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信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线路部署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云计算的到来,服务器的发展迅速崛起。而服务器主板作为服务器中重要的元件,直接影响着服务器的运转性能。目前,服务器主板设计都是采用3H(H是线路与回流地平面间的距离)的线路部署间距要求进行线路部署。比如,线路与回流地平面间的距离为4mil(密耳),那么线路部署时就要将每两个相邻线路之间的距离设定为12mil。但是由于服务器主板中线路部署数量较多,同时,受服务器主板结构空间限制各线路隔离空间有限,因此线路之间产生串扰的机率较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路部署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地降低线路之间产生串扰的机率。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路部署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确定主板上预部署的至少两条原始线路,并在所述主板中选定回流地平面,获取相邻的每两条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以及每一条所述原始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在所述至少两条原始线路中,选定一条待更新线路;为所述待更新线路输入测试信号;监测所述待更新线路输出的测试信号强度以及对应的码间干扰值;根据所述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所述待更新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码间干扰值,更改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优选地,在所述监测所述待更新线路输出的测试信号强度以及对应的码间干扰值之后,在所述更改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之前,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值、所述待更新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码间干扰值,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根据所述假眼值,确定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判断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与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否,则执行所述更改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优选地,在所述监测所述待更新线路输出的测试信号强度以及对应的码间干扰值之后,在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计算假眼值之前,进一步包括:根据下述公式(1),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串扰值;其中,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串扰值;所述K表征串扰常数;所述D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所述H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所述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包括:利用所述串扰值、所述信号强度和所述码间干扰值,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优选地,所述计算假眼值,包括:根据下述公式(2),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Peye=Siq-Lsi-Xtk(2)其中,所述Peye表征所述假眼值;所述Siq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所述Lsi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码间干扰值;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串扰值。优选地,进一步包括:设置至少一个区间集合,每一个所述区间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假眼区间,为每一个所述区间集合配置对应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并为每一个所述假眼区间配置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所述根据所述假眼值,确定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区间集合中,选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样本区间集合;根据所述样本区间集合对应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确定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材质;在所述样本区间集合中,选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样本假眼区间;根据所述样本假眼区间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确定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优选地,所述线路材质更新方案,包括:维持原始材质不变;或者,为所述区间集合配置对应的更新材质。优选地,所述线路长度更新方案,包括:维持原始长度不变;或者,为所述假眼区间配置对应的更新长度。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路部署装置,该装置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外部的主板上预部署的至少两条原始线路,并在所述主板中确定回流地平面,获取相邻的每两条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以及每一条所述原始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选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至少两条原始线路中,选定一条待更新线路;输入单元,用于为所述选定单元选定的所述待更新线路输入测试信号;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输入单元输入测试信号的所述待更新线路输出的测试信号强度以及对应的码间干扰值;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所述待更新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所述监测单元监测的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码间干扰值,更改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计算子单元和更新处理子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值、所述待更新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所述监测单元监测的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码间干扰值,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所述更新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计算的所述假眼值,确定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并判断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与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否,则执行所述更改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计算子单元;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下述公式(1),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串扰值;其中,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串扰值;所述K表征串扰常数;所述D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所述H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计算得所述串扰值、以及所述监测单元监测的所述信号强度和所述码间干扰值,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优选地,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下述公式(2),计算所述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Peye=Siq-Lsi-Xtk(2)其中,所述Peye表征所述假眼值;所述Siq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所述Lsi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码间干扰值;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串扰值。优选地,进一步包括:设置单元;所述设置单元,用于设置至少一个区间集合,每一个所述区间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假眼区间,为每一个所述区间集合配置对应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并为每一个所述假眼区间配置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所述更新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区间集合中,选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样本区间集合;根据所述样本区间集合对应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确定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材质;在所述样本区间集合中,选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样本假眼区间;根据所述样本假眼区间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确定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路部署方法及装置,通过确定主板上预部署的至少两条原始线路,并在主板中选定回流地平面,获取相邻的每两条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以及每一条所述原始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在至少两条原始线路中,选定一条待更新线路,并为待更新线路输入测试信号。监测输入测试信号的待更新线路输出的测试信号强度以及对应的码间干扰值,根据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待更新线路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和码间干扰值,更改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通过上述过程可知,本方案可以根据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其对应的信号强度和码间干扰值,更改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线路之间产生串扰的机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部署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部署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原始线路1为待更新线路时的监测结果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部署中串扰影响因素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原始线路2为待更新线路时的监测结果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原始线路3为待更新线路时的监测结果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部署装置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部署装置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部署装置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部署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路部署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确定主板上预部署的至少两条原始线路,并在所述主板中选定回流地平面,获取相邻的每两条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以及每一条所述原始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步骤102:在所述至少两条原始线路中,选定一条待更新线路;步骤103:为所述待更新线路输入测试信号;步骤104:监测所述待更新线路输出的测试信号强度以及对应的码间干扰值;步骤105:根据所述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所述待更新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码间干扰值,更改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根据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通过确定主板上预部署的至少两条原始线路,并在主板中选定回流地平面,获取相邻的每两条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以及每一条所述原始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在至少两条原始线路中,选定一条待更新线路,并为待更新线路输入测试信号。监测输入测试信号的待更新线路输出的测试信号强度以及对应的码间干扰值,根据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待更新线路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和码间干扰值,更改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通过上述过程可知,本方案可以根据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其对应的信号强度和码间干扰值,更改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线路之间产生串扰的机率。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可以综合考虑所述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值、所述待更新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码间干扰值对待更新线路串扰产生的影响,在所述监测所述待更新线路输出的测试信号强度以及对应的码间干扰值之后,在所述更改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之前,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值、所述待更新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码间干扰值,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根据所述假眼值,确定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判断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与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否,则执行所述更改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上述的回流地平面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要求在服务器主板中选取,上述待更新线路在服务器主板上预部署的至少两条原始线路中选定,当确定待更新线路之后,确定待更新线路与其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值以及待更新线路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其中与其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值和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要求来确定。比如可以规定确定的待更新线路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可以是不小于4mil(密尔)的距离,比如确定为5mil。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值可以根据3H(H为待更新线路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线路部署要求来确定,比如确定的待更新线路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为5mil,那么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值就为15mil。上述的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和码间干扰值可以采用仿真工具Hspice仿真,以及采用Intel仿真工具CCT仿真链路时域矩阵来获取。当确定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值、待更新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和码间干扰值之后,就可以根据这些上述的参数来计算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当计算得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之后,根据得到的假眼值在根据业务要求选定的标准中确定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比如选定的标准为Intel标准,在Intel标准确定计算得到的假眼值对应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然后判断对应的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与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均一致,那么待更新线路可以维持使用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如果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与原始长度一致,而更新材质与原始材质不一致,则利用确定的更新材质更改待更新线路的原始材质。如果待更新线路的更新材质与原始材质一致,而更新长度与原始长度不一致,则利用确定的更新长度更改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如果待更新线路的更新材质和更新长度均与其对应的原始材质和原始长度不一致,则利用确定的更新材质和更新长度更改待更新线路的原始材质和原始长度。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计算待更新线路的综合评定指标假眼值,并根据假眼值,确定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根据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与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进行是否完全一致的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执行更改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反映出待更新线路与其相邻的原始线路之间的耦合、以及线路之间的互感和互容引起待更新线路上的噪声。在所述监测所述待更新线路输出的测试信号强度以及对应的码间干扰值之后,在所述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计算假眼值之前,进一步包括:根据下述公式(1),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串扰值;其中,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串扰值;所述K表征串扰常数;所述D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所述H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所述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包括:利用所述串扰值、所述信号强度和所述码间干扰值,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上述的串扰常数K、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D以及待更新线路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H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要求来确定。根据串扰常数K、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D以及待更新线路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H利用公式(1)计算待更新线路的串扰值,待得到串扰值之后,利用串扰值、信号强度和码间干扰值,计算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从而使假眼值可以反映出待更新线路与其相邻的原始线路之间的耦合、以及线路之间的互感和互容引起待更新线路上的噪声。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假眼值的计算可以根据下述公式(2),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Peye=Siq-Lsi-Xtk(2)其中,所述Peye表征所述假眼值;所述Siq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所述Lsi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码间干扰值;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串扰值。上述的假眼值可以根据采用仿真工具Hspice仿真,以及采用Intel仿真工具CCT仿真链路时域矩阵来获取的待更新线路对应的码间干扰值和对应的信号强度、和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的待更新线路的串扰值,利用公式(2)计算得出。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根据待更新线路对应的码间干扰值、信号强度以及串扰值,计算出可以综合反映待更新线路传输性能的综合参数指标假眼值,从而更为直观的反映待更新线路产生串扰的机率。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可以更为方便的找出符合待更新线路假眼值的对应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至少一个区间集合,每一个所述区间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假眼区间,为每一个所述区间集合配置对应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并为每一个所述假眼区间配置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所述根据所述假眼值,确定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区间集合中,选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样本区间集合;根据所述样本区间集合对应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确定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材质;在所述样本区间集合中,选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样本假眼区间;根据所述样本假眼区间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确定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上述的区间集合和每一个区间集合中的假眼区间的数量、每一个区间集合对应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以及每一区间集合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均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要求来确定,比如根据业务要求设置3区间集合,分别为区间集合1对应线路材质更新方案1、区间集合2对应线路材质更新方案2和区间集合3对应线路材质更新方案3。比如区间集合1中包括3个假眼区间,分别为假眼区间11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11、假眼区间12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12以及假眼区间13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13。比如根据得到的待更新线路的假眼值确定其对应区间集合1,那么就在区间集合1对应线路材质更新方案1中确定待更新线路的更新材质。根据得到的待更新线路的假眼值确定其对应区间集合1中的假眼值区间11,那么就在假眼值区间11对应线路长度更新方案11中确定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区间集合配置对应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以及为设置每一区间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假眼区间配置对应的线路材质长度方案,利用得到的待更新线路的假眼值在区间集合以及区间集合对应的假眼区间内确定待更新线路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和线路长度更新方案,从而可以快速的找到与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假眼值相匹配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和线路长度更新方案。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区间集合配置对应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可以包括:维持原始材质不变;或者,为所述区间集合配置对应的更新材质。上述维持原始材质不变的情况为,当计算得到待更新线路的假眼值对应的区间集合配置的材质为原始材质时,则维持待更新线路的原始材质不变。上述的为所述区间集合配置对应的更新材质为,当计算得到待更新线路的假眼值对应的区间集合配置的材质为非原始材质,那么则为区间集合配置对应的更新材质。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假眼区间配置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可以包括:维持原始长度不变;或者,为所述假眼区间配置对应的更新长度。上述维持原始长度不变的情况为,当计算得到待更新线路的假眼值对应的假眼区间配置的长度为原始长度时,则维持原始长度不变。上述的为所述假眼区间配置对应的更新长度为,当计算得到待更新线路的假眼值对应的假眼区间配置的长度为非原始长度,那么则为假眼区间配置对应的更新长度。下面以服务器主板中包括线路1、线路2和线路3为例,展开说明线路部署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201:确定主板上预部署的至少两条原始线路,并在主板中选定回流地平面,获取相邻的每两条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以及每一条原始线路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在本步骤中,在主板中选取层1为回流地平面,并在主板上预部署了三条原始线路,分别为原始线路1、原始线路2和原始线路3。三条原始线路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均为4mil。原始线路1采用Intelspec建议的线路部署设计,且与其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为12mil,原始长度为15inch,原始材质为Intel建议的材料1。原始线路2采用QPI建议的线路部署设计,且与其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为9mil,原始长度为10inch,原始材质为Intel建议的材料2。原始线路3采用QPI建议的线路部署设计,且与其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为9mil,原始长度为15inch,原始材质为Intel建议的材料3。步骤202:设置至少一个区间集合,每一个区间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假眼区间,为每一个区间集合配置对应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并为每一个假眼区间配置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在本步骤中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可以包括:维持原始材质不变;或者,为所述区间集合配置对应的更新材质;线路长度更新方案可以包括:维持原始长度不变;或者,为所述假眼区间配置对应的更新长度。在本步骤中,按照具体的业务要求设置了3个区间集合,分别为区间集合1对应线路材质更新方案1、区间集合2对应线路材质更新方案2和区间集合3对应线路材质更新方案3。比如区间集合1中包括3个假眼区间,分别为假眼区间11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11、假眼区间12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12以及假眼区间13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13。步骤203:在至少两条原始线路中,选定一条待更新线路。在本步骤中,选取原始线路1为待更新线路。步骤204:为待更新线路输入测试信号。在本步骤中,为在步骤203中选取的待更新线路原始线路1输入测试信号。其中,测试信号的大小及类型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要求确定。步骤205:监测待更新线路输出的测试信号强度以及对应的码间干扰值。在本步骤中,可以采用仿真工具Hspice仿真,以及采用Intel仿真工具CCT仿真链路时域矩阵来获取的待更新线路对应的码间干扰值和对应的信号强度。如图3所示,为当选取原始线路1为待更新线路时的监测结果示意图。在图3中显示了原始线路1中的噪声在不同频域值中,对原始线路1对应的码间干扰值和信号强度的影响情况。步骤206:根据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值、待更新线路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计算待更新线路的串扰值。在本步骤中根据下述公式(1),计算待更新线路原始线路1对应的串扰值;其中,所述Xtk表征原始线路1对应的串扰值;所述K表征串扰常数;所述D表征原始线路1与相邻的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所述H表征原始线路1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在本步骤中,利用步骤201中获取原始线路1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为4mil,与其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为12mil,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1)计算原始线路1对应的串扰值。如图4所示,为串扰影响因素示意图。步骤207:利用串扰值、信号强度和码间干扰值,计算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根据如表-1中的串扰值、信号强度和码间干扰值,根据下述公式(2),计算原始线路1对应的假眼值;Peye=Siq-Lsi-Xtk(2)其中,所述Peye表征所述假眼值;所述Siq表征原始线路1对应的信号强度;所述Lsi表征原始线路1对应的码间干扰值;所述Xtk表征原始线路1对应的串扰值。在本步骤中,利用步骤205中监测到的原始线路1输出的测试信号强度以及对应的码间干扰值。以及步骤206中计算得到的原始线路1的串扰值利用公式(2)计算原始线路1对应的假眼值。表-1SiqLSiXtkPeyePrat原始线路143.202455.62313.5310-15.95170.7303步骤208:在至少一个区间集合中,选定包含假眼值的样本区间集合。在本步骤中,如表-1所示,利用步骤207中计算的到原始线路1对应的假眼值为15.9517,与步骤202中设置的3个区间集合对应的假眼值的区间范围进行比对,选定包含假眼值15.9517的区间集合为样本区间集合,比如区间集合1对应的区间范围为0-20,那么就选定区间集合1为原始线路1对应的样本区间集合。步骤209:根据选定样本区间集合对应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确定待更新线路的更新材质。根据步骤208中选定区间集合1为原始线路1对应的样本区间集合,且区间集合1对应的更新材质为材料1,那么就确定材料1为原始线路1的更新材质。步骤210:在选定样本区间集合中,选定包含假眼值的样本假眼区间。根据步骤208中选定的区间集合1中,将假眼值分别与区间集合1中包括3个假眼区间,假眼区间11、假眼区间12以及假眼区间13对应的假眼值取值区间进行比对,确定原始线路1的假眼值15.9517对应的假眼区间,比如经过比对,确定假眼值15.9517位于假眼区间13对应的假眼值取值区间15-20的区间内,那么就确定假眼区间13为原始线路1的样本假眼区间。步骤211:根据选定的样本假眼区间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确定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根据步骤210中选定假眼区间13为原始线路1对应的样本假眼区间,假眼区间13对应的更新长度为18inch,那么就确定18inch为原始线路1的更新长度。步骤212:判断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与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是否均完全一致,如果是,执行步骤213,否则,执行步骤214。在本步骤中,利用步骤209中确定的更新材质为材料1和步骤210中确定的更新长度为18inch与原始线路1对应的原始材质材料1和原始长度15inch进行比对,确定的原始线路1的更新材质与原始线路1对应的原始材质一致,而原始线路1的更新长度与原始线路1对应的原始长度不一致,执行步骤214。步骤213:维持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材质和原始长度不变,并结束当前流程。步骤214:利用待更新线路的更新材质和/或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更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材质和/或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该步骤更新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下述三种情况:情况一:当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与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一致,而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材质与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材质不一致时,维持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不变,利用更新材质更改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材质;情况二:当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材质与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材质一致,而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与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不一致时,维持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材质不变,利用更新长度更改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例如:维持原始线路1的原始材质材料1不变,利用更新长度18inch更改原始线路1的长度。情况三:当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材质和更新长度与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材质和原始长度均不一致时,利用更新材质和更新长度更改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材质和原始长度。另外,通过上述的流程除了可以获取原始线路1对应的串扰值、信号强度、码间干扰值和假眼值之外,从表-1中可以看出还可以获取原始线路1对应的飞线值Prat为0.7303。在对原始线路1执行利用利用更新材质和更新长度更改原始线路1的原始材质和原始长度时,还要注意减少线路间的折叠,避免产生线路断裂,从而提高原始线路1的传输性能。综上,当原始线路2或原始线路3选定为待更新线路时,也均需要执行步骤203至步骤214,比如在步骤205中,将会监测到原始线路2对应的码间干扰值和对应的信号强度,如图5所示,为当选取原始线路2为待更新线路时在步骤205的监测结果示意图,在图5中显示了原始线路2中的噪声在不同频域值中,对原始线路2对应的码间干扰值和信号强度的影响情况。在步骤205中,将会监测到原始线路3对应的码间干扰值和对应的信号强度,如图6所示,为选取原始线路3为待更新线路时在步骤205的监测结果示意图,在图5中显示了原始线路3中的噪声在不同频域值中,对原始线路3对应的码间干扰值和信号强度的影响情况。又如经过上述过程得到如表-2中所示的原始线路2或原始线路3的串扰值、信号强度、码间干扰值、假眼值和飞线值,可以根据表-2中的参数最后确定出原始线路2或原始线路3相应的更新材质和更新长度,完成最终的线路部署。表-2SiqLSiXtkPeyePrat原始线路252.928746.24963.40323.27591.0660原始线路357.090242.08845.56929.43261.1979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路部署装置,该装置包括:确定单元701,用于确定外部的主板上预部署的至少两条原始线路,并在所述主板中确定回流地平面,获取相邻的每两条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以及每一条所述原始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选定单元702,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701确定的所述至少两条原始线路中,选定一条待更新线路;输入单元703,用于为所述选定单元702选定的所述待更新线路输入测试信号;监测单元704,用于监测所述输入单元703输入测试信号的所述待更新线路输出的测试信号强度以及对应的码间干扰值;处理单元705,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701确定的所述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所述待更新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所述监测单元704监测的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码间干扰值,更改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通过确定单元确定外部的主板上预部署的至少两条原始线路,并在所述主板中确定回流地平面,获取相邻的每两条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以及每一条所述原始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选定单元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至少两条原始线路中,选定一条待更新线路;输入单元为所述选定单元选定的所述待更新线路输入测试信号;监测单元监测所述输入单元输入测试信号的所述待更新线路输出的测试信号强度以及对应的码间干扰值;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所述待更新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所述监测单元监测的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码间干扰值,更改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通过上述过程可知,本方案可以处理单元根据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其对应的信号强度和码间干扰值,更改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线路之间产生串扰的机率。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处理单元705,进一步包括:第一计算子单元801、更新处理子单元803;其中,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801,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701确定的所述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值、所述待更新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所述监测单元704监测的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码间干扰值,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所述更新处理子单元8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801计算的所述假眼值,确定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并判断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与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否,则执行所述更改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处理单元705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计算子单元901;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901,用于根据下述公式(1),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串扰值;其中,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串扰值;所述K表征串扰常数;所述D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所述原始线路间的间距;所述H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801,用于利用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901计算得所述串扰值、以及所述监测单元704监测的所述信号强度和所述码间干扰值,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801,用于根据下述公式(2),计算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假眼值;Peye=Siq-Lsi-Xtk(2)其中,所述Peye表征所述假眼值;所述Siq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所述Lsi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码间干扰值;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串扰值。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线路部署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单元1001;所述设置单元1001,用于设置至少一个区间集合,每一个所述区间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假眼区间,为每一个所述区间集合配置对应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并为每一个所述假眼区间配置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所述更新处理子单元802,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区间集合中,选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样本区间集合;根据所述样本区间集合对应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确定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材质;在所述样本区间集合中,选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样本假眼区间;根据所述样本假眼区间对应的线路长度更新方案,确定所述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上述装置内的各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有益效果: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确定主板上预部署的至少两条原始线路,并在主板中选定回流地平面,获取相邻的每两条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以及每一条所述原始线路与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离。在至少两条原始线路中,选定一条待更新线路,并为待更新线路输入测试信号。监测输入测试信号的待更新线路输出的测试信号强度以及对应的码间干扰值,根据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待更新线路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待更新线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和码间干扰值,更改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通过上述过程可知,本方案可以根据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以及其对应的信号强度和码间干扰值,更改待更新线路对应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线路之间产生串扰的机率。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计算待更新线路的综合评定指标假眼值,并根据假眼值,确定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根据待更新线路的更新长度和更新材质与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进行是否完全一致的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执行更改待更新线路的原始长度和原始材质。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利用待更新线路与相邻的原始线路间的间距和待更新线路与回流地平面的距离确定待更行线路对应的串扰值,从而可以反映出待更新线路与其相邻的原始线路之间的耦合、以及线路之间的互感和互容引起待更新线路上的噪声。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待更新线路对应的码间干扰值、信号强度以及串扰值,计算出可以综合反映待更新线路传输性能的综合参数指标假眼值,从而更为直观的反映待更新线路产生串扰的机率。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区间集合配置对应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以及为设置每一区间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假眼区间配置对应的线路材质长度方案,利用得到的待更新线路的假眼值在区间集合以及区间集合对应的假眼区间内确定待更新线路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和线路长度更新方案,从而可以快速的找到与所述待更新线路的假眼值相匹配的线路材质更新方案和线路长度更新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中。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