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及其切换应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8198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终端及其切换应用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及其切换应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手环等)的普及软件应用的快速增加和推广,有关生活和工作的常用软件应用也逐渐增多,相应的操作功能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在智能穿戴设备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要面对切换应用(或功能界面)的实现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快速且方便地切换应用界面成为了智能设备设计与开发阶段一个关乎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智能终端特别是智能穿戴设备,通常是通过手势或物理键逐级地返回到桌面,然后在进入程序列表找到要打开的应用,通过多层级的返回以打开目标应用。这种切换应用的操作过于繁琐、效率低,一般情况下需要退出当前应用(或功能界面)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换应用的方法、终端。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应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在智能终端上,包括:检测所述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的触控状态,所述辅助触控区为独立于所述智能终端的主触控区的可触控操作区域,所述辅助触控区的面积小于所述主触控区的面积;检测到所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监视两个触控点的动作;根据所述两个触控点的动作切换应用。

通过在终端的辅助触控区两点触控操作进行应用切换,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进行应用切换,提高了用户的应用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检测所述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的触控状态之前,还包括:检测到所述智能终端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在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为工作状态时,检测所述辅助触控区的触控状态;在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时,维持当前运行状态。

在判断是工作状态后在进行检测步骤,可以避免待机状态时在辅助触控区误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到所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监视两个触控点的动作包括:检测到所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监视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是在所述辅助触控区固定不动还是在所述辅助触控区进行滑动,其中,第一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一个,第二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另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两个触控点的动作切换应用包括:监视到所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所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时,则切换当前应用到新应用;所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位于当前应用的后一个应用,或者,所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位于当前应用的前一个应用;所述预设应用顺序指示多个待打开应用的排列顺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监视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是在所述辅助触控区固定不动还是在所述辅助触控区进行滑动之前,还包括:在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任意区域显示应用选项列表;所述应用选项列表包括多个顺序排列的图标,且每一个图标对应着一个应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两个触控点的动作切换应用包括:监视到所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所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一次时,则所述应用选项列表中的突显图标顺序更换一次,所述突显图标为相对其他图标被突出显示的所述应用选项列表中一个图标;检测到所述所述第一触控点和/或第二触控点的触控状态改变时,切换当前应用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到所述所述第一触控点和/或第二触控点的触控状态改变时,切换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包括: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所述第二触控点消失时,切换当前应用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控点和所述第二触控点都消失时,则维持当前应用运行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到所述所述第一触控点和/或第二触控点的触控状态改变时,切换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包括: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控点消失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点和所述第二触控点都消失时,则切换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到所述第二触控点消失时,则维持当前应用运行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两个触控点的动作切换应用包括:监视到所述第一触控点和所述第二触控点相向滑动时,则切换当前应用到新应用,或者,监视到所述第一触控点和所述第二触控点反向滑动时,则切换到新应用;其中,所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后一个应用,或者,所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前一个应用;所述预设应用顺序指示多个待打开应用的排列顺序。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在终端的辅助触控区上的两点触控操作进行应用切换,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进行应用切换,提高了用户的应用体验。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触控区、辅助触控区、第一检测模块、监视模块、切换模块;所述主触控区为所述智能终端的主要触控操作区域;所述辅助触控区为独立于所述主触控区的触控操作区域,所述辅助触控区的面积小于所述主触控区的面积;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辅助触控区的触控状态;所述监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监视两个触控点动作;所述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视模块获得的两个触控点的动作切换应用。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智能终端还包括:第二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智能终端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所述监视模块具体用于:所述监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监视第一触控点和所述第二触控点的是在所述辅助触控区固定不动还是在所述辅助触控区进行滑动,其中,第一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一个,第二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另一个。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应用交互界面和应用选项列表,所述应用选项列表包括多个顺序排列的图标,且每一个图标对应着一个应用。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模块包括:更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监视模块监视到所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所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一次时,对所显示模块显示的应用选项列表中的当前突显图标顺次更换一次;所述突显图标为相对其他图标被突出显示的所述应用选项列表中一个图标;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监视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所述第二触控点消失时,切换当前应用到当前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模块包括:更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监视模块监视到所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所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一次时,对所显示模块显示的应用选项列表中的突显图标顺序更换一次;所述突显图标为相对其他图标被突出显示的所述应用选项列表中一个图标;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监视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控点消失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点和所述第二触控点都消失时,则切换到所述更换单元更换后的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

维持模块,用于在所述监视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控点和所述第二触控点都消失时,维持当前应用运行状态;或者,用于在所述监视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二触控点消失时,维持当前应用运行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监视模块监视到所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所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时,则切换当前应用到新应用;所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位于当前应用的后一个应用,或者,所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位于当前应用的前一个应用;所述预设应用顺序指示多个待打开应用的排列顺序。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模块具体用于:所述监视模块监视到所述两个触控点相向滑动时,则切换当前应用到新应用,或者,所述监视模块监视到所述两个触控点反向滑动时,则切换到新应用;其中,所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后一个应用,或者,所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前一个应用;所述预设应用顺序指示多个待打开应用的排列顺序。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在终端的辅助触控区上的两点触控操作进行应用切换,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进行应用切换,提高了用户的应用体验。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主触控区、辅助触控区、存储器、处理器;

所述主触控区为所述智能终端的主要触控操作区域;所述辅助触控区为独立于所述主触控区的触控操作区域,所述辅助触控区的面积小于所述主触控区的面积;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于:检测所述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的触控状态,所述辅助触控区为独立于所述智能终端的主触控区的可触控操作区域,所述辅助触控区的面积小于所述主触控区的面积;检测到所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监视两个触控点的动作;根据所述两个触控点的动作切换应用。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程序指令还用于:在所述检测所述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的触控状态之前,检测所述智能终端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在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为工作状态时,检测所述辅助触控区的触控状态;在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时,维持当前运行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在终端的辅助触控区上的两点触控操作进行应用切换,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进行应用切换,提高了用户的应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个切换应用的方法流程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个切换应用的方法流程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种智能终端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种终端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智能腕表场景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种切换应用的方法流程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智能腕表切换应用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智能腕表场景示意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种切换应用的方法流程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智能腕表场景示意图;

图11: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种切换应用的方法流程图;

图12: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种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应用的方法,如图1所示,其方法包括:

s101:检测辅助触控区的触控状态。上述辅助触控区是相对于主触控区域或物理操作区域而言的,上述辅助触控区的面积和操作功能一般小于或少于触控区或物理操作区域;比如:智能手表的表盘屏幕是主触控区,相对于表盘屏幕而言,其具有一定辅助操作功能的表圈是一个辅助触控区。可选的,上述辅助触控区与主触控区集成在一起或者两者不具有明显的分界线;例如:曲面屏幕的曲面部分可作为辅助触控区。进一步地,上述辅助触控区是多点触控操作区域,也能够识别或检测多点触控操作;可选的,辅助触控区是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s102:检测到上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监视两个触控点的动作。

可选的,检测到上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且一点固定不动,另一点在辅助触控区滑动时,在跟进式监视上述两个触控点的动作,其中,固定不动的触控点称之为第一触控点,在辅助触控区滑动的触控点称之为第二触控点;例如:用户的两根手指与辅助触控区接触会在辅助触控区产生的两个触控点,其中一根手指固定不动,则对应的触控点为第一触控点,另一根手指在辅助触控区滑动,则对应的触控点为第二触控点。

s103:根据两个触控点的动作切换应用。

可选的,监视到s102中的两个触控点相向滑动时,则切换到新应用,或者,监视到s102中的两个触控点反向滑动时,则切换到新应用;其中,新应用的定义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后一个应用,或者定义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前一个应用;而上述预设应用顺序指示多个待打开应用的排列顺序。可选的,上述预设应用顺序可以有用户自定义,也可以由智能终端自动设定;进一步地,如果上述预设应用顺序由智能终端自动设定可以是智能终端根据所获取的用户使用习惯或历史将所安装的应用进行排序生成上述预设应用顺序。

可选的,检测到上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且一点为第一触控点,另一点为第二触控点时,再对第一触控点和上述第二触控点的动作进行跟进式监视,其中,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第二触控点在上述辅助触控区滑动。可选的,监视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时,则切换到新应用;新应用的定义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后一个应用,或者定义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前一个应用;而上述预设应用顺序指示多个待打开应用的排列顺序。

可选的,在跟进式监视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的动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在智能终端的屏幕任意区域显示应用选项列表;应用选项列表包括多个顺序排列的图标,且每一个图标对应着一个应用;进一步地,当视到上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一次时,则上述应用选项列表中的突显图标顺序更换一次,突显图标定义为其图标被突出显示的上述应用选项列表中一个图标;而当检测到触控状态改变时,则切换到上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进一步地,检测到触控状态改变时,则切换到上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检测到第二触控点消失时,则切换到上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检测到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都消失时,则维持当前应用运行状态;可选的,检测到第一触控点消失或者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都消失时,则切换到上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检测到第二触控点消失时,则维持当前应用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上述的切换应用的方法还包括:

s104:检测上述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的触控状态之前,还包括:检测到上述智能终端的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在检测到运行状态为工作状态时,再检测辅助触控区的触控状态;在检测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时,维持当前运行状态,即不对辅助触控区的触控状态进行检测;能够避免在待机状态下的误操作。

值得注意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应用方法也可以推广至切换功能界面,例如一个应用有多个功能界面,可以根据辅助触控区的触控点的动作切换当前功能界面,打开新的功能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在终端的辅助触控区上的两点触控操作进行应用切换,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进行应用切换,提高了用户的应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3所示,该终端1000包括rf电路1001、wi-fi模块1002、显示单元1003、输入单元1004、第一存储器1005、第二存储器1006、电源1007、gps模块1008、主触控区1009、辅助触控区1010、处理器1011等硬件模块,该终端1000可以为智能腕表、智能穿戴设备、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或车载电脑等。

其中,rf电路1001用来收发通信信号。

wi-fi模块1002用来连接网络和扫描网络信号。rf电路1001和/或者wi-fi模块1002可以和无线基站联系获取该智能终端的当前位置坐标。

显示单元1003用来显示用户交互界面,该显示单元1003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该智能终端的各种菜单界面。该显示单元1003可包括显示面板,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或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在具体实现中,上述触控面板覆盖该显示面板,形成触摸显示屏,成为终端1000的主触控区,处理器1007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输入单元100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接收用户切换应用程序界面操作,并产生切换信号,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1004可以包括触控面板,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上操作),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除了触控面板,输入单元1004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第一存储器1005存储该终端预设数量的app以及界面信息;可以理解的,第二存储器1006可以为该终端1000的外存,第一存储器1005可以为该智能终端的内存。第一存储器1005可以为nvram非易失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flash闪存等其中之一;该智能终端上运行的操作系统通常安装在第一存储器1005上。第二存储器1006可以为硬盘、光盘、usb盘、软盘或磁带机、云服务器等。可选地,现在有一些第三方的app也可以安装在第二存储器1006上。

电源1007可以为整个终端供电,包括各种型号的锂电池。

gps模块1008用于获取该智能终端的位置坐标。

主触控区1009用于接收输入的触控行为,以及根据输入的触控行为产生相应的与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在具体实现中,主触控区1009与显示单元1003集成为触控屏幕。

辅助触控区1010为独立于主触控区1009的触控操作区域,一般而言,辅助触控区的面积小于主触控区1009的面积;在实际应用中,辅助触控区1010与主触控区1009的区别在于:辅助触控区的操作功能单一,一般是针对某一或几个功能进行控制操作,是针对主触控区操作功能的辅助;增设辅助触控区能够避免操作功能集中在主触控区引起指令冲突。

处理器1011是智能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该第一存储器1005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该第二存储器1006内的数据,执行该智能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该处理器1007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进一步地,处理器1011调用第一存储模块/第二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于:检测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1010的触控状态;检测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监视两个触控点的动作;根据两个触控点的动作切换应用。

进一步地,处理器1011调用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程序指令还用于:在检测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1010的触控状态之前,检测智能终端的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在检测到运行状态为工作状态时,检测辅助触控区1010的触控状态;在检测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时,维持当前运行状态。

可选的,处理器1011调用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程序指令具体用于:检测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1010的触控状态;检测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监视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是在辅助触控区1010固定不动还是在辅助触控区1010进行滑动,其中,上述第一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一个,上述第二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另一个;监视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上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时,则切换当前应用到新应用;上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位于当前应用的后一个应用,或者,上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位于当前应用的前一个应用;上述预设应用顺序指示多个待打开应用的排列顺序。

可选的,处理器1011调用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程序指令具体用于:检测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1010的触控状态;检测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监视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是在辅助触控区1010固定不动还是在辅助触控区1010进行滑动,其中,上述第一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一个,上述第二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另一个;在智能终端的显示单元1003的任意区域显示应用选项列表,上述应用选项列表包括多个顺序排列的图标,且每一个图标对应着一个应用;进一步地,监视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上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一次时,则上述应用选项列表中的突显图标顺序更换一次,上述突显图标为相对其他图标被突出显示的所述应用选项列表中一个图标;进一步地,检测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和/或第二触控点的触控状态改变时,切换当前应用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进一步地,检测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上述第二触控点消失时,切换当前应用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或者检测到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都消失时,则维持当前应用运行状态。

可选的,处理器1011调用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程序指令具体用于:检测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1010的触控状态;检测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监视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是在辅助触控区1010固定不动还是在辅助触控区1010进行滑动,其中,上述第一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一个,上述第二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另一个;在智能终端的显示单元1003的任意区域显示应用选项列表,上述应用选项列表包括多个顺序排列的图标,且每一个图标对应着一个应用;进一步地,监视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上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一次时,则上述应用选项列表中的突显图标顺序更换一次,上述突显图标为相对其他图标被突出显示的所述应用选项列表中一个图标;进一步地,检测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和/或第二触控点的触控状态改变时,切换当前应用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进一步地,检测到上述第一触控点消失或者上述第一触控点和上述第二触控点都消失时,则切换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或者检测到上述第二触控点消失时,则维持当前应用运行状态。

可选的,处理器1011调用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程序指令具体用于:检测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1010的触控状态;检测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监视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是在辅助触控区1010固定不动还是在辅助触控区1010进行滑动,其中,上述第一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一个,上述第二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另一个;进一步地,监视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和上述第二触控点相向滑动时,则切换当前应用到新应用,或者,监视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和上述第二触控点反向滑动时,则切换到新应用;其中,上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后一个应用,或者,上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前一个应用;上述预设应用顺序指示多个待打开应用的排列顺序。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在终端的辅助触控区上的两点触控操作进行应用切换,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进行应用切换,提高了用户的应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4所示,该终端1100包括:主触控区1101、辅助触控区1102、第一检测模块1103、第二检测模块1104、监视模块1105、存储器1106、显示模块1107、电源1108、处理器1109;

主触控区1101用于接收输入的触控行为,以及更具输入的触控行为产生相应的与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在具体实现中,主触控区1009与显示单元1003集成为触控屏幕。

辅助触控区1102为独立于主触控区的触控操作区域,一般而言,辅助触控区的面积小于主触控区1101的面积;在实际应用中,辅助触控区与主触控区的区别在于:辅助触控区的操作功能单一,一般是针对某一或几个功能进行操作,是针对主触控区操作功能的辅助;增设辅助触控区能够避免操作功能集中在主触控区引起指令冲突。

第一检测模块1103用于检测辅助触控区1101的触控状态。

第二检测模块1104用于检测终端1100的运行状态,上述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

监视模块1105用于在检测到的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监视辅助触控区1102上的两个触控点动作。

存储器1106用于存储可编程指令。

显示单元1107用来显示用户交互界面,该显示单元1107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该智能终端的各种菜单界面。该显示单元1107可包括显示面板,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或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在具体实现中,上述触控面板覆盖该显示面板,形成触摸显示屏,成为终端1000的主触控区1101,处理器1109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可选的,显示单元1107在应用切换单元运行过程中显示应用选项列表,应用选项列表包括多个顺序排列的图标,且每一个图标对应着一个应用;在具体的实现中,在显示单元的额下方区域根据处理器1109的指令显示应用选项列表。

电源1108可以为整个终端供电,包括各种型号的锂电池。

处理器1109用于通过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可编程指令耦合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处理器1109是智能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06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存储器1106内的数据,执行该智能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该处理器1109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进一步地,处理器1109用于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可编程指令耦合,具体执行以下步骤:控制第一检测模块1103检测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1102的触控状态;检测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控制监视模块1105监视两个触控点的动作;根据两个触控点的动作切换应用。

进一步地,处理器1109调用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程序指令还用于:在检测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1102的触控状态之前,控制第二检测模块1104检测智能终端的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在检测到运行状态为工作状态时,控制第一检测模块1103检测辅助触控区1102的触控状态;在检测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时,维持当前运行状态。

可选的,处理器1109调用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程序指令具体用于:控制第一检测模块1103检测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1102的触控状态;检测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控制监视模块1105监视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是在辅助触控区1102固定不动还是在辅助触控区1102进行滑动,其中,上述第一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一个,上述第二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另一个;监视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上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时,则切换当前应用到新应用;上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位于当前应用的后一个应用,或者,上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位于当前应用的前一个应用;上述预设应用顺序指示多个待打开应用的排列顺序。

可选的,处理器1109调用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程序指令具体用于:控制将第一检测模块1103检测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1102的触控状态;检测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控制监视模块1105监视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是在辅助触控区1102固定不动还是在辅助触控区1102进行滑动,其中,上述第一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一个,上述第二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另一个;在智能终端的显示单元1107的任意区域显示应用选项列表,上述应用选项列表包括多个顺序排列的图标,且每一个图标对应着一个应用;进一步地,监视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上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一次时,则顺序更换上述应用选项列表中的突显图标一次,上述突显图标为相对其他图标被突出显示的所述应用选项列表中一个图标;进一步地,检测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和/或第二触控点的触控状态改变时,切换当前应用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进一步地,检测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上述第二触控点消失时,切换当前应用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或者检测到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都消失时,则维持当前应用运行状态。

可选的,处理器1109调用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程序指令具体用于:控制第一检测模块1103检测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1102的触控状态;检测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控制监视模块1105监视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是在辅助触控区1102固定不动还是在辅助触控区1102进行滑动,其中,上述第一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一个,上述第二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另一个;在智能终端的显示单元1107的任意区域显示应用选项列表,上述应用选项列表包括多个顺序排列的图标,且每一个图标对应着一个应用;进一步地,监视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上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一次时,则顺序更换上述应用选项列表中的突显图标一次,上述突显图标为相对其他图标被突出显示的所述应用选项列表中一个图标;进一步地,检测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和/或第二触控点的触控状态改变时,切换当前应用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进一步地,检测到上述第一触控点消失或者上述第一触控点和上述第二触控点都消失时,则切换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或者检测到上述第二触控点消失时,则维持当前应用运行状态。

可选的,处理器1011调用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程序指令具体用于:控制第一检测模块1103检测智能终端的辅助触控区1102的触控状态;检测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控制监视模块1105监视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是在辅助触控区1102固定不动还是在辅助触控区1102进行滑动,其中,上述第一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一个,上述第二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另一个;进一步地,监视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和上述第二触控点相向滑动时,则切换当前应用到新应用,或者,监视到上述第一触控点和上述第二触控点反向滑动时,则切换到新应用;其中,上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后一个应用,或者,上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前一个应用;上述预设应用顺序指示多个待打开应用的排列顺序。

需要注意的,上述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监视模块可以是硬件组成,也可以是通过软件实现;两者是依据所要实现的功能不同具体划分的,可以是独立的两个不同的组件或软件,也可以是集成为一体的组件或软件。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在终端的辅助触控区上的两点触控操作进行应用切换,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进行应用切换,提高了用户的应用体验。

以智能腕表应用场景为例,下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腕表及其切换应用的方法。

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智能腕表和应用场景,该智能腕表包括:表圈201、表盘屏幕202;进一步地,上述表圈和表盘屏幕均采用可触控的材质制作,例如电容触控材质。对应本实施例的应用切换方法,腕表的表圈201是辅助触控区;腕表的表盘屏幕202是主触控区,同时也是屏幕用于显示交互界面;位于表盘屏幕202下面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应用选项列表203,可选的,在主触控区的任何一部分显示区域均可用于显示应用选项列表203;用户食指与表圈201接触且固定不动产生第一触控点204,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用户拇指与表圈201接触且滑动产生第二触控点205。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的第一触控点204和第二触控点205的相对的位置不限于图5所示的位置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切换的方法,结合图5、图6和图7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s210:检测所述智能腕表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

s220:在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为工作状态时,则检测辅助触控区的触控状态;在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时,则维持当前运行状态。

s230:检测到所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且一点为第一触控点,另一点为第二触控点时,监视所述第一触控点和所述第二触控点的动作,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所述第二触控点在所述辅助触控区滑动。如图5所示,实际上,检测到用户食指与表圈201接触且固定不动判断为第一触控点204;检测到用户拇指与表圈201接触且滑动判断为第二触控点205。

s240:在智能终端的屏幕任意区域显示应用选项列表;应用选项列表包括多个顺序排列的图标,且每一个图标对应着一个应用。如图5所示,表盘屏幕202的下面出现应用选项列表203。

s250:监视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一次时,则应用选项列表中的突显图标顺序更换一次,突显图标指相对其他图标被突出显示的应用选项列表中一个图标;如图5所示,经过第二触控点205的多次滑动,运动图标206是被放大显示成为突显图标;可选的突显图标可以是缩小或振动或渲染等方式突出显示。

s260:检测到触控状态改变时,则切换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可选的,检测到所述第二触控点消失时,则切换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可选的,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控点消失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点和所述第二触控点都消失时,则切换到所述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如图7所示,食指和拇指都断开与表圈201的接触,智能腕表的应用界面由当前应用界面207切换到运动图标206对应的应用界面208。

本发明实施例在智能腕表的表圈设计成为辅助触控区,通过在表圈上的两点触控操作进行应用切换,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进行应用切换,提高了用户的应用体验。

以智能腕表应用场景为例,下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腕表及其切换应用的方法。

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智能腕表和应用场景,该智能腕表包括:表圈301、表盘屏幕302;对应本实施例的应用切换方法,腕表的表圈301是辅助触控区;腕表的表盘屏幕302是主触控区,同时也是屏幕用于显示交互界面;用户食指与表圈301接触且固定不动产生第一触控点303,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用户拇指与表圈301接触且滑动产生第二触控点304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的第一触控点303和第二触控点204的相对的位置不限于图8所示的位置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切换的方法,结合图8和图9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s310:检测所述智能腕表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

s320:在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为工作状态时,则检测辅助触控区的触控状态;在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时,则维持当前运行状态。

s330:检测到所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且一点为第一触控点,另一点为第二触控点时,监视所述第一触控点和所述第二触控点的动作,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所述第二触控点在所述辅助触控区滑动。如图8所示,实际上,检测到用户食指与表圈301接触且固定不动判断为第一触控点303;检测到用户拇指与表圈301接触且滑动判断为第二触控点304。

s340:监视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时,则切换到新应用;所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后一个应用,或者,所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前一个应用;所述预设应用顺序指示多个待打开应用的排列顺序。如图8所示,当前应用305随着第二触控点304的定向滑动(拇指向下滑动)将被其后面的应用306替代,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应用306在当前应用305的后面或是前面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在智能腕表的表圈设计成为辅助触控区,通过在表圈上的两点触控操作进行应用切换,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进行应用切换,提高了用户的应用体验。

以智能腕表应用场景为例,下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腕表及其切换应用的方法。

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智能腕表和应用场景,该智能腕表包括:表圈401、表盘屏幕402;对应本实施例的应用切换方法,腕表的表圈401是辅助触控区;腕表的表盘屏幕402是主触控区,同时也是屏幕用于显示交互界面;用户食指与表圈401接触产生第一触控点403,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用户拇指与表圈401接触产生第二触控点404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的第一触控点403和第二触控点404的相对的位置不限于图10所示的位置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切换的方法,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s410:检测智能腕表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

s420:在检测到运行状态为工作状态时,则检测辅助触控区的触控状态;在检测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时,则维持当前运行状态。

s430:检测到所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监视两个触控点的动作;

s440:监视到两个触控点相向滑动时,则切换到新应用;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后一个应用,或者,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前一个应用;预设应用顺序指示多个待打开应用的排列顺序。如图10所示,第一触控点403和第二触控点404相向滑动,当前应用405也随着第一触控点403和第二触控点404相向滑动将被应用406替代。可选的,监视到所述两个触控点反向滑动时,则切换到新应用,即第一触控点403和第二触控点404反向滑动,两者向远离对方的方向滑动。

本发明实施例在智能腕表的表圈设计成为辅助触控区,通过在表圈上的两点触控操作进行应用切换,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进行应用切换,提高了用户的应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如图12所示,该终端2000包括:主触控区2100、辅助触控区2200、第一检测模块2300、监视模块2400、切换模块2500、第二检测模块2600。

其中,主触控区2100为该智能终端2000的主要触控操作区域。

辅助触控区2200为独立于主触控区2100的触控操作区域,该辅助触控区2200的面积一般小于主触控区2100的面积。

第一检测模块2300用于检测辅助触控区2200的触控状态。

监视模块2400用于在第一检测模块2300检测到的所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监视两个触控点动作。

切换模块2500用于根据监视模块2400获得的两个触控点的动作切换应用。

第二检测模块2600用于检测该智能终端2000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

可选的,监视模块2400监视到两个触控点相向滑动时,则切换当前应用到新应用,或者,监视模块2400监视到两个触控点反向滑动时,则切换到新应用;其中,上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后一个应用,或者,上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当前应用的前一个应用;上述预设应用顺序指示多个待打开应用的排列顺序。

可选的,监视模块2400具体用于:在第一检测模块2300检测到触控状态为两点触控时,监视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是在辅助触控区2200固定不动还是在辅助触控区2200进行滑动,其中,第一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一个,第二触控点为两个触控点中的另一个。进一步地,切换模块2500具体用于:在监视模块2400监视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所述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时,则切换当前应用到新应用;上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位于当前应用的后一个应用,或者,上述新应用为在预设应用顺序中位于当前应用的前一个应用;上述预设应用顺序指示多个待打开应用的排列顺序。

可选的,该终端2000还包括:显示模块2700;显示模块2700用于显示应用交互界面和应用选项列表,上述应用选项列表包括多个顺序排列的图标,且每一个图标对应着一个应用。可选的,切换模块2500包括:更换单元2501,用于在监视模块2400监视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一次时,对显示模块2700显示的应用选项列表中的当前突显图标顺次更换一次;其中,突显图标为相对其他图标被突出显示的应用选项列表中一个图标;切换单元2502,用于在监视模块2400检测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第二触控点消失时,切换当前应用到当前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可选的,切换模块2500包括:更换单元2501,用于在监视模块2400监视到第一触控点固定不动且第二触控点定向滑动一次时,对显示模块2700显示的应用选项列表中的突显图标顺序更换一次;其中,突显图标为相对其他图标被突出显示的所述应用选项列表中一个图标;切换单元2502,用于在监视模块2400检测到第一触控点消失或者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都消失时,则切换到所述更换单元更换后的突显图标对应的应用。

进一步地,该终端2000还包括维持模块2800;维持模块2800用于在监视模块2400检测到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都消失时,维持当前应用运行状态;或者,用于在监视模块2400检测到第二触控点消失时,维持当前应用运行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在终端的辅助触控区上的两点触控操作进行应用切换,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进行应用切换,提高了用户的应用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