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人读物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377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图书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个人读物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精神健康和人格发展,因此需要有相应的产品技术来满足人们了解和改进自己的心理状况。通常人们通过医院、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测评软件来实现这个目标,但是其过程费时费力,或者是常用的计算机软件的报告的阅读体验也非常有限,无法随时查看。而普通心理学书籍无法提供针对个人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而当前心理学书籍多为系统性的讲解心理学知识和案例,而心理健康、人格性格等心理学知识是高度与个人相关联的。使得用户在阅读图书时无法确定自己的阅读重点并获取有效的知识。另一方面,医院、专业软件的心理测试能够确定个人的心理特征,但是其内容深涩难于阅读,并且不会给出实用的指导方法,对于一般用户不具备可读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个人读物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个人读物制作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根据心理测试结果采集心理数据;

(2)对心理数据进行预处理;

(3)将预处理结果进行分析;

(4)将分析结果打印并装订成册生成读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包括分别采集用户通过网络和/或纸质问卷和/或心理咨询完成的一套以上心理测试,并将测试结果通过互联网上传至平台数据库中。

进一步的,所述心理测试的类别包括心理健康类、智力类、人格性格测试类、调查问卷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包括每个用户的测试结果存储在平台数据库中生成唯一的账号;其中,所述账号包括用户的心理健康、人格性格和个人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包括对心理数据内容赋予统计学特征值,其中,每个用户通过预处理数据的获得自身的统计学特征值,在数据库中逐项查找与各个特征值最匹配的结果集合进行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还包括

(3.1)从数据库中心理数据文档;

(3.2)对心理数据文档进行词性标注和词位标注;

(3.3)对词性标注和词位标注后的文档进行心理数据整合;

(3.4)将整合后心理数据和与其关联推送过来的心理数据生成报告。

进一步的,所述词性标注指的是对提取的心理数据文档进行预处理,获得心理数据文档中文本的词性,并结合词位标注进行特征提取;可通过人工方式对自动标注后的心理数据文档进行核对;

所述词位标注,使用标准心理测试手册对心理数据文档中文本的命中概率,使用逆向最大匹配算法,其中,逆向最大匹配法从被处理文档的末端开始匹配扫描,每次取最末端的2i个字符作为匹配字段,若匹配失败,则去掉匹配字段最前面的一个字,继续匹配进行自动标注。

进一步的,将整合后心理数据与根据得到的包含词性标注和词位标注的该心理数据进行匹配,匹配该用户其他包含同类词性标注和词位标注阅读的内容,确定为用户定制读物的单页列表并生成报告。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包括根据报告制作特征模板,对特征模板进行后期制作后装订成册生成用户个人读物。

进一步的,所述后期制作包括对特征模板进行文字撰写、美术设计和打印备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结合计算机软件测试、定制整理和规模化制作印刷,可以将心理学数据针对个人特点进行定制化,使得书中的内容和指导与用户本人高度相关,并且具有通俗易懂的阅读性。

本发明既可以单独根据某个心理测试独立分析,也可以将多个心理测试结果综合包装在一本读物中处理。一方面,用户可以获得一本所有内容与自己高度关联(一本完全对自己做心理测写)的书籍读物,另一方面,用户获得的阅读体验极大提升,获取知识的效率大大提高。且对用户具有长期收藏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个人读物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组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发明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个人读物制作方法。方法包括(1)根据心理测试结果采集心理数据;(2)对心理数据进行预处理;(3)将预处理结果进行分析;(4)将分析结果打印并装订成册生成读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包括分别采集用户通过网络和/或纸质问卷和/或心理咨询完成的一套以上心理测试,并将测试结果通过互联网上传至平台数据库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心理测试的类别包括心理健康类、智力类、人格性格测试类、调查问卷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包括每个用户的测试结果存储在平台数据库中生成唯一的账号;其中,所述账号包括用户的心理健康、人格性格和个人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预处理结果进行分析,可通过统计学特征值逐项查找的方式或通过词性标注和词位标注去关联推送的方式进行分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3)包括对心理数据内容赋予统计学特征值,其中,每个用户通过预处理数据的获得自身的统计学特征值,在数据库中逐项查找与各个特征值最匹配的结果集合进行输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3)还包括

(3.1)从数据库中心理数据文档;

(3.2)对心理数据文档进行词性标注和词位标注;

(3.3)对词性标注和词位标注后的文档进行心理数据整合;

(3.4)将整合后心理数据和与其关联推送过来的心理数据生成报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词性标注指的是对提取的心理数据文档进行预处理,获得心理数据文档中文本的词性,并结合词位标注进行特征提取;可通过人工方式对自动标注后的心理数据文档进行核对;

所述词位标注,使用标准心理测试手册对心理数据文档中文本的命中概率,使用逆向最大匹配算法,其中,逆向最大匹配法从被处理文档的末端开始匹配扫描,每次取最末端的2i个字符作为匹配字段,若匹配失败,则去掉匹配字段最前面的一个字,继续匹配进行自动标注。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整合后心理数据与根据得到的包含词性标注和词位标注的该心理数据进行匹配,匹配该用户其他包含同类词性标注和词位标注阅读的内容,确定为用户定制读物的单页列表并生成报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包括根据报告制作特征模板,对特征模板进行后期制作后装订成册生成用户个人读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期制作包括对特征模板进行文字撰写、美术设计和打印备用。

实施例

1、用户通过计算机程序(APP或网页)完成若干套专业心理测试,并将测试结果通过互联网上传至统一的数据库。其中,获取心理数据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采集(利用APP、WEB网页等),也可以是纸质问卷、与人对话(心理咨询)的方式。其中,心理测试的类型包括国际通用的心理健康类、智力类、人格性格测试类、或者普通的调查问卷类收集法等。

2、平台针对不同的心理数据提前设计对应的书页,包括文字撰写、美术设计,在印刷厂打印备用。

3、通过访问数据库,获得该用户的心理健康、人格性格等特征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成该用户(用户)的专属报告,其中包括其各类心理测试结果与根据测试结果得到的该用户适合阅读的内容,确定为用户定制读物的单页列表。

4、通过匹配分析,对用户的进行完全个性化解读和指导词语修正,通过快速印刷技术立刻打印出来。

5、生产车间针对某个用户的单页列表挑选出步骤2准备好的书页,同步骤4生产的个性书页一起装订成册生成读物,通过物流交付用户。

6、最终的读物除了印刷品外,也可以通过网站、手机APP、电子图片、电子书、录音、视频、全息影像等介质承载。

其中,本发明心理测试的类型请参考《心理测试》(文匯出版社)书号:ISBN 978-7-80741-361-5。

其中,本发明中所指心理测试包括但不限于SCL-90、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16PF十六种人格测试、EPQ埃森克人格测试、九型人格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试、标准情商测试、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贝克焦虑自评量表、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内外向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试、哈佛性向测试、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试、气质类型测试、总体幸福感测试、孤独感自评量表、价值观测试、防御方式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测、自杀态度问、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心理年龄自测表。心理测试的类别包括但不限于国际通用的心理健康类、智力类、人格性格测试类、或者普通的调查问卷类等。

应该明白,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是示例性方法的实例。基于设计偏好,应该理解,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得到重新安排。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的顺序给出了各种步骤的要素,并且不是要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以简化本公开。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清楚地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更多的特征。相反,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本发明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发明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