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的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伺服器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伺服器,多个伺服器与预设局域网连接,伺服器具有用于标识伺服器的身份的发光装置,发光装置为在伺服器的运行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改变发光状态的装置;多个光感探测器,多个光感探测器分别安装在多个伺服器上,光感探测器用于监测发光装置的发光状态;管理终端,与预设局域网连接,管理终端分别与各个光感探测器连接,管理终端用于基于光感探测器监测到的发光状态信息,确定运行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的伺服器的身份信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机房的伺服器的管理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专利说明】
伺服器的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器管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伺服器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如今,科技变革快速,伺服器的需求与日倶增,对于如何高效管理机房中众多的伺服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实现方式是在机房部署辨别标签,当伺服器发生异常情况时,为了维持伺服器的正常运作,需要处理异常情况并做出对应的应变措施。例如,通过BMC进行硬件侦测(如侦测CPU温度、风扇转速、电压值等),并由BMC下发指令操作监控硬件的状态,如当CPU温度过高或风扇转速过低时,由BMC下发指令将system fail LED灯点亮,并发送警示信息至中央管理伺服器,由管理员现场排查,并确定发生故障的伺服器,以对其进行相关操作,如关机、重启等,由于机房中伺服器的数量较多,在每次发生故障时都需要管理员去到现场进行人工操作,从而影响了管理的效率。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对机房的伺服器的管理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伺服器的管理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对机房的伺服器的管理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伺服器的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包括:多个伺服器,多个伺服器与预设局域网连接,伺服器具有用于标识伺服器的身份的发光装置,其中,发光装置为在伺服器的运行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改变发光状态的装置;多个光感探测器,多个光感探测器分别安装在多个伺服器上,光感探测器用于监测发光装置的发光状态;管理终端,与预设局域网连接,管理终端分别与各个光感探测器连接,管理终端用于基于光感探测器监测到的发光状态信息,确定运行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的伺服器的身份信息。
[0006]进一步地,管理终端的数量为多个,管理系统还包括:路由设备,分别与各个管理终端连接;远程管理平台,与路由设备连接,用于监控各个伺服器的运行状态。
[0007]进一步地,伺服器包括:至少一个现场可更换单元;基板管理控制器,分别与至少一个现场可更换单元和发光装置连接,基板管理控制器用于监控至少一个现场可更换单元的运行状态。
[0008]进一步地,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I2C总线与至少一个现场可更换单元连接。
[0009]进一步地,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GP1接口与发光装置连接。
[0010]进一步地,管理终端通过多个GP1接口分别与各个光感探测器连接,其中,多个GP1接口与多个光感探测器——对应。
[0011]进一步地,伺服器具有IPMI接口,伺服器通过IPMI接口与预设局域网连接。
[0012]进一步地,发光装置包括LED灯。
[001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伺服器与预设局域网连接,伺服器具有用于标识伺服器的身份的发光装置,发光装置为在伺服器的运行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改变发光状态的装置;多个光感探测器,多个光感探测器分别安装在多个伺服器上,光感探测器用于监测发光装置的发光状态;管理终端,与预设局域网连接,管理终端分别与各个光感探测器连接,管理终端用于基于光感探测器监测到的发光状态信息,确定运行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的伺服器的身份信息,从而可以根据其身份信息对伺服器进行控制,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机房的伺服器的管理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管理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伺服器的管理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001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伺服器的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电子元件或电气元件的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电子元件或电气元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系统、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电子元件或电气元件。
[0019]首先,在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名词或术语适用于如下解释:
[0020]BMC:英文全称为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中文名称为基板管理控制器,支持行业标准的IPMI规范,该规范描述了已经内置到主板上的管理功能,基板管理控制器即用于实现上述管理功能的控制器。
[0021 ] IPM1:英文全称为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中文名称为智能平台管理接口,是一种开放标准的硬件管理接口规格,定义了嵌入式管理子系统进行通信的方式。
[0022]FRU,英文全称为Field Replace Unit,中文名称为现场可更换单元,用于服务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上的可更换模块。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伺服器的管理系统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伺服器的管理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多个伺服器10、多个光感探测器20以及管理终端30。
[0024]多个伺服器10,多个伺服器与预设局域网LAN连接,伺服器具有用于标识伺服器的身份的发光装置UID(即User Identificat1n,单元标识,用来在一组机架式服务器中快速查找机器),其中,发光装置为在伺服器的运行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改变发光状态的装置。
[0025]多个光感探测器20,多个光感探测器分别安装在多个伺服器上,光感探测器用于监测发光装置的发光状态。
[0026]管理终端30,与预设局域网连接,管理终端分别与各个光感探测器连接,管理终端用于基于光感探测器监测到的发光状态信息,确定运行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的伺服器的身份?目息O
[0027]通过上述实施例,多个伺服器与预设局域网连接,伺服器具有用于标识伺服器的身份的发光装置,发光装置为在伺服器的运行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改变发光状态的装置;多个光感探测器,多个光感探测器分别安装在多个伺服器上,光感探测器用于监测发光装置的发光状态;管理终端,与预设局域网连接,管理终端分别与各个光感探测器连接,管理终端用于基于光感探测器监测到的发光状态信息,确定运行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的伺服器的身份信息,从而可以根据其身份信息对伺服器进行控制,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机房的伺服器的管理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管理效率的技术效果。
[0028]需要说明的是,伺服器具有IPMI接口,伺服器通过IPMI接口与预设局域网连接。
[0029]可选地,管理终端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为了实现远程控制,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路由设备,分别与各个管理终端连接;远程管理平台,与路由设备连接,用于监控各个伺服器的运行状态。
[0030]可选地,伺服器包括:至少一个现场可更换单元;基板管理控制器,分别与至少一个现场可更换单元和发光装置连接,基板管理控制器用于监控至少一个现场可更换单元的运行状态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I2C总线与至少一个现场可更换单元连接;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GP1接口与发光装置连接。基板管理控制器用于提供如下功能:本地和远程诊断、控制台支持、配置管理、硬件管理和故障排除。
[0031 ]如图2所示,伺服器本身自带UID LED,是能够唯一识别设备的标识,伺服器的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和管理终端(S卩Chassis Manager)通过LAN相连,基板管理控制器用于监控硬件状态(如CHJ温度、风扇转速、电压值灯)或者系统状态(如网络流量、网络连线状况等);发光装置可以为LED灯(S卩UID LED),伺服器的UID LED置于机壳上,将光感测器(光感探测器20)固定在LED的近端,感测器通过GP1总线与Chassis Manager相连,当LED的物理状态(如点亮、熄灭、闪烁等)发生变化时,光感测器就会发生信号变化,管理终端主要依据GP1端(包括GP1l至GP10N,N为光感测器的数量)的电平变化确定对应的伺服器,伺服器具有控制该感测器的功能,并且能够将记忆单元内的感测数据传送至中央控制单元,即可以判断伺服器的实体位置。例如在伺服器的CPU温度过高时,其对应的LED就会发生闪烁,此时,对应于该LED灯的GP1的电平就会发生变化,由于每个GP1端口对应于一个伺服器,即GP1与伺服器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可以根据发生电平变化的GP1的编号确定是哪一个伺服器发生故障,管理终端可以直接查看该伺服器的各种运行信息,并进一步地对其进行操控,如关机;在需要人工现场的处理的时候,还能够直接确定该伺服器的位置。
[0032]在上述实施例中,增加光感测器(即光感探测器),无需改变机房部署,基于伺服器自带的UID LED,可实时智能监测伺服器的运行状态;通过管理终端的丰富的GP1总线能够智能采集感测器的数据,实现多路监控;通过IPMI实现远程管理,透过网路,能够远程监测每一台伺服器的工作状态并且能够远程控制伺服器的行为。
[0033]在机房中,每一个机架上的所有设备(包括上述的伺服器)可以使用一台ChassisManager来统一管理,无需改变机架结构和原始部署,通过Chassis Manager的多路IPMI接口以及GP1接口进行集中管理,每一台伺服器通过BMC将数据传输至局域网,ChassisManaged!过该局域网接收数据,每一台光感探测器感测到的UID LED的信号通过GP1总线传输至Chassis Manager,从而能够远程监测伺服器的状态并且能够判断伺服器的位置,能够远端控制系统,通过IPMI接口直接对系统下达指令(如开机、关机、重新开机等),以便于系统管理人员随时掌控系统运作情况。
[0034]通过上述实施例,实时采集伺服器的数据,以监测出伺服器的运行状态,无需管理人员通过部署在机房中的辨别标签监看系统的运行状态,在机房中的伺服器发生故障时,可以根据GP1端的信号变化确定发生故障的伺服器,从而可以调取该伺服器的相关数据,以对其进行相应的远程操作,如直接下达指令(如开机、关机、重新开机等),而无需进行现场排查,从而可以提高机房管理的效率。
[0035]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37]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伺服器的管理系统以及构成该管理系统的各个组件都是一种具有确定形状、构造且占据一定空间的实体产品。例如,伺服器、光感探测器、管理终端、发光装置等都是可以独立运行的、具有具体硬件结构的计算机设备、终端或服务器。
[00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伺服器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伺服器,所述多个伺服器与预设局域网连接,所述伺服器具有用于标识所述伺服器的身份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发光装置为在所述伺服器的运行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改变发光状态的装置; 多个光感探测器,所述多个光感探测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多个伺服器上,所述光感探测器用于监测所述发光装置的发光状态; 管理终端,与所述预设局域网连接,所述管理终端分别与各个所述光感探测器连接,所述管理终端用于基于所述光感探测器监测到的发光状态信息,确定运行状态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所述伺服器的身份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终端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管理系统还包括: 路由设备,分别与各个所述管理终端连接; 远程管理平台,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用于监控各个所述伺服器的运行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器包括: 至少一个现场可更换单元; 基板管理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现场可更换单元和所述发光装置连接,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用于监控所述至少一个现场可更换单元的运行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I2C总线与所述至少一个现场可更换单元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GP1接口与所述发光装置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终端通过多个GP1接口分别与各个所述光感探测器连接,其中,所述多个GP1接口与所述多个光感探测器一一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器具有IPMI接口,所述伺服器通过所述IPMI接口与所述预设局域网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LED灯。
【文档编号】G06F11/30GK205721753SQ201620459862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8日
【发明人】刘云, 唐子云, 蔡贺, 王丹, 张帅
【申请人】北京立华莱康平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