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医院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78343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医院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医院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原卫生部自2003年非典,尤其是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医疗数据的指导文件。从基本数据集方面发布了包括《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慢性病监测信息体系基本功能规范》、《儿童保健基本数据集》、《卫生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等文件;从基于医疗数据的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发布了包括《国家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建设方案》、《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方案》、《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1.0版)》、《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2011》、2014年“46312” 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工程,以及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口健康信息十省互联互通研究实施方案》。这些文件的出台促进了信息化工作的发展,信息化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了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体系、病案首页直报体系、部(省)级应急指挥与决策信息体系、卫生统计网络直报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体系、医疗救治信息体系、卫生执法监督等体系。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一项调查显示,已建和在建的省级卫生信息平台已经超过60%,电子健康档案的管理体系在县级已经达到75%以上。这对方便卫生业务监管、辅助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卫生管理者和医院管理者角度,国家对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质量一直有一套现行标准,即:《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以及对应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版)》。标准将评测标准分为7大类:住院死亡类指标、重返类指标、医院感染类指标、手术并发症类指标、患者安全类指标、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和医院运行管理类指标。

根据指标综合得分,将医院按级别分为三级、二级和一级,每一级别按等次分为甲等和乙等。等级评审体系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也基本决定了我国公立、私立分类,医院分级的基本现状。

2014年以来,随着医疗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行业显现出几项明显转变。从患者角度来看,智慧医疗、移动医疗、个性医疗的需求与日俱增;从医院角度来看,精益医疗、远程医疗等需求日益强烈;从卫生管理者角度来看,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挖掘,应用与管理的需求迫在眉睫。

随着医疗数据化的推进,以及国家、省、市、区四级平台的建立,国家按标准建立了若干数据推送系统,例如“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直报系统对住院业务中最重要的病案首页数据中的上百个字段设置了三大评价标准,即:完整性、规范性和逻辑性。以广东省住院病人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评估度系统为例,其中数据完整性占比33%,规范性占比34%,逻辑性占比33%。

完整性部分,主要考察被评价的病案首页中27个与病案信息相关的不能缺字段是否上传。规范性部分主要考察23个与诊疗相关的重点字段是否符合标准代码格式,且是否在标准代码格式范围内。逻辑性部分主要考察与医疗服务相关的18个字段是否符合标准定义的运算逻辑。比如:12岁及以下儿童出院诊断一般不应编“000-099”(妊娠、封面和产褥期疾病)、离院方式为“2”,拟接受医疗机构名称必填、手术治疗费大于等于麻醉费和手术费之和等。

病案首页的评分标准和框架为医疗服务元数据的标准化和评价指明了方向和指导。但目前仅对病案首页进行评分是无法客观反映、真实暴露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这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病案首页都是在病人出院三日内进行病案归档过程中经过人工校验的,可能存在掩饰服务实情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医院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从多个层面进行医院数据和医院服务的评价,对多方位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得到对医院的全面评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医院评价系统,它包括数据质量评价子系统和宏观服务质量评价子系统,数据质量评价子系统对数据的完整性、逻辑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价评分,宏观服务质量评价子系统对医院的服务价比、诊疗效果以及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进行评价评分;

所述的数据质量评价子系统包括门诊数据质量评价模块和住院数据质量评价模块,门诊数据质量评价模块对门诊数据的完整性、逻辑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价评分,住院数据质量评价模块对住院数据的完整性、逻辑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价评分,其中完整性是指某项指标的数据是否上报填全;规范性是指某项指标是否按填写说明或国家数据集中规定的值域范围填写;逻辑性是指相关联的指标间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所述的宏观服务子系统包括服务价比评价模块、诊疗效果评价模块以及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评价模块,服务价比评价模块对医院服务的价比进行评价,诊疗效果评价模块对医院的诊疗效果进行评价,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评价模块对医院的诊疗体验效果和诊疗精准度进行评价。

所述的门诊数据质量评价模块将门诊数据分为包括门诊病历概要、门急诊病历、门急诊处方、门诊检查检验和知情告知的多个大类来进行数据质量的完整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的评价评分。

所述的住院数据质量评价模块将住院数据分为包括住院病历概要、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住院医嘱、住院检查检验、出院记录和费用明细的多个大类来进行数据完整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的评价评分。

所述的服务价比评价模块根据包括每门诊人次费用、门诊药占比、门诊检查检验占比、每住院人次费用、住院药占比和住院检查检验占比的数据进行医院服务的价比评价。

所述的诊疗效果评价模块根据包括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死亡率、出院患者治愈和好转率、15天重返率和31天重返率的数据进行医院的诊疗效果进行评价。

所述的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评价模块根据包括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放射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检查阳性率、检验阳性率、恶性肿瘤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历诊断符合率的数据进行医院的诊疗体验效果和诊疗精准度进行评价。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医院评价系统的评价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门诊数据质量评价模块对门诊数据进行分类,对每一类数据进行基于完整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的评价评分,并且将每一类数据的评分按重要性权重加权得到门诊数据质量评分;

住院数据质量评价模块对住院数据进行分类,对每一类数据进行基于完整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的评价评分,并将每一类数据的评分按重要性加权得到住院数据质量评分;

服务价比评价模块对医院服务数据进行分类,对每一类数据进行评价评分,并将每一类数据的评分按重要性加权得到服务价比评价评分;

诊疗效果评价模块对医院效果数据进行分类,对每一类数据进行评价评分,并将每一类数据的评分按重要性加权得到诊疗效果评价评分;

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评价模块对医院体验及精准度数据进行分类,对每一类数据进行评价评分,并将每一类数据的评分按重要性加权得到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评价评分;

数据质量评价子系统将门诊数据质量评分和住院数据质量评分按数据质量重要性加权,得到数据质量评价评分;

宏观服务质量评价子系统将服务价比评价评分、诊疗效果评价评分以及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评价评分按重要性加权,得到宏观服务质量评价评分;

医院评价系统对数据质量评价评分和宏观服务质量评价评分进行加权,得到医院整体评价评分。

所述的门诊数据被分为包括门诊病历概要、门急诊病历、门急诊处方、门诊检查检验和知情告知的多个大类;所述的住院数据被分为包括住院病历概要、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住院医嘱、住院检查检验、出院记录和费用明细的多个大类。

所述的医院服务数据包括每门诊人次费用、门诊药占比、门诊检查检验占比、每住院人次费用、住院药占比和住院检查检验占比;所述的医院效果数据包括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死亡率、出院患者治愈和好转率、15天重返率和31天重返率;所述的体验及精准度数据包括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放射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检查阳性率、检验阳性率、恶性肿瘤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历诊断符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医院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从多个层面进行医院数据和医院服务的评价,对多方位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得到对医院的全面评价,民众依据评价选择就医医院。

附图说明

图1为评价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门诊数据质量评价模块结构框图;

图3为住院数据质量评价模块结构框图;

图4为服务价比评价模块结构框图;

图5为诊疗效果评价模块结构框图;

图6为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评价模块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到6所示,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医院评价系统,它包括数据质量评价子系统和宏观服务质量评价子系统,数据质量评价子系统对数据的完整性、逻辑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价评分,宏观服务质量评价子系统对医院的服务价比、诊疗效果以及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进行评价评分;

所述的数据质量评价子系统包括门诊数据质量评价模块和住院数据质量评价模块,门诊数据质量评价模块对门诊数据的完整性、逻辑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价评分,住院数据质量评价模块对住院数据的完整性、逻辑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价评分,其中完整性是指某项指标的数据是否上报填全;规范性是指某项指标是否按填写说明或国家数据集中规定的值域范围填写,如“出院情况”规定的值域范围为“1-5”,包括“1.治愈;2.好转;3.未愈;4.死亡;5.其他”;逻辑性是指相关联的指标间逻辑关系是否正确,如总费用应为各分项费用的合计;有输血量时,应填写血型;入院日期应早于或等于手术日期等。数据来源基于区域信息化的平台。 平台将区域内医院的HIS, LIS, PACS,RIS,计生,疾控等数据以标准数据集的形式收集汇总。基础数据主要包括门诊数据,住院数据,基础信息配置数据等。其中门诊数据又包括门诊病历概要数据,门急诊病历数据,门急诊处方数据,检查检验数据,知情告知数据;住院数据包括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病历概要数据,入院记录数据,出院记录数据,费用明细数据等;基础信息配置数据包括床位信息,医护人员信息等。

所述的宏观服务子系统包括服务价比评价模块、诊疗效果评价模块以及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评价模块,服务价比评价模块对医院服务的价比进行评价,诊疗效果评价模块对医院的诊疗效果进行评价,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评价模块对医院的诊疗体验效果和诊疗精准度进行评价,主要是参考我国《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

所述的门诊数据质量评价模块将门诊数据分为包括门诊病历概要、门急诊病历、门急诊处方、门诊检查检验和知情告知的多个大类来进行数据质量的完整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的评价评分。

所述的住院数据质量评价模块将住院数据分为包括住院病历概要、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住院医嘱、住院检查检验、出院记录和费用明细的多个大类来进行数据完整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的评价评分。

数据质量方面的每一小项评价都是从完整性,逻辑性,规范性三个方面加和求得,所有小项的完整性,逻辑性,规范性分别加和即可得到门诊(住院)数据质量的分数。以门诊数据质量得分为例:

门诊数据质量得分 = 完整性得分*权重+逻辑性得分*权重+规范性得分*权重。

完整性得分 = 病历概要数据完整性得分*权重+门急诊病历数据完整性得分*权重+门急诊处方数据完整性得分*权重+门诊检查检验数据完整性得分*权重+知情告知数据完整性得分*权重。

逻辑性得分 = 病历概要数据逻辑性得分*权重+门急诊病历数据逻辑性得分*权重+门急诊处方数据逻辑性得分*权重+门诊检查检验数据逻辑性得分*权重+知情告知数据逻辑性得分*权重。

规范性得分 = 病历概要数据规范性得分*权重+门急诊病历数据规范性得分*权重+门急诊处方数据规范性得分*权重+门诊检查检验数据规范性得分*权重+知情告知数据规范性得分*权重。

所述的服务价比评价模块根据包括每门诊人次费用、门诊药占比、门诊检查检验占比、每住院人次费用、住院药占比和住院检查检验占比的数据进行医院服务的价比评价。例如:

a)每门诊(住院)人次费用 =(医疗门诊收入+药品门诊收入)/总诊疗人次数。

b)门诊(住院)药占比 = 药品收入/医疗收入

c)住院死亡率 = 住院死亡人数/住院总人数*100%

d)住院治愈好转率 = 住院治愈好转人数/住院总人数*100%

e)15天到31天重返率 = 住院15天到31天内返院人数/出院日期当天出院人数*100%。

所述的诊疗效果评价模块根据包括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死亡率、出院患者治愈和好转率、15天重返率和31天重返率的数据进行医院的诊疗效果进行评价。以诊疗效果为例:

诊疗效果=出院平均住院日*权重+出院死亡率*权重+出院患者治愈和好转率*权重+15天重返率*权重+31天重返率*权重。

所述的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评价模块根据包括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放射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检查阳性率、检验阳性率、恶性肿瘤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历诊断符合率的数据进行医院的诊疗体验效果和诊疗精准度进行评价。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评价从临床上和患者的角度对医院的水平和运行情况进行评价,起到对宏观评价的补充作用。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医院评价系统的评价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门诊数据质量评价模块对门诊数据进行分类,对每一类数据进行基于完整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的评价评分,并且将每一类数据的评分按重要性权重加权得到门诊数据质量评分;

住院数据质量评价模块对住院数据进行分类,对每一类数据进行基于完整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的评价评分,并将每一类数据的评分按重要性加权得到住院数据质量评分;

服务价比评价模块对医院服务数据进行分类,对每一类数据进行评价评分,并将每一类数据的评分按重要性加权得到服务价比评价评分;

诊疗效果评价模块对医院效果数据进行分类,对每一类数据进行评价评分,并将每一类数据的评分按重要性加权得到诊疗效果评价评分;

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评价模块对医院体验及精准度数据进行分类,对每一类数据进行评价评分,并将每一类数据的评分按重要性加权得到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评价评分;

数据质量评价子系统将门诊数据质量评分和住院数据质量评分按数据质量重要性加权,得到数据质量评价评分;

宏观服务质量评价子系统将服务价比评价评分、诊疗效果评价评分以及诊疗体验和精准度评价评分按重要性加权,得到宏观服务质量评价评分;

医院评价系统对数据质量评价评分和宏观服务质量评价评分进行加权,得到医院整体评价评分。

所述的门诊数据被分为包括门诊病历概要、门急诊病历、门急诊处方、门诊检查检验和知情告知的多个大类;所述的住院数据被分为包括住院病历概要、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住院医嘱、住院检查检验、出院记录和费用明细的多个大类。

所述的医院服务数据包括每门诊人次费用、门诊药占比、门诊检查检验占比、每住院人次费用、住院药占比和住院检查检验占比;所述的医院效果数据包括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死亡率、出院患者治愈和好转率、15天重返率和31天重返率;所述的体验及精准度数据包括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放射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检查阳性率、检验阳性率、恶性肿瘤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历诊断符合率。

民众在就医时可以进行医院整体评价评分查询,根据查询结果选择就医医院,因就医患者数与医院的息息相关,因此会促使医院进行各方面的改进来提升评价评分,以吸引更多患者就医,有助于医院改善弊端,提升医院服务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