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联网式餐厅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682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互联网式餐厅管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互联网式餐厅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去了很多方便,消费方式从衣食住行发生了改变,就传统餐厅而言,顾客从餐厅选择、点餐、支付、上菜耗时长,过程复杂,顾客很难享受就餐过程。传统的点餐靠服务员用纸笔记录,上菜靠服务员,劳动强度大,出错率高,且效率低下。餐厅的推广宣传方式单调,营业模式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结合互联网技术解决现有人工点菜问题,同时解决现有传菜慢问题的互联网式餐厅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互联网式餐厅管理系统,包括就餐用户客户端点菜系统、云计算中心、餐厅服务终端以及自动传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就餐用户客户端点菜系统包括移动客户端和计算机网页点餐,所述就餐用户客户端点菜系统的点餐信息通过云计算中心的大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整合统计,并将数据传输至餐厅服务终端,所述餐厅服务终端完成订单确认并用于控制自动传菜系统,根据订单信息自动完成送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互联网式餐厅管理系统,其所述自动传菜系统包括智能传菜小车、升降机构、传菜通道、空盘回收通道、送餐呼叫器、餐盘回收呼叫器以及显示屏,所述传菜通道和空盘回收通道设置在餐厅内部且与厨房对应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分别设置在传菜通道和空盘回收通道的进、出口端,所述智能传菜小车通过升降机构送入传菜通道或空盘回收通道内,并沿传菜通道或空盘回收通道移动至指定位置,所述智能传菜小车通过无线通讯连接设置在餐厅用餐区域的送餐呼叫器以及设置在餐厅厨房区域餐盘回收呼叫器,所述就餐用户客户端点菜系统的订单信息发送到厨房的显示屏上,同时将在餐厅内的就餐位置信息发送到智能传菜小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互联网式餐厅管理系统,其所述传菜通道和空盘回收通道纵横架设在餐厅上空,根据餐厅布局设置有多个与传菜通道的出口端对应的送餐终点配餐桌,所述传菜通道和空盘回收通道呈中空的矩形,所述智能传菜小车可在传菜通道和空盘回收通道内自由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互联网式餐厅管理系统,其所述传菜通道和空盘回收通道结构相同且相互并排设置,所述传菜通道和空盘回收通道的外侧面设置有卡扣和合页,所述传菜通道和空盘回收通道外侧面可绕合页转动开启,或通过卡扣扣合形成完整轨道,所述传菜通道和空盘回收通道两侧面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互联网式餐厅管理系统,其所述智能传菜小车包括麦克纳姆轮、承载平台、呼叫应答单元、以及设置在承载平台上表面的压力传感器,所述麦克纳姆轮设置在承载平台下方并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电机的动作由单片机控制,在所述承载平台上放置有装载盘,并通过压力传感器传递信号,所述呼叫应答单元分别与送餐呼叫器和餐盘回收呼叫器通过无线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慧云传菜系统,其在所述传菜小车上设置有超声波测距仪和道路识别单元。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线点餐,自动传菜,让顾客更加享受就餐过程,餐厅的运营效率更高,减轻了服务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运作流程图。

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传菜通道和空盘回收通道在餐厅中的布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传菜通道和空盘回收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智能传菜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智能传菜小车,2为升降机构,3为传菜通道,4为空盘回收通道,5为卡扣,6为合页,7为麦克纳姆轮,8为承载平台,9为压力传感器,10为装载盘,11为超声波测距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互联网式餐厅管理系统,包括就餐用户客户端点菜系统、云计算中心、餐厅服务终端以及自动传菜系统,所述就餐用户客户端点菜系统包括移动客户端和计算机网页点餐,所述就餐用户客户端点菜系统的点餐信息通过云计算中心的大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整合统计,并将数据传输至餐厅服务终端,所述餐厅服务终端完成订单确认并用于控制自动传菜系统,根据订单信息自动完成送餐。所述就餐用户客户端包含多家餐厅,功能单元有点菜单元、在线支付单元、候餐娱乐单元、备餐情况实时显示单元、即时聊天单元、评论分享单元。移动客户端通过互联网与云端、餐厅服务终端连接,构建网络完成通信。云计算中心完成数据统计、储存、传送。餐厅服务终端确定已付账再将订单信息发送至厨房接收器,安排厨师着手准备。

其中,点菜单元包括菜品信息、订单数量、价格及顾客评论介绍。顾客在线提交订单并完成付款,填写用餐时间方便工作人员安排,评论分享单元用于对餐厅环境、服务态度、价格、上餐时间、菜品进行评价,对餐厅及时反馈。即时交流单元为餐厅内的一个网络聊天室,方便顾客间交流。当通知上餐后系统开始计时,当到达指定时间后还未上餐顾客可催单,餐厅也可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如计时完毕还未上单,商店可打折或者免单,督促上菜效率,工作人员也将对超时作出解释。在线预约订餐的顾客,当到达餐厅后通过订餐账号登录该手机客户端扫描餐桌上的二维码,厨房会收到顾客到达提醒,然后会优先准备该订单。计时系统还附带有娱乐等候区,顾客在等候时可以看看电影、小说、逛逛商店。就餐用户客户端包含多家餐厅供顾客选择,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在线订餐完成在线支付,填写用餐时间,订单信息发送至云端计算平台,然后再发送至指定餐厅服务器,餐厅服务器确认已支付,再将信息发送给厨房,开始准备,同时预订的信息包括餐桌号数发送给智能传菜小车,让其等待送餐。

所述自动传菜系统包括智能传菜小车1、升降机构2、传菜通道3、空盘回收通道4、送餐呼叫器、餐盘回收呼叫器以及显示屏,所述传菜通道3和空盘回收通道4设置在餐厅内部且与厨房对应连接,所述传菜通道3和空盘回收通道4纵横架设在餐厅上空,根据餐厅布局设置有多个与传菜通道3的出口端对应的送餐终点配餐桌,每一个终点配餐桌有对应的编号并有服务员,编号方便程序识别与管理,小车将餐品运送至用餐区指定配餐桌,服务员再根据智能传菜小车显示屏显示的的餐桌号数进行送餐,所述升降机构2分别设置在传菜通道3和空盘回收通道4的进、出口端,所述智能传菜小车1通过升降机构2送入传菜通道3或空盘回收通道4内,并沿传菜通道3或空盘回收通道4移动至指定位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剪式升降机构和丝杆升降机构,实现对传菜小车的升降;所述智能传菜小车1通过无线通讯连接设置在餐厅用餐区域的送餐呼叫器以及设置在餐厅厨房区域餐盘回收呼叫器,所述就餐用户客户端点菜系统的订单信息发送到厨房的显示屏上,同时将在餐厅内的就餐位置信息发送到智能传菜小车1。

如图4所示,所述传菜通道3和空盘回收通道4呈中空的矩形,所述智能传菜小车1可在传菜通道3和空盘回收通道4内自由移动,所述传菜通道3和空盘回收通道4结构相同且相互并排设置,所述传菜通道3和空盘回收通道4的外侧面设置有卡扣5和合页6,所述传菜通道3和空盘回收通道4外侧面可绕合页6转动开启,或通过卡扣5扣合形成完整轨道,其侧面可打开,便于轨道的清洗与维修,所述传菜通道3和空盘回收通道4两侧面采用透明材质制成,顾客可看到内部用餐更放心。

如图5所示,所述智能传菜小车1包括麦克纳姆轮7、承载平台8、呼叫应答单元、以及设置在承载平台8上表面的压力传感器9,所述麦克纳姆轮7设置在承载平台8下方并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电机的动作由单片机控制,可实现小车的横向移动,纵向移动,原地旋转,所述麦克纳姆轮可使传菜小车在轨道里面横向、纵向的移动,在所述承载平台8上放置有装载盘10,并通过压力传感器9感知装载盘内是否有菜品且传递信号,所述呼叫应答单元分别与送餐呼叫器和餐盘回收呼叫器通过无线通讯连接,在所述智能传菜小车1上设置有超声波测距仪11和道路识别单元,通过超声波测距仪可使得小车感知到障碍物的距离,通过改变行驶路线避开障碍物,从而实现小车在轨道里面安全的行走;所述智能传菜小车的道路识别采用两种识别方案,方案一:在运输通道上安放一定电流和频率的交流电流的导线,交变电流在周围产生交变的电磁场,智能传菜小车通过电磁传感器采集此信号,判断车身位置和道路的情况,做出决策从而控制智能传菜小车的行驶;方案二:将道路设置为中间白色,两侧为黑色,智能传菜小车通过摄像头感知道路的黑线从而控制智能传菜小车的行驶。

在厨房上方设置有智能传菜小车的停车区与充电区,当小车电量不足时自动去充电,充电期间系统关闭不再接收送餐任务,充电区使用红外定位装置使智能传菜小车与充电桩进行对接,完成充电工作,当充电完成会到停车区有序排队等待送餐命令。

所述智能传菜小车工作过程是:智能传菜小车与餐厅服务器、送餐呼叫器和餐盘回收呼叫器通过无线通讯连接,餐厅服务器会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配给多位厨师进行菜品准备,厨师通过可操作屏接单,菜品准备完成后按键呼叫传菜小车,排在第一位的小车回去厨房接收送餐,根据餐厅服务器传达的信息,小车通过订餐时间及菜名完成餐桌号对应,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对应的餐桌号数,方便服务员准确送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