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通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6983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选通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选通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显示屏根据其触控原理分为自容式触摸显示屏和互容式触摸显示屏。现有的互容式触摸显示屏通常利用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形成互电容,通过测量触摸时互电容中电荷量的变化来检测触控点。在上述互容式的触摸显示屏的驱动架构中,需要设计选通控制电路来向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摸检测信号。由于触摸检测信号通常是高低电平交替的方波信号,为了满足此需求,通常是在选通控制电路中设置有用于传输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的两个晶体管NMOS管和PMOS管,并通过同一信号输入端向两个晶体管传输控制信号。

然而,在上述选通控制电路中,在其中一个晶体管导通或关断的瞬间会在两个晶体管之间产生贯通电流,该电流使得选通控制电路产生远大于其正常工作时的功耗,加快各晶体管的老化速度的同时影响输入的电源电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期望能够提供一种改进的选通控制电路、包含上述选通控制电路的显示面板以及包含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选通控制电路,选通控制电路包括多个选通控制单元;其中,选通控制单元包括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触控驱动模块、显示驱动模块以及信号输出端;其中,触控驱动模块包括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传输门以及第 二传输门,其中,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与第一传输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与第二传输门的输入端连接,触控驱动模块用于在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信号、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信号的共同作用下,向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驱动信号;显示驱动模块包括显示控制信号输入端,显示模块用于在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信号以及显示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信号的控制下,向信号输出端输出显示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选通控制电路;选通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的选通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选通控制单元的触控驱动模块上设置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两个输入端来向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分别传输控制信号,从而可以在其中一个晶体管充分关断的情况下使另外一个晶体管导通,避免通过同一输入端传输控制信号而导致其中一个晶体管导通或关断的瞬间产生的反向脉冲电压作用于另外一个晶体管,从而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选通控制单元的选通控制信号可以由集成电路直接控制,可以省去移位寄存单元的设计,从而简化了选通控制电路,减小驱动电路所占用的面板空间,有利于窄边框的设计。

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与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设置不同的时序,提高了电路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选通控制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选通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选通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选通控制单元的一个工作时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选通控制单元的又一个工作时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选通控制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选通控制电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申请的选通控制电路包括多个选通单元,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选通控制电路的一个选通控制单元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选通控制单元100包括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触控驱动模块11、显示驱动模块12以及信号输出端OUT。

触控驱动模块11包括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第一传输门C1以及第二传输门C2。在这里,第一传输门C1的控制端与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电连接,第一传 输们C1的输入端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电连接。第二传输门C2的控制端与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电连接,第二传输门C2的输入端与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传输门可以为NMOS传输门、CMOS传输门等。

触控驱动模块11用于在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输入的信号、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输入的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输入的信号的共同作用下,向信号输出端OUT输出触控驱动信号。

显示驱动模块还包括显示控制信号输入端VSEL,显示驱动模块12用于在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输入的信号以及显示控制信号输入端VSEL输入的信号的共同作用下,向信号输出端OUT输出显示信号。

信号输出端OUT可以与阵列基板上的触控驱动电极连接,触控驱动模块11和显示驱动模块12分别在触控检测阶段和显示阶段工作。在触控检测阶段,触控驱动模块11在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输入的信号、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输入的信号、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输入的信号的控制下使能,信号输出端OUT向触控驱动电极输出触控扫描信号,这时,触控驱动电极接收触控扫描信号。在显示阶段,显示驱动模块12在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输入的信号以及显示控制信号输入端VSEL输入的信号的控制下使能,信号输出端OUT向触控驱动电极输出显示信号,这时,触控驱动电极作为公共电极为阵列基板提供显示所需的公共电压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选通控制单元100可以与阵列基板上的触控驱动电极一一对应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选通控制单元的选通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设置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以及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两个控制信号输入端,可以降低在选通控制模块内部信号切换的过程中产生的由关断的元器件流向导通的元器件的贯通电流,降低功耗。

以下结合图2至图3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选通控制单元的详细电路架构。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选通控制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选通控制单元200包括触控驱动模块21、显示驱动模块22、第一反相器Q1、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信号输出端OUT以及第一恒压信号输入端VGL。触控驱动模块21包括第一传输门C1、第二反相器Q2、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第一触控电压信号输入端TXH。第一反相器Q1的输入端连接至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在这里,第一传输门C1包括两个控制端,即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其中第一传输门C1由具有不同导体沟道的两个晶体管,即PMOS管和NMOS管组成CMOS传输门,其中NMOS管以及PMOS管的第一极连接在一起组成传输门C1的输入端,NMOS管以及PMOS管的第二极连接在一起组成传输门C1的输出端,NMOS管的栅极作为第一控制端连接至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PMOS管的栅极作为第二控制端连接至第一反相器Q1的输出端,第一传输门C1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第一传输门C1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反相器Q2的输入端。第二反相器Q2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一触控电压信号输入端TXH,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极连接至信号输出端OUT。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一恒压信号输入端VGL,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一传输门C1的输出端,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至第一反相器Q1的输出端,或者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至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当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至第一反相器Q1的输出端时,第二晶体管M2为NMOS晶体管,当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至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时,第二晶体管M2为PMOS晶体管。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至第一反相器Q1的输出端,即第二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

触控驱动模块21还包括第二传输门C2、第三反相器组Q3、第三 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二恒压信号输入端VGH以及第二触控电压信号输入端TXL。第二传输门C2包括两个控制端,即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第二传输门C2由两个晶体管PMOS管和NMOS管组成CMOS传输门,其中NMOS管以及PMOS管的第一极连接在一起组成传输门C1的输入端,NMOS管以及PMOS管的第二极连接在一起组成传输门C1的输出端,NMOS管的栅极作为第一控制端连接至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PMOS管的栅极作为第二控制端连接至第一反相器Q1的输出端,第二传输门C2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第二传输门C2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三反相器组Q3的输入端。第三反相器组Q3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二触控电压信号输入端TXL,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极连接至信号输出端OUT。第四晶体管M4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二恒压信号输入端VGH,第四晶体管M4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二传输门C2的输出端,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连接至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或者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连接至第一反相器Q1的输出端,当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连接至第一反相器Q1的输出端时,第四晶体管M4为NMOS晶体管,当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连接至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时,第四晶体管M4为PMOS晶体管。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连接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即第四晶体管M4为PMOS晶体管。

在这里,第一恒压信号输入端VGL输入的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二恒压信号输入端VGH输入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三反相器组Q3包括m个级联的反相器,其中m为正整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反相器包括偶数个反相器,即可以为2个、4个等,本实施例示意性的示出了两个反相器。第一晶体管M1与第三晶体管M3可以具有相同的沟道类型,即均可以为PMOS晶体管。

第一传输门C1基于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输入的信号而导通或关断,第一传输门C1导通时将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输入的信号经第二反相器Q2传输至第一晶体管M1,并控制第一晶体管M1的导通或关断,当第一晶体管M1导通时,第一触控电压信号输入 端TXH输入的高电平信号传输至信号输出端OUT。第二传输门C2基于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输入的信号而导通或关断,第二传输门C2导通时将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输入的信号经第三反相器组Q3后传输至第三晶体管M3,并控制第三晶体管M3的导通或关断,当第三晶体管M3导通时,第二触控电压信号输入端TX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传输至信号输出端OUT。

显示驱动模块22包括第三传输门C3、第四反相器Q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显示控制信号输入端VSEL以及公共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第三传输门C3包括两个控制端,即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还包括一个输入端以及一个输出端,第三传输门C3由两个晶体管PMOS管和NMOS管并联组成,其中PMOS管的栅极作为第一控制端连接至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NMOS管的栅极作为第二控制端连接至第一反相器Q1的输出端,第三传输门C3的输入端连接至显示控制信号输入端VSEL,第三传输门C3的输出端连接至第四反相器Q4的输入端。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连接至第四反相器Q4的输出端,第五晶体管M5的第一极连接至公共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第五晶体管M5的第二极连接至信号输出端OUT。第六晶体管M6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一电压信号输入端VGL,第六晶体管M6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三传输门C3的输出端,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连接至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

第三传输门C3基于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输入的信号而导通或关断,当第三传输门C3导通时,显示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信号经过第四反相器Q4反相后传输至第五晶体管M5来控制第五晶体管M5的导通或关断,当第五晶体管M5导通时,公共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将公共电压信号传输至信号输出端OUT。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和第三晶体管M3可以在触摸检测阶段交替导通,以向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第五晶体管M5在显示阶段导通,以向触控驱动电极传输公共电压信号。具体来说,可以在触摸检测阶段通过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选通触控驱动模块21,并关闭显示驱动模块22,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 TX_SW1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输入的信号依次控制第一晶体管M1和第三晶体管M3导通,从而将第一触控电压信号输入端TXH输入的高电平信号和第二触控电压信号输入端TX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交替提供至触控驱动电极。在显示阶段,触控驱动电极可以复用为公共电极,通过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选通显示驱动模块22,关闭触控驱动模块21,将公共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输入的信号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选通控制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选通控制单元300包括触控驱动模块31、显示驱动模块32、第一反相器Q1、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信号输出端OUT以及第一恒压信号输入端VGL。触控驱动模块31包括第一传输门C1、第二反相器Q2、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一触控电压信号输入端TXH、第二传输门C2、第三反相器组Q3、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第二恒压信号输入端VGH以及第二触控电压信号输入端TXL。显示驱动模块32包括第三传输门C3、第四反相器Q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显示控制信号输入端VSEL以及公共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

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驱动模块31第三反相器组Q3包括奇数个反相器。可选地,上述第三反相器组Q3包括一个反相器,这样一来,与第三反相器组Q3连接的第三晶体管M3可以为NMOS晶体管,也可以为PMOS晶体管。同时第三反相器组Q3可以仅设置一个反相器,减少了选通控制单元300中的元器件的个数,同时提高电路的灵活性。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选通控制单元的一个工作时序图。结合图2所示的选通控制单元200,对选通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如图4所示,TX_SW1表示第一控制信号输入 端TX_SW1输入的信号,TX_SW2表示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输入的信号,TXSEL_n和TXSEL_n+1分别表示第n个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输入的信号以及第n+1个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SSEL输入的信号,TX_n和TX_n+1分别表示第n个选通控制单元和第n+1个选通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OUT输出的信号,也即表示第n个触控电极和第n+1个触控电极接收到的信号。

如图4所示,在触摸检测阶段T41,向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提供第一脉冲信号,向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提供第二脉冲信号,向第n个选通控制单元的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_n提供高电平信号VH。此时,第n个选通控制单元200的显示驱动模块22关断,第n个选通控制单元200的触控驱动模块21打开,此时第一传输门C1与第二传输门C2在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_n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的作用下导通,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输入的第一脉冲信号通过第一传输门C1传输至第二反相器Q2,该信号经过第二反相器Q2反相后将低电平信号作用于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此时第一晶体管M1导通,并将第一触控信号输入端TXH输入的高电平信号传输至信号输出端OUT。同时,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输入的第二脉冲信号通过第二传输门C2传输至第三反相器组Q3的输入端,该信号经过第三反相器组Q3将低电平信号作用于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M3导通,第二触控信号输入端TX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过第三晶体管M3传输至信号输出端OUT。这样,第n个选通控制单元200的信号输出端OUT交替输出高低电平信号。

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触摸检测阶段T41,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与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交替产生脉冲信号。在这里,第一脉冲信号与第二脉冲信号为反相信号,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输入的第二脉冲信号的上升沿相对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输入的第一脉冲信号的下降沿具有到一定的延时,即第一脉冲信号与第二脉冲信号具有不同的时序,这样一来,在第一晶体管M1完全关断的情况下,再打开第三晶体管M3,避免由于第一晶体管M1与第三晶体管M3同时导通使得信号输出端同时接收到高电平信 号以及低电平信号从而引起电路紊乱。通过如图4所示的工作时序,可以增加电路的稳定性。

在第一阶段T41,向第n+1个选通控制单元的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_n+1提供低电平信号,此时在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_n+1的低电平信号的控制下第n+1个选通控制单元200的触控驱动模块21关闭,显示驱动模块22使能,第n+1个选通控制单元200的第三传输门C3导通,显示控制信号输入端VSEL输入的信号经过反相器传输至第五晶体管M5,公共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输入的公共电压信号经过第五晶体管M5传输至信号输出端OUT,也即第n+1个触控电极TX_n+1接收供显示需要的公共电压信号。

在第二阶段T42,向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和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_n、TXSEL_n+1提供低电平信号VL,这时,第n个选通控制单元200和第n+1个选通控制单元200的第一传输门C1与第二传输门C2均关断,选通信号输入端TX_SEL_n、TX_SEL_n+1输入的低电平信号VL传输至第四晶体管M4,同时经第一反相器Q1反相后将高电平信号传输至第二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2以及第四晶体管M4导通,第一恒压信号输入端VG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通过第四晶体管M4传输至第二反相器Q2的输入端,并经第二反相器Q2反相后作用于第一晶体管M1,第二恒压信号输入端VGH将高电平信号经过第四晶体管M4传输至第三反相器组Q3的输入端,并经过第三反相器组Q3作用于第三晶体管M3,由于第一晶体管M1、第三晶体管M3为PMOS晶体管,因此第一晶体管M1与第三晶体管M3均处于充分截止状态,第n个选通控制单元200和第n+1个选通控制单元200的触控驱动模块21关闭。

此时选通控制单元200中的显示驱动模块22使能,第三传输门C3在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VL的作用下导通,并将显示控制信号输入端VSEL输入的高电平信号传输至第四反相器Q4的输入端,该高电平信号经过第四反相器Q4反相后将低电平信号作用于第五晶体管M5,第五晶体管M5导通,公共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输入的公共电压信号经过第五晶体管M5传输至信号输出端 OUT,即各触控驱动电极此时作为公共电极接收到供显示用的公共电压信号。

在第三阶段T43,向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提供第一脉冲信号,向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提供第二脉冲信号,向第n个选通控制单元200的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提供低电平信号VL,向第n+1个选通控制单元200的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提供高电平信号VH,此时第n个选通控制单元200的触控驱动模块21关闭,第n个选通控制单元200的显示驱动模块22此时处于工作状态,即与第n个选通控制单元200的信号输出端OUT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接收到供显示用的公共电压信号。

第n+1个选通控制单元200的触控驱动模块21的工作原理与第n个选通控制单元的触控驱动模块21的工作原理相同,具体参考T41阶段的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四阶段T44,第n+1各选通控制单元200的触控驱动模块21关闭,各选通控制单元200的显示驱动模块使能,具体的工作方式与T42阶段的工作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图4所示工作时序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选通控制单元可以对各触控驱动电极进行显示驱动和触控驱动。在显示阶段,选通控制单元可以向触控驱动电极提供公共电压信号,在多个触摸检测阶段,可以依次向各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选通控制单元的又一个工作时序图。

结合图3,对选通控制单元300的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在选通控制单元300中,第三反相器组Q3包括奇数个反相器,第三晶体管M3为PMOS晶体管。

在T51阶段,分别向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交替提供第一脉冲信号,向第n个选通控制单元300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_n提供高电平信号VL,此时第一传输门C1与第二传输门C2导通,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输入的第一 脉冲信号与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输入的第一脉冲信号分别控制第一晶体管M1以及第三晶体管M3导通和关闭,第一触控信号输入端TXH输入的高电平信号和第二触控信号输入端TX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分时传输至信号输出端OUT,即第n个触控驱动电极分时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作为触控驱动信号。其中,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输入的第一脉冲信号相对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输入的第一脉冲信号具有一定的延时,以保证第一晶体管M1充分关断的情况下,使第二晶体管M2导通。

在T51阶段,向第n+1个选通控制单元300的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_n+1提供低电平信号VL,此时第n+1个选通控制单元300的驱动控制模块31关断,而显示驱动模块32在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_n+1输入的低电平信号VL的控制下使能,向信号输出端OUT传输公共电压信号。

在T52阶段和T54阶段,向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_n、TXSEL_n+1提供低电平信号VL,其工作方式与图4所示的显示阶段T41和T43的工作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T53阶段,第n+1个触控驱动单元300的触控驱动模块使能,此时第n+1个触控驱动单元的输出端OUT分时输出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第n+1个触控驱动电极此时分时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作为触控扫描信号,具体工作原理参见T51工作阶段,在此不再赘述。

从图5可以看出,与图4所示的选通控制单元200所对应的工作时序不同的是,触控驱动单元300对应的工作时序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输入的信号与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输入的信号均为幅值相同的正向脉冲信号,通过如图5所示的工作时序来驱动如图3所示的选通控制单元300,可以减少选通控制单元中反相器的个数,简化电路。

继续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选通控制电路的又一个实 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选通控制电路600包括N个选通控制单元611、612、613…,还包括N级联的移位寄存单元621、622、623…,其中,各选通控制单元611、612、613…包括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显示控制信号输入端VSEL、公共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以及信号输出端OUT,各移位寄存单元621、622、623…包括信号输入端IN、选通控制信号输出端TX_SEL以及移位信号输入端NEXT。其中,各选通控制信号输出端TX_SEL与各选通控制单元的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一一对应连接,移位寄存单元621、622、623…的选通控制信号输出端TX_SEL用于向各选通控制单元611、612、613…提供选通控制信号。第二级至第N级移位寄存单元622、623…中的每一级移位寄存单元的信号输入端IN与上一级移位寄存单元中的移位信号输出端NEXT连接,第一级移位寄存单元621的信号输入端IN输入启动信号,第二级至第N级的移位寄存单元622、623…的信号输入端IN分别用于接收上一级移位寄存单元的移位信号输出端NEXT提供的启动信号以进行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各选通控制单元的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的选通控制信号均由移位寄存单元的选通控制信号出端TX_SEL来提供,这样一来,移位寄存单元分时选通各选通控制单元的触控驱动模块以分时向阵列基板上的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

继续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选通控制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选通控制电路700包括选通控制单元711、712、713…,选通控制电路700还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SW1、第二信号输入端SW2,其中选通控制单元711、712、713…可以为以上实施例描述的任一选通控制单元。选通控制单元711、712、713…的各信号输出端OUT与阵列基板上的触控驱动电极TX1、TX2、TX3…一一对应电连接。各选通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1与第一信号输入端SW1连接,各选通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TX_SW2与第二信号输入端SW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各选通控制单元711、712、713…的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可以由阵列基板上的驱动IC直接提供信号。各选通控制单元711、712、713…在驱动IC向对应的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输入的信号的控制下驱动对应的触控电极进行显示或触摸检测。

本实施例提供的选通控制电路700与图6所示的选通控制电路600相比,其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选通控制单元700的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的选通控制信号可以直接由阵列基板上的集成电路来提供。本实施例将更多的控制功能集成在集成电路中,简化了驱动单元的设计,从而减小了用于驱动触控电极的驱动电路所占用的面板空间,同时由于利用驱动IC直接提供选通控制信号,能够提升控制灵活度。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800包括阵列基板81,阵列基板81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第一触控电极TX1、TX2、TX3…TXN,阵列基板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选通控制电路810,选通控制电路810的各选通控制单元811、812、813…81N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触控电极TX1、TX2、TX3…一一对应连接。

在显示面板800上还包括集成电路821,选通控制电路81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分别与集成电路810连接,选通控制电路810的各选通控制单元811、812、813…81N的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分别与集成电路821一一对应连接。集成电路821用于在每个触摸检测阶段向选通控制电路81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提供第一脉冲信号,向选通控制电路810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提供第一脉冲信号或第二脉冲信号,分别向选通控制单元811、812、813…81N的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提供高电平信号。在显示阶段,向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以及各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提供低电平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集成电路821与选通控制电路810的各选通控制单元811、812、813…81N的选通控制信号输入端TXSEL连接,则集成电路821可以直接向各选通控制单元811、812、813…81N提供选通控制信号,这就使得选通控制单元独立控制,集成电路821可以按照任意的顺序对触控电极TX1、TX2、TX3、…TXN进行触控扫描或显示驱动,提升了控制灵活度。

继续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显示面板900包括阵列基板91和与阵列基板91对向设置的彩膜基板92,其中阵列基板91可以为图9所示显示面板900中的阵列基板910。

在本实施例中,阵列基板91上设置有第一触控电极910,彩膜基板上设有第二触控电极920。第一触控电极910和第二触控电极920均为条状电极。其中,第一触控电极910沿第一方向X排布,第二触控电极920沿第二方向Y排布,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

进一步地,第一触控电极910设置于阵列基板91朝向彩膜基板92的一侧,第二触控电极920设置于彩膜基板92远离阵列基板91的一侧,其中第一触控电极910为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920为触控检测电极。

进一步地,显示面板900上设有数据线和扫描线(图9中未示出),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与扫描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第一触控电极910的延伸方向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触控电极920的延伸方向与扫描线的延伸方向一致。即第一触控电极910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触控电极920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显示面板900还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921。阵列基板91还包括驱动电路911和驱动IC 912,该驱动电路911可以为图10或图11所示的驱动电路。彩膜基板92上可以设有触控信号线922,第二触控电极920通过触控信号线922电连接至柔性电路板921,柔性电路板921与驱动IC 912电连接,由此,彩膜基板92上与各第二触控电极920 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922汇聚并电连接至柔性电路板921之后,通过柔性电路板921与驱动IC 922电连接,使得驱动IC 922可以接收第二触控电极920返回的信号。

可以理解,上述显示面板900还包括背光单元、偏振片等结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模糊本申请,这些结构在图9中未示出。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驱动IC可以向用于驱动触控电极的驱动电路直接提供控制信号,多个触控电极的触控扫描可以由IC直接控制执行,即可以将移位电路的功能集成至驱动IC中,从而简化了显示面板的结构,并且提升了控制的灵活性。

进一步参看图10,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0,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1000能用于例如智能电话、平板终端、便携电话终端、笔记本类型的个人计算机、游戏设备等各种装置。具体的,该显示装置包括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比如前述图8或图9所示的显示面板。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