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加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5556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计算机加密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计算机以其信息存储量大及信息处理速度迅捷,为政府管理、科技研发、军队建设以及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特别是便携式计算机为人们在办公室以外进行信息处理和异地办公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便捷条件,现在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计算机的政府部门或现代公司会如何运转。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泄密也日趋严重,涉密便携式计算机经常丢失问题,已成为令党政机关、军队、国防事业、科研机构和公民基本信息资料集中的公共服务机构非常头痛的难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目前保密工作中,计算机网络和便携式计算机丢失造成的泄密事件,已占到泄密总数的70% 以上,并呈逐年增长趋势。计算机信息系统已成为泄露国家秘密的主渠道,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利益,威胁企业的专利技术和公民的隐私安全,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来有效防止计算机网络泄密及计算机丢失、被盗造成的泄密问题,确保计算机信息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加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计算机保密性能不理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加密设备,包括鼠标、键盘、主机和显示器,其中所述鼠标通过编码器和解码器连接于主机,所述键盘通过编码器和解码器连接于主机,所述主机上设置有普通硬盘和加密硬盘。

其中,所述加密硬盘包括有卫星定位单位和硬盘自毁单元。

其中,所述卫星定位单位是由差分GPS芯片组成的全球定位单元。

其中,所述主机上还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

其中,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设置有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加密设备不仅提高使用者工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可以有效地满足当前保密单位对保密计算机的使用要求,而且还具有更强的自我保护功能,其独具的保密性能,如适时虹膜对比、卫星定位、保密硬盘自毁等安全保护功能,能自动辨别使用者、能安全进行数据传递、具有较强的处理失窃引发的泄密问题的能力,为计算机的使用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面部提升器械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键盘;

2、鼠标;

3、编码器;

4、无线发射器;

5、无线接收器;

6、解码器;

7、主机;

8、显示器;

9、虹膜识别模块;

10、指纹识别模块;

11、普通硬盘;

12、加密硬盘;

13、卫星定位单元;

14、硬盘自毁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计算机加密设备,一种计算机加密设备,包括鼠标1、键盘2、主机7和显示器8,其中所述鼠标2通过编码器3和解码器6连接于主机7,所述键盘1通过编码器3和解码器6连接于主机7,所述主机7上设置有普通硬盘11和加密硬盘12。

其中,所述加密硬盘12包括有卫星定位单位13和硬盘自毁单元14。

其中,所述卫星定位单位13是由差分GPS芯片组成的全球定位单元。

其中,所述主机7上还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10和虹膜识别模块9。

其中,编码器3和解码器5之间设置有无线发射器4和无线接收器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首先通过指纹识别模块10启动该装置,如果指纹识别模块10不能识别使用者的指纹,则该装置不启动,因此指纹识别模块10作为该装置加密的第一道防护。

当使用者开启该装置后,计算机的主机7带有的虹膜识别模块9会不定时地扫描使用者的虹膜,如果使用者的虹膜不能被虹膜识别模块9识别,则该装置会立刻关闭,因此虹膜识别模块9作为该装置加密的第二道防护。

当使用者可以正常使用该装置后,该装置的编码器3将对键盘1和鼠标2的输入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然后通过无线发射器4传至无线接收器5,再由解码器6进行解码传送至主机7,防止一些病毒入侵后,读取键盘1和鼠标2的输入信息,因此编码器3和解码器6作为该装置的第三道防护。

当计算机被盗或丢失后,使用者可以通过加密硬盘12的卫星定位单元13来追踪该装置的具体位置,如资料安全性很好,则可以通过硬盘自毁单元14来损坏加密硬盘12。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