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力图生成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3803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力图生成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热力图生成方法。本申请同时还涉及一种热力图生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用户所使用的无线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设备以及笔记本电脑等)基本都具备了GPS功能。因此,基于无线终端的GPS信息可以得出某个区域内的无线终端的分布图,据此研究人员能够在商场超市景区等公共场合中用以评估客流量状况,给管理者制定合理的商业计划提供直观的数据支持。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Wifi无线嗅探基站来采集基站附近的无线终端的MAC以及对应的GPS位置等信息,这些信息可汇总到后端存储分析服务器,做进一步的处理,如在地图上显示MAC轨迹、呈现某个时间段的MAC数量热力图。随着这类基站的逐步推广使用,为公安案件破获以及城市规划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终端的GPS信息获取范围以及获取效率,移动采集基站应运而生。顾名思义,移动采集基站就是将采集设备安装在移动物体(例如出租车)上,这样城市所有的移动采集基站都可以采集到行进过程中附近的移动设备MAC地址,以及各个移动设备相对于该移动采集基站的位置。然而,在使用这一技术的同时,发明人也发现了现有技术的问题:相比固定的采集基站,由于各个移动采集基站都是安装在移动物体上的小型设备,且依靠周围智能设备的信号强度确定各个智能设备的位置,因此其采集的周围智能设备的GPS数据都是不固定的,随着采集基站的移动,每一条数据都可能不一样。这些海量数据在使用传统的基于固定基站GPS采集数据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会使得统计效率及其低下,甚至使得统计结果存在偏差。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力图生成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获取以及统计移动采集基站的采集数据的GPS的问题,该方法预先将待处理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子区域,还包括:获取各移动采集基站在统计周期内上报的移动采集记录,所述移动采集记录包含GPS以及采集记录数;确定各所述移动采集记录的GPS所归属的子区域;根据各所述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根据各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以及各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生成所述待处理区域的热力图。优选的,根据各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以及各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生成所述待处理区域的热力图,具体为:根据所述切分次数以及所述子区域的编码确定所述子区域的顶角的GPS坐标,所述编码是按照切分次数以及所述待处理区域的经纬度坐标将所述待处理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区间后为各所述区间设置的唯一对应的字符串,所述切分次数根据预设的精度生成;根据所述子区域的顶角的GPS坐标确定各述子区域的中心点的坐标;将所述子区域内的所有移动采集记录的采集记录数之和作为所述中心点的权重;根据各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的权重以及坐标生成所述待处理区域的热力图。优选的,在确定各所述移动采集记录的GPS所归属的子区域之后,还包括:若所述子区域的类型为边缘子区域,丢弃所述移动采集记录;或,若所述子区域的类型为所述边缘子区域,将所述子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二级子区域,根据归属于所述子区域的各个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并将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中心点作为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优选的,在根据各所述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之后,还包括:若所述子区域的类型为热点子区域,将所述子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二级子区域,根据归属于所述子区域的各个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并将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中心点作为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优选的,所述热点子区域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子区域为预先指定的热点子区域;和/或,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超过预设的数量阈值;和/或,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与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总采集记录数的比例超过预设的比例阈值。相应的,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热力图生成设备,包括:划分模块,预先将待处理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子区域;获取模块,获取各移动采集基站在统计周期内上报的移动采集记录,所述移动采集记录包含GPS以及采集记录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各所述移动采集记录的GPS所归属的子区域;第二确定模块,根据各所述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生成模块,根据各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以及各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生成所述待处理区域的热力图。优选的,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切分次数以及所述子区域的编码确定所述子区域的顶角的GPS坐标,所述编码是按照切分次数以及所述待处理区域的经纬度坐标将所述待处理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区间后为各所述区间设置的唯一对应的字符串,所述切分次数根据预设的精度生成;根据所述子区域的顶角的GPS坐标确定各述子区域的中心点的坐标;将所述子区域内的所有移动采集记录的采集记录数之和作为所述中心点的权重;根据各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的权重以及坐标生成所述待处理区域的热力图。优选的,还包括:边缘子区域处理模块,在所述子区域的类型为边缘子区域时丢弃所述移动采集记录;或,在所述子区域的类型为所述边缘子区域时将所述子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二级子区域,根据归属于所述子区域的各个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并将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中心点作为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优选的,还包括:热点子区域处理模块,在子区域的类型为热点子区域时将所述子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二级子区域,根据归属于所述子区域的各个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并将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中心点作为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优选的,所述热点子区域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子区域为预先指定的热点子区域;和/或,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超过预设的数量阈值;和/或,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与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总采集记录数的比例超过预设的比例阈值。由此可见,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预先将待处理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在获取各移动采集基站在统计周期内上报的移动采集记录后,确定各移动采集记录的GPS所归属的子区域,根据各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最后根据各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以及各子区域的中心点生成待处理区域的热力图。从而能够通过不断移动的采集基站所上报的数据采集记录生成整体区域的热力图,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基站移动所造成的基站与地理位置不能固定对应而导致热力图不准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热力图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将待处理区域进行均匀划分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待处理区域的边缘区域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热力图生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
背景技术
所述,当采集基站处于移动的过程中时是通过信号强度来确定周围的智能设备的位置以及数量,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采集基站所上报的采集记录的GPS不能固定,从而使得整体区域统计生成的热力图不准确甚至无法生成。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热力图生成方法,目的是针对移动的采集基站所上报的采集记录生成能够准确反映整体区域的智能设备分布情况的热力图。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热力图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预先将待处理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子区域。作为以特殊高亮的形式显示移动设备所在的地理区域的图示类型,热力图能够显著地反映一个广大区域中节点的密集情况。热力图又叫热力图,是一种采用一组深浅变化的颜色序列表示某种指标多少的技术。指标值越高的区域,叠加的颜色就越深,指标值越少的区域,叠加的颜色就越浅。由于每个移动采集基站都处于移动的过程中,因此将每个移动采集基站都进行细分处理的话将耗费大量的资源。而且当待处理区域的移动采集基站比较多时,通过将待处理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子区域,热力图能简单地聚合密集的智能设备,并使用一种渐进的色带来表现,可以很直观地展示整个待处理区域的智能设备分布的整体结构和疏密情况。基于热力图的该特性,本申请首先在S101中获取各移动采集基站在统计周期内上报的移动采集记录,后续将针对该待处理区域生成与其对应的热力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不同人员或是不同情境下的使用习惯,该步骤最终所生成的热力图在显示效果上可能存在多样性,然而其始终能够真实地反映该网络图中不同位置子区域的智能设备疏密情况。因此移动采集记录必须包含GPS以及采集记录数。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将待处理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子区域的方式具体为首先按照切分次数以及所述待处理区域的经纬度坐标将所述待处理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区间,随后依次将所述多个区间进行编码。需要说明的是,该切分次数根据预设的精度生成,且编码后的各个区间对应唯一的字符串。但与此能够取得相同效果的热力图形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该步骤的效果图如图2所示,将地图划分成固定大小的子区域,子区域的大小需要在精度和性能上做好权衡。划分方法可以采用GeoHash的划分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地球的经纬度坐标做指定次数(次数越大则区间面积越小)的二分,然后将每个区间编码成一个字符串,字符串从前面开始如果匹配的字符个数越多,一般距离越近。S102,确定各所述移动采集记录的GPS所归属的子区域。基于移动采集记录中的GPS以及预先划分的各个子区域,该步骤2、对每一条移动采集记录的GPS进行编码,归属到上述某一个具体的子区域。在本申请的具体应用场景中,可以基于每个子区域的坐标范围以及该GPS来确定具体的归属子区域,除此之外其他的实现方式也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于本申请旨在针对待处理区域中所分布的智能设备提出合适的热力图生成方案,而随着待处理区域地形的不同,技术人员判断每个子区域的智能设备的分布的标准也不同,因此为了能够灵活根据需要针对有需求的网络图进行处理,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该步骤之后可依据该子区域的地形的类型进行以下处理:(1)若所述子区域的类型为边缘子区域,丢弃所述移动采集记录;(2)若所述子区域的类型为所述边缘子区域,将所述子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二级子区域,根据归属于所述子区域的各个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并将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中心点作为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以图2所示的地图为例,考虑到该城市版图不是很规则,以及子区域的分割方法本身都可能导致一个城市边缘的子区域的中心并不落在该城市的版图中,甚至相差较多,此时可以进一步进行修正,修正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保留、丢弃以及对边缘子区域做进一步细分。具体的,在对边缘子区域做进一步细分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版图与选定的子区域划分方案事先对每一个边缘子区域做好细分,比如再分成2*2或3*3或4*4个大小相同的子区域,每个边缘子区域的细分层次可以不一样,具体可以结合该边缘区域与首次划分的子区域的重合面来细分。落在这个边缘区域的移动数据,对GPS编码时需要进一步细分到最小的区域。例如,在图3所示的边缘区域中,该边缘区域,可以细分为3*3=9个子区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编号为0,1,…8,针对该边缘区域的区域分割配置表如下表1所示:RegionCodeSplitCountSubCountabc123151abc111154abc112159表1RegionCode表示了划分后的区域编码,SplitCount表示切分次数(一般事先确定,确定后不变且统一),根据切分次数和编码可以得到这个区域四个角的GPS坐标(矩形)。在针对该类型的子区域进行数据统计时,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将RegionCode修改为如下形式:原始子区域的RegionCode+‘@子格编号/子格数’,比如abc111@0/4,abc111@1/4等。相应的,对于不再细分的网格,RegionCode保持不变或者统一按此规则编码,如abc123可以编码为abc123@0/1。在后续基于中心点生成热力图的过程中,界面呈现时根据该规则得到每个子网格的中心点,将中心点作为子网格的热点。该优选实施例的方案还可以应用在临海的、或者版图内多岛屿的城市,一般这些移动数据较少产生在海面上,上述对边缘区域的处理同样适合这些场景。具体的边缘子区域的确定方式可以由技术人员事先制定,或是根据该边缘子区域的地形进行自动判断,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S103,根据各所述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在通过S102确定了移动采集记录所归属的子区域之后,那么该移动采集记录的采集记录数即都归到该子区域中。该步骤将3、基于子区域,根据热力图的时间统计力度(如小时、天、周等)或者指定时间范围得到统计数据。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统计数据逻辑上类似于一系列按统计周期(如5分钟,1小时,1天等)得到的表格,这里以按天统计为例,相应的统计表如下表2所示:RegionCodeSplitCountTimeCountabc123152016-10-10100abc123152016-10-11120abc111152016-10-10200abc111152016-10-11205表2在上表中,Time表示具体的一个统计周期,Count为对应统计周期中该区域的采集记录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的统计周期的取值是根据要生成的热力图的详细程度以及技术人员对待处理区域智能设备的研究周期来选择的合适的日期值,一般以小时或天为单位。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其他实际使用情况来设置统计周期的长短。此外,考虑到有些区域属于热点区域,为提升这些区域的精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对这些区域进行细化。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某个子区域被判断为热点子区域时,将所述子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二级子区域,根据归属于所述子区域的各个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并将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中心点作为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以上方案阐述了当子区域被判断为热点子区域时的处理方式,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热点子区域的判断方式可以依据以下条件进行确定:(1)所述子区域为预先指定的热点子区域;(2)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超过预设的数量阈值;(3)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与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总采集记录数的比例超过预设的比例阈值。该实施例的方案事先通过配置的方式,对城市的热点区域(如闹市区)进行细分,比如再分成2*2或3*3或4*4个大小相同的子区域,不同的区域可以细分为不同数量的子区域。细分的同时可以兼顾考虑该区域中部署的固定采集基站,将相对距离较远的基站划分到不同的细分区域。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还可在当该区域的统计量达到某个阈值时进一步细分区域。阈值可以选择该区域统计量与所有区域统计量的比例;阈值可以设置多级,每一级对应一个细分区域数量,阈值越高,则细分区域数量越多。S104,根据各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以及各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生成所述待处理区域的热力图。由于本申请旨在根据各个子区域的采集数生成整个待处理区域的热力图,而热力图是由不同的点以及相应的渐变色所组成的,因此该步骤将各个子区域的中心点作为热力图中显示的各个点。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该步骤的具体实现流程如下:步骤a)根据所述切分次数以及所述子区域的编码确定所述子区域的顶角的GPS坐标;步骤b)根据所述子区域的顶角的GPS坐标确定各述子区域的中心点的坐标;步骤c)将所述子区域内的所有移动采集记录的采集记录数之和作为所述中心点的权重;步骤d)根据各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的权重以及坐标生成所述待处理区域的热力图。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以表2所示的数据为例,当客户端获取到需要的数据后,通过区域编码和切分次数得到该区域四个角的GPS坐标,进而可以得到矩形中心点坐标,这个坐标作为一个热点,权重为对应的统计Count。这样即实现了将每个子区域的统计数据定位到子区域的中心点,后续能够根据热力图算法最终在地图客户端上呈现相应热力图。由此可见,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预先将待处理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在获取各移动采集基站在统计周期内上报的移动采集记录后,确定各移动采集记录的GPS所归属的子区域,根据各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最后根据各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以及各子区域的中心点生成待处理区域的热力图。从而能够通过不断移动的采集基站所上报的数据采集记录生成整体区域的热力图,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基站移动所造成的基站与地理位置不能固定对应而导致热力图不准确的问题。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热力图生成设备,如图4所示,该设备包括:划分模块410,预先将待处理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子区域;获取模块420,获取各移动采集基站在统计周期内上报的移动采集记录,所述移动采集记录包含GPS以及采集记录数;第一确定模块430,确定各所述移动采集记录的GPS所归属的子区域;第二确定模块440,根据各所述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生成模块450,根据各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以及各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生成所述待处理区域的热力图。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切分次数以及所述子区域的编码确定所述子区域的顶角的GPS坐标,所述编码是按照切分次数以及所述待处理区域的经纬度坐标将所述待处理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区间后为各所述区间设置的唯一对应的字符串,所述切分次数根据预设的精度生成;根据所述子区域的顶角的GPS坐标确定各述子区域的中心点的坐标;将所述子区域内的所有移动采集记录的采集记录数之和作为所述中心点的权重;根据各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的权重以及坐标生成所述待处理区域的热力图。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还包括:边缘子区域处理模块,在所述子区域的类型为边缘子区域时丢弃所述移动采集记录;或,在所述子区域的类型为所述边缘子区域时将所述子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二级子区域,根据归属于所述子区域的各个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并将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中心点作为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还包括:热点子区域处理模块,在子区域的类型为热点子区域时将所述子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二级子区域,根据归属于所述子区域的各个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并将各所述二级子区域的中心点作为所述子区域的中心点。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热点子区域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子区域为预先指定的热点子区域;和/或,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超过预设的数量阈值;和/或,所述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与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总采集记录数的比例超过预设的比例阈值。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预先将待处理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在获取各移动采集基站在统计周期内上报的移动采集记录后,确定各移动采集记录的GPS所归属的子区域,根据各移动采集记录确定各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最后根据各子区域的采集记录数以及各子区域的中心点生成待处理区域的热力图。从而能够通过不断移动的采集基站所上报的数据采集记录生成整体区域的热力图,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基站移动所造成的基站与地理位置不能固定对应而导致热力图不准确的问题。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上述本申请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