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口转换系统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529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端口转换系统及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端口转换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下载方式越来越多,电脑端在应不同端口的下载设备时,需要频繁更换USB数据线和锁定不同的端口进行下载,导致电脑端转线及锁定不同下载端口的时间过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口转换系统及设备,能够实现不同端口的下载设备的下载模式的选择及切换,减少管理设备端频繁的更换数据线及端口的锁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端口转换系统所述端口转换系统包括:管理设备,包括第一数据端;及端口转换设备,包括电性耦接的第二数据端及第三数据端,所述第二数据端与所述第一数据端耦接,用以传输端口数据信息,所述第三数据端用以连接不同端口的下载设备;其中,所述端口转换设备通过所述第三数据端传输不同的信号至所述下载设备,实现不同的下载模式。

其中,所述端口转换设备包括:切换电路,耦接所述第三数据端,至少在两种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以产生不同的至少两种所述信号。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端包括电源电极、NPI电极、第一数据电极、第二数据电极以及接地电极;所述切换电路耦接所述电源电极、NPI电极以及接地电极,所述至少两种模式包括:所述切换电路连通所述电源电极、NPI电极;所述切换电路连通所述NPI电极、接地电极;及所述切换电路使所述NPI电极悬空。

其中,所述端口转换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包括:电源芯线、NPI芯线、第一数据芯线、第二数据芯线以及接地芯线,用于连接所述不同端口的下载设备。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端数量至少为二。

其中,不同的所述第三数据端的端口类型不同。

其中,所述端口转换设备进一步包括:印刷电路板,用以在下载设备下载过程中滤波及消磁;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进一步包括输入端及输出端;所述第二数据端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所述管理设备通过第二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端耦接;所述输出端通过第三数据线与所述第三数据端连接,用以传输所述端口数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数据线进一步包括:第一数据芯线、第二数据芯线以及接地芯线;所述第三数据线包括:电源芯线、第一数据芯线、第二数据芯线以及接地芯线;其中,所述管理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数据芯线、第二数据芯线以及接地芯线与所述端口转换设备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源芯线、第一数据芯线、第二数据芯线以及接地芯线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第三数据线为带磁环的芯线,用以消除下载模式中的静电干扰。

其中,所述端口转换设备进一步包括:外接电源,包括电源输出端及接地端,所述电源输出端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三数据线的电源芯线,用以为所述端口转换设备供电,所述接地端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三数据线的接地芯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端口转换设备,包括:第二数据端,所述第二数据端用于与管理设备耦接,用以传输端口数据信息;及第三数据端,电性耦接所述第二数据端,所述第三数据端用以连接不同端口的下载设备;其中,通过所述第三数据端传输不同的信号至所述下载设备,实现不同的下载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端口转换系统及设备,通过在端口转换设备上设置一切换电路并耦接第三数据端的电源电极、NPI电极以及接地电极,使得端口转换设备可以在至少两种下载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减少管理设备端频繁的更换数据线及端口的锁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端口转换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端口转换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切换电路与第三数据端连接关系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一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端口转换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端口转换设备一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端口转换系统一实施方式的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端口转换系统10包括管理设备11及端口转换设备12。

其中,该管理设备11包括第一数据端111。

其中,端口转换设备12包括电性耦接的第二数据端121及第三数据端122,且第二数据端121与第一数据端111耦接,用以传输端口数据信息,第三数据端122用以连接不同端口的下载设备13。进一步地,端口转换设备12通过第三数据端122传输不同的信号至下载设备13,实现不同的下载模式。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三数据端122数量至少为二,且不同的第三数据端的端口122其类型不同。进一步地,第二数据端121及第三数据端122均设置为九针串口,其连接和传输数据稳定、耐用及可靠,使得不同下载设备的数据线更换方便,以及其损坏的维护效率高。

请一并参阅图1至3,图2本实用新型端口转换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切换电路与第三数据端连接关系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第三数据端122进一步包括电源电极DC、NPI电极、第一数据电极D+、第二数据电极D-以及接地电极GND。

进一步地,该端口转换设备12还包括切换电路123,且该切换电路123耦接第三数据端122,且用于至少在两种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以产生不同的至少两种信号。在具体实施例中,切换电路123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双刀波段开关。可选地,该双刀波段开关耦接第三数据端122的电源电极DC、NPI电极以及接地电极GND,用于控制至少两种模式。

进一步地,该端口转换设备12还包括第一数据线124,该第一数据线124进一步包括:电源芯线a、NPI芯线b、第一数据芯线c、第二数据芯线d以及接地芯线e,用于连接不同端口的下载设备13。

请继续参阅图2,该端口转换设备12还包括印刷电路板125,用以不同端口的下载设备13下载过程中滤波及消磁。其中,印刷电路板125进一步包括输入端及输出端。其中,第二数据端121设置于印刷电路板125的输入端,管理设备11通过第二数据线14与第二数据端121耦接。进一步地,印刷电路板125的输出端通过第三数据线15与第三数据端122连接,用以传输端口数据信息。

可选地,第二数据线14进一步包括:第一数据芯线c、第二数据芯线d以及接地芯线e,管理设备11通过第二数据线14的第一数据芯线c、第二数据芯线d以及接地芯线e与端口转换设备12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数据线15包括:电源芯线a、第一数据芯线c、第二数据芯线d以及接地芯线e。其中,印刷电路板125的输出端通过电源芯线a、第一数据芯线c、第二数据芯线d以及接地芯线e与第三数据端122连接。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三数据线15可以为带磁环的芯线,用以消除下载模式中的静电干扰。

请继续参阅图2,进一步地,该端口转换设备12还包括外接电源126,其中包括电源输出端f及接地端g。其中,电源输出端f通过印刷电路板125连接第三数据线15的电源芯线a,用以为端口转换设备12供电,接地端g通过印刷电路板125连接第三数据线15的接地芯线e。

在具体实施例中,用外接电源126为端口转换设备12提供电源,其稳定性提高,外接电源的过流保护使得下载设备在下载过程中更稳定和安全,也解决管理设备11供电不充足,容易烧坏主板的问题。

请一并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一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该印刷电路板125进一步包括变压器U2、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其中,变压器U2的输入端连接外接电源126的电源输出端f,变压器U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通过第三数据线15的电源芯线a连接第三数据端122的电源电极DC,变压器U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输入端,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输出接地信号,并通过第三数据线15的接地芯线e连接第三数据端122的接地电极GND,第一电容C1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的输入端,二极管D1的输出端连接变压器U2的第一输出端,其中,二极管D1具有单向导通的作用,即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进一步地,第二电阻R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耦接第一电容C1的输出端和二极管D1的输出端,第二电容C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耦接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和第二电阻R2的输出端。总的来说,该印刷电路板125具体用于将输入的外接电源中的电压经过过滤而得到纯净的直流电。

在具体实施例中,不同端口的下载设备会采用不同的数据线通讯下载模式,本实用新型中主要针对普通USB端、Dia端口以及强制下载9008端口等特殊端口的下载设备的下载模式进行举例说明,对于其他特殊端口下载设备的下载模式的转换,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在实用新型一应用场景中,上述的至少两种模式具体包括:

1).切换电路123连通电源电极DC、NPI电极,以实现下载设备13的电平拉高下载模式。

具体地,参阅图3,当下载端口为Dia端口的下载设备13通过第一数据线124连接端口转换设备12,切换电路123会使电源电极DC及NPI电极相互连通,以使得NPI电极上的电压被强制拉高为电源电压,从而触发下载设备13进入电平拉高下载模式,再通过第二数据线及第三数据线将所述Dia端口的数据信息回传至管理设备11,管理设备11会根据该回传的端口数据信息选定相应的下载端口,进入Dia端口下载模式。

2).切换电路123连通NPI电极、接地电极GND,以实现下载设备13的电平拉低下载模式。

进一步参阅图3,当下载端口为强制下载9008端口的下载设备13通过第一数据线124连接端口转换设备12,切换电路123会使NPI电极以及接地电极GND相互连通,以使得NPI电极上的电压被强制拉地,从而触发下载设备13进入电平拉低下载模式,再通过第二数据线及第三数据线将强制下载9008端口的数据信息回传至管理设备11,管理设备11会根据该回传的端口数据信息选定相应的下载端口,进入强制下载9008端口的下载模式。

3).切换电路123使NPI电极悬空,以实现下载设备的普通USB下载模式。

进一步参阅图3,当下载端口为普通USB端口的下载设备13通过第一数据线124连接端口转换设备12,切换电路123会,以使得使NPI电极悬空,从而触发下载设备13进入普通USB端口的下载模式,再通过第二数据线及第三数据线将普通USB端口的数据信息回传至管理设备11,管理设备11会根据该回传的端口数据信息选定相应的下载端口,进入普通USB端口的下载模式。

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将切换电路耦接第三数据端的电源电极、NPI电极以及接地电极,以使得切换电路至少控制两种下载模式。

请参阅图5及图6,图5为本实用新型端口转换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端口转换设备一实施方式的后视图。如图,该端口转换设备12包括:第二数据端121及第三数据端122。其中,第二数据端121与管理设备耦接,用以传输端口数据信息。第三数据端122,电性耦接第二数据端121,用以连接不同端口的下载设备。进一步地,通过第三数据端122传输不同的信号至下载设备,实现不同的下载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端口转换设备12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上文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口转换系统及设备,通过在端口转换设备上设置一切换电路并耦接第三数据端的电源电极、NPI电极以及接地电极,使得端口转换设备可以在至少两种下载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减少管理设备端频繁的更换数据线及端口的锁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