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及识别码扫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314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摄像装置及识别码扫描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装置及识别码扫描机。



背景技术:

二维码(Quick Response Code),又称二维条码,它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是所有信息数据的一把钥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各产品上使用二维码,能对所加工各产品的加工信息,包括加工时间、加工人员、加工状态等信息均进行详细记录,以实现对各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长期、有效监控,将会给应用企业带来极大的附加应用价值。

通常,生产厂商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二维码扫描系统对产品上的二维码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录入系统,以实现对产品信息的采集及跟踪等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二维码扫描系统在对批量小型化的电子产品上的二维码识别时,例如用于组装手机的各电子产品等,是对各个产品的二维码逐一的进行扫描,消耗时间长,并且扫描识别的准确率低,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识别码扫描机,能够提高识别码扫描机的稳定性,提高识别的准确率。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发光灯、摄像头、固定板及固定座,所述发光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的第一端面上,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的第二端面上,且所述固定板的第一端面与所述安装底座的第三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安装底座的第一端面与所述安装底座的第二端面相对,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第二端面上,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固定装置所述摄像头,所述安装底座的中部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底座的第一端面及所述安装底座的第二端面的通孔,所述摄像头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中心线重合。

具体地,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两支撑板,所述两支撑板的第一端面分别对称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第二端面上,所述两支撑板的第二端面分别固定在所述安装底座的第二端面上。

具体地,所述发光灯为环形发光灯,所述发光灯的内圈与所述安装底座的通孔对应,并位于所述通孔的正下方。

具体地,所述发光灯的内圈的半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半径。

具体地,所述摄像头为高倍镜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识别码扫描机,所述识别码扫描机包括安装座、传送机构及扫描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与所述扫描机构分别装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将具有识别码的多个产品传送到所述扫描机构中,其中,所述扫描机构包括上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用于识别所述多个产品,以追踪记录各个产品。

具体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第四支撑件、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底板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面分别抵靠于所述底板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固定板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三支撑件与所述第四支撑件沿所述底板中心线对称布置,且所述第三支撑件、第四支撑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三支撑件、第四支撑件的第一端面分别抵靠于所述底板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三支撑件、第四支撑件的第二端面上。

具体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两固定支架、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夹持装置及承载板,每个固定支架均包括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滑杆及第一导轨,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穿设装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及所述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导轨抵靠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滑杆平行设置,所述两固定支架分别对称固定装置于所述底板的第一端部及所述底板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固定装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端上,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可滑动套设于所述滑杆中,且固定装置于所述第一导轨的第一滑块上,所述夹持装置固定装置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及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预设位置处,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共同将所述承载板运送到预设位置时,所述承载板被所述夹持装置夹持固定。

具体地,所述扫描机构还包括第三传送装置、第四传送装置、第二导轨,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固定装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导轨固定装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并与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平行设置,所述第四传送装置的第一端装置于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滑块上,所述第四传送装置的第二端装置于所述第二导轨的第二滑块上,所述摄像装置的第第一端面装置于所述第四传送装置的滑块上,所述摄像装置跟随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滑块及所述第四传送装置的滑块滑动而移动,以使所述摄像装置扫描位于所述承载板上的所有产品。

具体地,所述摄像装置每次可采集8个产品的识别码,所述识别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

本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装置及识别码扫描机,通过增加安装座的重量,并对安装座的重心降低,以提高摄像装置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摄像装置扫描时的识别准确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码扫描机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码扫描机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识别码扫描机的俯视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识别码扫描机中的摄像装置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摄像装置的仰视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期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识别码扫描机及供电电源的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期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码扫描机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码扫描机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识别码扫描机的俯视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识别码扫描机100包括安装座10、传送机构20、扫描机构30、处理模块40及控制模块50。

具体地,传送机构20与扫描机构30分别装置于安装座10上。传送机构20与处理模块40电连接,处理模块40与扫描机构30电连接,处理模块40与控制模块50电连接。控制模块50还分别与传送机构20及扫描机构30电连接,以控制传送机构20或扫描机构30进行相应的动作。传送机构20用于将具有识别码的多个产品(图未示出)传送到扫描机构30中。扫描机构30用于识别多个产品,并将识别信息传输至处理模块40,以追踪记录各个产品。

安装座10固定安装在柜体(图未标示)上,并且尽量降低安装座10的安装高度,从而使整个识别码扫描机100的重心较低。具体地,安装座10包括底板11、第一支撑件12、第二支撑件13、第三支撑件14、第四支撑件15、第一固定板16及第二固定板17。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2与第二支撑件13沿底板11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且第一支撑件12、第二支撑件13的第一端面分别抵靠在底板11的第一端部。第一固定板16分别抵靠在第一支撑件12、第二支撑件13的第二端面上,具体地,第一固定板16固定放置在第一支撑件12、第二支撑件13的第二端面上,并呈水平放置。其中,第一支撑件12中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对,第二支撑件13中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对。第三支撑件14与第四支撑件15沿底板11中心线对称布置,且第三支撑件14、第四支撑件15分别与第一支撑件12、第二支撑件13对应设置。第三支撑件14、第四支撑件15的第一端面分别抵靠在底板11的第二端部。第二固定板17分别抵靠在第三支撑件14、第四支撑件15的第二端面上,具体地,第二固定板17固定放置在第三支撑件14及第四支撑件15的第二端面上,并呈水平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2、第二支撑件13、第三支撑件14及第四支撑件15均为呈工形支撑件。底板11可为中空方形钢板,底板11、第一固定板16及第二固定板17的厚度为1~3CM,以增加底板11的重量,从而提高识别码扫描机100的稳定性,提高识别的准确率。

具体地,传送机构20包括两固定支架21、第一传送装置22及第二传送装置2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传送机构20进一步包括夹持装置24、第一传感器(图未示出)、第二传感器(图未示出)及承载板25。

具体地,每个固定支架21均包括第一固定端211、第二固定端212、滑杆213及第一导轨214。滑杆213的两端分别穿设装置在第一固定端211及第二固定端212上。第一固定端211,第二固定端212固定在底板11的端面上。第一导轨214抵靠在底板11的端面上,第一导轨214位于滑杆213的正下方,且第一导轨214与滑杆213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两固定支架21分别对称固定装置于底板11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具体地,两固定支架21分别靠近第一固定板16及第二固定板17的下方设置。

第一传送装置22与第二传送装置23的结构相对称,其中,第一传送装置22与第二传送装置23可以但不限于履带式传送装置。具体地,第一传送装置22与第二传送装置23共同将承载板25进行运送到预设位置。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装置22固定装置于第一固定端211上,第二传送装置23可滑动套设于滑杆213中,且固定装置于第一导轨214的第一滑块215上,从而使得第二传送装置23可沿第一导轨214延伸方向移动,进而使得传送机构20可以传输不同尺寸大小的承载板25。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25用于承载多个产品,以在承载板25上设置多个网格251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承载板25上的每个网格251中布置有多个产品,其中,每个网格251可以但不限于均匀布置8个产品。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网格251布置的8个产品为用于组装手机的各小型化电子器件,但并不限于此。进一步地,各个小型化电子器件上设置有识别码,在本实施例中,识别码可以但不限于二维码,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识别码还可以为条形码等。

第一传感器可以装置在第一传送装置22与第二传送装置23的起始端,第一传感器与处理模块40电连接。第二传感器可以装置在第一传送装置22与第二传送装置23的预设位置处,并在预设位置处设有夹持装置24,第二传感器与处理模块40电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承载板25的前端位于第一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时,第一传感器将采集到的第一位置信号传输到处理模块40中,处理模块40对第一位置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控制信号,并传输至控制模块50,从而控制第一传送装置22与第二传送装置23将承载板25进行运送。承载板25跟随第一传送装置22和第二传送装置23往前运动,指导承载板25的前端位于预设位置时,第二传感器向处理模块40传输第二位置信号,处理模块40对第二位置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控制信号,并传输至控制模块50,以控制夹持装置24将承载板25夹持或托起,从而固定承载板25。

扫描机构30包括第三传送装置31、第四传送装置32、第二导轨33及摄像装置34。第三传送装置31固定装置于第一固定板16上,第二导轨33固定装置于第二固定板17上并与第三传送装置31平行设置。第四传送装置32的第一端可滑动装置于第三传送装置31上,第四传送装置32的第二端装置于第二导轨33的第二滑块331上,具体地,第四传送装置32的第一端固定装置在第三传送装置31的滑块上,从而可使第四传送装置32根据第三传送装置31的滑块滑动。摄像装置34可滑动装置于第四传送装置32上,具体地,摄像装置34固定装置在第四传送装置32的滑块上,并能够跟随第四传送装置32的滑块滑动,以达到相应的位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传送装置31与第四传送装置32相互垂直设置,具体地,第三传送装置31的延伸方向与第四传送装置32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请一并参考图4与图5,图4为识别码扫描机100中的摄像装置34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摄像装置34的仰视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摄像装置34包括安装底座341、发光灯342、摄像头343、固定板344及固定座345。具体地,安装底座341具有第一端面及与该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安装底座341还具有第三端面,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底座341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互平行,安装底座341的第三端面与安装底座341的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相互垂直,安装底座341的大致呈U型,但并不限于此。安装底座341的中部还开设有贯穿安装底座341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的通孔。

发光灯342可以但不限于为环形发光灯342,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光灯342还可以为中空的方形灯。发光灯342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341的第一端面上,具体地,发光灯342的内圈与安装底座341的通孔对应,并位于通孔的正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发光灯342的内圈的半径大于通孔的半径。

固定板344具有第一端面及与该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固定板344还具第三端面,其中,固定板344的第三端面与固定板344的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相互垂直。固定板344的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341的第二端面上,且固定板344的第一端面与安装底座341的第三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44的第三端面抵靠在安装底座341的第二端面上,且通过固定件将固定板344与安装底座341进行固定连接,其中,固定件可以但不限于螺钉。

固定座345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板344的第二端面上,并通过固定件将固定座345与固定板344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座345的另一端固定装置摄像头343,摄像头343的轴线与安装底座341的第一端面垂直,且摄像头343位于安装底座341的通孔的正上方,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343的轴线与安装底座341的通孔的中心线相同重合,且摄像头343的镜头的半径小于通孔的半径。摄像头343与处理模块40电连接,从而可以将摄像头343拍摄的图像传输至处理模块40,以使处理模块40根据图像识别到各个产品中的识别码,并对各个产品进行标记与追踪。

进一步地,摄像装置34还包括两支撑板346,两支撑板346的第一端面分别对称固定在固定板344的第二端面上,两支撑板346的第二端面分别固定在安装底座341的第二端面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44通过固定件与两支撑板346固定连接在一起,两支撑板346还通过固定件与安装底座341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增加固定板344与安装底座341的稳定性。

具体地,在在本实施例中,摄像装置34的固定板344的第一端面固定装置在第四传送装置32的滑块上,以跟随第四传送装置32的滑块移动而移动,从而实现摄像装置34沿第一方向作往返滑动。第四传送装置32跟随第三传送装置31的滑块移动而移动,从而实现摄像装置34沿第二方向作往返滑动,以扫描位于承载板25上的所有产品,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描述识别码扫描机100构的摄像装置34拍摄过程,现以图3中的识别码扫描机100构的位置方向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具体地,当载有多个产品的承载板25被传送到预设位置处,并被夹持装置24夹持或托起时,控制模块50控制第三传送装置31的滑块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摄像装置34的摄像头343的中心的投影位于承载板25中第一排网格251中线上。控制模块50再控制第四传送装置32的滑块向第二方向滑动,从而使得摄像装置34的中心的投影位于第一排第一个网格251的中心(即左上角处的网格251),然后控制模块50再控制第四传送装置32的滑块沿第二方向滑动,以使摄像装置34依次位于第一排上的每个网格251,直至摄像装置34位于第一排最后一个网格251(即右上角处的网格251)时,控制模块50控制第三传送装置31的滑块继续沿第一方向滑动,以使摄像装置34位于第二排网格251的中线处,以此将摄像装置34依次位于承载板25上每个网格251的中心处,进而对网格251内的8个产品进行拍摄,以采集到该网格251内8个产品的二维码的图像。摄像头343将获取的图像传输至处理模块40,处理模块40在接收到图像后识别每个图像中的8个二维码,并对应网格251内8个产品,以完成产品的二维码的扫描,从而能够提高识别码扫描机100的扫描效率,节约时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产品为用于组装手机的各小型化电子器件,以使小型化电子器件上的激光二维一般用肉眼看不到,并且每一类型的产品其本身所具有的颜色属性,因此对不同产品需要不同颜色光的发光灯342进行照射,具体的,发光灯342可以但不限于为红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等等,其目的在于使发光灯342照射在各个产品上时,有助于摄像头343更容易采集到各个产品上的二维码,摄像头343可以但不限于高倍镜头。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码扫描机100,通过增加安装座10的重量,并对安装座10的重心降低,以提高摄像装置34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摄像装置34扫描时的识别准确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