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91388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库移民安置点选择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方法。
背景技术
:避险解困项目是国家为解决老水库库区移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而建立的项目。避险解困项目采取异地集中搬迁安置的方式,将居住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水上漂”和生存条件恶劣,生活贫困,不搬迁难以摆脱困境的老水库移民(以下简称为帮扶对象)进行异地搬迁,集中安置;同时通过生产扶持及教育培训等措施,帮助帮扶对象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最终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在避险解困项目中,最重要的就是安置点的选取工作。然而对于环境容量、安置容量以及地质条件等其他基本条件均满足要求的待选安置点,往往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需要通过对比和分析进而选定综合条件最好的一个,则如何选取对于帮扶对象生产生活最有利的安置点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避险解困项目是国家近几年才开始实施的惠民工程,因此,目前在避险解困项目安置点比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与此同时,避险解困项目与传统的水库建设移民安置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实施的对象不同。避险解困项目的实施对象主要是生活极度贫困的老水库移民,对于生活状况较好的老水库移民则不能纳入项目的帮扶范围;而水库移民安置项目的实施对象则是由于水利工程的需要,必须根据政府安排搬迁到他处的所有群众,无论这部分群众是否贫困。(2)项目实施的目的不同。避险解困项目实施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搬迁安置,生产扶持和教育培训等措施能够让帮扶对象安居乐业,脱贫致富。水库移民安置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水库移民来支援水利工程的建设,同时保证移民能够“迁得出,安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3)项目实施的规模不同。避险解困项目与水库移民安置项目的实施规模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水库移民安置项目的规模要远大于避险解困项目的实施规模。基于上述原因,水库移民安置点选择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完全适用于避险解困项目的安置点比选工作。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避险解困项目安置点比选缺乏技术手段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依据可持续生计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安置点的条件进行评分和计算,为避险解困项目安置点的比选和决策提供了一种科学可靠的理论方法,填补国内避险解困项目安置点的选定决策缺乏技术支持的空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可持续生计理论,考虑水库移民的实际情况和移民安置点属性,建立安置点比选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2)确定评价指标:依据可持续生计理论的五个方面,收集和整理水库移民生存发展的基础数据,确定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的评价指标;(3)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中的各级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最终确定基础指标的权重值;(4)采用线性插值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各个备选安置点的基础指标进行评分,通过计算求得各安置点的综合评分,实现避险解困安置点的定量评价和比选。所述步骤(1)中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可持续生计理论为评价方向,根据水库移民生存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分类、分层,构成一个包括多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所述步骤(2)中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的评价指标共包含1项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27项四级指标和13项五级指标;一级指标为可持续生计能力;二级指标包括生计资本、生计策略;三级指标包括:生计资本指标下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生计策略指标下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四级指标包括:自然资本指标下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耕地质量、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水资源质量,物质资本指标下的家庭住房情况、家庭固定资产、基础设施情况,金融资本指标下的家庭储蓄存量、获得现金信贷的机会、获得无偿现金援助,人力资本指标下的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劳动力质量,社会资本指标下的可提供人力和物力帮助的亲友数量、只能提供人力帮助的亲友数量、只能提供物力帮助的亲友数量,第一产业指标下的农业、牧业、林业、渔业,第二产业指标下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和燃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指标下的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文化及体育和娱乐业、其他类型产业;五级指标包括:家庭住房情况指标下的房屋结构类型、房屋建筑年限、人均住房面积,家庭固定资产指标下的家庭生产资产、家庭生活资产,基础设施情况指标下的交通设施等级、交通便利程度、生活用水设施、生产用水设施、供电保证率、文化设施人均占有面积、卫生设施人均占有面积、教育设施人均占有面积,上述指标适用于所有情况下的老水库移民避险解困项目中的安置点比选。对于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中的各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其相对于上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而根据各级指标的逻辑结构计算求得基础指标的最终权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建立了完善的避险解困项目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搭建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可以定量的分析并预测在到达规划水平年后搬迁至不同安置点的帮扶对象的生计状况,通过指标评价、计算来比选出综合指标最优的安置点,能够为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依据。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的架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方法,是一种定量评价各个备选安置点优劣情况的计算方法,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搭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架构,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delphi(专家打分法)确定其评价指标权重及得分,最终计算求得各备选安置点的定量评价结果,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可持续生计理论,考虑水库移民的实际情况和移民安置点属性,建立安置点比选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2)确定评价指标:依据可持续生计理论的五个方面,收集和整理水库移民生存发展的基础数据,确定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的评价指标;(3)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中的各级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最终确定基础指标的权重值;(4)采用线性插值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各个备选安置点的基础指标进行评分,通过计算求得各安置点的综合评分,实现避险解困安置点的定量评价和比选。所述步骤(1)中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可持续生计理论为评价方向,根据水库移民生存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分类、分层,构成一个包括多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所述步骤(2)中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的评价指标共包含1项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27项四级指标和13项五级指标;一级指标为可持续生计能力;二级指标包括生计资本、生计策略;三级指标包括:生计资本指标下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生计策略指标下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四级指标包括:自然资本指标下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耕地质量、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水资源质量,物质资本指标下的家庭住房情况、家庭固定资产、基础设施情况,金融资本指标下的家庭储蓄存量、获得现金信贷的机会、获得无偿现金援助,人力资本指标下的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劳动力质量,社会资本指标下的可提供人力和物力帮助的亲友数量、只能提供人力帮助的亲友数量、只能提供物力帮助的亲友数量,第一产业指标下的农业、牧业、林业、渔业,第二产业指标下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和燃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指标下的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文化及体育和娱乐业、其他类型产业;五级指标包括:家庭住房情况指标下的房屋结构类型、房屋建筑年限、人均住房面积,家庭固定资产指标下的家庭生产资产、家庭生活资产,基础设施情况指标下的交通设施等级、交通便利程度、生活用水设施、生产用水设施、供电保证率、文化设施人均占有面积、卫生设施人均占有面积、教育设施人均占有面积,上述指标适用于所有情况下的老水库移民避险解困项目中的安置点比选。对于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中的各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其相对于上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而根据各级指标的逻辑结构计算求得基础指标的最终权重。该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可持续生计理论为评价方向,根据水库移民生存发展的实际需求,把这些特性分类、分层,最终构成一个包括多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可持续生计理论和移民实际需求而确定比选评价指标,能够从水库移民的角度全面反应安置点的条件优劣,能够契合水库移民在搬迁后的实际发展规律。对于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中的各级评价指标,主要采用ahp和delphi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其相对于上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而根据各级指标的逻辑结构计算求得基础指标的最终权重。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的综合评价指标共包含1项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27项四级指标和13项五级指标。上述指标适用于所有情况下的老水库移民避险解困项目中的安置点比选工作。该比选计算模型主要包括国家的避险解困政策、可持续生计理论、层次分析法(ahp)、德尔菲法和线性插值法。可持续生计理论主要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支撑,层次分析法主要用于计算指标权重,线性插值法主要用于可定量的基础指标打分,专家打分法既使用于指标权重计算,同时又使用在基础指标打分方面。避险解困移民安置是一项跨域多学科、多专业的系统工程,内容不仅涵盖建筑、交通、给排水和电力等多类别的具体工程建设,同时还涉及安置移民发展扶持、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维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工作,而避险解困移民安置工作中的安置点比选则是重中之重;因此,安置点的比选工作面临着评估数据量大、决策目标多、指标难以量化等诸多问题。可持续生计理论的sla框架能够将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工作中必要的考虑因素完全纳入评价体系中,同时还能够以移民的角度对其未来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因此十分适用于避险解困安置点的比选工作。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实用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它先分解后综合的系统思想和合理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特征非常适合于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评价。专家打分法可以避免群体决策的一些可能缺点,声音最大或地位最高的人没有机会控制群体意志,因为每个人的观点都会被收集,另外,管理者可以保证在征集意见以便做出决策时,没有忽视重要观点;因此非常适合结合层次分析法用于安置点的比选计算模型。将层次分析法与专家打分法结合应用于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安置点比选过程中面临的系统结构复杂、决策目标多等问题,还能对模糊的、难以定量分析的指标实现有效量化,得到满意的评估效果。本发明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搭建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可以定量的分析并预测在到达规划水平年后搬迁至不同安置点的帮扶对象的生计状况,通过指标评价、计算来比选出综合指标最优的安置点,能够为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依据。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建立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中指标体系的构建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主要依据可持续生计理论中的sla框架构建比选指标体系。由于帮扶对象在参与避险解困项目的过程前后其脆弱性背景及结构和制度的改变均基本一致,因此比选指标体系主要考虑sla框架中的生计资本及生计策略这两部分内容。本发明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遵循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根据帮扶对象和避险解困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帮扶对象可能拥有的生计资本及可能采取的生计策略,通过现场实地调研及专家分析研究,遴选构建了2大类,8小类共计37项基础指标的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的指标体系,其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的指标体系共有五级指标:其中,在待比选安置点内帮扶对象的可持续生计能力为一级指标(用于安置点总评分),即为目标指标(记为指标a)。帮扶对象在该安置点内可以获得的生计资本(b1)以及能够采取的生计策略(b2)这两部分内容并列为二级指标。生计资本指标下共设置5个三级指标(c1~c5),15个四级指标(d1~d15)和13个五级指标(e1~e13)。生计策略指标下共设置3个三级指标(c6~c8),12个四级指标(d16~d27)。除了d5,d6和d7外,四级指标d1~d27和五级指标e1~e13均为单项指标,即为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指标体系中的最基础指标。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从单项指标开始逐级向上计算各指标值,最后得到在避险解困不同安置点中帮扶对象能够达到的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大小,进而评选出最优的安置点方案。(2)确定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相对权重根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采用基于德尔菲法的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向量w。其主要步骤如下:1)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指标的同一层诸指标,采用成对比较法和1-9及其倒数标度其相对重要性(如表1所示),进而构造成比较判断矩阵。表1指标相对重要性标度2)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对应的特征向量wλ。3)计算并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定义一致性指标值ci用以检验结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其中n为结构判断矩阵的阶数。当结构判断矩阵完全一致时,ci=0;如果ci越大,则结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越差。对于1~9阶的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分别为0、0、0.58、0.94、1.12、1.24、1.32、1.41、1.45。根据矩阵特性可知,1、2阶判断矩阵总是完全一致的;当判断矩阵的阶数n>2时,定义cr=ci/ri,并称cr为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例。当cr<0.10时,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结构判断矩阵。4)确定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指标的同一层诸指标的相对权重值。如果判断矩阵的ci值及cr值满足一致性条件,那么判断矩阵中对应于最大特征值λmax的特征向量wλ则为本层指标相对于所从属的上级指标的相对权重值。5)根据公式计算求得最基础指标的目标权重值。其中,为第k层指标中第i个元素相对于目标的权重值;为第k层指标中第i个元素相对于所属的上一层(k-1层的第j个元素)元素的排序权重向量;为第k-1层指标中的第j个指标元素,所对应的指标是其所包含的下一级指标。(3)指标体系中基础指标的评分方法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中基础指标的评分方法主要分为两类。1)对于基础指标“人均耕地面积”和“水资源人均拥有量”等可以直接量化的基础指标,采用公式(1)计算其评分。其中,rij为基础指标的评分值,xmin为基础指标的下限值,xmax为基础指标的上限值。2)对于基础指标中“人均耕地质量”和“水资源质量”等不可直接量化的基础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这部分指标进行评分计算。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线性插值法的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可持续生计理论主要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支撑,层次分析法主要用于计算指标权重,线性插值法主要用于可定量的基础指标打分,专家打分法既使用于指标权重计算,同时又使用在基础指标打分方面。实施例(1)项目概况云南省丘北县红旗水库始建于1958年7月,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具防洪、发电、供水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中型水利工程。丘北县根据相关文件的规定,选定红旗水库的移民作为本次避险解困项目的帮扶对象。依据避险解困项目的有关要求,丘北县本次纳入帮扶对象的移民人数为317户1538人,全部为生存条件恶劣、生活贫困的第三类帮扶对象。本文选择曰者镇新村的64户290位帮扶对象作为该模型的计算样例。通过安置意愿调查,这部分帮扶对象选择的安置方式为中心村安置。目前,丘北县共有四个中心村安置点可供帮扶对象进行选择,分别为老窑房安置点,茶花安置点,石坝安置点和农校安置点。这四个安置点的环境容量均能满足帮扶对象的安置需要,而且它们分别具有各自的优势。例如:老窑房安置点的交通条件相对较好,距离帮扶对象的原住址也较为接近;茶花安置点的旅游资源及水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其耕地质量也比其他安置点稍高;石坝安置点的基础设施最为完善,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农校安置点的人均耕地面积相对最大,同时由于安置点距离乡镇较近,其教育医疗及文化设施也较其他安置点更好。面对具有不同优势的四个安置点,如何为帮扶对象选择综合条件最优的安置点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首先,通过采用可持续生计理论对这64户帮扶对象的家庭进行分析后可知:这64户帮扶对象目前所拥有的生计资本大致相同(包括劳动力数量,家庭住房条件,人均耕地面积等指标),其采取的生计策略以及获得的生计输出也基本一致;因此可以把这些帮扶对象作为同一类研究对象,进而通过调查分析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判断,构造比较判断矩阵。(2)构造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各级指标权重1)构造比较判断矩阵根据上文所述的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避险解困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结合德尔菲法构造该计算模型中各级指标的判断矩阵。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将指标体系中的所有结构判断矩阵全部列出,因此在表2至表4分别给出了计算模型中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四级指标的判断矩阵样例。表2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安置点总评分的下级指标)二级指标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资本14生计策略1/41表3三级指标的判断矩阵(生计资本的下级指标)三级指标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1371/35物质资本1/3151/53金融资本1/70.211/91/3人力资本35917社会资本1/51/331/71表4四级指标的判断矩阵(自然资本的下级指标)2)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对于计算模型中各级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按照2.3.2节中的所述方法求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将该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可得到相应的层次单排序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向量,一致性指标ci以及一致性比例cr,其结果如表5示例所示。表5示例判断矩阵的ci及cr值(自然资本的下级指标)经计算,避险解困项目安置点比选计算模型中各级指标的结构判断矩阵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求得最基础指标的目标权重值根据公式计算求得最基础指标的目标权重值。其中,为第k层指标中第i个元素相对于目标的权重值;为第k层指标中第i个元素相对于所属的上一层(k-1层的第j个元素)元素的排序权重向量;为第k-1层指标中的第j个指标元素,所对应的指标是其所包含的下一级指标。最终求得最基础指标相对于目标值的权重向量为:w=[0.108,0.064,0.037,……,0.017,0.017]t(3)对不同安置点的各项基础指标进行评分依据所述的基础指标评分方法,对不同待比选安置点的各项基础指标进行评分。最终可获得各个安置点的基础指标的评分矩阵a,其中每一行为单个待比选安置点的各项基础指标的评分。(4)计算各个安置点的最终得分,评选出最适合的安置点在求得安置点各项基础指标的评分矩阵a和指标权重w后,根据公式t=a·w可计算得出各个安置点的最终得分为:t=a·w=(0.8820.8690.8790.860)t其中,老窑房安置点的评分为0.882,茶花安置点的评分为0.869,石坝安置点的评分为0.879,农校安置点的评分为0.860。根据最终的评分可知,这部分帮扶对象在搬迁至老窑房安置点后能够获得最大的可持续生计能力,因此老窑房安置点对于这部分帮扶对象来说是综合条件最优的安置点。通过对帮扶对象搬迁安置意愿的征求可知,帮扶对象对老窑房安置点的综合满意程度最高。对于这部分帮扶对象,地方政府及绝大部分专家也赞同老窑房安置点为最优安置点。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即凡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