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积分管理信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6337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流动人口积分管理信息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特别涉及流动人口积分管理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流动人口积分管理信息系统依托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建立,积分系统充分应用流动人口数据库中的流动人口基本信息与部门共享信息。区级公安、人社、计生、教育等部门,将流动人口积分有关的信息通过电子政务外网交换到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再交换到区流动人口积分数据库。

积分数据库的应用服务器是用于存储积分数据,部署积分管理应用软件。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设备中广泛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源供应模块同时供电,这种多电源供电技术的学术名称为冗余电源。冗余电源一般是由两个或多个完全一样的电源单体组成,由芯片控制电源单体进行负载均衡,当一个电源单体出现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单体马上可以接管其工作,在更换电源单体后,又是多个电源单体协同工作。

现有技术的冗余电源在工作过程中,会因电流做功而发热,若温度持续超过电源所能承受的最高允许温度,就会大大降低电源的使用寿命,甚至引起爆炸等危险事故,然而工作人员往往无法及时察觉电源上的温度变化,而错过了最佳补救时间,因此现有的冗余电源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动人口积分管理信息系统,当电源单体的温度超过最高允许温度后,能够自动发出警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流动人口积分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用于存储积分数据的应用服务器,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多个电源单体,多个所述电源单体上均设有温度报警装置,所述温度报警装置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源单体表面的温度变化以输出相应的温度检测信号;

多谐振荡单元,耦接于温度检测单元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并根据温度检测信号的值输出相应频率的振荡信号;

频率解码单元,具有一对应于最高允许温度的中心频率,耦接于多谐振荡单元以接收振荡信号,并将振荡信号的频率大小与中心频率进行比较后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警示单元,耦接于频率解码单元以接收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控制信号;

当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电源单体表面的温度超过最高允许温度以使振荡信号的频率落在频率解码单元的中心频率时,所述频率解码单元控制警示单元进行警示。

采用上述方案,温度检测单元能够实时监测电源单体表面的温度,多谐振荡单元可根据温度检测单元所输出的不同数值的温度检测信号来输出不同频率的振荡信号至频率解码单元;当外界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振荡信号的频率也会发生相应地变化;当温度超过最高允许温度时,振荡信号的频率正好落在频率解码单元的中心频率,使频率解码单元控制警示单元告警;采用上述方式,能够精确检测电源单体表面的温度变化,当温度过高时,警示单元能够自动进行警示,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作为优选,所述频率解码单元耦接有用于调节中心频率的调节部。

采用上述方案,调节部能够调节频率解码单元的中心频率,从而调节对应的最高允许温度,以适应不同工况。

作为优选,所述警示单元包括自锁部和耦接于自锁部的警示部,所述自锁部耦接于频率解码单元以接收控制信号并输出相应的自锁信号,所述警示部响应于自锁信号以保持警示状态。

采用上述方案,自锁部能够对警示单元的警示状态进行锁定,避免电源单体表面的温度在最高允许温度附近波动而使警示单元的警示效果发生跳变,从而延续警示部的警示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自锁部还耦接有用以解除警示部警示状态的复位部。

采用上述方案,复位部能够在电源单体表面的温度下降至安全温度后,通过手动方式对自锁部进行复位,以解除警示部的警示状态,避免警示单元始终处于告警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警示部包括发声报警器和发光报警器。

采用上述方案,发声报警更加醒目,更易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发光报警能够在暗光环境下为工作人员提供指引,使人们能够快速查找到出现高温现象的电源单体。

作为优选,所述警示部耦接有响应于控制信号以切断电源单体的切断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切断单元包括耦接于警示部的延时部和耦接于延时部的切断部,所述延时部响应于控制信号以输出延时信号,所述切断部响应于延时信号以延时切断电源单体。

采用上述方案,当警示单元进入警示状态后,延时部开始延时,若警示单元在告警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没有及时赶到,或者电源单体表面的温度没有下降,则切断部能够自动切断该电源单体,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作为优选,所述多谐振荡单元为555多谐振荡器。

采用上述方案,555定时芯片成本低,由其所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结构简单,能够稳定持续地输出振荡信号至频率解码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频率解码单元包括解码器LM567、电容C3、C4、C5、继电器K1和续流二极管D1;所述调节部为可变电阻RP;解码器LM567的3脚耦接于多谐振荡部的输出端,5脚耦接于可变电阻RP的一端,可变电阻RP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3耦接于电源E的负极;解码器LM567的6脚耦接于可变电阻RP和电容C3的连接点;解码器LM567的4脚耦接于电源E的正极,7脚耦接于电源E的负极,1脚通过电容C4耦接于电源E的负极;解码器LM567的2脚通过电容C5耦接于电源E的负极;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耦接于电源E的正极,另一端耦接于解码器LM567的8脚;续流二极管D1与继电器K1的线圈反并联。

采用上述方案,LM567芯片性能可靠、成本低,通过上述连接方式构成了选频电路,能够快速对特定频率的振荡信号进行识别;当LM567的3脚接收到具有中心频率的振荡信号时,其能输出低电平信号至继电器K1,使继电器K1的线圈吸合,从而控制警示单元工作;通过调节可变电阻RP的阻值能够调节频率解码单元的中心频率,以调节对应的最高允许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自锁部包括发光二极管LD1、光敏三极管Q1、发光二极管LD2、光敏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LD3和光敏三极管Q3;发光二极管LD1的阳极耦接于频率解码单元以接收控制信号,阴极接地;光敏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电压V2,发射极耦接于发光二极管LD2的阳极;光敏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光敏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耦接于发光二极管LD2的阳极;发光二极管LD2的阴极耦接于发光二极管LD3的阳极,发光二极管LD3的阴极接地;光敏三极管Q1光耦合于发光二极管LD1,光敏三极管Q2光耦合于发光二极管LD2,光敏三极管Q3光耦合于发光二极管LD3。

采用上述方案,上述连接方式构成了具有自锁功能的开关电路,发光二极管LD1和光敏三极管Q1,发光二极管LD2和光敏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LD3和光敏三极管Q3分别构成了三对光电耦合器,分别起到触发、自锁和开关的作用;当有启动触发信号加于发光二极管LD1时,光敏三极管Q1导通,发光二极管LD2和LD3都有电流流过而发光,使光敏三极管Q2和光敏三极管Q3导通。当触发信号消失后,发光二极管LD1不发光而使光敏三极管Q1截止,但此时发光二极管LD2已导通,发光二极管LD2和发光二极管LD3的电流由光敏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路提供,使光敏三极管Q3继续维持导通状态,相当于开关继续接通,直到电源电压V2消失才能使电路恢复原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温度检测单元能够监测对应电源单体上的温度变化,当温度超过电源单体所能承受的最高允许温度后,警示单元就会自动发出警示,以提醒工作人员,避免电源单体会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三。

图中:1、电源单体;2、温度检测单元;3、多谐振荡单元;4、频率解码单元;5、警示单元;6、调节部;7、自锁部;8、警示部;9、复位部;10、发声报警器;11、发光报警器;12、切断单元;13、延时部;14、切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流动人口积分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用于存储积分数据的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包括多个电源单体1,还包括放置冗余电源的盒体,盒体呈长方体状,在盒体内设置有电源单体1放置槽并在盒体前侧面开有放置槽开口,盒体前部安装设置有连接冗余电源的AC电源开关、主电压输出指示灯、待机电压输出指示灯。

多个电源单体1上均设有温度报警装置,温度报警装置包括温度检测单元2、多谐振荡单元3、频率解码单元4、警示单元5。

如图1所示,温度检测单元2用于检测电源单体1表面的温度变化以输出相应的温度检测信号,温度检测单元2为热敏电阻Rt,这里优选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即电阻值能够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反之,电阻值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热敏电阻Rt的型号优选采用NTC 5D-13。将热敏电阻Rt设置在电源单体1的表面,便能更好地监测电源单体1的温度变化。

如图1所示,多谐振荡单元3耦接于温度检测单元2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并根据温度检测信号的值输出相应频率的振荡信号。多谐振荡单元3为555多谐振荡器,其包括555定时器、电阻R1、电容C1和C2;电阻R1的一端耦接于电源E的正极,另一端耦接于热敏电阻Rt的一端,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1耦接于电源E的负极;555定时器的7脚耦接于电阻R1和热敏电阻Rt的连接点,6脚和2脚均耦接于热敏电阻Rt和电容C1的连接点,4脚和8脚均耦接于电源E的正极,1脚接地,5脚耦接于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耦接于电源E的负极;555定时器的3脚输出振荡信号至频率解码单元4的输入端。

接通电源后,电容C1被充电,当电容C1上的节点电压上升到电源E电压的三分之二时,555定时器的3脚输出低电平,同时其内部的放电三极管导通;此时电容C1通过热敏电阻Rt和放电三极管放电,使电容C1的节点电压下降;当电容C1上的节点电压下降到电源E电压的三分之一时,555定时器的3脚电压翻转为高电平,当电容C1上的节点电压上升到电源E电压的三分之二时,555定时器的3脚又翻转为低电平,如此周而复始;于是,在555定时器的3脚就得到一个周期性的矩形波,其振荡频率f=1.43/[(R1+2Rt)C1];由于热敏电阻Rt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因此当电源单体1表面的温度上升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减小,根据振荡频率的关系式可得,振荡频率增加;反之,当电源单体1表面的温度下降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增加,振荡频率随之减小。

如图1所示,频率解码单元4具有一对应于最高允许温度的中心频率,其耦接于多谐振荡单元3以接收振荡信号,并将振荡信号的频率大小与中心频率进行比较后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频率解码单元4耦接有用于调节中心频率的调节部6。

如图1所示,频率解码单元4包括解码器LM567、电容C3、C4、C5、继电器K1和续流二极管D1;调节部6为可变电阻RP;解码器LM567的3脚耦接于多谐振荡部的输出端,5脚耦接于可变电阻RP的一端,可变电阻RP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3耦接于电源E的负极;解码器LM567的6脚耦接于可变电阻RP和电容C3的连接点;解码器LM567的4脚耦接于电源E的正极,7脚耦接于电源E的负极,1脚通过电容C4耦接于电源E的负极;解码器LM567的2脚通过电容C5耦接于电源E的负极;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耦接于电源E的正极,另一端耦接于解码器LM567的8脚;续流二极管D1与继电器K1的线圈反并联。

如图1所示,解码器LM567的5脚和6脚用于提供输出波形,8脚为解码器LM567的主要输出口,5脚和6脚外接的可变电阻RP及电容C3决定了解码器LM567的中心频率(f0=1/1.1RC),其中公式中的R代表可变电阻RP的有效电阻值,C代表电容C3的电容值,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可变电阻RP的阻值来调节频率解码器LM567的中心频率大小;解码器LM567的2脚对地接电容C5为相位比较器输出的低通滤波器,1脚对地接电容C4为正交相位检波器的输出滤波,其中电容C4的电容值应不小于电容C5的两倍;解码器LM567的3脚为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多谐振荡单元3输出的振荡信号;当解码器LM567所接收到的振荡信号的频率正好落在其中心频率时,逻辑输出端8脚输出低电平信号至继电器K1,使继电器K1的线圈两端产生电位差,从而得电吸合;否则,解码器LM567的8脚输出高电平信号,继电器K1的线圈不得电,进而无法吸合。

如图2所示,警示单元5耦接于频率解码单元4以接收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控制信号,警示单元5包括自锁部7和耦接于自锁部7的警示部8。

如图2所示,自锁部7耦接于频率解码单元4以接收控制信号并输出相应的自锁信号。自锁部7包括发光二极管LD1、光敏三极管Q1、发光二极管LD2、光敏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LD3和光敏三极管Q3;发光二极管LD1的阳极耦接于频率解码单元4以接收控制信号,阴极接地;光敏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电压V2,发射极耦接于发光二极管LD2的阳极;光敏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光敏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耦接于发光二极管LD2的阳极;发光二极管LD2的阴极耦接于发光二极管LD3的阳极,发光二极管LD3的阴极接地;光敏三极管Q1光耦合于发光二极管LD1,光敏三极管Q2光耦合于发光二极管LD2,光敏三极管Q3光耦合于发光二极管LD3。

如图2所示,自锁部7还耦接有用以解除警示部8警示状态的复位部9,复位部9为常闭按钮SB,其串联于光敏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电压V2之间。

如图2所示,警示部8响应于自锁信号以保持警示状态,警示部8包括发声报警器10和发光报警器11。

如图2所示,其中,发声报警器10包括继电器KA、续流二极管D2和蜂鸣器SP,继电器KA的线圈的一端耦接于电压V3,另一端耦接于光敏三极管Q3的集电极,光敏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续流二极管D2与继电器KA的线圈反并联,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1的一端耦接于电压V4,另一端耦接于蜂鸣器SP的一端,蜂鸣器SP的另一端接地。

如图2所示,发光报警器11包括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2和发光二极管LED,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2的一端耦接于电压V5,另一端耦接于发光二极管LED的阳极,发光二极管LED的阴极接地。

当温度检测单元2检测到电源单体1表面的温度超过最高允许温度以使振荡信号的频率落在频率解码单元4的中心频率时,频率解码单元4控制警示单元5进行警示。

如图3所示,警示部8耦接有响应于控制信号以切断电源单体1的切断单元12,切断单元12包括耦接于警示部8的延时部13和耦接于延时部13的切断部14。

如图3所示,延时部13响应于控制信号以输出延时信号,延时部13包括时间继电器KT、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3和续流二极管D3,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3的一端耦接于电压V6,另一端耦接于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的一端,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续流二极管D3和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反并联。

如图3所示,切断部14响应于延时信号以延时切断电源单体1,切断部14为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断开瞬时闭合常闭触点KT-1,其串联于电源单体1的输出回路。

如图1所示,电源E的正极还串联有开关S,合上开关S,便能让电源E进行供电,从而使温度报警装置进入工作状态;若断开开关S,则电源E被切断,使温度报警装置停止工作,便于检修和维护,还可以节省电能。

上述电路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合上开关S的前提下,当电源单体1表面的温度正常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较高,使多谐振荡单元3输出的振荡信号的频率低于频率解码单元4的中心频率,从而使频率解码单元4输出高电平信号至继电器K1的线圈,继电器K1的线圈不动作,其对应的常开触点K1-1处于断开状态,切断发光二极管LD1,使发光二极管LD1不发光,光敏三极管Q1不导通,发光二极管LD2和LD3都不发光,光敏三极管Q2和Q3也都处于截止状态,使得继电器KA的线圈处于失电状态,其对应的常开触点KA-1与KA-2均断开,使蜂鸣器SP不告警,且发光二极管LED不发光。同时,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3也断开,以切断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使得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断开瞬时闭合常闭触点KT-1处于闭合状态。这时,电源单体1能够正常地输出电能。

当电源单体1表面的温度上升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之减小,使多谐振荡单元3所输出的振荡信号的频率随之增加。当电源单体1表面的温度到达最高允许温度时,振荡信号的频率刚好增加到解码器LM567的中心频率,使频率解码单元4输出低电平信号至继电器K1,使得继电器K1的线圈得电吸合。这时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闭合,导通发光二极管LD1,光线作用于光敏三极管Q1的感光面,使光敏三极管Q1导通。发光二极管LD2和LD3全都导通,其中发光二极管LD3发光作用于光敏三极管Q3的感光面,使光敏三极管Q3导通,继电器KA的线圈得电吸合,其对应的常开触点KA-1、KA-2和KA-3全都闭合,导通蜂鸣器SP和发光二极管LED的供电回路,使蜂鸣器SP发出警报声,发光二极管LED通过发光进行提示。

同时发光二极管LD2发光作用于光敏三极管Q2的感光面,使得光敏三极管Q2导通,且光敏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LD2的阳极构成反馈回路,以通过电压V2持续为发光二极管LD2供电,使得发光二极管LD2与LD3都能够持续导通发光。这时即便电源单体1表面的温度发生变化,电压V1被切断,导致发光二极管LD1截止,光敏三极管Q2与Q3还能够保持在导通状态,使继电器KA的线圈始终处于得电状态,蜂鸣器SP持续发出警报声,而发光二极管LED则持续发光。

当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3闭合后,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得电吸合,开始进入计时状态,若在设定的时间周期内,电源单体1的温度还未下降至正常值,则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断开瞬时闭合常闭触点KT-1断开,以切断电源单体1,使其停止供电,从而保证安全性。

待电源单体1的温度恢复正常后,由多谐振荡单元3输出的振荡信号频率再次低于解码器LM567的中心频率,使继电器K1的线圈失电复位,其对应的常开触点K1-1重新断开。

这时若要关闭警示,只需按下常闭按钮SB,切断电压V2,使发光二极管LD2、LD3都被切断,两者对应的光敏三极管Q2、Q3均截止,继电器KA的线圈失电复位,其对应的常开触点KA-1、KA-2与KA-3全都断开,切断蜂鸣器SP和发光二极管LED,使得蜂鸣器SP停止报警,且发光二极管LED停止发光。同时,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也被切断,进而失电复位,对应的延时断开瞬时闭合常闭触点KT-1重新闭合。

该冗余电源可应用于流动人口积分管理信息系统,积分管理信息系统依托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建立,积分系统充分应用流动人口数据库中的流动人口基本信息与部门共享信息。区级公安、人社、计生、教育等部门,将流动人口积分有关的信息通过电子政务外网交换到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再交换到区流动人口积分数据库。在互联网上建立个人积分信息查询系统,通过网络安全隔离技术实现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的数据交换。互联网上的数据信息为临时保存,使用结束后删除。

流动人口积分管理信息系统在逻辑结构上分五层——用户层、展示层、应用层、支撑层和数据层。

用户层提供面向最终用户的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手机、平板电脑使用积分管理信息系统。

展示层为用户层服务,展示层将众多业务应用,按照不同的权限进行组合,以统一门户的方式展示出来。

应用层为站是层服务,应用层以模块化的结构方式,将积分申请、资料录入、审核评分等业务功能实现为彼此独立的模块。

支撑层为应用层服务,支撑层提供了应用中间件、信息中间件、数据交换平台、门户引擎、工作流引擎,应用层通过支持层访问数据层。

数据层为支撑层提供服务,数据层包括积分数据库、流动人口数据库、省级流动人口数据库以及各级部门与积分相关的共享数据库。数据库之间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数据交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