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现金物流系统用RFID高速采集通道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8383阅读:1012来源:国知局
银行现金物流系统用RFID高速采集通道门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银行安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银行现金物流系统用RFID高速采集通道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RFID通道门技术的日益成熟,该RFID通道门已经在银行现金物流系统中逐步普及。银行中用来装载现金的运输箱上设置有相应的感应芯片,在运输箱入库或者出库时均会通过该RFID通道门进行记录并将相应的信息进行记录。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RFID通道门由于接收到的感应芯片的信号强度较弱,在后续的存储与对比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对感应芯片的编码信号进行处理才能识别,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感应芯片的编码信号的采集速度与辨识率,导致采集的效率偏低,且辨识的准确性较低,不利于系统的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银行现金物流系统用RFID高速采集通道门系统,提高了RFID通道门对感应芯片的编码信息的采集效果,降低了后续的处理难度,进而提高了编码信息的采集准确性与辨识率,从而达到了高速采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银行现金物流系统用RFID高速采集通道门系统,包括远端服务器,还包括与远端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的子控制器,与子控制器相连接的RFID通道门;所述RFID通道门由RFID通道门主体,以及设置在RFID通道门主体上的RFID读卡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组成;其中,RFID读卡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子控制器相连接,RFID读卡器与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由三极管VT1,运算放大器P1,运算放大器P2,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串接在三极管VT1的集电 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2,一端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滑动端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正极与电阻R3和滑动变阻器RP1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3,正极经电阻R5后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4,负极与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2,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8,正极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0后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6,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9,一端与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1,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5,一端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6,一端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7,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7,以及与电容C7并联设置的电阻R12组成;其中,电容C1的正极作为该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且与RFID读卡器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作为该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且与子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子控制器选用智能设备,且该智能设备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作为优选,所述运算放大器P1和运算放大器P2的型号均为LM32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信号处理电路,能够在感应芯片的编码信号输出RFID读卡器时直接进行滤波与放大处理,通过该信号处理电路直接将非感应芯片的编码信号的杂波滤除,避免了杂波信号经放大后对信号后续辨识时造成的影响,从而很好的降低了后续信号处理的难度,而放大后的感应芯片编码信号则更易于辨识,从而使得后续的远端服务器对信号的读取速度提升38~59%,同时提升 远端服务器对该信号的读取准确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系统的信号读取准确性平均能达到9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银行现金物流系统用RFID高速采集通道门系统,包括远端服务器,还包括与远端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的子控制器,与子控制器相连接的RFID通道门;所述RFID通道门由RFID通道门主体,以及设置在RFID通道门主体上的RFID读卡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组成;其中,RFID读卡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子控制器相连接,RFID读卡器与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接。

RFID通道门设置在各个银行网点中,并分别设置子控制器使其与远端服务器相连接的并最终构成一个网络系统来掌控运输箱的出库与入库。

远端服务器设置在银行后台,用来存储和比对通过RFID通道门进出的运输箱上的感应芯片信息,运输箱在经过RFID通道门时,其上设置的感应芯片被RFID通道门读取并发送给子控制器,再经子控制器发送到与该子控制器相连接的远端服务器。若是运输箱出库,则远端服务器存储该感应芯片的编号信息;若是运输箱入库则远端服务器将该感应芯片的编号信息与存储在远端服务器中的运输箱的出库信息进行比对并存储记录。

子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与该远端服务器相连接,并用于将通过RFID通道门的运输箱的编号信息发送给远端服务器。

在远端服务器和子控制器上还分别设置有使其可以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的信号发射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且该信号发射装置与该信号接收装置相互匹配。

如图2所示,信号处理电路由三极管VT1,运算放大器P1,运算放大器P2, 滑动变阻器RP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以及电阻R12组成。

连接时,电容C1的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2串接在三极管VT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滑动变阻器RP1的一端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滑动端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电容C3的正极与电阻R3和滑动变阻器RP1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电容C4的正极经电阻R5后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电容C2的负极与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8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电容C6的正极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0后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与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电容C5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电阻R6的一端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电容C7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12与电容C7并联设置。

其中,电容C1的正极作为该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且与RFID读卡器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作为该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且与子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该信号处理电路能够在RFID读卡器输出信号时便对该信号进行处理,提高了经过该信号处理电路的有效信息的信号强度,并对无用的信号进行滤除处理,以降低后续信号的辨识难度。

运输箱经过该RFID通道门时,运输箱上设置的感应芯片发出的感应信号经RFID读卡器的天线进入RFID读卡器中,在该信号输出RFID读卡器时经运算 放大器P1及其外围元器件组成的强效滤波电路中进行滤波处理,降低了信号中的杂波信号;滤波后的信号再经过运算放大器P2及其外围元器件组成的信号放大电路进行放大,以提高信号的辨识度。通过信号处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RP1可以调整该电路对信号接收的频率范围,从而直接将频率范围外的杂波信号进行滤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感应芯片的信号频率调整具体的滤除频率,进一步提高了信号接收的准确性,从而更好的扩大的了信号接收的范围。

所述子控制器选用智能设备,且该智能设备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若不考虑到灵活性,该子控制器还可以选用台式电脑或者工控机。

所述运算放大器P1和运算放大器P2的型号均为LM324。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