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状态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9819发布日期:2018-08-21 19:1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程设计数据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技术状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技术状态管理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是随着复杂武器装备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技术状态管理是指在产品寿命周期过程中,确保产品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与产品需求、设计生产状况保持一致的管理活动。其中,技术状态是产品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这些特性应在技术状态文件中明确规定,并在按技术状态文件要求研制和生产出的产品中实际达到。实施技术状态管理的目的如下:1)保证有目标、有步骤的开发产品(清楚要生产什么、正在生产什么、已生产什么等),并以最低的费用、最短的周期开发出质量满足要求的产品;2)严格控制对设计的更改,控制偏离、超差;3)保证文(文件)实(产品)相符;4)保证技术资料完整、配套、协调,用它可以重复生产产品,并且质量是稳定的。现有技术中,在需要多个服务器完成所预设的任务时,各服务器需要各自完成技术状态管理,各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流存在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技术状态管理系统,可以使得各服务器之间协同实施技术状态管理,且各服务器之间的数据格式具有一致性,可以实现各服务器之间的数据无障碍交流。

所述技术状态管理系统安装于每一需要完成预定任务的服务器上;所述技术状态管理系统包括:技术状态生成模块、版本管理模块、技术状态管理模块、数据标准化模块和传输接口;

所述技术状态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预定任务生成技术状态文件;

所述版本管理模块,用于对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进行标识;

所述技术状态管理模块,用于对技术状态文件进行审核;

所述数据标准化模块,用于设置技术状态文件的格式;

所述传输接口,用于将技术状态文件发送至其它服务器,以及接收其它服务器发来的技术状态文件;

其中,技术状态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如下方式生成技术状态文件:

将待完成的预定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

确定每个子任务所具有的性能要求;

根据每个子任务所具有的性能要求,确定实现所述每个子任务所需的电子装备和每个电子装备的技术状态文件;其中,电子装备的技术状态文件中包括电子装备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使用要求、维修要求和/或报废要求;

对每个电子装备进行结构分解,确定每个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

根据每个电子装备的技术状态文件,确定每个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的技术状态文件,其中,组成部分包括硬件部件、软件、或硬件部件与软件的集合体;组成部分的技术状态文件中包括组成部分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使用要求、维修要求和/或报废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技术状态文件包括原始技术状态文件和第二技术状态文件;所述第二技术状态文件为对原始技术状态文件的审核后的文件;

所述版本管理模块具体用于:

按如下方式对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进行标识:

以电子装备标识和版本号来确定电子装备对应的原始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号;

以电子装备标识、版本号和时间标签来确定电子装备对应的第二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号;

以电子装备标识、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标识和版本号来确定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对应的原始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号;

以电子装备标识、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标识、版本号和时间标签来确定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对应的第二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号;

其中,第二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号高于原始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版本管理模块还用于:对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进行一致性检查。

在一个实施例中,技术状态文件的状态包括无需更新状态、已过时状态和待更新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技术状态管理系统还包括:

索引项设置模块,用于为技术状态文件设置索引项;

所述版本管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索引项从技术状态生成模块中获得技术状态文件,对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进行标识;

所述技术状态管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索引项从技术状态生成模块中获得技术状态文件,对技术状态文件进行审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状态管理系统安装在每一需要完成预定任务的服务器上;所述技术状态管理系统包括:基于预定任务生成技术状态文件的技术状态生成模块;对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进行标识的版本管理模块;对技术状态文件进行审核的技术状态管理模块;设置技术状态文件的格式的数据标准化模块;将技术状态文件发送至其它服务器,以及接收其它服务器发来的技术状态文件的传输接口。其中,技术状态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按照如下方式生成技术状态文件:将待完成的预定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确定每个子任务所具有的性能要求;根据每个子任务所具有的性能要求,确定实现所述每个子任务所需的电子装备和每个电子装备的技术状态文件;其中,电子装备的技术状态文件中包括电子装备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使用要求、维修要求和/或报废要求;对每个电子装备进行结构分解,确定每个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根据每个电子装备的技术状态文件,确定每个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的技术状态文件,其中,组成部分包括硬件部件、软件、或硬件部件与软件的集合体;组成部分的技术状态文件中包括组成部分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使用要求、维修要求和/或报废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技术状态管理系统采用基于任务的自上而下的技术状态生成方法,设计目标明确;采用了本发明提出的技术状态管理系统,有利于各服务器协同实施技术状态管理,且各服务器之间的数据格式具有一致性,可以实现各服务器之间的数据无障碍交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技术状态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技术状态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该技术状态管理系统安装于每一需要完成预定任务的服务器上;包括:技术状态生成模块101、版本管理模块102、技术状态管理模块103、数据标准化模块104和传输接口105;

所述技术状态生成模块101,用于基于预定任务生成技术状态文件;

所述版本管理模块102,用于对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进行标识;

所述技术状态管理模块103,用于对技术状态文件进行审核;

所述数据标准化模块104,用于设置技术状态文件的格式;

所述传输接口105,用于将技术状态文件发送至其它服务器,以及接收其它服务器发来的技术状态文件。

其中,技术状态生成模块101采用如下的方法生成技术状态文件:

将待完成的预定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

确定每个子任务所具有的性能要求;

根据每个子任务所具有的性能要求,确定实现所述每个子任务所需的电子装备和每个电子装备的技术状态文件;其中,电子装备的技术状态文件中包括电子装备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使用要求、维修要求和/或报废要求;

对每个电子装备进行结构分解,确定每个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

根据每个电子装备的技术状态文件,确定每个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的技术状态文件,其中,组成部分包括硬件部件、软件、或硬件部件与软件的集合体;组成部分的技术状态文件中包括组成部分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使用要求、维修要求和/或报废要求。

具体的,电子装备和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可以称为技术状态项(configurationitem),技术状态项指的是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技术状态项是技术状态管理的基本单元。

具体的,在确定所需的电子装备和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或技术状态项)后,生成技术状态基线,基线是指已批准的并形成文件的技术描述。技术状态基线指的是在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某一特定时刻被证实确认并被今后设计生产、使用保障活动基准的技术状态文档。技术状态文档或文件是规定技术状态项的功能、性能、接口和形体特征,或从这些内容发展而来的关于技术状态项试验、使用、维修和报废要求的文档,也就是技术状态文件。技术状态基线包括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功能基线是经正式确认的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分配基线是经正式确认的分配技术状态文件,产品基线是经正式确认的产品技术状态文件。也就是说技术状态文档分为功能技术状态文档、分配技术状态文档和产品技术状态文档。功能技术状态文件:规定产品的功能特性、接口特性和验证要求的技术状态文件。分配技术状态文件:规定技术状态项的接口特性、从高一层技术状态项分配下来的功能特性和接口特性、附加的设计约束条件,以及上述特性的验证要求的技术状态文件。产品技术状态文件:规定技术状态项所有必需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以及检验验收、使用、保障和报废要求的技术状态文件。

具体实施时,技术状态管理系统是基于任务的分布式系统,其中,对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管理是保证技术状态受控的重要一环。版本管理工作主要有版本标识、版本一致性检查等。结合分布式系统的特点,本发明提出了技术状态管理系统的一种版本标识方法,这种方法遵循统一的规则,又能够由各级分布式系统独立对版本号进行标识、检查和使用。具体方法如下:

所述技术状态文件包括原始技术状态文件和第二技术状态文件;所述第二技术状态文件为对原始技术状态文件审核后的文件;原始技术状态文件即为未受控的技术状态版本,第二技术状态文件为已经受控的技术状态版本;

所述版本管理模块102具体用于:

按如下方式对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进行标识:

以电子装备标识和版本号来确定电子装备对应的原始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号;

以电子装备标识、版本号和时间标签来确定电子装备对应的第二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号;

以电子装备标识、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标识和版本号来确定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对应的原始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号;

以电子装备标识、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标识、版本号和时间标签来确定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对应的第二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号。

各级版本号严格自增,即技术状态文件越新,版本号越高。

版本号对已经受控和未受控版本号进行区分,具体可以为受控版本相应位置带时间标签,未受控版本相应位置不带时间标签。

具体实施时,所述版本管理模块102还用于:对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进行一致性检查。技术状态文件的状态包括无需更新状态、已过时状态和待更新状态。

具体实施时,技术状态管理系统还包括:索引项设置模块,用于为技术状态文件设置索引项;版本管理模块1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索引项从技术状态生成模块中获得技术状态文件,对技术状态文件的版本进行标识;技术状态管理模块1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索引项从技术状态生成模块中获得技术状态文件,对技术状态文件进行审核。

其中,数据索引同时对技术状态文件和相应时间进行索引,技术状态管理系统的受控状态由按照规则或者人工在同一时间建立,即建立同一时刻技术状态管理系统的技术状态文件的快照,并由相应的版本号按照上述规则标识。索引项设置模块106实现数据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具体分为按产品树和按文档类别的方式。

技术状态管理系统的受控状态对应到技术状态基线,即基线建立后,各技术状态项进入受控状态。电子装备或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的技术状态基线可以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独立演进,电子装备的技术状态基线可以作为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的技术状态基线形成的输入条件,例如,电子装备的分配基线可以对应到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的功能基线,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的再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未受控技术状态版本,并在审核后形成新的受控版本(新技术状态基线)。技术状态基线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基于任务的技术状态生成,即从上而下的分解过程。

电子装备的技术状态基线变更直接影响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的技术状态的未受控项,电子装备的组成部分的未受控项将以电子装备的新的技术状态基线作为输入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级系统的新基线。

具体实施时,技术状态管理模块103为技术状态生命周期提供管理服务,并提供风险和异常报警。数据标准化模块104提供各级服务器之间的统一数据交互格式。传输接口105实现数据在各级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切实做好标准化建设和技术状态的版本管理,保证技术状态的完整性、一致性、正确性,保证技术状态描述在各各级服务器之间是标准化的,这是多部门之间沟通的关键。

具体实施时,该技术状态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技术状态评估模块,实现技术状态现状和风险分析。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相对客观,有利于基线生成和技术状态的固化。

综上所述,基于任务的技术状态生成方法强调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与传统的自下而上的技术状态生成方法有很大区别,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面向任务的方法从特定作战任务的需要出发,从作战任务建立作战能力需求体系,再形成武器装备的需求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技术状态项的选择和技术状态基线的生成。这种思想集中体现了通过顶层设计保障顺利达成作战使命,整个活动以作战使命为中心,立足点高,保障性好。

面向任务的方法有利于军事专家、国防科技专家、装备发展管理专家、实验验证专家等全方位的力量参与到技术状态生成当中,代表性广泛,能够起到群策群力的作用,具备联动效应和协同效应,从而促进自上而下的良性循环,既能够体现来自上层的指导,又以底层的能力为支撑。

面向任务的方法通过全局的宏观统筹,既能够解决军事需求与装备发展脱节的问题和装备重复建设的问题,又能够更好地促进装备创新。

切实落实好问题归零工作,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早归零,这样在自上而下的过程中造成的影响最小。

技术状态分布式管理方法有利于各单位协同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并与技术状态生成方法紧密结合,体现从上到下的分解与协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