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组复用的测试流程生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1821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分组复用的测试流程生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动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组复用的测试流程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面测发控系统中,为实现各测试设备之间的交互,通常采用测试流程的方式来实现自动测试过程。测试流程的生成方法一般采用手工编写的方式,且通常需要由测试流程文档到测试流程系统的解析过程,该方法存在编写时间长、编写过程繁琐且容易出错等缺点。

可见,亟需一种效率更高的测试流程生成方法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组复用的测试流程生成方法,通过定义设备属性及设备行为,实现对测试流程的建模;通过分组复用实现对测试流程的复用及快速配置,达到测试流程自动生成的目标。上述方法可支撑对测试流程建模、定义、配置及更改的全过程。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组复用的测试流程生成方法,包括步骤:

S1.针对测试设备可实现的测试行为进行多层分组,建立测试流程模型;

S2.利用所述测试流程模型定义多个测试步序;

S3.从所述多个测试步序中选择若干,进行复用处理及有序排列,形成测试流程并输出。

优选地,所述多层分组具体为:将所述测试行为分为多个主类型,将每一主类型分为多个子类型,为每一子类型设置多条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属性名称、属性类型及属性描述信息。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测试行为分为多个主类型,将每一主类型分为多个子类型具体为:将所述测试行为根据测试设备的不同分为多个主类型,将每一主类型根据测试行为种类的不同分为多个子类型。

优选地,所述测试步序包括一主类型、该主类型包含的一子类型、与该子类型包含的属性信息对应的属性值;其中,所述属性值表示与测试行为相关的参数信息。

优选地,步骤S3具体为:从所述多个测试步序中选择若干测试步序,作为已选测试步序;从已选测试步序中选择若干测试步序进行复用,将已选测试步序、及经复用产生的测试步序有序排列,形成一个或多个测试流程并输出。

优选地,步骤S3具体为:从所述多个测试步序中选择若干测试步序进行有序排列,形成多个具有独立功能的测试分组,从中选择若干测试分组作为已选测试分组;从已选测试分组中选择若干测试分组进行复用,将已选测试分组、及经复用产生的测试分组有序排列,形成一个或多个测试流程并输出。

优选地,在所述形成一个或多个测试流程之后,步骤S3还包括:定义输出文件的格式及字段含义,选择预输出的主类型、子类型及属性值,将选定的测试流程输出。

优选地,所述方法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在按照测试流程测试时,实时监测测试流程的变化,根据用户的操作行为自动修正相关测试步序的属性值;其中,所述相关测试步序包括与所述操作行为相关的测试步序、及复用该测试步序产生的测试步序。

优选地,所述方法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在按照测试流程测试时,对所述测试流程进行单步、或暂停、或分支跳转、或多项选择、或循环处理。

优选地,在所述定义多个测试步序之后,步骤S2还包括:将包括同一主类型的测试步序存储于同一测试步序集;以及在所述形成多个具有独立功能的测试分组之后,步骤S3还包括:将所述测试分组存储到测试分组集。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分组复用的测试流程生成方法能够高效利用分组复用机制,实现测试流程的顺序、分支跳转、循环等操作,实现对测试流程的复用及快速配置,达到测试流程快速自动生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分组复用的测试流程生成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通过测试步序形成测试流程的第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通过测试步序形成测试流程的第二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基于分组复用的测试流程生成方法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到,现有的测试流程管理方式多数采用文本格式或数据库格式,其解决了测试流程与控制逻辑耦合的问题,即将测试流程从执行系统中抽取出来,形成独立的测试流程文件,用户需要更改测试流程时,不需要改变执行系统,仅需更改测试流程文件即可,由此降低了更改成本。但是,现有技术条件无法解决流程复用问题,即现有技术手段仅仅采用自然语言对测试流程进行描述,无法实现测试流程的复用。

基于上述考虑,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对测试流程进行复用及快速配置,达到测试流程自动生成的目标。

以下将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分组复用的测试流程生成方法,参见图1,上述方法按照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S1,针对测试设备可实现的测试行为进行多层分组,建立测试流程模型。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可将上述测试行为分为多个主类型,将每一主类型分为多个子类型,为每一子类型设置多条属性信息。其中的属性信息包括属性名称、属性类型及属性描述信息。分类的依据可以是测试设备、测试行为种类或测试目标。较佳地,根据测试设备的不同将上述测试行为分为多个主类型,根据测试行为种类的不同将每一主类型分为多个子类型。

步骤S2,利用上述测试流程模型定义多个测试步序。

一般来说,上述每个测试步序是唯一的,而基于测试流程模型,测试步序可定义为如下结构:一主类型、该主类型包含的一子类型、与该子类型包含的属性信息对应的属性值。属性值表示与测试行为相关的参数信息。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在定义测试步序之后,可将包括同一主类型的测试步序存储于同一测试步序集,以便后续取用。

步骤S3,从定义的测试步序中选择多个测试步序,进行复用处理及有序排列,形成测试流程并输出。

一般地,复用处理指的是针对选择的测试步序,根据测试需求将其中的某些测试步序进行复用,即将这些测试步序在一个或多个测试流程重复使用。实际应用中,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复用处理。图2、3示出了上述两种复用处理方式,参见图2、3。

方式一:

步骤S301,从定义的测试步序中选择多个测试步序用于构建测试流程。为了描述方便,将选择的测试步序称为已选测试步序。

步骤S302,从已选测试步序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测试步序进行复用。

步骤S303,将已选测试步序、经复用产生的测试步序有序排列,形成一个或多个测试流程并输出。

通过以上步骤,可根据测试步序直接建立测试流程。

具体应用中,可先将测试步序组成具有独立功能的测试分组,再通过排列测试分组构建测试流程,这样使得测试流程生成效率更高,且利于后期测试流程的更改与分支跳转、循环等处理。因此,方式二通过以下步骤执行:

步骤S311,从定义的测试步序中选择多个测试步序进行有序排列,形成多个具有独立功能的测试分组。较佳地,可将测试分组存储到测试分组集便于取用。

步骤S312,从测试分组中选择多个用于建立测试流程。为了描述方便,以下将选择的测试分组称为已选测试分组。

步骤S313,从已选测试分组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测试分组进行复用。

步骤S314,将已选测试分组、经复用产生的测试分组有序排列,形成一个或多个测试流程并输出。

通过以上步骤,可首先将测试步序组合为功能独立的测试分组,之后根据测试需求选择测试分组进行有序排列,建立测试流程。

较佳地,在建立测试流程之后,定义输出文件的格式及字段含义,选择预输出的主类型、子类型及属性值,从而限定要输出的测试流程,之后将选定的测试流程输出。

这样,本发明首先通过定义设备属性与设备行为,建立测试流程模型;之后定义测试步序,并通过分组复用构建基于测试步序或测试分组的测试流程,实现对测试流程的复用及快速配置,达到测试流程自动生成的目的。通过设置具有独立功能的测试分组,可根据需求选择若干测试分组即完成测试流程的建立,从而大大提高流程生成效率。通过测试步序或测试分组的复用,可极大简化现有的测试流程构建过程。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分组复用的测试流程生成方法另一示意图,从中可见测试流程生成的具体步骤。

工程应用中,在按照测试流程进行测试时,需要根据测试需求对流程进行更改。现有技术中,由于测试流程在逻辑上使用树形结构来构建,因此对测试步序依赖性的跟踪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例如,在测试流程中插入一个测试步序,即在树中插入一个节点,对应的执行顺序编号操作需要遍历整棵树来完成。如果对每次测试步序的修改都进行测试步序依赖性修正,则会严重影响系统性能,增加单次操作的人机交互时间,降低系统可用性。而基于通过以上步骤建立的测试流程,本发明可采用测试步序依赖性自动跟踪技术实现流程的自动更改。具体而言,可实时监测测试流程的变化,根据用户的操作行为自动修正与操作行为相关的测试步序的属性值,以及复用该测试步序产生的测试步序的属性值,实现同一测试流程或不同测试流程中复用部分的一致性更改。

通过上述步骤,本发明采用实时跟踪、延迟修正、异步修正的方式来保证步序之间依赖关系的正确性,减小系统响应时间,提高系统可用性。同时大幅提高配置效率、避免错误发生。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利用测试分组功能独立、可复用的特点,可针对测试流程进行顺序运行、单步调试、暂停、分支跳转、多项选择、循环等处理。其中,分支跳转是指从当前位置跳转到指定的测试步序或测试分组。循环是指根据需求循环某一测试步序或测试分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分组复用的测试流程生成方法,通过定义设备属性及设备行为,实现对测试流程的建模;通过分组复用,实现对测试流程的复用及快速配置,达到测试流程自动生成的目标。上述方法可支撑对测试流程建模、定义、配置及更改的全过程,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