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分类管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989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脑、移动终端等终端收藏夹文件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分类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上的数据信息量飞速增长,人们通过浏览器、微信分享等众多方式可以方便的阅读自己关心的、爱好的各种信息,并把筛选出一些网页链接保存到自己的收藏夹中。但由于网页被取消,或是网站被关停,导致收藏夹中的信息再也无法访问;移动终端、电脑由于损毁或丢失也导致积累的信息无法访问。另外,收藏夹中信息庞杂,需要时无法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现有技术是针对收藏夹的超链接管理或把收藏夹远程存储到远端服务器上,但此方法只是保存了一个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地址,并无保存此地址存储的信息内容,如遇到前述的问题就导致这些信息永久性丢失。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移动终端、电脑等终端收藏夹中的文件永不丢失,如何在需要再次阅读时快速找到想要阅读的内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分类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发送询问命令:通过终端收藏夹的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接口向收藏夹发送询问命令,所述终端收藏夹为终端上的浏览器或有收藏夹功能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的收藏夹;b.识别url地址:经收藏夹响应,识别到收藏夹中收藏的url地址;c.获取网页内容:访问识别到的url地址,并获取网页内容;d.下载、存储文件:下载网页中的内容并另行存储为存储文件;e.生成目录文件:获取存储文件的文件名称并生成一个目录文件,采用存储文件的名称作为所述目录文件的收录词条;f.存储文件分析、归类:分析每一个存储文件的内容,并对每个存储文件进行归类;g.收录词条分组:将目录文件中的收录词条按存储文件的类别进行分组;h.建立超链接:为每个收录词条做一个超链接,所述超链接指向收录词条对应的存储文件,通过所述超链接可以直接打开存储文件。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发送询问命令的时机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来设定时间定时发送,或者在用户需要存储收藏夹文件时手动发送。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的具体方式为通过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超文本链接标示语言)超文本的方式获取网页完整内容。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存储文件的格式为:通过网页另存的方式形成的后缀为html的离线超文本文件,或通过html超文本的码流信息拼装成的doc(document,文档)、pdf(portabledocumentformat,便携式文档格式)等其他格式文件。进一步的,所述步骤f的方法为识别存储文件的内容中的关键词和高频词,通过关键词和高频词对存储文件进行归类。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终端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分类管理装置,包括网络通信模块、控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信息展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网络通信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信息展示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网络通信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信息展示模块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网络通信模块与终端连接,并与终端的浏览器或有收藏夹的app绑定实现一对一通信,所述网络通信模块识别收藏夹中的url地址。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网络通信模块连接并存储网络通信模块通过url地址下载的文件。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分析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文件并分类。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展示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将目录文件的信息展示出来。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本发明公开的终端收藏夹下载存储、分类管理方法,将终端中浏览器或app的收藏夹中文件另行存储并分类管理,防治了意外导致的文件丢失,方便用户查找阅读。本发明公开的终端收藏夹下载存储、分类管理装置通过网络通信模块与终端中浏览器或app的收藏夹连接并将收藏夹中的文件下载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中,避免了收藏夹中链接因网页取消、网站关闭、终端损坏而导致的文件丢失;数据分析模块将下载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文件分析后的分类结果展示在信息展示模块中,方便再次阅读收藏夹中内容的快速查找需要阅读的内容。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终端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分类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终端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分类管理装置模块结构示意图。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请参阅附图1,一种终端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分类管理方法,所述终端收藏夹为电脑或移动终端,所述收藏夹为浏览器或具有收藏夹功能的app,包括以下步骤:a.发送询问命令:外部设备与浏览器或具有收藏夹功能的app建立通讯,浏览器或具有收藏夹功能的app都设有开放的api接口,其他设备可以通过开放的api接口访问到浏览器或app中收藏夹的文件信息;通过所述api接口向收藏夹发送询问命令;b.识别url地址:收藏夹接收询问命令后响应,如果有可用的url地址,外部设备便可识别到该url地址,如果无可用的url地址,步骤终止;c.获取网页内容:外部设备访问识别到的url地址,并获取网页内容;d.下载、存储文件:下载网页中的内容并在外部设备中另行存储为存储文件;e.生成目录文件:外部设备获取存储文件的文件名称,并生成一个目录文件,目录文件用存储文件的名称作为收录词条;f.储存文件分析、归类:分析每一个存储文件全部内容,对每个存储文件归类;g.收录词条分组:将目录文件中的收录词条按对应存储文件的类别分组;h.建立超链接:为每个词条做一个超链接,所述超链接指向词条对应的存储文件,通过所述超链接可以直接打开存储文件。可选的,前述步骤a中,发送询问命令的时机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来设定时间定时发送,或者在用户需要存储收藏夹文件时手动发送。可选的,前述步骤c中,获取网页内容的方法为:通过html超文本的方式获取网页完整内容。可选的,前述步骤d中,下载、存储文件的方法为:通过网页另存的方式形成的后缀为html的离线超文本文件,或通过html超文本的码流信息拼装成的doc、pdf等其他格式文件。可选的,前述步骤f中,所述存储文件分析、归类的方法可以是识别文件内容中的关键词和高频词,通过存储文件的关键词和高频词对文件进行归类。前述方法,完成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将终端收藏夹中的文件另行存储在外部设备中,避免了收藏夹中文件因网页取消、网站关闭、终端损坏而导致的文件丢失;同时,将存储文件分类管理,方便用户再次阅读收藏夹中内容的快速查找需要阅读的内容。实施例2请参阅图2,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终端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分类管理装置,包括网络通信模块、控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信息展示模块,将所述网络通信模块、控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信息展示模块连接起来组成终端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分类管理装置。终端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分类管理装置与终端连接,所述终端包括移动终端、电脑等终端,终端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分类管理装置与终端的浏览器或有收藏夹的app绑定,被绑定的浏览器或有收藏夹的app会直接与终端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分类管理装置一对一通讯。浏览器或有收藏夹的app设有开放api接口,终端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分类管理装置的控制模块通过网络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询问命令,询问命令通过开放的api接口发送到浏览器或有收藏夹的app中,浏览器或有收藏夹的app接收到询问命令后,将其收藏夹里文件的url地址通过网络通信模块传送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收到url地址时通过该地址访问收藏夹文件的网页,并通过html超文本的方式获取到此网页完整内容,在控制模块控制下再通过网页另存的方式把网页内容完整的下载到终端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分类管理装置的数据存储模块中,形成一个后缀为html的离线超文本存储文件,也可以通过html超文本的码流信息,直接获取并在数据存储模块中直接拼装成一个doc、pdf等格式的存储文件。前述步骤将终端中浏览器或app的收藏夹中文件的下载存储到外部的终端收藏夹文件下载存储、分类管理装置中,避免了收藏夹中文件因网页取消、网站关闭、终端损坏而导致的文件丢失。文件下载存储完成后,控制模块会在数据存储模块中生成目录文件,此目录文件只有一个,每增加一个存储文件,则在此目录文件中增加一个词条信息,所述目录文件增加的词条信息是来源于所读取到存储文件的标题信息,既目录文件展示了用户所有的收藏夹的收藏网页的标题信息。同时为每一个存储文件生成一个超链接,所述超链接指向对应的存储文件,也就是通过这个目录文件就可以全面展示用户所有收藏的存储文件,并通过超链接指向直接调用打开此存储文件。另外,数据分析模块在控制模块控制下对每一篇存储文件中的关键词和高频词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其进行归类,例如通过存储文件获取到多次“人工智能”关键词和“深度学习算法”“语义识别”等关键词,则可以判定此存储文件属于科技类文章;通过存储文件获取到多次“狗”关键词和“哈士奇”“宠物”等关键词,则可以判定此存储文件属于宠物类文章。通过前述这些分析方法对所有存储文件进行归类,并在生成的目录文件中按照归类在信息展示模块进行排列展示。这样既可以免去人工查找的繁琐,需要再次阅读收藏夹文件时可以快速找到需要的文件,便于用户使用和整理。以上为本发明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