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计算机软件的学校教育学习考试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7171发布日期:2018-06-30 12:5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辅助学校教学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软件的学校教育学习考试一体化系统,属于计算机辅助学校教学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一般可分为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课程软件三部分;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个人化学习环境;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和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情景方式上单一和片面的缺点;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提供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计算机辅助教学分为练习:包括编排题目、比较答案及登记分数,通常作为正常教学的补充;个别指导:包括教授规则、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提供应用的环境等;对话与咨询:又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模式,允许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比较自由的“谈话”,游戏:创造一个带竞争性的学习环境,游戏的内容和过程与教学目标相联系;模拟:用计算机模仿真实现象(自然的或人为的现象),并加以控制,如模拟化学或物理实验和飞机、车船驾驶训练等;问题求解:让学生以多种途径运用规则和概念,得到问题的解,既要求学生不仅知道问题的正确答案,而且掌握其解答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表达的需要和教学目的的要求,需要在同一课程不同的内容或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交叉使用这些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也有长足的进步,这就要求各个环节都均衡发展,其中之一是,教师如何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此,配合传统课堂教学而建立的基于计算机测试系统就显得相当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软件的学校教育学习考试一体化系统,方便学习者自主学习、测验、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有计划、有步骤、系统的调整学习进度,使教学更有效;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对学生信息分析统计,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指导。

本发明的基于计算机软件的学校教育学习考试一体化系统,包括后台管理模块,及与后台管理模块通信的身份注册验证模块、管理模块、辅助教学模块和考试模块;所述管理模块包括教材管理模块、题库管理模块、卷面设计模块、学生管理模块、留言板管理模块和账号管理子模块;所述账号管理子模块其分为高级管理员和一般管理员,高级管理员不仅能对自己的账号进行管理,还能对一般管理员的账号进行管理;而一般管理员只能对自己的账号进行管理;所述辅助教学模块为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和试题练习进行学习,并能够将意见通过留言板反馈给管理员,使管理员能够完善教材和题库;所述考试模块为根据管理员设置好的卷面设计,系统按题型、难度、个数从题库中抽出相关题目组成综合试卷供学生作答。

进一步地,所述考试模块自动记录考生答案及答题时间,到时间将不能答题,并记录到成绩数据库。系统将对客观题进行自动判分并同主观题的答案一起保存到学生考试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员通过身份注册验证模块进入管理模块;所学生通过身份注册验证模块进入辅助教学模块和考试模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基于计算机软件的学校教育学习考试一体化系统,方便学习者自主学习、测验、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有计划、有步骤、系统的调整学习进度,使教学更有效;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对学生信息分析统计,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指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基于计算机软件的学校教育学习考试一体化系统,包括后台管理模块,及与后台管理模块通信的身份注册验证模块、管理模块、辅助教学模块和考试模块;所述管理模块包括教材管理模块、题库管理模块、卷面设计模块、学生管理模块、留言板管理模块和账号管理子模块;所述账号管理子模块其分为高级管理员和一般管理员,高级管理员不仅能对自己的账号进行管理,还能对一般管理员的账号进行管理;而一般管理员只能对自己的账号进行管理;所述辅助教学模块为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和试题练习进行学习,并能够将意见通过留言板反馈给管理员,使管理员能够完善教材和题库;所述考试模块为根据管理员设置好的卷面设计,系统按题型、难度、个数从题库中抽出相关题目组成综合试卷供学生作答。

所述考试模块自动记录考生答案及答题时间,到时间将不能答题,并记录到成绩数据库。系统将对客观题进行自动判分并同主观题的答案一起保存到学生考试数据库。

所述管理员通过身份注册验证模块进入管理模块;所学生通过身份注册验证模块进入辅助教学模块和考试模块。

本发明的基于计算机软件的学校教育学习考试一体化系统,方便学习者自主学习、测验、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有计划、有步骤、系统的调整学习进度,使教学更有效;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对学生信息分析统计,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指导。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