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订单分配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20855发布日期:2018-07-25 00:40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处理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拼车订单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拼车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有着方式灵活,政府投入成本少,降低空车率,减少环境污染,分担出行费用的优势。现有的拼车逻辑是按照乘客订单起终点进行匹配,当发单时间及路线匹配即可拼车成功。在拼车过程按照乘客的上下车点远近关系依次接乘客送乘客。但会出现以下这种情况:当某个乘客的上下车点距离较远时,由于中途不断拼到下车点近于该乘客的拼友,则该乘客会在车上乘坐很长时间,耗时且严重影响该乘客的体验。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拼车订单分配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避免个别乘客在接单车辆上乘坐过长的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拼车订单分配方法,包括:获取已承接的第一订单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订单信息预估所述第一订单的第一路线长度和/或第一行驶时间;根据所述第一路线长度和/或第一行驶时间获得所述第一订单的容忍条件;获取拟分配的第二订单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订单信息和所述第二订单信息重新预估所述第一订单的第二路线长度和/或第二行驶时间;若所述第二路线长度和/或第二行驶时间满足所述容忍条件,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可选地,所述若所述第二路线长度和/或第二行驶时间满足所述容忍条件,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包括:若所述第二路线长度小于容忍长度,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所述容忍长度为根据所述第一路线长度和预设的数值对应关系获得的路线长度。可选地,所述若所述第二路线长度和/或第二行驶时间满足所述容忍条件,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包括:若所述第二行驶时间短于容忍时间,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所述容忍时间为根据所述第一行驶时间和预设的数值对应关系获得的行驶时间。可选地,所述若所述第二路线长度和/或第二行驶时间满足所述容忍条件,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包括:若所述第二路线长度小于容忍长度、所述第二行驶时间短于容忍时间,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所述容忍长度为根据所述第一路线长度和预设的数值对应关系获得的路线长度;所述容忍时间为根据所述第一行驶时间和预设的数值对应关系获得的行驶时间。可选地,所述数值对应关系包括:将路线长度划分多个长度范围,各长度范围分别对应一个固定的容忍长度;将行驶时间划分多个时间范围,各时间范围分别对应一个固定的容忍时间。可选地,所述数值对应关系包括:将路线长度划分多个长度范围,各长度范围分别对应一个阈值系数,容忍长度=路线长度×阈值系数,其中,长度范围从小到大,其对应阈值系数从大到小;将行驶时间划分多个时间范围,各时间范围分别对应一个阈值系数,容忍时间=行驶时间×阈值系数,其中,时间范围从小到大,其对应阈值系数从大到小。可选地,所述数值对应关系包括:路线长度与容忍长度满足预设函数关系;行驶时间与容忍时间满足预设函数关系。可选地,所述阈值系数的范围为1.2-1.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拼车订单分配装置,包括:第一预估模块,用于获取已承接的第一订单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订单信息预估所述第一订单的第一路线长度和/或第一行驶时间;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路线长度和/或第一行驶时间获得所述第一订单的容忍条件;第二预估模块,用于获取拟分配的第二订单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订单信息和所述第二订单信息重新预估所述第一订单的第二路线长度和/或第二行驶时间;分配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路线长度和/或第二行驶时间满足所述容忍条件,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可选地,所述分配模块具体用于:当若所述第二路线长度小于容忍长度,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所述容忍长度为根据所述第一路线长度和预设的数值对应关系获得的路线长度。可选地,所述分配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行驶时间短于容忍时间,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所述容忍时间为根据所述第一行驶时间和预设的数值对应关系获得的行驶时间。可选地,所述分配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路线长度小于容忍长度、所述第二行驶时间短于容忍时间,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所述容忍长度为根据所述第一路线长度和预设的数值对应关系获得的路线长度;所述容忍时间为根据所述第一行驶时间和预设的数值对应关系获得的行驶时间。可选地,所述数值对应关系包括:将路线长度划分多个长度范围,各长度范围分别对应一个固定的容忍长度;将行驶时间划分多个时间范围,各时间范围分别对应一个固定的容忍时间。可选地,所述数值对应关系包括:将路线长度划分多个长度范围,各长度范围分别对应一个阈值系数,容忍长度=路线长度×阈值系数,其中,长度范围从小到大,其对应阈值系数从大到小;将行驶时间划分多个时间范围,各时间范围分别对应一个阈值系数,容忍时间=行驶时间×阈值系数,其中,时间范围从小到大,其对应阈值系数从大到小。可选地,所述数值对应关系包括:路线长度与容忍长度满足预设函数关系;行驶时间与容忍时间满足预设函数关系。可选地,所述阈值系数范围为1.2-1.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拼车订单分配方法,通过获取司机终端已承接的第一订单的路线长度与行驶时间的容忍条件,并在获取拟分配的第二订单之后重新获取第一订单的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间;当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间满足预设的容忍条件,将第二订单分配给司机终端,从而使每个乘客到达下车点所需时间不易过长,提高打车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拼车订单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A订单路线和乘客B订单信息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A订单和乘客B订单重新生成路线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A订单和乘客B订单路线与乘客C订单信息的示意图;图5为乘客A订单、乘客B订单和乘客C订单重新生成路线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A订单和乘客B订单路线与乘客C订单信息的另一路线示意图;图7为乘客A订单、乘客B订单和乘客C订单重新生成另一路线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拼车订单分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以下对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及的部分词语进行举例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及的乘客终端(UserEquipment,简称UE)是指呼叫服务方,如交通工具叫车服务中的乘客,所使用的移动终端或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简称PC)等设备。例如智能手机、个人数码助理(PDA)、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电脑(carputer)、掌上游戏机、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虚拟显示设备或显示增强设备(如GoogleGlass、OculusRift、Hololens、GearVR)等。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及的司机终端为提供服务方,如交通工具叫车服务中的司机,所使用的用于接单的移动终端或PC端等设备。诸如上述呼叫服务方所使用各设备。本实施例中,为了区别乘客和司机,分别采用用户设备UE和终端来分别表示乘客和司机所持的移动终端等设备。订单信息包括出发地和目的地。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拼车分配优选方法,包括:S11、获取已承接的第一订单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订单信息预估所述第一订单的第一路线长度和/或第一行驶时间。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当乘客通过乘客终端向服务端发送的具有拼车意愿的打车请求后,服务端根据打车请求生成打车订单,并将订单分配到具有接收拼车订单意愿的司机终端上。司机S通过所属终端接收到乘客A的拼车订单,此时由于司机S接收的是拼车订单,因此,接单车辆上会存在多余座位。司机S还可接收其他的拼车订单。无论是在司机S驾驶车辆去乘客A的上车点的过程中,还是在司机S接到乘客A后执行订单的过程中,司机S均可通过司机终端接收新的拼车订单。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对新的拼车订单进行判断优选,以最大可能接收对车辆上乘客较方便的订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拼车订单的判断优选需基于乘客订单的路线长度和行驶时间进行判断。如接单车辆上乘坐有乘客A,则服务端获取与乘客A所对应的订单信息,并根据订单信息预估获得路线长度和行驶时间。如接单车辆上乘坐有乘客A和乘客B,则服务端获取与乘客A和乘客B所对应的订单信息,同样根据订单信息预估获得路线长度和行驶时间。由此可知,服务端需获取司机终端当前已接收的的订单信息,并根据订单信息计算获得各个订单的路线长度和行驶时间。S12、根据所述第一路线长度和/或第一行驶时间获得所述第一订单的容忍条件。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接单车辆上原本有乘客,因此,当服务端向接单车辆分配订单时,需考虑已乘车乘客的乘车利益。故系统需根据已承接订单的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间计算获得已乘车乘客所能接受的容忍长度和/或时间。如接单车辆上乘坐有乘客A,服务端根据步骤S11预估得到的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间计算得到乘客A所能接受的容忍长度和/或容忍时间。如接单车辆上乘坐有乘客A和乘客B,服务端根据步骤S11预估得到的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间计算得到乘客A和乘客B所能接受的容忍长度和/或容忍时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容忍长度为根据所述第一路线长度和预设的数值对应关系获得的路线长度;所述容忍时间为根据所述第一行驶时间和预设的数值对应关系获得的行驶时间。下面以具体事例对对应关系进行解释说明:(1)所述数值对应关系包括:将路线长度划分多个长度范围,各长度范围分别对应一个固定的容忍长度;将行驶时间划分多个时间范围,各时间范围分别对应一个固定的容忍时间。如表1为路线长度与容忍值的对应关系表长度范围(公里)容忍长度(公里)0-585-202520-3042根据上述表1,若乘客A的路线长度为15公里,则乘客A所能承受的容忍长度为25公里。即接单司机通过终端接收到另一订单后,使乘客A从上车点到达下车点所经历的路线长度不得超过25公里。如表2为行驶时间与容忍值的对应关系表。时间范围(分钟)容忍时间(分钟)0-203020-456045-6075根据上述表2,若乘客A的行驶时间为50分钟,则乘客A所能承受的容忍时间为75分钟。即接单司机通过终端接收到另一订单后,使乘客A从上车点到达下车点所需的行驶时间不得超过75分钟。(2)、所述数值对应关系包括:将路线长度划分多个长度范围,各长度范围分别对应一个阈值系数,容忍长度=路线长度×阈值系数,其中,长度范围从小到大,其对应阈值系数从大到小;将行驶时间划分多个时间范围,各时间范围分别对应一个阈值系数,容忍时间=行驶时间×阈值系数,其中,时间范围从小到大,其对应阈值系数从大到小。如表3为路线长度与容忍值的对应关系表长度范围(公里)阈值系数容忍长度(公里)0-51.6路线长度×1.65-201.4路线长度×1.420-301.3路线长度×1.3根据上述表3,若乘客A的路线长度为15公里,则对应的阈值系数为1.4,乘客A所能承受的容忍长度为15×1.4=21公里。即接单司机通过终端接收到另一订单后,使乘客A从上车点到达下车点所经历的路线长度不得超过21公里。如表4为行驶时间与容忍值的对应关系表时间范围(分钟)阈值系数容忍时间(分钟)0-201.5行驶时间×1.520-451.3行驶长度×1.345-601.2行驶时间×1.2根据上述表4,若乘客A的行驶时间为50分钟,则对应的阈值系数为1.2,乘客A所能承受的容忍时间为50×1.2=60分钟。即接单司机通过终端接收到另一订单后,使乘客A从上车点到达下车点所需的行驶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3)、所述预估值与容忍阈值的对应关系包括:路线长度与容忍长度满足预设函数关系;行驶时间与容忍时间满足预设函数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存在多种函数,故在此不再一一进行陈述,仅以下述的一种函数进行解释说明:如容忍长度=路线长度×阈值系数K1。其中,所述阈值系数可为1.2-1.8,在表5中,K1=1.4。如表5为路线长度与容忍值的对应关系表路线长度(公里)函数关系容忍长度(公里)5K1×x715K1×x2124K1×x33.6如容忍时间=行驶时间×阈值系数K2。其中,所述阈值系数可为1.2-1.8,K2=1.5。如表6为行驶时间与容忍值的对应关系表行驶时间(分钟)函数关系容忍时间(分钟)15K2×x22.530K2×x4550K2×x75由表5和表6可知,可以根据路线长度和行驶时间,以及函数关系获得容忍长度和容忍时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容忍条件为增加拟分配订单后已承接订单重新预估的路线长度与容忍长度的比较,以及重新预估的行驶时间与容忍时间的比较。S13、获取拟分配的第二订单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订单信息和所述第二订单信息重新预估所述第一订单的第二路线长度和/或第二行驶时间。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接单车辆在执行订单过程中再次接到订单会造成已乘车乘客的订单路线可能会发生变化,此时,需要重新估算已承接订单的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间,方可得知此时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间是否已乘车乘客可以接受。下面以具体事例进行解释说明:情况一:服务端将乘客A的拼车订单派送给接单司机S,司机S接收乘客A的订单后,从上车点①(出发地)接到乘客A,并根据路线(如图2中的①→②)驾驶驶向下车点②(目的地)。其中,第一订单为乘客A的订单。服务端接收到乘客B的拼车请求,并根据拼车请求生成拼车订单,上车点为③,目的地为④。其中,第二订单为乘客B的订单。如图3所示,服务端会根据乘客A的订单信息和乘客B的订单信息进行重新规划,生成在接送乘客B后再送乘客A的路线(如图3中的①→③→④→②),即乘客A重新规划的订单路线。服务端对乘客A的订单路线进行了重新生成,并计算路线长度和行驶时间。情况二:以本步骤情况一的事例为基础,服务端经路线与时间上判断优选确定乘客B可乘坐接单车辆。服务端向终端派送乘客B的订单,并可按照图3所示的路线①→③→④→②执行订单。此时,在该情况二中第一订单包括乘客A的订单和乘客B的订单。如图4所示,服务端接收到乘客C的拼车请求,并根据拼车请求生成拼车订单,上车点为⑤,下车点为⑥。其中,第二订单为乘客C的订单。如图4所示,服务端会根据乘客C的订单和图3所示的路线进行规划,生成依次接送乘客C、乘客B、乘客A的路线(如图5中的①→③→⑤→⑥→④→②)。服务端对重新生成的乘客A的订单路线①→③→⑤→⑥→④→②进行计算得到路线长度和行驶时间。服务端对重新生成的乘客B的订单路线③→⑤→⑥→④进行计算得到路线长度和行驶时间。情况三:以本步骤情况一的事例为基础,服务端经路线与时间上判断优选确定乘客B可乘坐接单车辆。服务端向终端派送乘客B的订单,并可按照图3所示的路线①→③→④→②执行订单。此时,在该情况二中第一订单包括乘客A的订单和乘客B的订单。如图6所示,服务端接收到乘客C的拼车请求,并根据拼车请求生成拼车订单,上车点为⑤,下车点为⑥。其中,第二订单为乘客C的订单。如图6所示,服务端会根据乘客C的订单和图3所示的路线进行规划,生成依次接送乘客B、乘客C、乘客A的路线(如图7中的①→③→⑤→④→⑥→②)。服务端对重新生成的乘客A的订单路线①→③→⑤→④→⑥→②进行计算得到路线长度和行驶时间。服务端对重新生成的乘客B的订单路线③→⑤→④→⑥进行计算得到路线长度和行驶时间。S14、若所述第二路线长度和/或第二行驶时间满足所述容忍条件,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包括以下三种情况:情况(1):当若所述第二路线长度小于容忍长度,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情况(2):当所述第二行驶时间短于容忍时间,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情况(3):当所述第二路线长度小于容忍长度、所述第二行驶时间短于容忍时间,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在本步骤中,以上述步骤S13的事例及步骤S12的表为基础进行解释说明:针对接单车辆上有乘客A,需要增加乘客B:经计算得到图2中的①→②的路线长度为20公里,行驶时间为30分钟,则根据对应的阈值系数1.4和1.5,可得到乘客A的容忍长度为28公里,容忍时间为45分钟。经计算得到图4中的①→③→④→②的路线长度为25公里,行驶时间为40分钟。路线长度小于容忍长度,行驶时间短于容忍时间。此时,服务端会将乘客B的订单发送给司机终端。针对接单车辆上有乘客A和乘客B,需要增加乘客C:此时乘客A的订单路线为①→③→④→②,乘客B的订单路线为③→④。经计算得到①→③→④→②的路线长度为25公里,行驶时间为40分钟。则根据对应的阈值系数均为1.3,可得到乘客A的容忍长度为32.5公里,容忍时间为52分钟。经计算得到图5中①→③→⑤→⑥→④→②的路线长度为32公里,容忍时间为50分钟。经计算得到③→④的路线长度为10公里,行驶时间为12分钟,则根据对应的阈值系数1.4和1.5,可得到乘客B的容忍长度为14公里,容忍时间为18分钟。经计算得到图5中的③→⑤→⑥→④的路线长度为13公里,行驶时间为16分钟。针对乘客A来说:路线长度小于容忍长度,行驶时间短于容忍时间。针对乘客B来说:路线长度小于容忍长度,行驶时间短于容忍时间。此时,服务端会将乘客C的订单发送给司机终端。针对接单车辆上有乘客A和乘客B,需要增加乘客C:此时乘客A的订单路线为①→③→④→②,乘客B的订单路线为③→④。经计算得到①→③→④→②的路线长度为25公里,行驶时间为40分钟。则根据对应的阈值系数均为1.3,可得到乘客A的容忍长度为32.5公里,容忍时间为52分钟。经计算得到图7中①→③→⑤→⑥→④→②的路线长度为35公里,容忍时间为56分钟。经计算得到③→④的路线长度为10公里,行驶时间为12分钟,则根据对应的阈值系数1.4和1.5,可得到乘客B的容忍长度为14公里,容忍时间为18分钟。经计算得到图7中的③→⑤→⑥→④的路线长度为18公里,行驶时间为22分钟。针对乘客A来说:路线长度大于容忍长度,行驶时间长于容忍时间。针对乘客B来说:路线长度大于容忍长度,行驶时间长于容忍时间。此时,服务端不会将乘客C的订单发送给司机终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拼车订单分配方法,通过获取司机终端已承接的第一订单的路线长度与行驶时间的容忍条件,并在获取拟分配的第二订单之后重新获取第一订单的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间;当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间满足预设的容忍条件,将第二订单分配给司机终端,从而使每个乘客到达下车点所需时间不易过长,提高打车体验。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拼车分配优选装置,包括第一预估模块21、计算模块22、第二预估模块23和分配模块24,其中:第一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已承接的第一订单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订单信息预估所述第一订单的第一路线长度和/或第一行驶时间;计算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路线长度和/或第一行驶时间获得所述第一订单的容忍条件;第二获取模块23,用于获取拟分配的第二订单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订单信息和所述第二订单信息重新预估所述第一订单的第二路线长度和/或第二行驶时间;分配模块24,用于若所述第二路线长度和/或第二行驶时间满足所述容忍条件,则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在订单分配过程中,第一获取模块21获取已承接的第一订单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订单信息预估所述第一订单的第一路线长度和/或第一行驶时间。计算模块22根据所述第一路线长度和/或第一行驶时间获得所述第一订单的容忍条件。第二获取模块23获取拟分配的第二订单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订单信息和所述第二订单信息重新预估所述第一订单的第二路线长度和/或第二行驶时间并发送给分配模块24。当所述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间满足预设的容忍条件,则分配模块24将所述第二订单分配给所述司机终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原理相同,对于更加详细的解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硬件处理器(hardwareprocessor)来实现相关功能模块。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拼车订单分配方法,通过获取司机终端已承接的第一订单的路线长度与行驶时间的容忍条件,并在获取拟分配的第二订单之后重新获取第一订单的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间;当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间满足预设的容忍条件,将第二订单分配给司机终端,从而使每个乘客到达下车点所需时间不易过长,提高打车体验。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