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K1的实现存储双活的多路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19175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冗余存储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K1的实现存储双活的多路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K1平台(浪潮天梭K1系统)上的LV管理软件和多路径软件没有实现存储双活的功能,无法在操作系统层实现存储双活。存储双活架构广泛数据的容灾,对于使用ASM存储管理的ORACLE数据库,可以借助ASM磁盘组的冗余功能将不同存储的LUN磁盘划分到不同组的方式实现存储的双活,但在配置和管理上比较复杂。如果在操作系统层能够实现不同存储之间LUN磁盘的镜像,对于实现存储双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目前技术发展的需求和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K1的实现存储双活的多路径方法。

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K1的实现存储双活的多路径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基于K1的实现存储双活的多路径方法,通过将多路径操作命令集成在K1操作系统中,K1操作系统启动时运行多路径操作命令,自动查看不同存储的LUN磁盘信息,将来自不同存储的LUN磁盘在K1上实现镜像,实现存储双活;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将来自不同存储的LUN磁盘根据WWID号进行绑定;2)对LUN磁盘实现镜像;3)对LUN磁盘控制进行数据的并行读写;4)对LUN磁盘状态监控自动维护绑定关系。

优选的,所述1)中,将来自不同存储的LUN磁盘根据WWID号进行绑定形成虚拟LUN磁盘,并设置虚拟LUN磁盘别名的配置文件;手动修改配置文件进行添加,或者通过操作命令将两个不同LUN磁盘进行绑定,自动将配置信息添加到配置文件中。

优选的,所述2)中,通过操作命令将一个新LUN磁盘与一个已有LUN磁盘进行绑定,绑定后将原LUN磁盘中的数据在线复制到新LUN磁盘中,两个LUN磁盘数据达到完全一致,实现两个LUN磁盘的镜像。

优选的,通过操作命令将原LUN磁盘从已有的绑定关系中删除:将需要删除的LUN磁盘先标记为删除,控制不再对其发起新的读写操作,待所有对该LUN磁盘的读写操作完成后自动解除绑定关系,并将该LUN磁盘从配置文件中清除。

优选的,所述3)中,所有对虚拟LUN磁盘的读写操作都转换为对两个绑定LUN磁盘的并行读写操作:写操作在两个绑定LUN磁盘都写入成功时才会返回成功,读操作并行从两个LUN磁盘读取,返回速度较快的存储的数据。

优选的,将来自不同存储的LUN磁盘进行绑定,通过对绑定关系中的LUN磁盘进行读写控制,使绑定关系中的LUN磁盘中的数据时刻都保持完全一致;当一台存储故障致使相应LUN磁盘无法被访问时,自动将该故障存储的LUN磁盘进行隔离,而其余LUN磁盘可正常进行读写。

优选的,所述4)中,每秒一次通过只读的方式对绑定的两个LUN磁盘进行读测试,判断它们状态是否正常;当发现LUN磁盘不可用时及时将其标记为不可用,在规定时间内若该LUN磁盘状态恢复正常,数据会从幸存的LUN磁盘中向该LUN磁盘重新同步;当超过规定时间时,该LUN磁盘自动从绑定关系中删除,同时将其从配置文件中清除。

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K1的实现存储双活的多路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来自不同存储的LUN磁盘在K1上实现镜像,实现存储的双活,也可为已有LUN磁盘增加镜像磁盘实现存储数据的在线迁移;克服了目前K1平台上的LV管理软件和多路径软件没有存储双活的功能,无法在操作系统层实现存储双活的技术缺陷;并且,不需要存储具备特殊的功能,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K1的实现存储双活的多路径方法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K1的实现存储双活的多路径方法,通过将多路径操作命令集成在K1操作系统中,K1操作系统启动时运行多路径操作命令,自动查看不同存储的LUN磁盘信息,将来自不同存储的LUN磁盘在K1上实现镜像,不需要存储具备特殊的功能;能够实现存储双活,同时能够为已有LUN磁盘增加镜像磁盘,实现存储数据的在线迁移。

所述将来自不同存储的LUN磁盘在K1上实现镜像,实现存储双活,其主要是指,将来自不同存储的LUN磁盘进行绑定,通过对绑定关系中的LUN磁盘进行读写控制,使绑定关系中的LUN磁盘中的数据时刻都保持完全一致,实现存储冗余。当一台存储故障致使相应LUN磁盘无法被访问时,自动将该故障存储的LUN磁盘进行隔离,而其余LUN磁盘可正常进行读写,即一台存储故障后数据不会丢失,保持了业务的持续性。绑定关系中某个LUN磁盘故障对应用系统或操作系统来说是透明的,不影响应用系统和操作系统对LUN磁盘的正常使用。

所述为已有LUN磁盘增加镜像磁盘,实现存储数据的在线迁移,主要是指,通过将新LUN磁盘与原LUN磁盘进行绑定,绑定后控制数据从原LUN磁盘拷贝到新LUN磁盘,拷贝完毕后两个LUN磁盘数据达到完全一致;数据同步完毕后将原LUN磁盘从绑定关系中删除,新存储接管数据服务。在整个过程中不影响应用系统和操作系统对LUN磁盘中数据的正常读写,实现了存储的在线迁移。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基于K1的实现存储双活的多路径方法,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将来自不同存储的LUN磁盘根据WWID号进行绑定;2)对LUN磁盘实现镜像;3)对LUN磁盘控制进行数据的并行读写;4)对LUN磁盘状态监控自动维护绑定关系。

存储映射给K1的每个LUN磁盘都有一个WWID号,该WWID号为该磁盘的唯一标识,能够通过WWID号识别不同的LUN磁盘。根据两个LUN磁盘原WWID号计算生成一个唯一的、不再变化的虚拟WWID号供操作系统进行识别,另外可以给该虚拟LUN磁盘自动生成或指定一个磁盘名称供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使用。

所述1)中,将来自不同存储的LUN磁盘根据WWID号进行绑定形成虚拟LUN磁盘,并设置虚拟LUN磁盘别名的配置文件;可以手动修改配置文件进行添加,也可以通过操作命令将两个不同LUN磁盘进行绑定,自动将配置信息添加到配置文件中;别名是虚拟LUN磁盘用于提供给应用系统或操作系统使用的名称。

操作系统对普通磁盘的所有操作都适用于该绑定后的虚拟磁盘,比如:对虚拟磁盘创建VG、创建分区、创建并挂载文件系统等;两个LUN磁盘的绑定关系对于应用软件来说是透明的,虚拟磁盘的使用和普通磁盘相同,比如向ORACLE ASM中添加虚拟磁盘。如果绑定的两个LUN磁盘同时映射给了多个主机,那么在各主机上将这两个LUN绑定后生成的虚拟WWID号相同,即在各主机对相同虚拟WWID号虚拟磁盘的访问能够实现对相同物理磁盘的访问。

所述2)中,通过操作命令将一个新LUN磁盘与一个已有LUN磁盘进行绑定,绑定后将原LUN磁盘中的数据在线复制到新LUN磁盘中,实现两个LUN磁盘的镜像;此外,通过操作命令将一个LUN磁盘从已有的绑定关系中删除:将需要删除的LUN磁盘先标记为删除,控制不再对其发起新的读写操作,待所有对该LUN磁盘的读写操作完成后自动解除绑定关系,并将该LUN磁盘从配置文件中清除。

向虚拟磁盘写入数据时,将需要写入的数据分别向绑定的两个LUN磁盘进行写入,当两个绑定的LUN磁盘都返回写入成功后,会向操作系统或应用系统返回成功写入的消息。当其中一个LUN磁盘写入成功,而另一个LUN磁盘写入失败时,会向操作系统或应用系统返回成功写入的消息,同时将有故障的LUN磁盘在绑定关系中进行标记,新发起的写入不会再向该故障LUN磁盘写入。从虚拟磁盘读取数据时,会向绑定的两个LUN磁盘同时发起读取请求,将最先返回的数据返回给操作系统或应用系统,返回慢的数据将被丢弃,即两个存储会同时对相同数据进行读取操作,将速度较快的存储的数据返回。

所述3)中,所有对虚拟LUN磁盘的读写操作都转换为对两个绑定LUN磁盘的并行读写操作:写操作在两个绑定LUN磁盘都写入成功时才会返回成功,读操作并行从两个LUN磁盘读取,返回速度较快的存储的数据。

所述4)中,设定固定时间间隔,比如每秒一次通过只读的方式对绑定的两个LUN磁盘进行读测试,判断它们状态是否正常;当发现LUN磁盘不可用时及时将其标记为不可用,在规定时间内若该LUN磁盘状态恢复正常,数据会从幸存的LUN磁盘中向该LUN磁盘重新同步;当超过规定时间时,LUN磁盘自动从绑定关系中删除并解除LUN绑定关系,同时将该LUN磁盘从配置文件中清除。

本实施例所述基于K1的实现存储双活的多路径方法,通过查看命令,对各LUN磁盘及绑定后的虚拟LUN磁盘状态、LUN磁盘信息、绑定关系、多链路状态等进行查看,方便对各组件状态进行监控。同时,自动检测LUN磁盘从K1到存储之间的链路,当其中链路出现故障后自动切换到状态正常的链路,不影响K1对存储的读写访问。

该基于K1的实现存储双活的多路径方法,具体实施时,所使用的多路径操作命令集成在K1操作系统中,以系统服务的形式存在,K1操作系统启动后能够自动运行上述操作命令,通过状态监控命令查看发现的存储LUN磁盘信息,将需要绑定的LUN磁盘两两绑定, 并给绑定后的虚拟LUN磁盘设置别名。或者,根据发现的LUN磁盘信息,进行配置文件,设置绑定的LUN磁盘及别名,然后重启该多路径服务以重新读取配置文件内容,使得配置信息生效。并可以在配置完毕后,通过命令查看绑定后状态是否正常。

正常绑定后的虚拟LUN磁盘会在/dev下生成与别名相同的盘符,操作系统可以使用该盘符创建VG、创建分区、创建并挂载文件系统、创建裸设备等操作。该虚拟磁盘可用于ORACLE RAC等需要对共享磁盘进行访问的应用系统。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替换,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