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分布式配电网信息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877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分布式配电网信息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低碳化、能源利用清洁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陆续都开展了智能电网的研究工作。智能电网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为覆盖电力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以及通信等多个环节的全景实时系统。而支撑智能电网安全、自愈、绿色、坚强及可靠运行的基础是电网全景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以及累积的海量、多源、异构、多模态数据的快速分析,而广域相量监测只是智能电网监控的小部分。因而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电网运行和设备检/监测产生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电网中的大数据趋势日益明显。

申请号为201310611002.X的专利提供一种大数据管理系统,总体上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本地数据服务器,提供本地集群数据库,本地集群数据库采用双机和磁盘阵列组成高可用集群;主体数据服务器,提供集群代理服务,集群代理服务是本地集群数据库的数据访问代理服务。可选的,大数据管理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客户端,适于通过访问所述集群代理服务来确定是否有权限访问目标数据点并获取目标数据点所属的本地集群数据库的位置信息,还适于直接访问该位置信息对应的本地集群数据库。该发明公开的实施方式(1)采用分布式高可用集群架构解决系统管理超大规模数据能力;(2)采用本地实时数据库解决高频率数据采样处理能力。

申请号为201510925157.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电网规划大数据管控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层构建全局电网规划模型;建立包含电网设备、图形标准以及电网运行信息的基础数据字典;应用层对设定区域内电网设备及电网运行状态进行统计分析及实时负荷实测分析;实现电网负荷数据图表的自动填报、规划数据智能运算、规划数据智能校核、规划数据智能统计及汇总;业务层对规划电网方案进行评选;展示层对规划设计成果的集中展示、共享和信息发布。该发明以基础地理信息、电网空间和属性专题信息及电网运行实时信息等多源海量数据为核心,有效整合系统内规划设计数据资源,建立电网规划设计综合信息平台,夯实电网规划设计信息化基础。

申请号为201510695185.7的专利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网信息运维主动预警方法体系包括状态预警、阈值预警、快变预警、趋势预警、评价预警和关联预警,实现了信息运维主动预警方法与信息运维体系的有效结合;实现大数据技术在电网信息运维领域的推广应用,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了信息运维数据的高效统计分析、挖掘分析和实时流处理,有效挖掘数据价值,实现主动预警,提升信息运维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分布式配电网信息平台,利用分布式布置的电网设备终端,对电网运行相关信息进行统一汇总、展示,并通过对外接口信道实现与其他电网系统数据之间的交换、共享,形成一种大数据分析的电网运行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分布式配电网信息平台,包括信息采集端、数据传输端和查询显示端;所述信息采集端包括输入模块与传感模块,所述信息采集端与所述数据传输端连接,所述数据传输端与所述查询显示端之间设置网络数据库,所述查询显示端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液晶显示屏及安防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输端包括多路接口和无线传输通道,所述无线传输通道与所述信息采集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模块包括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所述输入模块包括便携式输入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多路接口分别连接电网GIS系统、配电监测系统和负荷调度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安防装置包括信号监测装置与影像监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影像监测装置包括高清摄像头以及与其连接的多路录像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该平台能够通过信息输入及信号传感在日常运行和常规检修试验过程中获取的各种数据,辅以必要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装置,低成本、高效率地获取配电网当前的状态;

2、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能够有效接入或集成在线监测数据、故障诊断数据、检修试验数据、缺陷信息、设备实时信息和设备运行情况等,提高了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增强了数据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3、通过多路接口的使用,能够充分利用来源不同、性质各异、处理方法不一样的数据,多路接口还可以与广域互联网络进行连接,集成国内外一些成熟的状态分析算法和企业员工的经验,采用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复合式专家系统来建立设备的状态分析模型,对设备进行状态评价;

4、该平台立足大数据分析,致力于统筹配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资源,推进输变电设备运行与电网调度运行的业务融合,开展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分析业务,调整调度体系功能结构,变革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构筑配电网新型运行体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分布式配电网信息平台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分布式配电网信息平台,包括信息采集端1、数据传输端2和查询显示端3;信息采集端1包括输入模块6与传感模块,信息采集端1与数据传输端2连接,查询显示端3包括人机交互模块8、液晶显示屏9及安防装置。安防装置包括信号监测装置10与影像监测装置。影像监测装置包括高清摄像头11以及与其连接的多路录像机12。传感模块包括电压传感器4和电流传感器5,输入模块6包括便携式输入终端。这样设计是为了通过信息输入及信号传感在日常运行和常规检修试验过程中获取的各种数据,辅以必要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装置,低成本、高效率地获取配电网当前的状态,并且安防装置除了包括对影像信号的监控,还包括电子防护,信号监测装置可以检测到平台中出现的信息紊乱及电子信号紊乱,从而发出报警指令,快速终止当前操作,达到保护目的。

数据传输端2包括多路接口13和无线传输通道14,无线传输通道14与信息采集端1连接,数据传输端2与查询显示端3之间设置网络数据库7,网络数据库能够有效接入或集成在线监测数据、故障诊断数据、检修试验数据、缺陷信息、设备实时信息和设备运行情况等,提高了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增强了数据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多路接口分别连接电网GIS系统15、配电监测系统16和负荷调度系统17,可以将电网信息数据有效记录为数据存储层,提供通用数据存储服务,并提供基于标准的通用数据交换, 实现信息互联和信息访问;多路接口分别与负荷调度系统和配电监测系统的连接,可以有效采集温度,风速,落雷类状态信息与配电线路跳闸情况、负荷情况、线路铭牌类参数信息,这样通过不同多路接口的互联,能够充分利用来源不同、性质各异、处理方法不一样的数据,同时,作为进一步地,多路接口还可以设置与广域互联网络进行连接的接口,这样就可以集成国内外一些成熟的状态分析算法和企业员工的经验,采用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复合式专家系统来建立设备的状态分析模型,对设备进行状态评价。本实用新型的分布式配电网信息平台立足大数据分析,致力于统筹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资源,推进输变电设备运行与电网调度运行的业务融合,开展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分析业务,整合配电网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相关业务,调整调度体系功能结构,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构筑配电网新型运行体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还可以实现许多可选的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