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单号生成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615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物流单号生成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流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单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快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最多的物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统计,2015年快递业务量为206亿件,同比增长48%,最高日处理量超过1.6亿件,快递业务收入为2760亿元。预计2016年快递业务量完成275亿件,同比增长34%;快递业务收入完成3530亿元。206亿件的快递业务需要至少206亿份的快递单,需要有完整的206亿人次的取、配送活动,并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增长。目前,快递业务主要采用一式三联的快递单填写订单信息,通过快递单上的订单信息完成配送服务。

为顺利完成一件快递的配送过程,寄件人需要将收件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清晰无误的填写在快递单上,同时,寄件人也需要将自己的部分信息填写到快递单上。快递单上有详细的个人信息,而快递单又是裸露在外界中的,任何能接触到快递单的人都可以轻易的获取快递单上填写的个人信息,因此快递单容易将个人隐私信息暴露给他人,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据菜鸟网络统计显示,2014年12月份至2015年12月,快递公司仅信息泄露案件就多达43起,上百万张消费者隐私订单信息被泄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单号生成方法及装置,用于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单号生成方法,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将订单中的用户地址信息划分为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为各级行政地域信息,所述第二子部为所述各级行政地域信息中的根级地域下的终级地址信息;利用地域代码库确定对应于所述第一子部的行政地域编码;利用终级地址代码库确定对应于所述第二子部的终级地址编码,其中,所述终级地址代码库中每一个终级地址编码对应于表示同一地点的多种终级地址信息;根据所确定的行政地域编码和终级地址编码确定对应于所述用户地址信息的用户地址编码,至少基于所述用户地址编码和附加区别码生成物流单号,其中,所述附加区别码用于确保对应于不同订单的物流单号不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流单号生成装置,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地址划分模块,用于将订单中的用户地址信息划分为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为各级行政地域信息,所述第二子部为所述各级行政地域信息中的根级地域下的终级地址信息;

行政地域编码确定模块,用于利用地域代码库确定对应于所述第一子部的行政地域编码;

终级地址编码确定模块,用于利用终级地址代码库确定对应有所述第二子部的终级地址编码,其中,所述终级地址代码库中每一个终级地址编码对应于表示同一地点的多种终级地址信息;

物流单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行政地域编码和终级地址编码确定对应于所述用户地址信息的用户地址编码,至少基于所述用户地址编码和附加区别码生成物流单号,其中,所述附加区别码用于确保对应于不同订单的物流单号不同。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包括执行指令的程序,所述执行指令能够被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读取并执行,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任一项物流单号生成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上述任一项物流单号生成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项物流单号生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订单中的用户地址信息划分为包括各级行政地域信息的第一子部和包括所述各级行政地域信息中的根级地域下的终级地址信息的第二子部,并分别确定上述两个子部对应的编码,最后结合附加区别码与编码结果生成加密的物流单,从而避免了用户信息的外泄,提升了对用户隐私保护的等级。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子部所标识的终级地址信息可以是多种表示同一地址的多种表述形式,从而即使在不同用户采用不同的描述方式来描述同一地址时,也能够将不同的描述方式编码为同一编码,保证了地址编码与地址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避免了编码混乱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物流单号生成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12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为图1中步骤S12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为图2中的步骤S21和图3中的步骤S31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图4中的步骤S41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物流单号生成装置一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物流单号生成装置中的行政地域编码确定模块一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物流单号生成装置中的行政地域编码确定模块另一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图9为本发明的物流单号生成装置中的行政地域编码确定模块又一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物流单号生成装置中的行政地域编码逐级确定单元一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物流单号生成方法,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S11、将订单中的用户地址信息划分为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为各级行政地域信息,所述第二子部为所述各级行政地域信息中的根级地域下的终级地址信息;

S12、利用地域代码库确定对应于所述第一子部的行政地域编码;

S13、利用终级地址代码库确定对应于所述第二子部的终级地址编码,其中,所述终级地址代码库中每一个终级地址编码对应于表示同一地点的多种终级地址信息;

S14、根据所确定的行政地域编码和终级地址编码确定对应于所述用户地址信息的用户地址编码,至少基于所述用户地址编码和附加区别码生成物流单号,其中,所述附加区别码用于确保对应于不同订单的物流单号不同。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订单中的用户地址信息划分为包括各级行政地域信息的第一子部和包括所述各级行政地域信息中的根级地域下的终级地址信息的第二子部,并分别确定对应于上述两个子部的编码,最后结合附加区别码和编码结果生成加密的物流单号,从而避免了用户信息的外泄,提升了对用户隐私保护的等级。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子部所标识的终级地址信息可以是多种表示同一地址的多种表述形式,从而即使在不同用户采用不同的描述方式来描述同一地址时,也能够将不同的描述方式编码为同一编码,保证了地址编码与地址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避免了编码混乱的发生。本实施例中的地址编码为字符串或者是根据字符串生成的二维码或者是根据字符串生成的条形码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此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部至少包括省(市)、市、县、镇、村等级别的地域,第二子部至少包括街道、小区、楼号、单元号、门牌号等信息。例如,对于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红莲小区3号楼3单元203室,可以划分为第一子部:北京市海淀区,以及第二子部:北太平庄街道红莲小区3号楼3单元203室;对于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胡村镇朝阳村和平路3号,可以划分为第一子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胡村镇朝阳村,以及第二子部:和平路3号。

步骤S13中终级地址代码库中每一个终级地址编码对应于表示同一地点的多种终级地址信息举例为:“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西直门北大街60号10层”和“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首钢国际大厦10层”,虽然这两种表述方式不同但是所代表的是同一个地址。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面对不同表述习惯的用户以不同的表述形式描述同一个地址时也可以确定出唯一的地址编码,保证了地址信息与地址编码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避免了编码混乱的发生。

步骤S14中根据所确定的行政地域编码和终级地址编码确定对应于所述用户地址信息的用户地址编码,也可以是根据确定的行政地域编码和终级地址编码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生成对应于用户地址信息的用户地址编码,本发明实施例不对生成用户地址编码的形式进行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的行政地域代码库和终级地址代码库为预先建立的。其中行政区域代码库中包含有针对于每一级的行政地域名称的代码,以用于对第一子部进行编码;终级地址代码库包含有针对于用户地址信息中除了第一子部之外的地址信息的代码。上述实施例中的根级地域为第一子部中各行政地域中级别最低的一级行政地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流单号生成方法还包括:确定与订单中的用户名称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编码;其中,至少基于所述用户地址编码和附加区别码生成物流单号包括:基于所述用户地址编码、用户名称编码和附加区别码生成物流单号。

本实施例中不仅对用户地址信息进行了编码,同时还对用户名称进行了编码,提升了对用户隐私保护的级别。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名称编码包括用户的名称的英文字母全拼,或者是用户的名称的英文字母全拼和声调的数字组合,例如LIJIANGUO或者LI3JIAN4GUO2(李建国),数字代表声调。

在物流单号生成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加区别码用于统计对应于同一用户地址编码的订单下单次数。例如,某一用户地址编码为0123456789,附加区别码为01或者02或者09,分别表示所述某一用户地址编码所对应的地址第一次或者第二次或者第九次收到快递(物流单号分别为012345678901或者012345678902或者012345678909)。

在本实施例中,物流单号不仅可以作为物流单号用途,其还可以用作:销售单号或交易单号,用于确定对应于同一用户地址编码以及可能的用户名称的销售记录和交易记录,进而可以用来分析购买和配送习惯,确定用户群体的分布情况。

在物流单号生成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生成物流单号后还包括:将所述物流单号与订单中的用户联系电话建立关联,以允许与所述服务器匹配的终端通过向所述服务器呼叫所述物流单号的网络寻呼方式,而与所述用户联系电话建立移动通信连接。

计算机在读取识别用户地址信息后,可以继续逐字读取识别用户的电话号码等信息,并将用户的电话号码等信息与物流单号关联起来。例如,读取、分析、识别用户的电话号码等信息后,上传到物流公司的计算机后台(服务器),并将用户的电话号码和物流单号关联起来(例如,用户的物流单号为012345678901,用户手机号码为13900100100,用物流单号012345678901作为临时号码,代替用户的真实电话号13900100100。

配送人员可以例如通过智能终端(手机)预装的APP应用软件拨打物流单号012345678901(在预装的APP中存在模拟拨号界面,实际是将物流单号发送至服务器),在服务器接收到物流单号后,查找相应于该物流单号的真实的电话号码13900100100,并将该真实的电话号码反馈至拨号的智能终端,当预装的APP检测到服务器反馈的真实电话号码之后将自动启动智能终端的拨号功能来拨打真实的电话号码以与用户取得联系,其中拨号过程中智能终端保持显示智能终端的模拟拨号界面(显示物流单号),整个过程中不显示实际电话号码。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利用地域代码库确定对应于所述第一子部的行政地域编码包括:

S21、按照地域代码库,根据行政地域的大小级别逐级确定第一子部中包含的各级地域的编码,其中,最先确定的第一级地域的编码为第一级地域的代码,之后顺序确定的各每一级地域的编码包括本级地域的代码以及前一级地域的编码;

S22、将最后确定的所述第一子部中的根级地域的编码确定为所述行政地域编码。

在本实施例中,按地域级别大小逐级编写,最大一级地址赋予地址编码,然后赋予属于该地址区域的次一级的地址编码,并生成次一级地址的完整编码(不仅包含本级地址的地址编码,而且包含本级地址以上级别地址的地址编码),通过该级地址的完整编码可以获得该级地址的具体位置。

例如:首先,根据行政区域级别的高低,依次对各级行政区域赋予一组数字编码,直至每一户。对国家赋予一组编码a,对各省赋予一组编码ab,对区(市)赋予一组编码abc,对各街道赋予一组编码abcd,对各小区赋予一组编码abcde,根据小区内楼号、单元号、楼层号、门牌号赋予一组编码abcdef(为便于使用,以小区实际楼号、单元号、楼层号和门牌号为f为宜)。这样,任意一个收货地址S便可以用abcdef来表示,abcdef也仅对应一个收获地址S。对于农村,对各市赋予一组编码abc,各县赋予一组编码abcd,对各乡镇赋予一组编码abcdf,对各村赋予一组编码abcdfg,对各住户赋予一组编码abcdfgh,,这样,任意一个收货地址S便可以用abcdfgh来表示,abcdfgh也仅对应一个收获地址S。或者,首先对各营业配送网点进行编码,对每一个营业网点所配送的区域赋予一组编码A;然后对营业网点配送区域内的各个详细的收货地址进行编码,对各个详细的地址赋予一组编码AB。这样,任意的一个收获地址S便可以用编码AB来表示,AB也仅对应于一个唯一的收货地址S。这样任何一个收货地址就有了与之对应的唯一的一组编码,任意一个收获地址可以用一组编码来代替。对于缺少某级地址的情况,可以用约定的编码来代替(如000)。例如,在农村对各住户无法或不便编码时,可采用约定的方式代替该级编码。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利用地域代码库确定对应于所述第一子部的行政地域编码包括:

S31、按照地域代码库,根据行政地域的大小级别逐级确定第一子部中包含的各级地域的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子部中的每一级地域的编码为本级地域的代码;

S32、将所述第一子部中的各级地域的编码按照地域级别的大小顺序合成所述行政地域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地域的大小级别逐级确定第一子部中包含的各级地域的代码为:逐字读取所述地址信息,当读到预定关键字后从对应于所述预定关键字的代码库中查找对应于以所述关键字结尾的区域名称的代码;然后,从已经确定的所述预定关键字之后的地址信息开始重复执行上述步骤以确定各级地域的代码。

按地域级别逐级编码,最大一级地址赋予地址编码,然后赋予属于该地址区域的次一级地址的地址编码,次一级地址的地址编码只针对该次一级地址的编码,不包含上一级地址的编码。若需要通过地址编码获得该级地址的具体位置需要将该级地址上级的所有编码同时赋予该级地址。

对每个具体的地址按照地域逐级赋予一组编码,每一个地址被赋予一组与其对应的编码,每一组编码对应一个地址,保证每一个地址与其编码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用不同表述表达的同一位置可以采用相同的编码,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但都代表同一个地址。例如,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0号与北京市海淀区首钢国际大厦均代表同一个地址)。地址与地址编码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每一个地址对应一组编码,每一组编码代表唯一的一个地址。根据一个地址便能确定与该地址对应的编码,根据一组编码也能确定该组编码所对应的地址。

例如:首先,根据行政区域级别的高低,依次对各级行政区域赋予一组数字编码,直至每一户。对国家赋予一组编码a,对各省赋予一组编码b,对区(市)赋予一组编码c,对各街道赋予一组编码d,对各小区赋予一组编码e,根据小区内楼号、单元号、楼层号、门牌号赋予一组编码f(为便于使用,以小区实际楼号、单元号、楼层号和门牌号为f为宜)。这样,任意一个收货地址S便可以用abcdef来表示,abcdef也仅对应一个收获地址S。对于农村,对各市赋予一组编码c,各县赋予编码d,对各乡镇赋予编码f,对各村赋予编码g,对各住户赋予编码h。这样,任意一个收货地址S便可以用abcdfgh来表示,abcdfgh也仅对应一个收货地址S。

或者,首先对各营业配送网点进行编码,对每一个营业网点所配送的区域赋予一组编码A;然后对营业网点配送区域内的各个详细的收货地址进行编码,对各个详细的地址赋予一组编码B。这样,任意的一个收获地址S便可以用编码A、B来表示,A、B也仅对应于一个唯一的收货地址S;对于缺少某级地址的情况,可以用约定的编码来代替(如000)。例如,在农村对各住户无法或不便编码时,可采用约定的方式代替该级编码。这样任何一个收货地址就有了唯一的、与之对应的一组编码,任意一个收获地址可以用一组编码来代替。

如上所述,地址编码是逐级编写的,识别地址也是逐级识别。从第一级区域开始直至最后一级区域,每一级别的区域以属于本级别区域的关键字结束。计算机识别关键字,作为该级区域读取截止的特征字。例如,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红莲小区3号楼3单元203室,在地址识别过程中识别市、区、街道、小区、楼、单元、室等关键字。将这些代表区域级别的关键字作为地址识别过程中的特征字,在逐个字识别过程中将这些特征字作为一级区域识别的终止字。在读取分析“北京市”时,逐字读取并分析“北”、“北京”、“北京市”。在读取“北”和“京”时,显然这两个字都不是关键字,而当读到“市”时判定为关键字,从而确定这一级区域的名称为北京市,并确定对应于北京市的地址编码。然后,同理依次读取后面填写的地址,同时后续级别的行政区域将只能调用属于北京市的编码库中的地址编码,避免下一级别的地址名称在全国各地有多个重名,影响编码匹配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地址识别过程中,计算机逐字读取、分析某级地址时,每读取完每一级别地址的一个字之后就判断该级地址编码库中对应于已经读取的部分的地址编码是否唯一,当判断只剩一个地址编码可以匹配给读取到的已读取部分时,将该地址编码匹配给该级地址,并调用该级地址的编码库对次级地址继续进行分析编码。例如,在读取分析“北京市”时,逐字读取、分析“北”、“北京”、“北京市”,在读取“北”时,首字为“北”的地址不止一个,对应的地址编码也不止一个,通过继续读取后面的信息逐级缩小范围,然后依次读取“北京”、“北京市”,读取到“北京市”时,只剩一个地址编码,将该地址编码匹配给“北京市”,并调用北京市的地址编码库对“海淀区”逐字进行识别。读取识别完“海淀区”后,只剩一个地址编码,将该地址编码匹配给“海淀区”,然后调用海淀区的地址编码库对海淀区的次级地址进行分析,以此类推,直至编码完成。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了不以特征字“市”、“区”等作为该级地址读取结束的关键字时无法对地址进行正确的编码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对应于所述预定关键字的编码库中查找不到对应于以所述预定关键字结尾的区域名称的子地址编码时,继续逐字读取所述地址信息,当再次读到预定关键字后从对应于再次读取的预定关键字的编码库中查找对应于以所述再次读取的预定关键字结尾的区域名称的子地址编码。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地域代码库确定对应于所述第一子部的行政地域编码包括:

S41、对所述第一子部中的各级行政地域信息从句首开始进行逐字判断,每确定出一个地域级别关键字段,则在所述地域代码库中的与所述地域级别关键字段相应的地域级别代码子库中进行检索,尝试获取与所述地域级别关键字段匹配的地域代码;

S42、当先后获取到与第一地域级别关键字段对应的第一地域代码和与第二地域级别关键字段对应的第二地域代码、且所述第二地域级别关键字段中的地域级别大于所述第一级别关键字段中的地域级别时,将所述第一地域级别关键字段确定为无效地域字段、丢弃对应的第一地域代码。

本实施例避免了在某一级别的地域名称中存在多个预定关键字(例如,对于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胡村镇朝阳村,其中,胡村镇就是一个地域名称中同时包括了“村”和“镇”两个关键字),从而导致错误识别,错误编码或者无法完成编码的情况的发生,提升了对地址信息编码的准确性。

对于采用固定模式人工填写的地址。例如:___省___市___县___镇___村,用户只需将地址信息填写进固定的地址模板中即可(需要用户在物流公司的计算机平台上填写或者手写好地址信息后再由工作人员输入到物流公司的计算机平台)。计算机在逐字读取填写的地址信息时,遇到非用户填写的地址信息,如,“省”、“市”、“县”、“镇”、“村”等这些关键字将作为该级地址读取截止的特征字。读取到关键字时,终止该级地址的分析,并匹配相应的地址编码。同时,调用属于该级地址编码库中的编码信息供次级地址分析使用,以免下一级地址信息中在其他地方有重名现象出现造成编码混乱。例如,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胡村镇朝阳村(在乡镇一级的地址的名称中有特征字“村”),读取“太谷县”的地址时,逐字分析读取“胡村镇”时,调用太谷县的地址编码库,逐字分析并读取“胡”、“胡村”,读取到特征字“村”时,在太谷县的乡镇一级的地址编码库中查找对应于“胡村”的地址编码,但由于在太谷县的乡镇一级的地址编码库中是胡村镇而不是胡村,因此查找失败。继续读取“胡村镇”,读取到特征字“镇”时最终在太谷县的乡镇一级的地址编码库中查找到对应于“胡村镇”的地址编码。然后调用属于胡村镇的地址编码库分析并匹配“朝阳村”的编码,生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胡村镇朝阳村”的地址编码。例如,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临镇镇党德村(在乡镇一级地址的名字中有特征字“镇”),调用延安市的地址编码库对“宝塔区”进行分析、读取并匹配其地址编码,调用宝塔区的地址编码库对宝塔区的次级地址进行读取、分析。逐字分析、读取“临”、“临镇”,读取到特征“镇”时,暂停本级的读取,在宝塔区的乡镇一级的地址编码库中查找对应于“临镇”的地址编码,但在宝塔区的乡镇一级的地址编码库中是“临镇镇”而不是“临镇”,因此,无法在宝塔区的乡镇级的地址编码库中给“临镇”匹配地址编码。继续读取“临镇镇”,读取到第二个特征字“镇”时,在宝塔区的乡镇一级的地址编码库中查找对应于“临镇镇”的地址编码,最终从宝塔区的地址编码库中匹配“临镇镇”的编码。然后调用属于临镇镇的地址编码库分析并匹配“党德村”的地址编码,生成“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临镇镇党德村”的地址编码。

目前,地址填写多采用通过下拉菜单选填地址和人工填写相结合的方式。一般对于大一些的区域采用下拉选项填写,对于具体位置则采用人工填写。主流的购物网站在乡镇、街道或者区、县及以上行政级别均采用下拉式菜单选择区域地址。例如,在省一级地址中选择“北京”,在下级地址的对话框中会自动列出北京市的所有区县供选择,无需再进行人工填写,人工只需输入区、县级以下或者乡镇、街道级以下的具体地址。这样从下拉列表中选择的每一级地址,都会以固定的特征字作为结束字。在逐字读取地址时,读到特征字时,该级地址读取即结束,并匹配该级地址的编码,自动调用属于该级区域的地址编码库供下一级地址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为每一项下拉地址直接配置地址编码的方式可以无需逐字读取下拉选项中的地址(如下拉地址选项中的“河北省”与河北省的地址编码02是编辑在一起的,在从下拉选项中选中“河北省”后,便可以直接调出“河北省”的地址编码02。这样无需每次都进行逐字分析识别匹配地址编码,减少计算机读取识别的工作量,提高效率)。由于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人工输入填写的同一个位置时,可能存在不同写法。例如“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西直门北大街60号10层”与“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首钢国际大厦10层”是同一个地方,甚至有人会填写西直门北大街首钢国际大厦。在逐字读取、识别时,西直门北大街60号与首钢国际大厦在北太平庄街道的地址编码库中是同一个地址。在识别“西直门北大街60号”后,无法从西直门北大街60号的数据库中匹配“首钢国际大厦”的地址编码,则跳过“首钢国际大厦”,继续往下分析“10层”。对于填写“西直门北大街首钢国际大厦”的情况,在逐字分析到“西直门北大街”时,在“北太平庄街道”的地址编码库中没关于西直门北大街的地址编码,则放弃“西直门北大街”继续分析“首钢国际大厦”并匹配相应的地址编码。对于填写“西直门北大街首钢国际大厦”的情况,若西直门北大街的地址编码库库中有首钢国际的地址编码,则在逐字分析完“西直门北大街”后,调用西直门北大街的地址编码库,逐字分析“首钢国际大厦”并匹配其地址编码。若在地址编码库中“首钢国际大厦”的上一级是“北太平庄街道”,则“西直门北大街”的库中没有“首钢国际大厦”的地址编码,放弃“西直门北大街”的分析,并跳过“西直门北大街”,直接分析“首钢国际大厦”并匹配其地址编码。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临镇党德村(“临镇党德村”为人工填写的部分,),若宝塔区的乡镇一级的地址编码中,是对临镇进行编码的,则可以按照前面的读取分析步骤对临镇进行地址编码匹配;若在宝塔区的乡镇一级的地址编码中,是对“临镇镇”进行地址编码的,则在读取完“临镇”后并不能在乡镇一级匹配到其地址编码。

对于由用户手工填写的快递单,可以通过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员将用户提供的快递单信息输入到物流公司的系统中,计算机通过逐字分析识别输入的信息并匹配相应编码,并生成对应的识别码;或者,由用户直接在物流公司的提供的平台上填写用户信息,计算机读取用户信息,匹配相应的编码,并生成对应的识别码。

对于地址是从大到小逐级填写的情况,例如北京市海淀区。通过读取识别某级区域的地址编码,然后调用属于该级区域以下的地址编码库,逐级进行识别匹配。在读取分析某A级别的地址A1时,调用A级别的上一级别所对应的地址编码库,若A级别地址A1准确填写,则可直接逐字分析、识别并匹配地址A1的编码;若A级别未填写,直接填写了A的下一级别B级的地址B1,则在逐字读取分析地址B1后,因A级别的上一级别所对应的地址编码库中不包含名称为B1的地址,因此无法从A级别的上一级别所对应的地址编码库中找到可以匹配的地址编码。自动跳过A级别的上一级别所对应的地址编码库,调用A级别的地址编码库,从A级别的地址编码库中匹配地址B1的编码,并调用地址B1的上级地址A1地址编码赋予在地址B1的地址编码前。若在各级库中均无该地址的编码,则放弃该级地址,直接读取后面的地址进行地址编码匹配。例如,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在填写时只写了河北省灵寿县,而没有填写石家庄市,逐字读取识别河北省,匹配河北省的编码并在后续的读取识别中调用河北省的地址编码库,继续读取灵寿县时,识别关键字“县”,在“省”与“县”中缺少了“市”,河北省数据库中搜索包含灵寿县的市,并将该市的编码添加到灵寿县编码之前。若在各级地址编码库中均无该地址的编码,则放弃该级地址,直接读取后面的地址进行编码匹配(例如某级地址写错了,济南市平阴县写成了济北市平阴县,在山东省的地址编码库中无“济北市”,则读取完“济北市”后,无法从山东省的地址编码数据库中匹配济北市的地址编码,则放弃该级地址的识别,直接读取“平阴县”并匹配其地址编码,并从山东省的数据库中搜索包含平阴县的地级市,并将该地级市的地址编码赋予到平阴县的地址编码前)。

对于地址是从小到大逐级填写的情况,例如,英语国家中地址都是从小级别的地址逐级增大的填写。匹配所有最小一级地址的完整编码(可能会有多个重名的地方,因此对应该名称的地址编码可能不止一个),并通过上一级别的地址的本级地址编码进行筛选,逐级筛除不符合该地址的编码。读取并识别最低级别A的地址A1,并从地址编码库中调用所有该级别中地名为A的完整的地址编码(数据库中从最大区域到A的完整编码)。全国各地中在最低一级中名为A1的地方可能很多,从地址编码库中调出所有这些重名地址的地址编码,供后续的识别过程中调用、筛选。然后,读取A级的上一级别B级的地址B1,并从数据库中调用所有该级别地名为B1的地址编码(只调用B级的编码),将地址A1所对应的所有编码中B级位置的编码截取,并与确定的地址B1的地址编码进行比对,并保留A1的编码中与B1的地址编码一致的地址编码,以此类推,逐级缩小范围,直至最终确定该地址的编码。对于某E级地址E1填写缺失时,直接填写了E级的上一级F级地址F1,读取、识别地址F1时,则无法从E级地址编码库中匹配F1的编码。遇到该情况,自动调用E级的上一级F级的地址编码库进行识别并匹配F1的地址编码,并从A1的地址编码库中F级截取并与确定的地址F1的地址编码进行比对,保留A1的地址编码中与F1地址编码一致的地址编码。若在各级地址编码库中均无该地址的地址编码,则放弃该级地址,直接读取后面的地址进行编码,再继续进行地址编码筛选。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照地域代码库,根据行政地域的大小级别逐级确定第一子部中包含的各级地域的编码包括:

S51、当所述第一子部中所包含的各级地域的地域级别之间存在缺失的地域级别时,根据所述第一子部中所包含的各地域确定所缺失的地域;

S52、按照地域代码库,确定所述缺失的地域的编码。

本实施例中避免了由于用户的行为习惯在地址填写过程中省略某一级别地域名称而导致编码混乱或者无法完成编码的情况,提升了物流单号生成的可靠性。例如,将“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直接写成“河北省灵寿县”,显然上述地址中缺失了石家庄市这个级别的名称。首先可以所缺失的市是属于河北省的,然后再确定包含灵寿县的所有的市,最后确定既包含了灵寿县同时又属于河北省的市就可以唯一确定所缺失的市是石家庄市了。从而就可以从对应的编码库中确定出对应于石家庄市的地址编码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子部中所包含的各地域确定所缺失的地域包括:

确定所述缺失的地域的上级行政地域所管辖的多个行政地域;

确定所述多个行政地域中包含所述缺失的地域的下级行政地域的行政区域为所述缺失的地域。

本实施中首先根据缺失的地域的上一级行政区域所管辖的多个行政地域确定了所缺失的地域的取值范围(即,确定了缺失的地域必然属于确定的多个行政地域之一),进而通过确定多个行政地域中所管辖的下级行政地域中的包含了订单信息中在缺失的地域下一级的地域的行政区域为缺失的行政区域。从而避免了全国属于与所述上一级行政区域同级别的其它行政区域所包含的与缺失的地域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中恰巧包含了缺失的地域的下级地域时,造成编码混乱的情况。

对于地址是从大到小逐级填写的情况:例如,北京市海淀区。通过读取识别某级编码,然后调用属于该级以下的地址编码库,逐级进行识别匹配。在读取某A级别的地址A1时,调用A的上一级别的地址编码库,若A级别地址A1准确填写,则可直接逐字分析识别并匹配地址A1的编码;若A级别未填写,而直接填写了A级别的下一级别B级别的地址B1,则在逐字读取分析地址B1后,无法从A级别的上一级别的地址编码库中找到可以匹配的编码,从而自动跳过A级别的上一级别的地址编码库,调用A级别的地址编码库,从A级别的地址编码库中匹配地址B1的编码。若在各级库中均无该地址的编码,则放弃该级地址,直接读取后面的地址进行编码匹配。例如,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在填写时只写了河北省灵寿县,而没有填写石家庄市。逐字读取识别河北省,匹配河北省的编码并在后续的读取识别中调用河北省的地址编码库,避免全国有重名的地方带来混乱。继续读取灵寿县时,识别关键字“县”,在“省”与“县”中缺少了“市”,河北省数据库中读取、识别“灵寿县”,匹配灵寿县的地址编码。若在各级库中均无该地址的编码,则放弃该级地址,直接读取后面的地址进行编码匹配(例如,某级地址写错了,济南市平阴县写成了济北市平阴县,在山东省的地址编码库中无“济北市”,则读取完“济北市”后,无法从山东省的地址编码数据库中匹配济北市的地址编码,则放弃该级地址的识别,直接读取“平阴县”并从山东省的数据库中匹配“平阴县”的地址编码)。

对于地址时从小到大逐级填写的情况:例如,英语国家中地址都是从小级别的地址逐级增大填写的。匹配所有最小一级地址的完整编码(可能会有多个重名的地方,因此对应该名称的地址编码可能不止一个),并通过上一级别的地址的完整地址编码进行筛选,逐级筛除不符合该地址的编码。读取并识别最低级别A的地址A1,并从数据库中调用所有该级别中地名为A的完整的地址编码(数据库中从最大区域到A的完整编码),全国各地中在最低一级中名为A1的地方可能很多,从数据库中调出所有这些重名地址的地址编码,供后续的识别过程中调用、筛选。读取A级的上一级别B级的地址B1,并从数据库中调用所有B级别名为B1的地址编码(B1地址的完整编码),并将A1的所有编码中最大区域级别至B级的编码截取,并与地址B1的编码进行比对,并保留A1的所有编码中与B1的地址编码一致的编码。以此类推,逐级缩小范围,直至最终确定该地址的编码。对于某E级地址E1填写缺失时,直接填写了E级的上一级F级地址F1;读取、识别地址F1时,则无法从E级数据库中匹配F1的编码,遇到该情况,自动调用E级的上一级F级的地址编码进行识别并匹配F1的地址编码,并将A1的地址编码中最大区域级别至F级截取,并与F1的编码进行比对,保留A1的地址编码中与F1地址编码一致的编码。若在各级库中均无该地址的编码(例如,某级地址写错了,济南市写成了济北市),则放弃该级地址,直接读取后面的地址进行编码匹配,再继续进行地址编码筛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对订单上的发货地址信息以及收货地址信息进行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地址编码或者订单编码识别发货地址,后台指导分配工作人员揽收或者用户将货物配送到合适的物流网点。对于需要工作人员揽件的,根据发货地址和公司揽件人员的信息,指导最合适的揽件员进行揽件(例如,发货地址在西直门,两个工作人员分别在文慧桥和学院桥,则可以根据工作人员与需要揽收货物的地址,就近指导在文慧桥的工作人员进行揽收货物)。对于需用户自己将货物送到物流网点的,可以通过发货地和物流公司自己的网点位置和经营情况,指导用户将货物送达最合适的物流网点(例如,物流公司在北五环和南五环分别设有两个物流网点,用户的货物在北四环,则可以根据用户货物的地址与物流公司的网点位置,就近指导用户将货物送达北五环的物流网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地址编码或者订单编码识别配送地址,匹配最优的配货仓库。对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送仓库的,计算机读取配送目的地的地址编码并识别该地址,计算机可以根据配送的目的地与配送仓库的位置以及配送仓库的货物情况,计算分析出最合适的配送仓库,匹配最合适的配货仓库,指导发货(例如,公司在北京和广州分别设有仓库,收货人地址是河北,北京距离河北最近,则计算机优先选择北京仓库发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地址编码或者订单编码识别发、收货地址,后台指导用户将货物送达到合适的物流网点。对于需要用户自己将货物送到物流网点的(如大宗商品的物流运输),将用户的收、发货地址转换为地址编码,计算机读取地址编码并识别地址,指导用户将货物送达最合适的物流网点(例如,物流公司在北五环和南五环分别设有两个物流网点,用户的货物在北四环,则可以根据用户货物的地址与物流公司的网点位置,就近指导用户将货物送达北五环的物流网点),并指导货物的后续配送工作。

通过用户的地址编码进行分拣和运输,后台指导货物的运输。每一个地址都有自己对应的地址编码,每一地址编码可以生成与自己对应的、可被扫描识别的条形码、二维码等识别码。每个地址对应不同的地址编码且编码是根据区域级别逐级编排的。因此,在配送到某一区域的货物的地址编码都有一定位数的编码是相同的(例如,两件邮寄到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货物的地址编码的中“北京市至北太平庄街道”位置处的编码都是相同的,只是比北太平庄街道级别更小的区域的编码有所不同),可以根据收货地址的地址编码对货物进行人工分拣。计算机读取地址编码中的部分位置的编码(例如,假定前10位编码对应到街道一级区域,只读取前10位编码),将该编码对应目的地的所属区域以文字的形式显示在物流单上或读取地址编码后将地址编码中的部分地址以文字的形式显示在物流单上(例如,识别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首钢国际大厦,将配送地址中的“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显示在物流单上,便于人工分拣;或者计算机读取、识别“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首钢国际大厦”后,将配送该地址的配送网点的名字或者编号显示在物流单上,如该地址归属文慧园网点配送,则可以将北京市文慧园或者文慧园网点的编码显示在物流单上,便于人工分拣);每一个地址编码有与其对应的可被扫描识别的条形码或二维码等识别码,因此,可以通过扫描识别码识别地址,对货物进行快速的自动化分拣。计算机分析、识别每一运输工具所运输货物的地址编码或条形码,可以了解该运输工具上的货物的所有配送目的地、运输的货物及货物量等信息,一辆运输工具可以安排运输不同地址的货物(例如,从石家庄运送到廊坊的货物远不能装满一辆车,保定在石家庄与廊坊之间,则可以在该车上同时运输部分送往保定的货物),公司后台通过货物地址编码可以掌握该运输工具所运输货物的状况(包括货物量,货物的目的地等),给运输工具合理规划最优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次序,能够有效利用运输工具,降低物流成本。通过运输工具上的定位系统,公司和用户可以实时了解货物的运输状态(通过地址编码或运单号,可以知道每辆运输工具上运输的是哪些货物,了解了运输工具的运输状态也就知道了货物的运输状态)。

通过用户地址编码,后台指导配送人员按照最优化的路线进行配送。公司后台可以根据每件货物的地址编码或条形码,了解每一件货物配送的目的地。每位配送人员可以通过将自己分配到的配送货物的扫描、识别结果上传给公司后台,公司后台根据配送员上传的地址,掌握配送员需要配送的货物量及目的地,并根据所有配送货物的目的地,给每位配送人员计算、分析、规划出最优的配送路线和配送次序,减轻配送人员的工作任务,提高配送效率。例如,配送站点在西直门,配送人员从西直门站点出发进行货物配送,而配送货物的目的地分别为文慧桥、蓟门桥、马甸、联想桥、学知桥、鼓楼、官园桥和新街口,计算机可以识别所有的配送目的地,给配送人员规划文慧桥、联想桥、蓟门桥、学知桥、马甸、鼓楼、新街口、官园桥的配送路线,既节省了配送人员自我寻找配送线路的时间又给配送人员提供了最合适的配送路线。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最优配送路线的规划。公司计算机获取配送人员(或每辆配送车辆)的配送信息后,在地图上将所有的配送目的地进行计算、规划,给配送人员规划出最合适的配送路线,并指导配送人员进行配送货物,减少配送人员在配送路上浪费的时间,提高配送效率。

在快递单上隐藏用户的电话号码等信息,通过物流公司后台通信联系用户,节约配送人员联系用户的时间,避免用户信息暴露给收、寄件人以外的第三人。计算机在读取用户的地址后,继续读取、分析、识别用户的姓名、联系方式,可以与地址编码一起生成编码或将用户的姓名、联系方式等赋存在地址编码的识别码中,条形码、二维码等识别码中既包含地址信息也包含用户信息(编码中可以包含用户的地址和通信信息,也可以只包含用户地址);也可以单独生成联系人的姓名及通讯信息等的编码并生成相应的可扫描识别的条形码或二维码等识别码;也可以读取识别用户姓名及联系方式后,并不直接生成编码,而是将识别的联系人的姓名及通讯信息的资料与用户地址信息一起上传给物流公司,用户地址信息与通信信息绑定在一起,获取用户地址信息后,即可获得或可以调出用户的通信信息(或者将地址编码中约定的部分位置的数字与用户的电话号码绑定,将地址编码中约定的部分位置的数字作为临时号码代替用户的电话号码,供配送货物使用)。对于人工填写的的快递单信息,用户填写好信息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人工输入用户的个人信息,上传到公司的计算机系统;或者,由用户直接在物流公司的提供的平台上填写用户信息,计算机读取用户填写的信息,并匹配相应的编码(编码中可以包含用户的地址和通信信息,也可以只包含用户地址);也可以读取识别用户姓名及联系方式后,并不直接生成编码,而是将用户地址信息与通信信息绑定在一起,获取用户地址信息后,即可获得或可以调出用户的通信信息或者将地址编码中约定的部分位置的数字与用户的电话号码绑定,将地址编码中约定的部分位置的数字作为临时号码代替用户的电话号码,供配送货物使用)。

目前,物流配送中,基本都是采用配送员通过快递单上的手机号或者固话号联系用户或者通过用户端发送短信。通过上述处理,物流公司后台可以根据地址编码直接联系用户,配送人员只需要配送货物,无需与用户进行电话联系,节省配送人员的时间,也可以减少用户姓名和通讯方式的泄露;或者,配送人员通过拨打地址编码中的全部数字编码或部分数字编码,转接入公司后台,公司后台再根据配送人员拨入的号码转拨用户实际的电话号码;或者,将用户的电话号码与地址编码联系起来,配送人员在输入地址编码中约定部分的数字后,通过公司用户端直接转拨到用户的实际电话号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合并,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单号生成装置600,包括:

地址划分模块610,用于将用户地址信息划分为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为各级行政地域信息,所述第二子部为所述各级行政地域信息中的根级地域下的终级地址信息;

行政地域编码确定模块620,用于利用地域代码库确定对应于所述第一子部的行政地域编码;

终级地址编码确定模块630,用于利用终级地址代码库确定对应于所述第二子部的终级地址编码,其中,所述终级地址代码库中每一个终级地址编码对应于表示同一地点的多种表述形式的终级地址信息;

物流单号生成模块640,用于根据所确定的行政地域编码和终级地址编码确定对应于所述用户地址信息的用户地址编码,基于所述用户地址编码生成物流单号。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订单中的用户地址信息划分为包括各级行政地域信息的第一子部和包括所述各级行政地域信息中的根级地域下的终级地址信息的第二子部,并分别对上述两个子部进行编码,最后结合附加区别码与编码结果生成加密的物流单码,从而避免了用户信息的外泄,提升了对用户隐私保护的等级。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子部所标识的终级地址信息可以是多种表示同一地址的多种表述形式,从而即使在不同用户采用不同的描述方式来描述同一地址时,也能够将不同的描述方式编码为同一编码,保证了地址编码与地址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避免了编码混乱的发生。本实施例中的地址编码为字符串或者是根据字符串生成的二维码或者是根据字符串生成的条形码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此限定。

在一些物流单号生成装置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用户名称编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订单中的用户名称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编码,

其中,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用户地址编码和附加区别码生成物流单号包括:基于所述用户地址编码、用户名称编码和附加区别码生成物流单号。

在一些物流单号生成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附加区别码用于统计对应于同一用户地址编码的订单下单次数。

在一些物流单号生成装置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单号电话关联模块,用于在生成物流单号后,将所述物流单号与订单中的用户联系电话建立关联,以允许与所述服务器匹配的终端通过向所述服务器呼叫所述物流单号的网络寻呼方式,而与所述用户联系电话建立移动通信连接。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政地域编码确定模块620包括:

行政地域编码逐级确定单元621,用于按照地域代码库,根据行政地域的大小级别逐级确定第一子部中包含的各级地域的编码,其中,最先确定的第一级地域的编码为第一级地域的代码,之后顺序确定的各级地域的编码包括本级地域的代码以及前一级地域的编码;

行政地域编码确定单元622,用于将最后确定的所述第一子部中的根级地域的编码确定为所述行政地域编码。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政地域编码确定模块620包括:

行政地域编码逐级确定单元621′,用于按照地域代码库,根据行政地域的大小级别逐级确定第一子部中包含的各级地域的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子部中的每一级地域的编码为本级地域的代码;

行政地域编码合成单元622′,用于将所述第一子部中的各级地域的编码按照地域级别的大小顺序合成所述行政地域编码。

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政地域编码确定模块620包括:

地域代码确定单元623,用于对所述第一子部中的各级行政地域信息从句首开始进行逐字判断,每确定出一个地域级别关键字段,则在所述地域代码库中的与所述地域级别关键字段相应的地域级别代码子库中进行检索,尝试获取与所述地域级别关键字段匹配的地域代码;

地域代码修正单元624,用于当先后获取到与第一地域级别关键字段对应的第一地域代码和与第二地域级别关键字段对应的第二地域代码、且所述第二地域级别关键字段中的地域级别大于所述第一级别关键字段中的地域级别时,将所述第一地域级别关键字段确定为无效地域字段、丢弃对应的第一地域代码。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政地域编码逐级确定单元621(621′)包括:

缺失地域确定组件6211,用于当所述第一子部中所包含的各级地域的地域级别之间存在缺失的地域级别时,根据所述第一子部中所包含的各地域确定所缺失的地域;

缺失地域编码确定组件6212,用于按照地域代码库,确定所述缺失的地域的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缺失地域确定组件包括:

上级管辖地域确定元件,用于确定所述缺失的地域的上级行政地域所管辖的多个行政地域;

缺失地域确定元件,用于确定所述多个行政地域中包含所述缺失的地域的下级行政地域的行政区域为所述缺失的地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流单号生成装置还包括:

用户信息编码确定模块,用于对订单用户信息进行编码以确定用户信息编码,所述订单用户信息包括用户联系电话和/或用户姓名;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用户地址编码生成物流单号为:基于所述用户地址编码和用户信息编码生成物流单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硬件处理器(hardware processor)来实现相关功能模块。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包括执行指令的程序,所述执行指令能够被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读取并执行,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例如:

将用户地址信息划分为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包括各级行政地域信息,所述第二子部包括所述各级行政地域信息中的根级地域下的终级地址信息;利用地域代码库确定对应于所述第一子部的行政地域编码;利用终级地址代码库确定对应于所述第二子部的终级地址编码,其中,所述终级地址编码对应于表示同一地址的多种表述形式的终级地址信息;根据所确定的行政地域编码和终级地址编码确定完整地址编码,基于所述完整地址编码生成物流单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

将订单中的用户地址信息划分为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为各级行政地域信息,所述第二子部为所述各级行政地域信息中的根级地域下的终级地址信息;

利用地域代码库确定对应于所述第一子部的行政地域编码;

利用终级地址代码库确定对应于所述第二子部的终级地址编码,其中,所述终级地址代码库中每一个终级地址编码对应有表示同一地点的多种终级地址信息;

根据所确定的行政地域编码和终级地址编码确定对应于所述用户地址信息的用户地址编码,至少基于所述用户地址编码和附加区别码生成物流单号,其中,所述附加区别码用于确保对应于不同订单的物流单号不同。

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执行物流单号生成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10以及存储器1120,图11中以一个处理器1110为例。

执行物流单号生成方法的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1130和输出装置1140。

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输入装置1130和输出装置114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11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1120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物流单号生成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120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物流单号生成方法。

存储器11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物流单号生成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1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1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物流单号生成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1130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物流单号生成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出装置11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20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1110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物流单号生成方法。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