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li和Tobii的汽车HUD眼动辅助手势交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4547阅读:903来源:国知局
基于Soli和Tobii的汽车HUD眼动辅助手势交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人机交互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车载人机交互方案的用户体验不良。随着汽车智能化和车联网服务的发展,车内的设备和信息都较以往大幅增加,车载系统越来越复杂化,同时人车交互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驾驶员的认知负荷较高,传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实体按键、旋钮、触控屏)无法解决新形势下的问题,导致车载人机交互用户体验不良。

新兴的车载人机交互方案存在不足:

“新兴的车载人机交互方案”指与本发明相关的两项技术:手势交互和汽车平视现实(HUD)。

1、手势交互:目前市场上有部分厂商(如宝马7系)推出支持手势交互的车载系统,但其方案有三方面的缺点:

(1)一种手势只能支持单一的操作指令,为了不使交互方式过于复杂,手势交互只能进行非常有限的操作;

(2)现有手势识别的技术采用了计算机视觉的方案,通过摄像头捕捉手部动作容易受到遮挡,因此对手势发生的位置有较严格的要求(例如在中控面板正前方),操作时手部不得不离开方向盘。这样使的驾驶员的认知负荷提升,造成驾驶分心;

(3)计算机视觉的识别方案可靠性较差,容易带来误操作、识别错误、操作延迟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十分影响驾驶来安全。

2、汽车HUD:汽车HUD是一种将车载系统信息投影在挡风玻璃上的装置,传统的HUD一般仅具有呈现速度等信息的很有限的功能,少数新出现的HUD产品具备手势或语音操作的功能(如Navdy),但没有考虑HUD的应用特点,依然沿用了屏幕显示的交互逻辑,容易造成驾驶员的分心,导致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首次公开一种盒式结构的车内交互装置,安装于车内,实现辅助驾驶员在驾驶时对车载电子设备的显示和输入的交互。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Soli和Tobii的汽车HUD眼动辅助手势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装置设计成一体式的盒壳体结构,安装于放置于仪表盘上方区域,包括底壳、外壳顶部6、采集和发射面、投影反射面、主板;所述采集和发射面位于盒体外,面向驾驶员;所述投影发射面面向挡风玻璃;所述主板安装于盒体内部,盒内部件以及与主板相连接的外围功能模块有Tobii眼动追踪器1、雷达天线4、Soli微型雷达芯片8、镜面反光板7、图像处理和微型投影单元5、处理器12,

所述Tobii眼动追踪器1位于采集和发射面上,对准驾驶员的眼睛,捕捉驾驶员眼球的运动;

所述雷达天线4位于采集和发射面上,用于发射和接收雷达信号;

所述Soli微型雷达芯片8与雷达天线4连接,用于识别驾驶员手部动作;

所述镜面反光板7安装于盒体的投影反射面上,将HUD图形折射到挡风玻璃上;

所述图像处理和微型投影单元5安装于主板上,生成和渲染HUD界面图像,并经镜面反光板7投影到汽车挡风玻璃上,通过镜面反光板7的折射增加虚像成象距离;

所述处理器12通过主板分别与Tobii眼动追踪器1、Soli微型雷达芯片8、图像处理和微型投影单元5连接集成交互数据,产生交互指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实现辅助驾驶员在驾驶时对车载电子设备的显示和输入的交互。通过眼动和手势交互的配合,模仿了人类自然手势交流的方式,使汽车人机交互更直觉化,驾驶员的认知负荷因此降低,用户体验更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透视图和爆炸图(A)

图2.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透视图和爆炸图(B)

图3.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透视图和爆炸图(C)

图4.本实用新型使用场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由以下技术支持产生:

1.Tobii是一款可以嵌入到产品内部的视觉运动追踪器(eye tracker),可以获取人眼注视位置的数据,并转化为数字信号,供眼动交互系统使用。

2.Soli是一款利用微芯片雷达识别出细微的手指活动的产品,由谷歌公司研发。相比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手势的方法,识别动作更准确、及时,对手部动作的位置、幅度具有更大包容性。

3.汽车HUD(heads-up display)是指将车载系统界面通过投影设备,经过镜面折射投影到挡风玻璃或外设的玻璃板上形成虚像的设备。能使驾驶员操作车载系统无需将视线移动到行驶道路视野之外。

4.眼动辅助手势交互是指利用眼动追踪设备,将人眼运动信息作为交互系统的一部分输入数据,结合手势识别设备获取到的手势信息,提升手势交互的准确度、降低复杂度,建立更好的用户体验。

(二)、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介绍。

本实用新型系统由Tobi眼动追踪器、Soli手势识别雷达输入交互数据,通过CAN总线与车载设备通信,并通过图像处理和微型投影单元输出HUD界面。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系统:Soli手势识别雷达和Tobii眼动追踪器的数据传输到交互数据集成处理器中,经处理器处理后生成操作指令,将操作指令经CAN总线发送到各车载设备的电子控制单元。另,将车载设备的状态数据经CAN总线返回到处理器,发送到HUD图像处理和微型投影单元。

利用微型投影仪(5)将HUD界面图像经一块镜面(7)反射投影到汽车挡风玻璃上,虚像显示在挡风玻璃外约2米位置。HUD界面包含代表车内可操控设备的图标.操作过程中HUD界面起到操作效果反馈的作用。

利用Tobii IS4(1)获取驾驶员的视觉注视的位置数据,系统根据驾驶员视 线注视位置判断驾驶员此时的需求和意图。

利用Soli(8)获取驾驶员手部动作,驾驶员通过手势与车载系统交互,以控制车内设备。手势和眼动数据在交互数据集成处理器(12)中生成操作指令,经过CAN总线发送到各车载设备电子控制单元,执行交互指令,同时,车载设备的状态数据经CAN总线返回到处理器,HUD界面产生响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实施例,整个装置设计成一体式的盒壳体结构,安装于放置于仪表盘上方区域,包括支架体、采集和发射面、投影反射面、主板,所述支架体用于固着整个盒体;所述采集和发射面位于盒体外,面向驾驶员;所述投影发射面面向挡风玻璃;所述主板安装于盒体内部,盒内部件以及与主板相连接的外围功能模块有:

Tobii眼动追踪器1:传感器位于采集和发射面上,对准驾驶员的眼睛,捕捉驾驶员眼球的运动。开机后需按照HUD界面校准。

雷达天线4:为Soli的雷达的组成部分,该Soli的雷达天线位于采集和发射面上,用于发射和接受驾驶员手部动作信号。

Soli微型雷达芯片8:为Soli的雷达的组成部分,与雷达天线4连接,用于识别驾驶员手部动作。

图像处理和微型投影单元5:安装于主板上,生成和渲染HUD界面图像,并经镜面反光板7投影到汽车挡风玻璃上。

镜面反光板7:安装于盒体的投影反射面上,将HUD图形折射到挡风玻璃上,通过折射增加虚像成象距离。

交互数据集成处理器12:通过主板分别与Tobii眼动追踪器1、Soli微型雷达芯片8、图像处理和微型投影单元5连接,用于数据处理和产生交互指令。该交互数据集成处理器12,完成数据的交互以及产生交互指令,采用现有技术,不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创新点。

开关按钮2:连接于主板上。按钮边缘有环形指示灯,当本设备关闭时,短按一次按钮开启本设备,指示灯亮起3秒;当设备开启时,短按按钮一次指示灯亮起三秒,长按3秒按钮设备关闭。

USB插孔9:连接于主板上,用于设备的开发、维护和拓展。

数据线10:限制布置在主板上,用于实现整个系统的数据传输和供电。

散热电扇11:连接于主板上,获得电源,用于设备降温。

进一步优化,还设有滤光片3:设于采集和发射面外,用于滤光、保护和固定眼动追踪器和雷达天线。

所述的支架13:具体设计为:呈拱型,可通过弯折调节弧度,用于将产品固定在仪表盘上方。

具体的,还可以设置外壳顶部6:用于保护和固定内部部件。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放置于仪表盘上方,安置时可通过调节支架来调整设备高度,使设备与驾驶员视线之间无遮挡,且HUD投影处于挡风玻璃适宜区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