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美容互联网医院技术方案及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86971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美容互联网医院技术方案及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是关于互联网医院的技术方案,特别是指皮肤美容、微整形、整形美容、口腔美容等医疗美容专科互联网医院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看病难、看病贵,几十年没有解决。国家几次医疗改革,在技术没有根本性突破前提下,单靠政策强推,欲速则不达,几乎都失败了!

20年的互联网技术,尤其近10年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近几年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催生的互联网医院,有望给我国的医疗制度带来根本性变革。

互联网医院包含2种方式:“医院+互联网”,即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化,“互联网+医院”,即全医疗环节的虚实结合。

“医院+互联网”,信息互联互通,优化服务,扩大医院服务的辐射半径和虹吸能力,医院增加就诊量和收入,偏远地区患者看病方便。此类型的互联网医院,投入少,见效快,但仍有区域性的限制,尤其,诱导患者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涌入大型医院,导致县、乡、社区级医院更加衰落,与世界上更先进,也是中国政府倡导的分级诊疗模式,背道而驰,对医疗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费用控制,并没有实质性贡献。

“互联网+医院”,提供完善数据服务,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及公平性,但并不能解决所有诊疗需求,互联网医院没有配套的医学检验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外科手术室、治疗室、院后医疗护理、心理疏导,导致首诊医患沟通不畅,不得不倚重线下大型实体医院。更多的线下小型实体医疗机构,如果设置前述配套服务,花费巨资,使用率低下,得不偿失。互联网医疗公司给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撑力度远远不够,并没有充分解放广大基层医疗机构生产力,民众“看病难、看病贵”得不到根本性改善。

我国医疗改革举步维艰,与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滞后关系密切。医疗发达国家或地区,其民营医疗多处于市场主体地位,市场化机制运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而我国公立医院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缺少民营医疗机构的有效竞争,导致医疗机构服务效率低下。

我国民营医疗整体状况不佳,除了缺乏技术人才,还与其经营策略有关。民营医疗机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开业成本高昂。民营医疗机构运营中,广告投入多,则患者多,广告投入少,则患者少,民营医疗机构沦为广告媒体打工;民众求医跟着广告走,不能获取医疗机构真实的医疗服务质量信息。

鉴于以上,以医疗美容专科化互联网医院为例,提出互联网医院的架构、运营、技术方案,促进互联网医院健康发展,构建完备的医疗服务体系,根本性改善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现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美容互联网医院技术方案及实现方法,提高医疗美容服务效率、降低医疗美容机构运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疗美容互联网医院技术方案,为用户提供医疗美容专科服务的互联网医院,其特征在于:由服务方通过互联网医院客户端向需求方提供医疗服务,服务科目包括皮肤美容、整形美容、微整形、口腔美容、中医美容,需求方为求美者,服务方包括:线下合作医院、医生集团、护士集团、自由执业医师、自由执业药师、自由执业护士、医学检验中心、医学病理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医疗护理中心、心理治疗中心、外科手术中心、光电治疗中心、齿科材料厂、药厂、医药公司、药店、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医疗保险机构、智能硬件、软件、智能机器人、其他资讯平台;

所述互联网医院客户端包括移动端、pc端、云端;所述移动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平板、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头盔、智能显示器、智能相机、智能汽车;

所述医疗服务包括问诊会诊系统、020系统、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共享资源体系、支付体系、保险业务系统、警示系统、医疗纠纷事故鉴定系统、医师及医疗服务方分级系统、智能硬件软甲接口系统。

问诊会诊系统由签约具有医疗美容资质的医师提供线上常规图文、语音、视频方式的美容问诊服务,由签约的一位或多位相同领域或跨领域的医疗美容专家提供线上美容问诊、专家会诊或专家集团式会诊,由智能机器人提供线上美容问诊、会诊、药事、护理、心理服务。

020系统包括用户通过客户端线上选择签约服务方,寻求检查、诊断、医疗决策、治疗、手术、用药、护理、保险、纠纷调解方案,购买服务并支付费用,按照预约时间、地点,接受签约共享资源提供的线下具体医疗及保险服务。

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包括人工专家评价模块和智能机器人评价模块;所述人工专家评价模块由签约医疗美容行业专家,对用户提交的医疗美容前后图文、语音、视频资料,对医疗美容医院或医师的服务质量作出量化评价;所述智能机器人评价模块由智能机器人深度学习医疗美容行业专家对服务方的服务质量评价数据库资料,获得评价医疗美容服务质量的能力,为用户提供评价服务。

支付体系包括服务方报价、服务费用预支付、最终支付服务费用;所述最终支付服务费用,为实际应付服务费用数额扣除保险赔付或支付费用,所得数额。

保险业务系统包括服务方保费费率、购买保险、出险赔付;所述服务方保费费率参考既往医师及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评价大数据设定,既往时间段由保险机构确定,既往服务质量评价优则保费费率低、既往服务质量评价差则保费费率高;所述出险赔付按照当次服务质量量化评价数据,确定赔付比例及赔付额。

医疗纠纷事故鉴定系统的用户包括求美者、医疗服务方、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求美者和医疗服务方通过客户端向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提出请求,线上签署医疗纠纷事故鉴定协议,按照医疗纠纷事故鉴定流程,线上提交鉴定需要的医疗资料,鉴定过程由独立的第三方完成,按照“随机双盲回避”原则,专家通过客户端接受评价任务,作出量化评价及评价依据。

医师及医疗服务方分级系统依据既往服务质量评价数据,对医师服务质量进行动态评级,医疗服务方按照其提供的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评价数据,动态评级;所述既往包括近5年、3年、1年。

智能硬件软甲接口系统包括智能硬件接口、软件接口;所述智能硬件接口包括人体生理病理指标检测智能硬件、智能照相摄录机、智能机器人;所述软件接口包括其他医疗服务软件、生活美容服务软件、咨询服务软件。

一种医疗美容互联网医院技术方案的实现方法,包括求美者用户的需求实现、共享资源体系的运作、医疗服务机构的需求实现、医疗保险机构的需求实现、医疗监管机构的需求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求美者用户的需求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用户通过移动或pc客户端,按照需要,语音、文字或视频,检索,选择服务方;

步骤2、提交服务请求,预约问诊、专家会诊或专家集团式会诊;

步骤3、客户端线上支付服务费用;

步骤4、线上进行美容问诊、专家会诊、专家集团式会诊;所述专家会诊、专家集团式会诊的专家选取由用户选择或随机适配,过程由互联网医院的工作人员主持,用户将得到会诊汇总报告和整个会诊的影像视频资料;

步骤5、用户问诊或会诊时,如果需要补充医学检查,用户在客户端选择签约医院、医学检验中心、医学病理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线上完成预约及费用支付,到线下签约医疗服务方完成预约的医学检查项目,用户将医学检查结果发给问诊或会诊专家,获得诊断或治疗方案;

步骤6、用户问诊或会诊时,如果用户需要药品,医师或会诊专家开具电子处方,经药师审核,该电子处方将发给药厂、医药公司、药店,由药厂、医药公司、药店自行或第三方物流,将药品派送至用户,并获得药师的用药指导服务;

步骤7、用户需要手术,线上选择并预约医院或外科手术中心、预约并选择手术团队、完善必要术前检查、线上支付手术及相关费用,依约定时间、地点接受手术;

步骤8、用户需要光电治疗,线上选择并预约医院或光电治疗中心,预约并选择治疗团队,线上支付治疗费用,依约定时间、地点接受治疗;

步骤9、用户需要心理诊疗,线上选择并预约心理医师或心理诊疗中心,预约,线上支付费用,依约定时间线上或线下接受心理诊疗;

步骤10、用户需要院后护理,线上选择并预约护士或医学护理中心,预约,线上支付费用,依约定时间由护士上门或到签约医院、医学护理中心接受护理服务;

步骤11、用户接受医疗服务,需要医疗质量评估,客户端线上提交请求,选择人工专家评估或智能机器人评估,支付费用,提交必要的医疗数据资料,获得量化医疗质量评估报告;

步骤12、用户对医疗服务的质量不满意,发生医疗纠纷,或发生医疗事故,需要鉴定事故等级,客户端选择具管辖权的医疗纠纷事故鉴定机构,在该医疗纠纷事故鉴定机构组织下,签署协议,选择人工专家评估或智能机器人评估,支付费用,提交必要的医疗数据资料,获得量化医疗质量评估报告,作为医疗纠纷事故鉴定机构确定医疗责任及鉴定事故等级的参考依据。

共享资源体系的运作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共享资源服务方通过客户端线上提交申请,服务资质审核通过后签署合作协议;所述共享资源服务包括为共享目的特别设立的服务机构和已有服务机构对外开放部分或全部的医疗服务;

步骤2、共享资源服务方在客户端发布服务项目及服务价格;

步骤3、用户向选择的共享资源服务方发出服务请求;

步骤4、共享资源服务方响应用户向提出的服务请求;

步骤5、用户完成线上预付费;

步骤6、共享资源服务方提供线上或线下预约的服务。

医疗保险机构的需求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客户端线上提交申请,资质审核通过后签署合作协议;

步骤2、医疗保险机构获取签约医师或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评价大数据;

步骤3、医疗保险机构按照服务方既往5年、3年、1年的服务质量量化评价数据,为投保的医师或医疗服务机构个体化设置保险费费率;

步骤4、用户接受签约医师或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向客户端提交该次医疗服务的评价申请,获得量化评价报告,参照量化评价结果,医疗保险机构确定该次医疗服务的保险支付数额;如果发生医疗纠纷事故,参照量化评价结果,医疗保险机构确定该次医疗服务的赔付额。

医疗监管机构的需求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医疗监管机构通过客户端线上提交申请,资质审核通过后签署合作协议;

步骤2、医疗监管机构获取管辖地域内的签约医师或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评价大数据;

步骤3、医疗监管机构依据管辖地域内的签约医师或医疗服务机构既往5年、3年、1年的服务质量量化评价数据,定期公布辖区内医师或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状况;

步骤4、依据服务质量大数据,对辖区内医师或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评级,引导用户理性选择医疗服务方,督促医疗服务方提高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a用户问诊会诊需求的实现流程图;

图1b用户后继诊疗需求的实现流程图;

图1c用户医疗质量评估需求的实现流程图;

图1d用户医疗鉴定需求的实现

图2共享资源体系的运作流程图;

图3医疗保险机构需求的实现流程图;

图4医疗监管机构需求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尽本发明之技术内容、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例举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医疗美容互联网医院技术方案,为用户提供医疗美容专科服务的互联网医院,由服务方通过互联网医院客户端向需求方提供医疗服务,服务科目包括皮肤美容、整形美容、微整形、口腔美容、中医美容,需求方为求美者,服务方组成共享资源体系。

互联网医院客户端包括移动端(智能手机、智能平板、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头盔、智能显示器、智能相机、智能汽车)、pc端、云端。

互联网医院功能模块包括问诊会诊系统、020系统、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共享资源体系、支付体系、保险业务系统、警示系统、医疗纠纷事故鉴定系统、医师及医疗服务方分级系统、智能硬件软甲接口系统。

共享资源体系包括:线下合作医院、医生集团、护士集团、自由执业医师、自由执业药师、自由执业护士、医学检验中心、医学病理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医疗护理中心、心理治疗中心、外科手术中心、光电治疗中心、齿科材料厂、药厂、医药公司、药店、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医疗保险机构、智能硬件、软件、智能机器人、其他资讯平台;这些医疗服务方包括为了提供共享服务特定目的而设立的服务机构,也可以是现有私用机构对外开放部分或全部闲置的服务资源。

问诊会诊系统由签约具有医疗美容资质的医师提供线上常规图文、语音、视频方式的美容问诊服务,由签约的一位或多位相同领域或跨领域的医疗美容专家提供线上美容问诊、专家会诊或专家集团式会诊,由签约药师提供线上药事服务,由签约心理医师提供线上心理诊疗服务,由签约护士提供线上医疗护理指导,由智能机器人提供线上美容问诊、会诊、药事、护理、心理服务。

020系统包括用户通过客户端线上选择签约医院、医师、护士、药师、医学检验中心、医学病理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医疗护理中心、心理治疗中心、外科手术中心、光电治疗中心、齿科材料厂、药厂、医药公司、药店、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医疗保险机构、智能机器人,寻求检查、诊断、医疗决策、治疗、手术、用药、护理、保险、纠纷调解方案,购买服务并支付费用,按照预约时间、地点,接受签约共享资源提供的线下具体医疗及保险服务。

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包括人工专家评价模块和智能机器人评价模块;其中,人工专家评价模块由签约医疗美容行业专家按照“随机双盲回避”制度,对用户提交的医疗美容前后图文、语音、视频资料,完全依据自身学识与审美,独立作出量化评价,并提交评价证据,综合多位行业专家的评价结果,对医疗美容医院或医师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另外,智能机器人评价模块由智能机器人深度学习医疗美容行业专家对服务方的服务质量评价数据库资料,获得评价医疗美容服务质量的能力,为用户提供评价服务。

支付体系包括服务方报价、服务费用预支付、最终支付服务费用,所述最终支付服务费用,参照服务质量评价系统,依据量化的服务质量数据,核算用户需要支付的费用比例,获得实际应付服务费用数额,此即为服务方实际收取的费用,预支付数额与实际应付数额相比较,多退少补,实际应付服务费用数额再扣除保险赔付或支付费用,即为用户最终支付服务费用。

保险业务系统包括服务方保费费率、购买保险、出险赔付,所述服务方保费费率参考既往医师及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评价大数据设定,既往时间段由保险机构确定,既往服务质量评价优则保费费率低、既往服务质量评价差则保费费率高,所述出险赔付按照当次服务质量量化评价数据,确定赔付比例及赔付额。

医疗纠纷事故鉴定系统的用户包括求美者、医疗服务方、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求美者和医疗服务方通过客户端向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提出请求,线上签署医疗纠纷事故鉴定协议,按照医疗纠纷事故鉴定流程,线上提交鉴定需要的医疗资料,鉴定过程由独立的第三方完成,按照“随机双盲回避”原则,由用户决定参与鉴定的专家数量、专业领域,具体参与鉴定的专家随机产生,专家与用户双盲,即专家不知被鉴定的用户是谁、医疗服务方是哪家,用户也不知参与鉴定的专家是哪些,参加鉴定的专家全部来自省外或国外,专家通过客户端接受评价任务,完全依据自身学识与审美,独立作出量化评价及评价依据,服务质量评价结果一旦产生,则解盲,用户与参与鉴定的专家信息互相透明,利于监督,用户认可鉴定结果,则按照鉴定结论实施,如果不认可鉴定结果,可补充提交新的医疗资料证据、申请更多的鉴定专家,再次申请鉴定。

医师及医疗服务方分级系统依据既往服务质量评价数据,对医师服务质量进行动态评级,医疗服务方按照其提供的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评价数据,动态评级;既往包括近5年、3年、1年;服务质量评价由独立的第三方作出;动态评级在医疗美容互联网医院客户端公开发布,引导用户选择医师、服务机构,实现优质优价、低质低价、劣质淘汰,监管机构依据服务质量评价数据,及时发布预警,促使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智能硬件软甲接口系统包括智能硬件接口、软件接口,所述智能硬件接口包括人体生理病理指标检测智能硬件、智能照相摄录机、智能机器人,所述软件接口包括其他医疗服务软件、生活美容服务软件、咨询服务软件。

参照图1a-d至图4,一种医疗美容互联网医院技术方案的实现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求美者用户的需求实现、共享资源体系的运作、医疗服务机构的需求实现、医疗保险机构的需求实现、医疗监管机构的需求实现:

图1a-d所示,求美者用户的需求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用户通过移动或pc客户端,关键词、语音、视频检索,参考服务方既往的服务质量评价数据,选择服务方;

步骤2、提交服务请求,包括美容问诊、专家会诊、专家集团式会诊,预约医疗美容资质的医师或专家提供问诊,一位或多位专家提供专家会诊或专家集团式会诊;

步骤3、客户端线上支付服务费用;

步骤4、线上远程进行美容问诊、专家会诊、专家集团式会诊,所述专家会诊或专家集团式会诊,设有组织者,职能包括:预约专家的时间、收集整理用户的医疗数据资料、将用户的医疗数据资料预先发给专家、依据专家建议指导用户补充必要的医疗数据资料、记录会诊过程中的图文音视频资料、汇总专家建议并发给用户;

步骤5、用户问诊或会诊时,如果需要补充医学检查,用户在客户端选择就近的签约医院、医学检验中心、医学病理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线上完成预约及费用支付,择期到线下签约医疗服务方完成预约的医学检查项目,用户将医学检查结果发给问诊或会诊专家,获得诊断或治疗方案;

步骤6、用户问诊或会诊时,如果用户需要服药或药妆品,美容医师或会诊专家开具电子处方,经签约的药师审核,该电子处方将发给药厂或用户就近的医药公司、药店,药厂、医药公司、药店自行或委托第三方物流,派送药品至用户,在签约的药师指导下使用药品;

步骤7、用户需要手术,线上选择并预约医院或外科手术中心,预约并选择手术团队,完善必要术前检查,线上支付手术费用,依约定时间、地点接受手术,术后留观或住院;

步骤8、用户需要光电治疗,线上选择并预约医院或光电治疗中心,预约并选择治疗团队,线上支付治疗费用,依约定时间、地点接受治疗;

步骤9、用户需要心理诊疗,线上选择并预约心理医师或心理诊疗中心,预约,线上支付费用,依约定时间线上或线下接受心理诊疗;

步骤10、用户需要院后护理,线上选择并预约护士或医学护理中心,预约,线上支付费用,依约定时间由护士上门或到签约医院、医学护理中心接受护理服务;

步骤11、用户接受医疗服务,需要医疗质量评估,客户端线上提交医疗质量评估,选择人工专家评估或智能机器人评估,支付费用,提交必要的医疗数据资料,获得量化医疗质量评估报告,依据该医疗质量评估数据,参照与医疗服务方签署的协议,确定最终支付的医疗服务费用;

步骤12、用户对医疗服务的质量不满意,发生医疗纠纷,或发生医疗事故,需要鉴定事故等级,客户端选择具管辖权的医疗纠纷事故鉴定机构,在该医疗纠纷事故鉴定机构组织下,签署协议,选择人工专家评估或智能机器人评估,支付费用,提交必要的医疗数据资料,获得量化医疗质量评估报告,作为医疗纠纷事故鉴定机构确定医疗责任及鉴定事故等级的参考依据。

图2所示,共享资源体系的运作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共享资源服务方通过客户端线上提交申请,服务资质审核通过后签署合作协议;

步骤2、共享资源服务方在客户端发布服务项目及服务价格;

步骤3、用户通过客户端提出服务请求;

步骤4、共享资源服务方对用户的请求做出响应;

步骤5、用户完成线上预付费;

步骤6、共享资源服务方提供线上或线下服务。

图3所示,医疗保险机构的需求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客户端线上提交申请,资质审核通过后签署合作协议;

步骤2、医疗保险机构获取签约医师或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评价大数据;

步骤3、医疗保险机构按照服务方既往5年、3年、1年的服务质量量化评价数据,为投保的医师或医疗服务机构个体化设置保险费费率;

步骤4、用户接受签约医师或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向客户端提交该次医疗服务的评价申请,获得量化评价报告,参照量化评价结果,医疗保险机构确定该次医疗服务的保险支付数额;

步骤5、发生医疗纠纷事故,参照量化评价结果,医疗保险机构确定该次医疗服务的赔付额。

图4所示,医疗监管机构的需求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医疗监管机构通过客户端线上提交申请,资质审核通过后签署合作协议;

步骤2、医疗监管机构获取管辖地域内的签约医师或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评价大数据;

步骤3、医疗监管机构依据管辖地域内的签约医师或医疗服务机构既往5年、3年、1年的服务质量量化评价数据,定期或动态公布辖区内医师或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状况;

步骤4、依据服务质量大数据,对辖区内医师或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评级,引导用户理性选择医疗服务方,督促医疗服务方提高服务质量,公开透明化,从而实现优质优价、低质低价、劣质淘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