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据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线以及双接口OTG移动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在现有的移动存储装置中,最常见的是U盘。U盘全称USB闪存驱动器,英文名为USBflashdrive,其中,USB的全称是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使用USB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USB是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于1994年联合提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总线,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间的数据连接和通讯。随着USB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尤其是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简称PC)和周边设备能够通过USB总线将各种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简单的连接在一起,作为PC的周边,在PC的控制下进行数据交换。OTG是On-The-Go的缩写,是在USB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主要应用于各种不同设备或移动设备间的联接以进行数据交换的技术,它使USB装置摆脱了原来主从架构的限制,实现了端对端的传输模式。目前,在手机、平板电脑和相机等小型便携设备上,由于体积方面的原因,无法像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那样设置标准大小的typeAUSB(标准A)接口,而仅仅设有接口面积较小的microUSB接口(迷你USB接口),或者是苹果移动设备专用的Lightning(闪电)接口。如今,越来越多的带有microUSB接口或者Lightning接口的便携设备支持传统U盘使用OTG连接线与之进行数据交换,OTG连接线一端与U盘的typeAUSB接口相连接,OTG连接线另一端与 手机等设备上的microUSB接口相连接,使得microUSB便携设备和U盘之间可交换数据。然而,一旦离开OTG连接线,传统的U盘和手机等设备之间便无法再进行数据交换,OTG连接线携带不方便,也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虽然目前已经有双接头OTG移动存储装置,但双接头OTG移动存储装置在结构上,通常是直接将两数据插接接口安装到一硬质壳,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磕碰或挤压等迫使两数据插接接口产生相对位移情况,就会直接损坏双接头OTG移动存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先提供了一种数据线,其旨在避免因出现磕碰或挤压等迫使两数据插接接口产生相对位移情况而直接损坏数据线。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数据线,包括两数据插接接口以及用于连接两所述数据插接接口的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包括可弯曲的弯曲线段,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弯曲线段两端的两连接线段,两所述连接线段分别与两数据插接接口连接;所述数据线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弯曲线段外周并可弯曲且具有恢复弹性的弹性套管。可选地,所述弹性套管呈板状设置。可选地,所述连接导线包括多条电线,且各所述电线并排设置,所述弹性套管的板面与各所述电线并排设置形成的平面平行或大致平行。可选地,所述弹性套管是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的弹性套管。可选地,两所述数据插接接口均包括与外部插接配合的数据插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导线连接的数据连接部,其中,所述数据连接部外周套设有绝缘保护壳。可选地,所述绝缘保护壳外周套设有由金属制成的外观套管。可选地,所述绝缘保护壳外壳面凸设有与所述外观套管内壁面抵触的凸起。可选地,所述弹性套管的两管端分别与一所述外观套管对接,且所述弹性套管在端部延伸出外壁面与所述外观套管内壁面相配的延伸管段。可选地,所述弹性套管的外壁面与相对接的所述外观套管的外壁面拟合。可选地,所述弯曲线段的两端部均设置线固定件,任一所述线固定件具有与相邻的绝缘保护壳固定连接的线固定部。可选地,所述绝缘保护壳包括相互盖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线固定部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与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卡接。可选地,两所述数据插接接口插接方向相反。可选地,一数据插接接口为TypeAUSB接口、MiniUSB接口、MicroUSB接口、Lighting接口和TypeCUSB接口中的至少一种,另一数据插接接口为TypeAUSB接口、MiniUSB接口、MicroUSB接口、Lighting接口或TypeCUSB接口中的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双接口OTG移动存储装置,包括上述的数据线,以及连接于所述数据插接接口并用于提供OTG功能和存储功能的OTG存储控制组件。可选地,所述OTG存储控制组件包括用于提供OTG连接功能的OTG控制器、用于存储读写存储介质的存储器、以及用于加密或解码经所述数据插接接口读取的数据的解码芯片,其中,所述OTG控制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解码芯片相互连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当受到磕碰或挤压等迫使两数据插接接口产生相对位移,弯曲线段及弹性套管同时随之弯曲,其中由于弯曲线段及弹性套管具有可弯曲的特性,并不会因弯曲线段及弹性套管发生弯曲而对数据线造成损坏,从而起到保护数据线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数据线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数据线实施例提供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接口OTG移动存储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数据插接接口11数据插接部12数据连接部20连接导线201电线21弯曲线段22连接线段30OTG存储控制组件301垫片31OTG控制器32存储器33解码芯片40弹性套管41延伸管段50绝缘保护壳51上壳体52下壳体60外观套管70线固定件71线固定部711卡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线。如图1和图2所示,该一种数据线包括两数据插接接口10以及用于连接两数据插接接口10的连接导线20。基于此,该数据线,两个数据插接接口10分别插接一个设备,能够直接为两设备之间直接传输数据。其中,对于该数据线的使用范围及对象,则是根据两数据插接接口10具体的连接接口的选择,具体地,两数据插接接口10可以包括TypeAUSB接口、MiniUSB接口、MicroUSB接口、Lighting接口或TypeCUSB接口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实施中,其中一个数据插接接口10为TypeAUSB接口,另一数据插接接口10为Lighting接口;在其他实施中,两数据插接接口10可以为其他前述未列出的连接接口。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导线20包括可弯曲的弯曲线段21,以及分别连接于弯曲线段21两端的两连接线段22,两连接线段22分别与两数据插接接口10 连接;而数据线还包括套设于弯曲线段21外周并可弯曲且具有恢复弹性的弹性套管40。基于此结构,该数据线在使用过程中,当受到磕碰或挤压等迫使两数据插接接口10产生相对位移,弯曲线段21及弹性套管40同时随之弯曲,其中由于弯曲线段21及弹性套管40具有可弯曲的特性,并不会因弯曲线段21及弹性套管40发生弯曲而对数据线造成损坏,从而起到保护数据线的作用。具体地,在一使用场景中,将一端的数据插接接口10插接到个人电脑上,而另一数据插接接口10则处于未插接状态,此时,如处于未插接状态的数据插接接口10被磕碰,弯曲线段21及弹性套管40同时随之弯曲,其中由于弯曲线段21及弹性套管40具有可弯曲的特性,并不会因弯曲线段21及弹性套管40发生弯曲而对数据线造成损坏,从而起到保护数据线的作用。此外,也由于弯曲线段21及弹性套管40具有可弯曲的特性,使用者在插接过程中,可以握持住弹性套管40,并使用弯曲线段21及弹性套管40同发生一定的弯曲,能够让使用者将外力施加点位于待插接的数据插接接口10后面,便于将数据插接接口10插接至相应位置处。另,恢复弹性是指弹性套管40在受到一定的外力时,弹性套管40会产生弹性形变,而在撤销该外力后,弹性套管40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连接导线20内的导电金属是呈线状设置,连接导线20易长期处于弯曲缠绕状态,而连接导线20长期处于弯曲缠绕状态,会使连接导线20内导电金属产生金属疲劳,并导致连接导线20内导电金属出现断裂的情况,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即弹性套管40具有恢复弹性,弯曲线段21仅在受到外力时发生弯曲,而弹性套管40具有恢复弹性,在外力撤销后,弹性套管40在恢复弹性的作用下,弯曲线段21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从而避免连接导线20弯曲曲率过大及减少连接导线20内导电金属产生金属疲劳的情况,并实现对连接导线20的弯曲线段21起到保护的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两数据插接接口10插接方向相反。这样,在使用数据线的数据线功能时,可以有效地避免数据线两端设备的干扰。如图1和图2所示,弹性套管40呈板状设置。现有技术中,用于数据传输的接口通常呈矩形设置或大致呈矩形设置,而基于弹性套管40呈板状设置,在数据线生产完成后,弹性套管40与数据插接接口10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因此,在使用者熟悉、了解弹性套管40与数据插接接口10的位置关系后,知悉抓持到弹性套管40,通过触感即可知道数据插接接口10位置状态,而不需视觉上观察、知悉数据插接接口10位置状态,这样,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插接效率。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连接导线20包括多条电线201,且各电线201并排设置,弹性套管40的板面与各电线201并排设置形成的平面平行或大致平行。由于弹性套管40呈板状设置,且还需套设连接导线20,因此,弹性套管40的最小厚度受到连接导线20具体形状的影响,而基于此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有利于减小弹性套管40的厚度,并减少用于制造弹性套管40的料材,从而节约成本。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套管40是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的弹性套管40。热塑性弹性体是一种具有橡胶的高弹性,高强度,高回弹性,又具有可注塑加工的特征的材料。热塑性弹性体具有环保无毒安全,硬度范围广,有优良的着色性,触感柔软,耐候性,抗疲劳性和耐温性,加工性能优越,无须硫化,可以循环使用降低成本,既可以二次注塑成型,与PP、PE、PC、PS、ABS等基体材料包覆粘合,也可以单独成型。如图1和图2所示,两数据插接接口10均包括与外部插接配合的数据插接部11,以及与连接导线20连接的数据连接部12,其中,数据连接部12外周套设有绝缘保护壳50。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连接导线20与数据连接部12之间的连接通常通过焊接来完成,而焊接存在易受外物抵触或磕碰等影响而松动,因此,采用此结构后,可避免连接导线20与数据连接部12之间的连接受外物触碰或磕碰,从而起到保护连接导线20与数据连接部12之间的连接的作用。在本实施中,该绝缘保护壳50由塑料材质制成,塑料是现有的标准化、批量化生 产的料材,有利于降低成本。如图1和图2所示,绝缘保护壳50外周套设有由金属制成的外观套管60。金属相对于塑料具有较好色泽,可使数据线具有较好的外观。此外,再结合前述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的弹性套管40,其中,热塑性弹性体具有较好的着色性能,因此可以将弹性套管40着色为与外观套管60相同的颜色,使数据线整体上具有较好的外观。在本实施中,外观套管60由铝合金制成,而铝合金同样是现有的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料材,有利于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中,绝缘保护壳50外壳面可以凸设有与外观套管60内壁面抵触的凸起。这样,可以提高绝缘保护壳50和外观套管60之间的紧密程度,也即是增加了保护壳和外观套管6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在本实施中,该凸起随绝缘保护壳50一体成型,而在其他实施中,该凸起可采用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以便于绝缘保护壳50和外观套管60在配合过程中,施加一定的外力即可实现,提高装配效率。如图2所示,弹性套管40的两管端分别与一外观套管60对接,且弹性套管40在端部延伸出外壁面与外观套管60内壁面相配的延伸管段41。基于此结构,在弹性套管40与外观套管60对接后,弹性套管40上的延伸管段41起到了限制弹性套管40与外观套管60在法向上产生相对位移。当然,在实施中,延伸管段41外壁面横截面面积可以略大与外观套管60内壁面横截面面积,以使弹性套管40与外观套管60能够紧密地对接,提高弹性套管40与外观套管60连接稳定性。如图1和图2所示,弹性套管40的外壁面与相对接的外观套管60的外壁面拟合。在实际使用过中,如果弹性套管40的外壁面未与外观套管60的外壁面拟合,则会导致弹性套管40的外壁面未与外观套管60的外壁面发生错位,并导致使用者之间接触到尖角棱边,而该尖角棱边会割伤使用者的外表皮肤,极大地降低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而基于此结构,也即是弹性套管40的外壁面未与外观套管60的外壁面拟合,能够有效地避免前述问题,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 验。如图2所示,弯曲线段21的两端部均设置线固定件70,任一线固定件70具有与相邻的绝缘保护壳50固定连接的线固定部71。基于此结构,线固定件70是与弯曲线段21固定连接,也与绝缘保护壳50固定连接,当弯曲线段21收到外力,由于线固定件70的存在,能够避免弯曲线段21拉扯到连接线段22,进而避免连接导线20与数据连接部之间的连接松动。此外,在结合前述连接导线20中多条电线201并排设置,该线固定件70能够有效地确保多条电线201并排。如图2所示,绝缘保护壳50包括相互盖合的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形成有容置空间,线固定部71置于容置空间内并与上壳体51卡接。在本实施中,如图3所示,线固定部71的外周设有朝向上壳体51的卡凸711,而上壳体51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槽,基于此,在装配过程中,将线固定部71置于容置空间内,再盖合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即可,装配过程简单、快捷。在其他实施中,线固定部71的外周可设置有多个卡凸,且一部分朝向上壳体51,另一部分朝向下壳体52,而下壳体52也可开设有卡槽;当然,在实施中,还可以将卡凸设置在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的内壁面,而卡槽设置在线固定部71的外周。进一步地,为增强卡凸711的机械强度,卡凸711的横截面积沿凸设方向渐缩设置,具体地,如图3所示,卡凸711沿凸设方向具有两段不同的横截面积。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双接口OTG移动存储装置,该双接口OTG移动存储装置包括数据线,以及连接于数据插接接口10并用于提供OTG功能和存储功能的OTG存储控制组件30。其中,数据线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双接口OTG移动存储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如图2所示,OTG存储控制组件30设于任一绝缘保护壳50内。这样,可 以由绝缘保护壳50对OTG存储控制组件30起到保护作用。此外,还可以在绝缘保护壳50添加垫片301压紧OTG存储控制组件30,以避免OTG存储控制组件30在绝缘保护壳50内出现晃动的情况。如图4所示,OTG存储控制组件30包括用于提供OTG连接功能的OTG控制器31、用于存储读写存储介质的存储器32、以及用于加密或解码经数据插接接口10读取的数据的解码芯片33,其中,OTG控制器31、存储器32和解码芯片33相互连接。基于此,该数据线在实现OTG连接功能及移动存储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加密或解码经数据插接接口10读取的数据,这样,对于存储有进行硬件加密保护的设备,需要外部连接配件具有存储加密及读取解密的功能。具体地,在本实施中,该解码芯片可以采用支持苹果协议的CP2.0芯片,这样,就能够被苹果公司的移动通信产品正常识别。当然,OTG存储控制组件30可采用半导体封装技术来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将所有器件都封装成一体构成的芯片级半导体产品,以便于将产品做到最小最薄。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