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075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脸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头采集还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可提供操作简便的智能识别功能,用于酒店、海关等需要快速识别场所,减少人工识别的局限性,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位于上部的操作区、位于中部的连接区和位于下部的支撑区,所述操作区处安装有触摸屏、身份证读取器、摄像头和补光灯,所述摄像头和补光灯位于所述触摸屏上方,所述身份证读取器位于所述触摸屏下方;所述连接区处安装有控制主机和散热风机,所述支撑区处安装有开关电源,所述触摸屏、身份证读取器、摄像头、补光灯、散热风机和开关电源分别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控制主机;所述外壳底部还安装有支撑底盘座;

所述补光灯包括多个LED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LED发光二极管分别具有多个不同照射角度,且所述多个LED发光二极管组成左灯组和右灯组,分设在所述摄像头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灯组外罩设有左灯罩,所述右灯组外罩设有右灯罩;

所述摄像头内设置有人脸识别感应器。

本申请的一种人脸识别设备,采用触摸屏便于客户自助完成登记等操作;采用身份证读取器的识别功能,可自动识别用户身份信息,并通过摄像头和补光灯捕捉用户实时照片比对身份证图像,确保人证合一;补光灯通过不同照射角度的多个LED发光二极管协助摄像头的图像采集,保证摄像头的图像亮度均匀,满足人脸识别的要求;摄像头内的人脸识别感应器定位准,精确度高,用于提高人脸识别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主机为工业主机系统,所述控制主机上还设有wifi热点模块。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工业主机系统对硬件进行控制,更系统方便,采用wifi热点模块,无需网线即可连接后台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钢板喷漆制成的外壳。

本技术方案中外壳采用钢板,表面喷漆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触摸屏为电容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电容触摸式液晶显示屏,使所有业务操作均由客户自助完成。

采用本申请的一种人脸识别设备,采用身份证读取器读取其身份证信息及照片,并通过前置摄像头拍摄现场人员图片进行比对,以判定是否为人证合一。运用在酒店等日常单位,用于进行身份证识别进行人证比对;运用在海关等单位,各个海陆空口岸出入人员人脸比对识别,保证人证合一,并通过网络在后台与公安部联网实时比对其个人相关信息,判定是否为重点监控对象或在逃案犯或老赖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大幅度提升各个窗口服务行业安全保障;2、图像采集精确度高,对一些特殊行业可做到人证合一,杜绝盗用身份信息等违法行为;3、提高公安系统对违法犯罪人员,在逃人员,重点监控人员的控制和抓捕;4、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适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脸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由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包括钢板喷漆制成的外壳1,外壳1包括位于上部的操作区、位于中部的连接区和位于下部的支撑区,操作区处安装有电容触摸式液晶显示屏2、身份证读取器3、摄像头4和补光灯,摄像头4和补光灯5位于电容触摸式液晶显示屏2上方,身份证读取器3位于电容触摸式液晶显示屏2下方;连接区处安装有工业主机系统的控制主机6和散热风机7,支撑区处安装有开关电源8,电容触摸式液晶显示屏2、身份证读取器3、摄像头4、补光灯、散热风机7和开关电源8分别通过电线连接控制主机6,控制主机6上还设有wifi热点模块;外壳1底部还安装有支撑底盘座9;

补光灯包括多个LED发光二极管,多个LED发光二极管分别具有多个不同照射角度,且多个LED发光二极管组成左灯组5-1和右灯组5-2,分设在摄像头4的左侧和右侧,左灯组5-1外罩设有左灯罩,右灯组5-2外罩设有右灯罩;

摄像头4内设置有人脸识别感应器。

本实施例的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大幅度提升各个窗口服务行业安全保障;2、图像采集精确度高,对一些特殊行业可做到人证合一,杜绝盗用身份信息等违法行为;3、提高公安系统对违法犯罪人员,在逃人员,重点监控人员的控制和抓捕;4、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适于工业化生产。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