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触摸框、显示器及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4552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触摸框、显示器及一体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感应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触摸框、显示器及一体机。



背景技术:

红外触摸屏由装在触摸屏外框上的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感测元件构成,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感测元件在屏幕表面上,形成红外线探测网,触控操作的物体(比如手指)在触碰屏幕时,可以改变与触点相关的红外线的收发状态,进而被转化成触控的坐标位置而实现触控操作的响应。在红外线式触控屏上,屏幕的四边排布的电路板装置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对应形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

现有的红外触摸框如附图1所示,插件式红外二极管2’和PCB板3’放置在固定结构4’中,整体设置在面板1’的表面,其中PCB板3’平行与面板1的表面放置,使得整个红外触摸框的宽度较大,安装在显示器或者一体机上后,增大了显示器或一体机的面板的宽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红外触摸框,该红外触摸框的宽度很窄,且PCB板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一致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触摸框,包括贴片式红外二极管、PCB板和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固定于面板的边缘,所述贴片式红外二极管焊接于所述PCB板,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固定结构的内腔且平行于所述面板的侧部,所述贴片式红外二极管平行于所述面板的表面。

其中,所述固定结构的内腔形成L形容纳部,所述L形容纳部包括相互垂直的短容纳腔和长容纳腔,所述PCB板容置于所述长容纳腔,所述贴片式红外二极管容置于所述短容纳腔。

其中,其他电子元件均相对所述贴片式红外二极管设置于所述PCB板的另一面。

其中,所述长容纳腔的内壁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固定槽,所述PCB板的两端卡入所述固定槽。

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呈L形,与所述L形容纳部相对应,所述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面板的顶角处。

其中,所述贴片式红外二极管为红外发光二极管或红外接收二极管。

其中,还包括滤光条,所述滤光条设置于所述短容纳腔的端部。

其中,四条所述固定结构围成矩形,每条所述固定结构内的PCB板上沿固定结构的长度方向均布有贴片式红外二极管,相对的两条固定结构内的贴片式红外二极管的位置相对应,且分别为红外发送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器,该显示器的红外触摸框的宽度很窄,且PCB板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一致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器,包括上述的红外触摸框。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一体机,该一体机的显示器的红外触摸框的宽度很窄,且PCB板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一致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机,包括上述的显示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触摸框,包括贴片式红外二极管、PCB板和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固定于面板的边缘,所述贴片式红外二极管焊接于所述PCB板,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固定结构的内腔且平行于所述面板的侧部,所述贴片式红外二极管平行于所述面板的表面。PCB板平行于面板的侧部设置,在固定结构的宽度方向,容纳PCB板所需要的空间的大小从PCB板的宽度变成了厚度,极大地减少了固定结构的宽度,采用贴片式二极管,PCB板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一致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红外触摸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触摸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面板,2-贴片式红外二极管,3-PCB板,4-固定结构,41-固定板,42-L形容纳部,421-容纳腔,422-固定槽,5-滤光条;1′-面板,2′-红外二极管,3′-PCB板,4′-固定结构,5′-滤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请参考附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触摸框,包括贴片式红外二极管2、PCB板3和固定结构4,固定结构4固定于面板1的边缘,面板1可以只是显示屏,也可以在显示屏的表面还覆盖有钢化玻璃等覆盖件,也可以在显示屏的边缘覆盖有保护面板,贴片式红外二极管2焊接于PCB板3,PCB板3固定于固定结构4的内腔且平行于面板1的侧部,贴片式红外二极管2平行于面板1的表面。PCB板3平行于面板1的侧部设置,在固定结构4的宽度方向,容纳PCB板3所需要的空间的大小从PCB板3的宽度变成了厚度,极大地减少了固定结构4的宽度,采用贴片式二极管2,PCB板3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一致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为了更好的放置PCB板3和贴片式红外二极管2,固定结构4的内腔形成L形容纳部42,L形容纳部42包括相互垂直的短容纳腔421和长容纳腔422,PCB板3容置于长容纳腔422,贴片式红外二极管2容置于短容纳腔421。PCB板3上的其他电子元件相对贴片式红外二极管2设置于PCB板的另一面,利于自动化加工,减少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短容纳腔421的端部设置有滤光条5,以滤除杂光。

固定结构4呈L形,与L形容纳部42相对应,固定结构4固定于面板1的顶角处。固定结构4的较长部分放置在面板1的侧部,较短部分放置在面板1的表面。L形容纳部42的内壁设置有相对的固定槽423,PCB板3的两端卡入固定槽423,装配简单。

贴片式红外二极管2的种类不作限制,可以为红外发光二极管或红外接收二极管。四条固定结构4围成矩形,每条固定结构4内的PCB板3上沿固定结构4的长度方向均布有贴片式红外二极管2,相对的两条固定结构4内的贴片式红外二极管2的位置相对应,且分别为红外发送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组成红外线矩阵。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如图3所示,包括上述的红外触摸框。PCB板3平行于面板1的侧部设置,在固定结构4的宽度方向,容纳PCB板3所需要的空间的大小从PCB板3的宽度变成了厚度,极大地减少了固定结构4的宽度,采用贴片式二极管2,PCB板3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一致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机,包括上述的显示器。PCB板3平行于面板1的侧部设置,在固定结构4的宽度方向,容纳PCB板3所需要的空间的大小从PCB板3的宽度变成了厚度,极大地减少了固定结构4的宽度,采用贴片式二极管2,PCB板3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一致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