连接的第一导电部31以及与所述功能模块2的公共地电连接的第二导电部32;

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电池模块1的正极电连接的第三导电部41以及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电连接的第四导电部42;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第一导电部31与所述第三导电部41相接触以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32与所述第四导电部42相接触以形成电连接。

请参阅图5和图6,其中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本体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穿耳针33;所述穿耳针33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3上,所述穿耳针33的第二端设有绝缘的环形柱体;所述第一导电部31为设置在所述环形柱体的内表面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导电部32为设置在所述环形柱体的外表面的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4上、与所述环形柱体过盈配合的环形凹槽43;所述第三导电部41为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43的内壁上的第三金属层,所述第四导电部42为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43的外壁上的第四金属层。

当所述穿耳针33上的环形柱体插到所述第二本体4上的环形凹槽43内时,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三金属层紧密接触以形成所述功能模块2的电源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之间的电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四金属层紧密接触以形成所述功能模块2的公共地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之间的电连接。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只需要一个穿耳针即可实现第一本体3与第二本体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以及所述功能模块2与所述电池模块之间的电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耳环,所述智能耳环包括耳环本体、电池模块以及功能模块;所述耳环本体包括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所述功能模块嵌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电池模块嵌设于所述第二本体内;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成一体时,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功能模块之间形成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池模块为所述功能模块供电。在用户不需要使用智能耳环时,将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拆开,即可断开所述功能模块2与所述电池模块之间的电连接,实现物理断电,提高了续航能力。此外,在电池模块没有电时,还可以通过更换电池模块来进一步提高续航能力。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