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071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计算机、行动装置或抬头显示设备/头戴显示设备/虚拟现实装置等电算装置的键盘组,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快速拆装至可拆式支架且可多向角度调整的键盘组。
背景技术
::需要长时间使用键盘工作的人员,例如:作家、程序设计师,常常因为姿势不正确而易造成肩、颈、手臂、手腕的疲劳甚至是永久性伤害。因此,许多采用人体工学设计的现有技术装置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一,美国专利patentno.5,311,210(发明者o’brien及其他人等)公开的“ergonomickeyboardandoperator’schair”,其中公开一种椅子与键盘的组合装置,该装置由椅子、扶手与键盘整合为一体的人体工学装置,虽然其提供用户足够的背部、手臂、手掌支撑以降低疲劳与伤害,然而,其键盘无法适用在其他具有扶手的椅子,亦无法于需要时将键盘移至桌面使用,其整体造价所费不赀,致使生产与推展不易。现有技术二,美国专利patentno.5,122,786(发明者rader)的“ergonomickeypadsfordesktopandarmrestapplications”,其中公开一种可适用于桌面亦可适用于座椅扶手的人体工学键盘,虽然现有技术二可依使用者需求而安装在椅子扶手或是桌面上使用,但是,由于其须配合特定的扶手构件,致使该键盘无法任意安装于其他具有扶手的椅子上。上述现有技术因为无法安装于现成的椅子扶手上,而需特别的扶手构件以取代原本的座椅扶手,甚至需换掉整张座椅,故,需要长时间使用键盘输入数据的人员无法将现有技术所公开的键盘直接安装于自己既有的椅子扶手上,亦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使用者需求,因此,实有必要改善现有技术以提出一种键盘装置可依用户需求而放在桌面使用,或安装于一般的现成椅子扶手上,以便弥补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此外,现有技术由于受限于椅子扶手的空间问题而缺乏扩充性,使用者无法在现有技术上扩充其他输入/控制装置,因此,本发明改善现有技术以提出一种具扩充功能的扶手键盘,可依用户需求于键盘上扩充游戏杆/数字键盘/鼠标/轨迹球/触摸板。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键盘组可适用于一般桌面以及一般具有扶手的座椅,其目的在于,用户利用一般符合人体工学并具有扶手的现成椅子即可改善操作键盘时的姿势,以减少疲劳与伤害,又可依其需求将键盘移至一般桌面上使用。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键盘组。键盘组包括一左键盘、一右键盘、一第一可拆式支架、一第二可拆式支架以及二多向角度调整机构。该左键盘及该右键盘各包含多个按键,该右键盘通信连接该左键盘。第一可拆式支架的一端连接至左键盘,第二可拆式支架的一端连接至右键盘。各多向角度调整机构包括一球形构件及一半球形凹槽。二球形构件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可拆式支架与第二可拆式支架的一端。二半球形凹槽则分别设置于左键盘及右键盘。第一可拆式支架的球形构件可拆卸地对应组设至左键盘的半球形凹槽中。第二可拆式支架的球形构件可拆卸地对应组设至右键盘的半球形凹槽中。通过多向角度调整机构可以支持任意方向的角度调整。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键盘组。键盘组包括一左键盘、一右键盘、一第一可拆式支架、一第二可拆式支架以及二多向角度调整机构。左键盘包含多个按键及第一联结机构。右键盘包含多个按键及第二联结机构,且右键盘通信连接左键盘。第一可拆式支架包括一第三联结机构、一第一本体及一第一底座。第三联结机构及第一底座分别连接至第一本体的二端。第一可拆式支架的第三联结机构可拆卸地对应连接至左键盘的第一联结机构。第二可拆式支架包括一第四联结机构、一第二本体及一第二底座。第四联结机构及第二底座分别连接至第二本体的二端。第二可拆式支架的第四联结机构可拆卸地对应连接至右键盘的第二联结机构。各多向角度调整机构包括一球形构件及一半球形凹槽。二球形构件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可拆式支架的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三联结机构的一端与第二可拆式支架的第二本体相对于第四联结机构的一端。二半球形凹槽分别设置于第一可拆式支架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可拆式支架的第二底座。第一可拆式支架的球形构件可拆卸地对应组设至第一底座的半球形凹槽中。第二可拆式支架的球形构件可拆卸地对应组设至第二底座的半球形凹槽中。本发明另一目的,提出一种具扩充功能的扶手键盘,可依用户需求于键盘上外接其他可拆式扩充装置,以便在空间有限的扶手上操作扩充的游戏杆/数字键盘/鼠标/轨迹球/触摸板。本发明在一些实施例中,左键盘与右键盘各有一usb连接器用以连接一可拆式扩充装置,而可拆式扩充装置可为一轨迹球、一游戏杆、一鼠标、一触摸板或一数字键盘。本发明又一目的,提出一种安装于扶手的键盘,当用户从扶手椅站起身或坐进扶手椅之时,可旋转键盘以免阻挡进出或撞到键盘。本发明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可分别连接至一座椅的扶手。本发明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拆式支架及第二可拆式支架分别具有一枢接件,可向该座椅扶手的外侧旋转。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附图说明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键盘的俯视图;图1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键盘的等角立体视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键盘的等角立体仰视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键盘的右视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等角立体视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前视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俯视图;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右视图;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等角立体视图;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前视图;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俯视图;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右视图;图1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键盘、第二可拆式支架与倒l型扶手椅结合的右视图;图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等角立体视图;图1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前视图;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俯视图;图1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右视图;图1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等角立体视图;图1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前视图;图1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俯视图;图2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右视图;图2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右键盘与第二可拆式支架与t型扶手椅结合的右视图;图2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键盘的两手掌夹角调整示意图;图2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键盘的两手掌夹角调整示意图;图2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键盘的手掌外侧与地面夹角调整示意图;图2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键盘的手掌外侧与地面夹角调整示意图;图2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等角立体视图;图2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前视图;图2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等角立体视图;图2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俯视图;图3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等角立体视图;图3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等角立体视图;图32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等角立体视图;图33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前视图;图34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等角立体视图;图35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右视图;图36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右视图;图3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扩充装置为轨迹球的等角立体视图;图3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扩充装置联结至左键盘左边的俯视图;图3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扩充装置联结至右键盘左边的俯视图;图4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扩充装置联结至左键盘右边的俯视图;图4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扩充装置联结至右键盘右边的俯视图;图4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扩充装置以l型联结至右键盘左边的俯视图;图4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扩充装置以l型联结至右键盘左边的前视图;图4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键盘与扩充装置安装于倒l型扶手椅的俯视图;及图45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多段式开关切换配对电算装置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键盘12:左键盘14:右键盘16:手掌支撑区18a、18c、18e、18f、18g、18h、18i、18j:第一可拆式支架18b、18d:第二可拆式支架181a、181c、181e、181i、181j:第一本体181f1:前段181f2:后段181b:第二本体20:球形构件21a:第一联结机构21b:第二联结机构21c:第三联结机构21d:第四联结机构22a、22c、22e、22f、22g:第一底座22b、22d:第二底座23:半球形凹槽24、26:扶手28:枢接件30:吸盘32:磁铁34:调整结构341:螺丝36:固定螺丝38:轨迹球40:多段式开关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使用于但不限定于个人计算机(pc/mac)、笔记本电脑(laptop/notebook/portablecomputer)、智能手机(smartphone)、平板计算机(tabletpc)、智能电视(smarttv)、抬头显示设备(head-updisplay)/头戴显示设备(head-mounteddisplay)/虚拟现实装置(virtualrealitydisplay)、电视游乐器(videogameconsole,或tvgameconsole)…等等电算装置(computingdevice),通讯连接键盘10。所述通讯连接的方式可为无线通信或有线通讯方式。本说明书的图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功能及技术特征,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外观造型。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组分离式的键盘10(包含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以及多种不同的可拆式支架以适用于各种形状不同的现成扶手,所谓“多种不同的可拆式支架”指支架本体有长、有短,再搭配不同形状或/与固定方式的底座,即组合成“多种不同的可拆式支架”,使用者可根据现成的扶手椅子选择合适的可拆式支架(包含本体及底座,以下亦同),以与键盘10结合后固定于扶手上。即使当用户将键盘10拆下移至桌面上使用,遗留在扶手上的可拆式支架由于体积小,亦不影响原本座椅的使用。参阅图1a,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键盘10的俯视图,本发明键盘10采分离式设计包括一个左键盘12与一个右键盘14,以利安装于现成椅子的两边扶手上,而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其上各有多个按键,并各有一个手掌支撑区16。本发明在一些实施例中,左键盘12、右键盘14以及电算装置(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视/虚拟现实装置/电视游乐器)的间,以无线方式配对,例如:wi-fi、蓝牙、rf射频…等等无线技术,故,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中各具有一个无线模块以及一个电池供电模块。本发明在一些实施例中,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两者之间以有线方式连接,例如:usb连接线、ps/2连接线…等,而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仅其中一方具有一个无线模块,以与电算装置的无线模块配对,即电算装置与键盘10之间采无线方式连接,至于电池供电模块可在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各装设一个(以延长供电使用时间),或是仅装设在其中一方(以节省模块成本)。本发明在一些实施例中,左键盘12、右键盘14以及电算装置之间可皆以有线方式连接。参阅图1b,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键盘10的等角立体视图(axonometricview),此图相当于置放于桌面上使用时的示意图。由于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分离式设计,当置放于桌面上使用时,使用者可任意移动两者间的距离以及角度(即,平面置放时,两手掌的夹角),以调整出一个最适合操作键盘的姿势。即使本发明在一些实施例中,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以有线方式连接,然而,本发明键盘10主要应用于现成的扶手椅子上,因此两者的间的连接线必定长到足以应付所有的单人扶手座椅(即,大于单人座椅两边扶手的距离),在此情况下,连接线的长度也足以应付使用者在桌面上的使用需求。接下来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12。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键盘的等角立体仰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键盘的右视图。图4为可拆式支架的等角立体视图。图5为可拆式支架的前视图。图6为可拆式支架的俯视图。图7为可拆式支架的右视图。图8为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等角立体视图。图9为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前视图。图10为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俯视图。图11为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右视图。图12为本实施例的键盘、第一与第二可拆式支架及倒l型扶手椅结合的右视图。当键盘10要安装于椅子的扶手上时,可利用一对可拆式支架(以下为方便说明以第一可拆式支架18a及第二可拆式支架18b表示),本实施例的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底部各具有一个第一联结机构21a及一第二联结机构21b,第一联结机构21a及第二联结机构21b用以与可拆式支架结合。第一可拆式支架18a包含一第三联结机构21c,在第二可拆式支架18b包含一第四联结机构21d。而本实施例中所谓的“可拆式”指支架可轻易与键盘10结合与拆除,即,联结机构为一种可重复结合与拆除的快拆机构(quick-detachable)。本发明在第一实施例中利用一多向角度调整机构来做为联结机构以进行快速地结合与拆除。在此多向角度调整机构为球接头组,即二球形构件20(sphericalballmember)搭配二半球形凹槽(hemi-sphericalreceptacle)。二球形构件20分别位于第一可拆式支架18a与第二可拆式支架18b的一端,即第三联结机构21c及第四联结机构21d。二半球形凹槽分别位于左键盘12及右键盘14的底部(如图2所示),也就是第一联结机构21a与第二联结机构21b。参阅图3,本发明在第一实施例中,手掌支撑区16采凸出区块设计(即,图式所示),而按键区为斜面设计,意即,手掌支撑区16并非与按键区在同一平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掌支撑区16与按键区亦可采平面设计。在一些实施例中联结机构亦可利用磁铁组合将两者结合,如第一联结机构21a、第二联结机构21b、第三联结机构21c及第四联结机21d皆为磁铁,或者,第一联结机构21a与第二联结机构21b为磁铁,第三联结机构21c与第四联结机构21d为具有磁吸性的金属。又或者第一联结机构21a与第二联结机构21b为具有磁吸性的金属,第三联结机构21c与第四联结机构21d为磁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利用黏扣带组合(hook-and-loop,或称velcro,亦称魔术粘/魔鬼沾/魔鬼毡/魔术贴,未描绘)将两者结合。以下针对本实施例可拆式支架加以说明(即,联结机构为多向角度调整机构,即球形构件与半球形凹槽)。参阅图4至图7,接下来将以第一可拆式支架18a为例进行细部说明。由于第二可拆式支架18b与第一可拆式支架18a结构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连接的键盘为右键盘14,因此对于第二可拆式支架18b的结构便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第一可拆式支架18a的第一本体181a一端为球形构件20(即第三联结机构21c)用以与左键盘12的底部结合,另一端为第一底座22a用以固定于椅子的扶手。由于球形构件20与半球形凹槽(即第一联结机构21a)结合的结构特性,使得左键盘12与第一可拆式支架18a结合后得以支持多向角度调整,意即,本实施例的球形构件20与半球形凹槽组合成一种“多向角度调整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此多向角度调整机构运用在第一可拆式支架18a及第二可拆式支架18b与扶手的结合处。本实施例的第一可拆式支架18a的第一底座22a与第二可拆式支架18b的第二底座22b分别通过一固定件固定于扶手上,固定件可为:螺丝、双面胶、扣夹、与/或可调式束线带(toothziptie,toothcabletie,cabletie,hosetie,ziptie,又称,扎线束带/束带/扎带/索带),或以上任意组合,例如:同时利用双面胶与可调式束线带固定。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可拆式支架18b可适用于倒l型的扶手24上。参阅图8、图9、图10以及图11,其为本实施例的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示意图。由这些图可见左键盘12与第一可拆式支架18a及右键盘14与第二可拆式支架18b结合使用时的状态。由该些图式亦可见本实施例的第二可拆式支架18b的第二本体181b一端为球形构件20(即第四联结机构21d)用以与右键盘14的底部结合,另一端为第二底座22b用以固定于椅子的扶手。由于球形构件20与半球形凹槽(即第二联结机构21b)结合的结构特性,使得右键盘14与第二可拆式支架18b结合后得以支持多向角度调整。请参阅图12,图中的扶手椅为一般市售的现成座椅,本图式仅用以说明此类型扶手与本发明的关系,座椅其余的构件(如椅背、椅面、气压升降装置、轮子…等)与本发明无关,图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所适用的扶手椅其外观造型。此类倒l型的扶手24(或称l型扶手)的直立支柱(即,底座固定的支柱)与扶手同宽,亦即直立支柱有足够的宽度(面积)供平面式的底座固定(即,本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18a的第一底座22a或第二可拆式支架18b的第二底座22b,如图8所示)。图12为右侧视图,因此仅见右键盘14、第二可拆式支架18b的第二底座22b与座椅的l型扶手24结合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3、图14、图15以及图16,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示意图。图13为本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等角立体视图,图14为本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前视图,图15为本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俯视图,图16为本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右视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之处以相同的结构与元件符号表示,且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可拆式支架18a相比较,可知本实施例的第一可拆式支架18c除了第一本体181c长度较长之外,其第一底座22c设计亦有不同。本实施例的第一底座22c为一u型的第一底座22c,且是以稍具弹性、可折式材质所制造(如橡胶、塑料、硅胶),适合夹住扁型的扶手支柱,再以螺丝或可调式束线带固定。而本实施例的第二可拆式支架18d与第一可拆式支架18c结构相同,则不再赘述。参阅图17、图18、图19以及图20,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示意图。图17为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等角立体视图,图18为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前视图,图19为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俯视图,图20为键盘与第一、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右视图。由这些图可见左键盘12与第一可拆式支架18c及右键盘14与第二可拆式支架18d结合使用时的状态。参阅图21,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键盘、第一与第二可拆式支架与t型扶手椅结合的右视图,图式中的扶手椅为一般市售的现成座椅,本图式仅用以说明此类型扶手与本发明的关系,座椅其余的构件(如椅背、椅面、气压升降装置、轮子…等)与本发明无关,图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所适用的扶手椅其式样、比例与形状。此类t型扶手26的直立支柱(即,底座固定的支柱)为扁型,适合以本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18c的第一底座22c或第二可拆式支架18d的第二底座22d(如图17所示)固定。图21为右侧视图,因此仅见右键盘14、第二可拆式支架18d的第二底座22d与座椅的t型扶手26结合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第二底座22d固定方式利用u型的第二底座22d上设置的穿孔,以螺丝及螺帽锁紧,或是以可调式束线带锁紧,使u型的第二底座22d夹紧t型扶手26的直立支柱。以图12或图21的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来说明,当使用者操作上述二实施例的右键盘14置于扶手之时,由于上半身不需向前倾以趋近桌面的键盘,所以身体可以舒适地靠在椅背,并且将手臂轻松地放在扶手上,避免了手臂悬空或半悬空的不良姿势。纵然用户需要长时间操作右键盘14,由于身体有椅背靠、前臂有扶手撑住,而手掌有手掌支撑区16支持,即可有效减少长时间工作造成肩、颈、手臂与手腕的疲劳,甚至可避免不良姿势所造成的伤害。由于图12及图21仅示出右键盘14,在此亦仅说明右键盘14的作动模式,由于左键盘12亦具有与右键盘14相同的设置,因此亦可达到相同的功效,在此便不赘述。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例键盘10利用多向角度调整机构(即上述的球接头组包含球形构件20与半球形凹槽的组合)以支持多向角度调整,所谓的“多向”至少包含三种与人体工学(ergonomics,或humanfactorsengineering,又称人因工程学、人因学)有关的角度调整(即,用户操作键盘时的姿势):手腕角度调整、两手掌夹角调整、以及手掌外侧与地面夹角调整。手腕角度调整以球形构件20为中心点,上下调整键盘10的倾斜度(即,手腕角度),如图12与图21中双箭头符号所示,图12为右键盘14前端(图式中的右侧)稍微向下倾,图21为右键盘14与扶手维持在同一水平面。两手掌夹角调整即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的夹角调整,若在两手掌(各代表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中心各画一条向前延伸出去的直线,当两手掌位置向内倾时,两条向前延伸的直线即会交会产生一个夹角,该夹角即两手掌夹角。一般来说,当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放置的距离愈近时(如置于桌面)产生的两手掌夹角愈大,当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放置的距离愈远时(如置于扶手)产生的两手掌夹角愈小甚至两者平行,如此即为符合人体工学的舒适姿势。请参阅图22与图23,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键盘的两手掌夹角调整示意图。图式利用键盘10、第一可拆式支架18c与第二可拆式支架18d结合的俯视图来说明。图22等同图19,其说明了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两者平行。如图所示,穿过左键盘12的虚拟中心线c1与穿过右键盘14的虚拟中心线c2是两条向前延伸的直线并无交会。图23则说明了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经调整两手掌夹角后向内侧倾。如此,左键盘12的虚拟中心线c1与右键盘14的虚拟中心线c2则会在远处相交。请参阅图24及图25,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键盘的手掌外侧与地面夹角调整示意图,图式利用键盘10与第一可拆式支架18c及第二可拆式支架18d结合的前视图来说明。手掌外侧与地面夹角调整即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外侧与地面夹角调整,左手掌外侧即左键盘12的左边,右手掌外侧即右键盘14的右边。当键盘10置于桌面使用时,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与地面呈平行状态(即,手掌外侧与地面并无夹角)。一般来说,符合人体工学的舒适姿势应该在手掌外侧与地面会产生一个夹角,因此,当键盘10置于扶手上使用时,即可利用第一可拆式支架18c或第二可拆式支架18d的球形构件20为中心点,来调整手掌外侧与地面夹角。图24等同图17,其说明了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两者皆与地面平行(即,手掌外侧与地面并无夹角)。图25说明了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经调整后向外侧倾。当使用者调整上述手掌外侧与地面夹角至最大角度,此时,键盘10几乎算是竖立,但由于球形构件20与第一可拆式支架18c或第二可拆式支架18d联结处的限制,键盘10无法真正坚立与地面“垂直”。此种调整状态适合用于当使用者从扶手椅站起身或坐进扶手椅之时,以免阻挡住进出。参阅图26及图27,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键盘不同视角的竖立示意图。图26为键盘与第一可拆式支架及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等角立体视图,图27为键盘与第一可拆式支架及第二可拆式支架结合的前视图。在此,图式为节省绘制空间,图26与图27未依实际比例描绘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间的距离,故,图式可能产生进出空间狭小的错觉。参阅图28与图29,其分别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的等角立体视图与俯视图。本发明除了前述实施例可调整“手掌外侧与地面夹角”至最大角度以利使用者进出之外,更进一步,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在第一可拆式支架18e中增设了枢接件28,枢接件28连接第一本体181e及第一底座22e。当使用者进出时可将第一可拆式支架18e向外侧旋转,使得进出时更为方便。同样的结构亦可应用于第二可拆式支架及右键盘14之间,在此便不赘述。参阅图30,其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18f的等角立体视图。本实施例部分结构与第三实施例相同之处以相同的元件符号标示,且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第一可拆式支架18f与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可拆式支架18f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本体181f中间设置枢接件28,使得第一本体181f分成前段181f1与后段181f2。同样的结构亦可应用于第二可拆式支架,在此便不赘述。藉此,连接第一底座22e的后段181f2随第一底座22e固定不动,而连接球形构件20的前段181f1可向外侧旋转。参阅图31,其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18g的等角立体视图。本实施例的第一可拆式支架18g与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可拆式支架18e不同之处在于在球形构件20与枢接件28之间多了一个调整结构34。调整时可通过旋松调整结构34的螺丝341调整前倾或后倾角度后,再旋紧螺丝341来固定。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球形构件20前端则是再连接一固定螺丝36,而在左键盘12的底部可以设置有对应的螺孔(未图示),以做为联结机构。即第一联结机构为螺孔,而第三联结机构为固定螺丝36。当左键盘要固设至第一可拆式支架18g时,即可将左键盘的螺孔对应固定螺丝36旋入,即可将左键盘固定至第一可拆式支架18g。同样的结构亦可应用于第二可拆式支架及右键盘的间,在此便不赘述。参阅图32与图33,其分别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可拆式支架18h的等角立体视图与前视图。为方便说明此实施例图式以放大显示(即,比例与前述图式不同),并且以虚线绘制透视图方式呈现以说明吸盘30构件。本实施例的第一可拆式支架18h包括第一底座22f及三个吸盘30。第一底座22f上方具有一容置槽,球形构件20直接嵌入容置槽中。而第一底座22f下方则连接三个吸盘30以利用吸附方式固定在扶手上。当扶手长度与宽度足够时(例如:单人沙发的扶手、按摩椅的扶手)且扶手表面光滑,即可运用此实施例的吸盘30固定。本发明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拆式支架18h采用不同数量的吸盘30,例如:一个至多个(未描绘)。本发明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底座22f下方可以黏扣带(魔术粘/魔鬼沾,未描绘)取代吸盘30,以固定在非光滑表面的扶手上。前述所有实施例为利用球形构件20与半球形凹槽做为键盘10与各第一及第二可拆式支架的联结机构亦做为多向角度调整机构,本发明另有一些实施例可利用黏扣带组合(未描绘)或磁铁组合做为联结机构。参阅图34与图35,其分别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18i的等角立体视图与右视图。本实施例利用磁铁32做为第一可拆式支架18i的第三联结机构21c以与左键盘底部的第一联结机构(具有相反磁性的磁铁,或是具有磁吸性的金属)结合。同样地,亦可同时使用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二可拆式支架,使第二可拆式支架的第四联结机构(在此为磁铁)与右键盘底部的第二联结机构(在此为具有相反磁性的磁铁,或是具有磁吸性的金属)相结合,在此便不赘述。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可拆式支架18i更包括一第一本体181i及一第一底座22g。多向角度调整机构则是设置至第一可拆式支架18i与第一底座22g之间,以支持多向角度调整。多向角度调整机构同样包括一球形构件20及一半球形凹槽23。球形构件20对应设置于第一可拆式支架18i的第一本体181i相对于第三联结机构21c的一端。半球形凹槽23则设置于第一可拆式支架18i的第一底座22g。第一可拆式支架18i的球形构件20可拆卸地对应组设至半球形凹槽23中。其他可利用黏扣带组合做为联结机构的实施例其外观构造与此实施例类似,故不另行描绘,唯,此图式中的磁铁32改为黏扣带,而左键盘及右键盘底部亦具有对应可结合的黏扣带。本发明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利用两组球形构件20与半球形凹槽的组合,一个位于底座22g,另一个做为联结机构(即,双“多向角度调整机构”),以支持更弹性的多向角度调整。参阅图36,其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第一可拆式支架18j的右视图。本实施例部分结构与第七实施例相同的处以相同的元件符号标示,且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本体181j、第一联结机构及第三联结机构21c。本实施例的第一联结机构及第三联结机构21c是利用如第一实施例所示的半球形凹槽做为左键盘底部的第一联结机构,以及球形构件20做为第一可拆式支架18j的第三联结机构21c,以便相对应可拆式地结合。而随着设置于第一本体181j的第三联结机构21c的不同,第一本体181j亦随之调整。同样地,亦可同时使用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二可拆式支架,使第二可拆式支架的第四联结机构(在此为球形构件)与右键盘底部的第二联结机构(在此为半球形凹槽)相结合,在此便不赘述。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的键盘10具有可扩充性,左键盘12与右键盘14各自内建usb连接器(usbconnector,未描绘),通过该usb连接器即可外接“可拆式扩充装置”(detachableexpansiondevices),例如:轨迹球38(如图37所示)、游戏杆、鼠标、触摸板或数字键盘…等输入或控制类型的外围装置。所谓的“可拆式扩充装置”除了具有一条usb连接线用以与左键盘12或右键盘14的usb连接器连接,以传输数据或/与供电。另外,亦可具有快拆式的卡榫机构(未描绘)以与左键盘12或右键盘14上对应的卡榫机构(未描绘)联结、固定。举例来说卡榫机构可为卡合件与卡合槽的相配合,当键盘上为卡合件时,可拆式扩充装置上则为卡合槽,反之亦可,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本发明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拆式扩充装置的左、右两边同时具有卡榫机构,而左键盘12的左、右两边,以及右键盘14的左、右两边,亦具有对应的卡榫机构,亦即使用者可依自行习惯将可拆式扩充装置任意联结至左键盘12或右键盘14的左、右任一方,如图38至图41所示。本发明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拆式扩充装置仅有一边具有卡榫机构(位于装置的左方或右方,未描绘),仅能联结至左键盘12或右键盘14的一边,例如卡榫机构在可拆式扩充装置的左边,仅能联结并固定至左键盘12或右键盘14的右边对应的卡榫机构。本发明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拆式扩充装置联结至左键盘12或右键盘14的内侧时(即,左键盘12的右边,或右键盘14的左边),可利用l型扩充构件(一种l型构件,在l型构件的互相垂直二侧分别具有卡榫结构)一边联结可拆式扩充装置的卡榫机构,另一边联结左键盘12或右键盘14的卡榫机构(未描绘),即以l型方式与左键盘12或右键盘14联结并固定(即,可拆式扩充装置与左键盘12或右键盘14呈垂直方向联结),如图42与图43所示。本发明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利用卡榫机构将可拆式扩充装置与左键盘12或右键盘14联结并固定,另外,可利用长条型的补强构件(例如:金属片,或强化型塑料片,未描绘)穿过可拆式扩充装置与左键盘12或可拆式扩充装置右键盘14的底部,以加强联结性及支撑性。参阅图44,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键盘10与可拆式扩充装置,在此为轨迹球38,安装于倒l型扶手椅的俯视图。由于图式角度关系未显示出第一可拆式支架及第二可拆式支架,实际上是利用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可拆式支架18a与左键盘12结合,第二可拆式支架18b与右键盘14结合,并分别安装于倒l型扶手24。如图44所示,扩充装置,即轨迹球38,为以l型方式联结并固定于右键盘14的内侧(即,右键盘14的左边)。参阅图45,本发明第九实施例多段式开关切换配对电算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键盘(图45中为以左键盘12示意说明)可同时与多项电算装置联机/配对,唯,使用者在同一时间仅能选择其中一项已设定的电算装置进行操作或数据输入,选择的方式为以多段式开关40手动切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键盘10以usb连接线方式与计算机连接,该联机设定储存在多段式开关40的“装置1”,而以wi-fi方式与智能电视配对,该配对设定储存在多段式开关40的“装置2”,另以蓝牙方式与虚拟现实装置配对,该配对设定储存在多段式开关40的“装置3”,用户仅需于首次设定时将电算装置与开关进行对应设定,之后以手动切换多段式开关40即可快速连接至对应的电算装置。本实施例键盘10具有一个多段式开关40可同步将左键盘12与右键盘切换至所选择的电算装置,在此,多段式开关40为滑动开关设于左键盘1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段式开关40可设于右键盘。本实施例的多段式开关可为:滑动开关(又称拨动开关,slideswitch)、摇头开关(又称杠杆开关,toggleswitch),或翘板开关(rockerswitch)。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安装于现成椅子扶手上的键盘,以减少因不良姿势所造成的疲劳与伤害,并且可依用户需求轻易将键盘移至一般桌面上使用,弥补了现有技术不足之处。现有技术二需要利用特定的扶手构件才能将键盘安装于扶手上,该扶手构件体积大,且不易任意拆装至其他现成的扶手座椅,由于本发明并未限定安装于特定的客制座椅的扶手,当使用者要淘汰、更换旧的扶手椅时,只要将可拆式支架安装到新的扶手椅即可,因此本发明较现有技术二更具弹性、拆除/安装容易、成本低廉等优点。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