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仓库入库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7000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RFID的仓库入库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仓库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仓库入库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最重要的优点是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RFID典型应用包括:在物流领域用于仓库管理、生产线自动化、日用品销售等。在仓库管理中,RFID主要应用于仓库的盘点,以及入库和出库时辅助进行物资数量和信息的核对。而在物资入库过程中,仍然需要人为的进行物资数量统计与核对、物资搬运、以及物资在仓库内堆放位置的安排。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仓库管理过程中,物资入库流程主要靠人为进行,不仅大大影响仓库管理的效率,同时也容易造成仓库管理混乱与差错。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仓库入库管理方法,用于提高仓库物资入库的管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仓库入库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仓库管理系统预先导入待入库的物资信息,所述待入库的物资信息包括物资的种类、数量、单个物资的体积以及物资的电子标签信息;

仓库管理系统查询仓库内的空闲货架,并根据所述待入库的物资信息为物资分配堆放货架;

仓库管理系统将所述待入库的物资信息以及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发送至RFID扫描设备;

RFID扫描设备读取入库物资的电子标签信息,根据所述电子标签信息统计入库物资的数量,以及显示该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所述堆放货架信息包括货架号以及货架位置;

RFID扫描设备判断所统计的入库物资数量是否与导入的待入库物资数量一致,若是,则向仓库管理系统返回入库流程已完成,若否,则向仓库管理系统返回实际入库物资的数量。

进一步的,每个货架设置有一RFID扫描设备和电动栏杆,所述电动栏杆设置于货架通道上;

所述仓库管理系统将所述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发送至对应货架的RFID扫描设备;

货架的RFID扫描设备读取物资的电子标签信息,以及判断该物资是否分配给该货架,若是,则打开电动栏杆允许物资堆放,若否,则保持电动栏杆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RFID扫描设备所统计的入库物资数量包括不同种类物资的数量以及所有物资的总数量;

所述RFID扫描设备还将所统计的物资数量实时传送至手持移动终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RFID扫描设备上设置有两个以上RFID扫描天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一种基于RFID的仓库入库管理系统,包括仓库管理系统和RFID扫描设备;

所述仓库管理系统包括信息导入单元、货架分配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信息导入单元用于预先导入待入库的物资信息,所述待入库的物资信息包括物资的种类、数量、单个物资的体积以及物资的电子标签信息;

所述货架分配单元用于查询仓库内的空闲货架,并根据所述待入库的物资信息为物资分配堆放货架;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待入库的物资信息以及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发送至RFID扫描设备;

所述RFID扫描设备包括扫描单元和判断单元;

所述扫描单元用于读取入库物资的电子标签信息,根据所述电子标签信息统计入库物资的数量,以及显示该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所述堆放货架信息包括货架号以及货架位置;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统计的入库物资数量是否与导入的待入库物资数量一致,若是,则向仓库管理系统返回入库流程已完成,若否,则向仓库管理系统返回实际入库物资的数量。

进一步的,每个货架设置有一RFID扫描设备和电动栏杆,所述电动栏杆设置于货架通道上;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发送至对应货架的RFID扫描设备;

货架的RFID扫描设备读取物资的电子标签信息,以及判断该物资是否分配给该货架,若是,则打开电动栏杆允许物资堆放,若否,则保持电动栏杆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扫描单元所统计的入库物资数量包括不同种类物资的数量以及所有物资的总数量;

所述扫描单元还用于将所统计的物资数量实时传送至手持移动终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扫描单元包括两个以上RFID扫描天线。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基于RFID的仓库入库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仓库管理系统预先导入预入库物资信息,以及为物资分配堆放货架,并将物资信息以及堆放货架信息发送给RFID扫描设备,由RFID扫描设备统计实际入库物资数量,以及显示物资的堆放货架,指引物资堆放至指定货架,并在物资入库结束后,向仓库管理系统返回实际入库情况,从而实现闭环控制。本技术方案物资入库过程中物资的统计、货架分配以及物资堆放,都是由仓库管理系统以及RFID扫描设备完成或指引完成,大大提高了仓库物资入库的操作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由人为因素而导致的物资入库混乱与出错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RFID的仓库入库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RFID扫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摇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RFID的仓库入库管理系统的模块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仓库管理系统

20、RFID扫描设备

101、信息导入单元

102、货架分配单元

103、发送单元

201、扫描单元

202、判断单元

1、底座

11、万向轮

12、底座上盖

2、机箱

31、固定立柱

4、操作台

41、键盘鼠标托架

42、抽屉

43、台面

44、抽板

5、显示器

6、摇臂组件

61、摇臂固定件

62、第一摇臂

63、第二摇臂

64、第三摇臂

65、摇臂接驳器

66、摇臂杆

67、摇臂杆支架

68、第三天线座架

69、第四天线座架

7、横杆组件

72、第一天线座架

73、第二天线座架

74、横杆

81、第一RFID天线

82、第二RFID天线

83、第三RFID天线

84、第四RFID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一种基于RFID的仓库入库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仓库管理系统预先导入待入库的物资信息,所述待入库的物资信息包括物资的种类、数量、单个物资的体积以及物资的电子标签信息;在物资入库之前,仓库管理系统需要预先建立物资入库请求,入库请求中需填写待入库物资的信息,其中,所述待入库物资的信息可以由手动录入,可以由供货方提供的供货电子清单导入至仓库管理系统。在建立好物资入库请求之后,转入步骤S102。

S102、仓库管理系统查询仓库内的空闲货架,并根据所述待入库的物资信息为物资分配堆放货架;在该步骤中,仓库管理系统需要为待入库物资分配堆放的货架,仓库管理系统根据入库请求中,物资的种类、数量、单个物资的体积,计算不同物资所需的堆放空间,并计算堆放这些物资所需的货架数量。在分配物资堆放货架时,优先按同类物资集中堆放原则进行货架分配。在分配好物资堆放货架后,转入步骤S103。

S103、仓库管理系统将所述待入库的物资信息以及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发送至RFID扫描设备;在分配好物资堆放货架后,即可等待物资到达并进行入库,在物资入库时,是由RFID扫描设备进行入库物资的统计,并指引物资堆放的,因此仓库管理系统需在入库之前将物资信息以及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发送至RFID扫描设备。所述RFID扫描设备则设置于物资入库的通道上,用于读取物资上所带的电子标签信息。

S104、RFID扫描设备读取入库物资的电子标签信息,根据所述电子标签信息统计入库物资的数量,以及显示该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所述堆放货架信息包括货架号以及货架位置;所述RFID扫描设备设置有一LED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读取到的物资的信息、已统计入库物资的数量,以及当前所读取到的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因此在物资堆放时,根据所显示的堆放货架信息可引导搬运工人快速的找到指定的货架进行物资堆放。

S105、在物资搬运入库完成之后,RFID扫描设备判断所统计的入库物资数量是否与导入的待入库物资数量一致,若是,则向仓库管理系统返回入库流程已完成,若否,则向仓库管理系统返回实际入库物资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仓库管理系统预先导入预入库物资信息,以及为物资分配堆放货架,并由RFID扫描设备统计实际入库物资数量,以及显示物资的堆放货架,指引物资堆放至指定货架,并在物资入库结束后,向仓库管理系统返回实际入库情况,从而实现闭环控制。因此物资入库过程中物资的统计、货架分配以及物资堆放,都是由仓库管理系统以及RFID扫描设备完成或指引完成,大大提高了仓库物资入库的操作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由人为因素而导致的物资入库混乱与出错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仓库内每个货架设置有一RFID扫描设备和电动栏杆,其中,所述电动栏杆设置于货架通道上,所述RFID扫描设备用于读取进入该货架通道的物资的电子标签信息,以及判断进入通道内的物资是否是被分配堆放至该货架上。因此,所述仓库管理系统还将所述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发送至对应货架的RFID扫描设备;

货架的RFID扫描设备读取物资的电子标签信息,以及判断该物资是否分配给该货架,若是,则打开电动栏杆允许物资堆放至该货架上,若否,则保持电动栏杆关闭,从而使物资无法堆放至该货架上。

在该实施例中,除了通过设置于入库通道上的RFID扫描设备显示所读取到的物资的堆放货架号,以及货架位置,还通过设置于货架通道上的RFID扫描设备判断进入货架通道的物资是否被分配堆放至该货架上,使入库物资严格按照分配的货架进行堆放,从而有效解决了仓库内物资堆放混乱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RFID扫描设备还可通过蓝牙、WIFI等近场通信技术将所统计的物资数量实时传送至手持移动终端上,因此仓库管理人员通过手持移动终端即可了解入库的进展情况,而无需每时每刻都守在入库现场。

为了提高RFID扫描设备的扫描灵敏度,以及扫描范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RFID扫描设备上设置有两个以上RFID扫描天线。

请参阅图2a和图2b,为本实施例中所述RFID扫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RFID扫描设备包括底座1、机箱2、立柱、操作台4、显示器5、摇臂组件6、横杆组件7以及两对RFID天线。底座设置有万向轮11。所述操作台包括键盘鼠标托架41、抽屉42以及台面43,所述抽屉形状为盒状,所述键盘鼠标托架设置在抽屉的下方。所述显示器5设置在操作台4的上侧,显示器5通过挂盘组件挂设在显示器立柱上,显示器立柱直接设置在操作台的台面上。

摇臂组件6包括三级摇臂,从摇臂组件的固定端到摇臂组件的活动端,依次是第一摇臂62、第二摇臂63以及第三摇臂64,各级摇臂之间通过摇臂接驳器65连接,各级摇臂绕铰接处自由转动。所述两对RFID天线包括第一对RFID天线以及第二对RFID天线,所述第一对RFID天线设置在摇臂组件的固定端,所述第二对RFID天线设置在摇臂组件的活动末端。

所述第一对RFID天线包括第一RFID天线81以及第二RFID天线82,第一RFID天线81与第二RFID天线82通过横杆组件7连接在一起,横杆组件7包括第一天线座架72、第二天线座架73以及横杆74,横杆通过螺栓螺母固设在第二铰接件上。

第一天线座架72的一面通过螺栓螺母与第一RFID天线81连接,另一面卡设在横杆一侧,沿着横杆的方向进行滑动,滑动的范围是0~250mm,同样地,第二天线座架73的一面通过螺栓螺母与第二RFID天线82连接,另一面卡设在横杆另一侧,沿着横杆的方向进行滑动,滑动的范围是0~250mm。

第一RFID天线81与第二RFID天线82朝向操作台4的后侧进行设置,在横杆支架固定件的作用下,第一RFID天线81与第二RFID天线82的朝向可以发生变化,向上转动的极限位置是第一RFID天线81与第二RFID天线82朝向上方并与地面相平行,向下转动的极限位置是第一RFID天81线与第二RFID天线82朝向下方并与地面平行。所述第二对RFID天线包括第三RFID天线83以及第四RFID天线84,所述摇臂组件6包括摇臂杆66,所述第三RFID天线83以及第四RFID天线81通过摇臂杆66连接在一起。

摇臂杆66上设置有摇臂杆支架67,摇臂杆支架67的形状为U形,摇臂杆支架67的U形槽底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设在摇臂杆66上,摇臂杆支架67的U形槽口与第三摇臂64相铰接,摇臂杆支架67能够绕着与第三摇臂64相铰接处进行转动。

本RFID扫描设备设置的两组RFID天线,其中一组设置在摇臂组件的固定端,另一组设置在摇臂组件的活动端,两组天线的角度能够调整到相对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扫功能,所述对扫是指在仓库的走廊中推动RFID扫描车的时候,两组相对设置的RFID天线能够同时扫描走廊两侧的货物RFID标,能够实现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3,实施例一种基于RFID的仓库入库管理系统,该基于RFID的仓库入库管理系统包括仓库管理系统10和RFID扫描设备20。

所述仓库管理系统包括信息导入单元101、货架分配单元102和发送单元103。所述信息导入单元101用于预先导入待入库的物资信息,所述待入库的物资信息包括物资的种类、数量、单个物资的体积以及物资的电子标签信息;在物资入库之前,仓库管理系统需要预先建立物资入库请求,入库请求中需填写待入库物资的信息,其中,所述待入库物资的信息可以由手动录入,可以由供货方提供的供货电子清单导入至仓库管理系统。

所述货架分配单元102用于查询仓库内的空闲货架,并根据所述待入库的物资信息为物资分配堆放货架;仓库管理系统需要为待入库物资分配堆放的货架,仓库管理系统根据入库请求中,物资的种类、数量、单个物资的体积,计算不同物资所需的堆放空间,并计算堆放这些物资所需的货架数量。在分配物资堆放货架时,优先按同类物资集中堆放原则进行货架分配。

所述发送单元103用于将所述待入库的物资信息以及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发送至RFID扫描设备;在物资入库时,是由RFID扫描设备进行入库物资的统计,并指引物资堆放的,因此仓库管理系统需在入库之前将物资信息以及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发送至RFID扫描设备。所述RFID扫描设备则设置于物资入库的通道上,用于读取物资上所带的电子标签信息。

所述RFID扫描设备20包括扫描单元201和判断单元202。所述扫描单元201用于读取入库物资的电子标签信息,根据所述电子标签信息统计入库物资的数量,以及显示该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所述堆放货架信息包括货架号以及货架位置;所述RFID扫描设备设置有一LED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读取到的物资的信息、已统计入库物资的数量,以及当前所读取到的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因此在物资堆放时,根据所显示的堆放货架信息可引导搬运工人快速的找到指定的货架进行物资堆放。

所述判断单元202用于判断所统计的入库物资数量是否与导入的待入库物资数量一致,若是,则向仓库管理系统返回入库流程已完成,若否,则向仓库管理系统返回实际入库物资的数量。

本实施例通过仓库管理系统预先导入预入库物资信息,以及为物资分配堆放货架,并由RFID扫描设备统计实际入库物资数量,以及显示物资的堆放货架,指引物资堆放至指定货架,并在物资入库结束后,向仓库管理系统返回实际入库情况,从而实现闭环控制。因此物资入库过程中物资的统计、货架分配以及物资堆放,都是由仓库管理系统以及RFID扫描设备完成或指引完成,大大提高了仓库物资入库的操作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由人为因素而导致的物资入库混乱与出错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仓库内每个货架设置有一RFID扫描设备和电动栏杆,所述电动栏杆设置于货架通道上;所述RFID扫描设备用于读取进入该货架通道的物资的电子标签信息,以及判断进入通道内的物资是否是被分配堆放至该货架上。因此,所述仓库管理系统还将所述物资的堆放货架信息发送至对应货架的RFID扫描设备;

货架的RFID扫描设备读取物资的电子标签信息,以及判断该物资是否分配给该货架,若是,则打开电动栏杆允许物资堆放至该货架上,若否,则保持电动栏杆关闭,从而使物资无法堆放至该货架上。

在该实施例中,除了通过设置于入库通道上的RFID扫描设备显示所读取到的物资的堆放货架号,以及货架位置,还通过设置于货架通道上的RFID扫描设备判断进入货架通道的物资是否被分配堆放至该货架上,使入库物资严格按照分配的货架进行堆放,从而有效解决了仓库内物资堆放混乱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扫描单元所统计的入库物资数量包括不同种类物资的数量以及所有物资的总数量;所述RFID扫描设备通过蓝牙、WIFI等近场通信技术将所统计的物资数量实时传送至手持移动终端上,因此仓库管理人员通过手持移动终端即可了解入库的进展情况,而无需每时每刻都守在入库现场。

为了提高RFID扫描设备的扫描灵敏度,以及扫描范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RFID扫描设备上设置有两个以上RFID扫描天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上述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这些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上述各实施例涉及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设备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网络设备、嵌入式设备、可编程设备、智能移动终端、智能家居设备、穿戴式智能设备、车载智能设备等;所述的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磁碟、磁带、光盘、闪存、U盘、移动硬盘、存储卡、记忆棒、网络服务器存储、网络云存储等。

上述各实施例是参照根据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