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共享单车及其标识显示方法、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09782阅读:816来源:国知局
服务器、共享单车及其标识显示方法、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共享单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共享单车及其标识显示方法、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的开发,是近期兴起的代步工具,给广大用户带来了便捷、经济、绿色低碳、高效率的出行体验,而且提高了自行车的使用效率,为城市节约更多空间。

共享单车公司推行的是“随时随地有车骑”的经营理念。每个共享单车上都配置有代表自身唯一标识的二维码信息或车牌号信息,用户通过app扫码或输入车牌号,便可向服务器发送该单车的用车请求,当服务器确认该请求后,用户便可开始骑行。但是,在现实使用中发现,总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自己能独霸某个单车,故意将该单车的二维码或车牌号进行涂抹,这样,其它用户就无法在app上输入该单车的正确第二标识,进而无法使用该单车,这与共享单车的经营理念相悖,给共享单车公司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也给其它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应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服务器、共享单车及其标识显示方法、控制方法,使不法人员无法通过涂抹共享单车上所显示的标识来达到独占单车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共享单车的标识显示方法,应用于共享单车,包括:

s11.获取自身的第一标识,且每间隔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一标识和当前变量信息按预设规则进行运算,以生成第二标识;

s12.显示所述第二标识。

优选地,所述当前变量信息包括:当前时间信息和/或当前位置信息和/或当前随机数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1中,每间隔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一标识和当前变量信息按预设规则进行运算的步骤为:

每间隔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一标识和当前变量信息进行哈希运算。

优选地,所述第二标识包括车牌号信息和/或二维码信息。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共享单车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s21.当接收到用户的骑行请求时,从所述骑行请求中提取用户输入的共享单车的第二标识;

s22.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当前变量信息,获取共享单车的第一标识;

s23.根据所获取的第一标识向用户或相应共享单车返回骑行请求应答。

优选地,所述步骤s22包括:

将所述第二标识和当前变量信息按预设规则进行反运算,以获取共享单车的第一标识。

优选地,所述步骤s22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从动态表中获取与所述第二标识所对应的第一标识,其中,所述动态表中存储有每个共享单车的第一标识及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是将所述第一标识和当前变量信息按预设规则进行运算所生成的,且每间隔预设时间更新一次。

优选地,所述当前变量信息包括:当前时间信息和/或当前位置信息和/或当前随机数信息。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共享单车,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所述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一程序指令,所述第一程序指令被所述第一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实现如上述共享单车的标识显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服务器,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所述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二程序指令,所述第二程序指令被所述第二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实现如上述共享单车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共享单车能实时地根据自身的第一标识及当前时段信息自动生成第二标识,从而使得所显示的第二标识是实时动态更新的。当用户在app中输入当前所查看到的第二标识后,向服务器发送骑行请求,服务器对所接收的第二标识进行解析,便可获取到该共享单车的第一标识,进而可向该用户返回骑行请求应答。由于每个共享单车上所显示的第二标识都是实时动态更新的,所以,不法人员无法通过涂抹共享单车上所显示的标识来达到独占单车的目的,从而可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共享单车的标识显示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共享单车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针对目前出现的某些共享单车上的标识被不法人员恶意涂抹的情况,提供一种共享单车及其标识显示方法、服务器及控制方法。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共享单车能实时地根据自身的第一标识及当前变量信息自动生成第二标识,从而使得所显示的第二标识是实时动态更新的。当用户在app中输入当前所查看到的第二标识后,向服务器发送骑行请求,服务器对所接收的第二标识进行解析,便可获取到该共享单车的第一标识,进而可向该用户或相应共享单车返回骑行请求应答。由于每个共享单车上所显示的第二标识都是实时动态更新的,所以,用户无法通过涂抹共享单车上所显示的标识来达到独占单车的目的,从而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图1是本发明共享单车的标识显示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该实施例的共享单车的标识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自身的第一标识,且每间隔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一标识和当前变量信息按预设规则进行运算,以生成第二标识;

在该步骤中,首先说明的是,共享单车的第一标识可为其控制器的硬件标识,也可为共享单车的编号信息。当前变量信息包括下列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当前时间信息、当前位置信息、当前随机数信息,其中,关于当前时间信息和当前位置信息,由于共享单车均自带有gps模块,所以可获取到当前时间信息和当前位置信息,而且,由于服务器的时间信息与共享单车的时间信息都来自gps信息,所以其时间是同步的。另外,共享单车在获取到当前位置信息后,也会实时发送至服务器。关于当前随机数信息,其可以是服务器向共享单车实时发送的随机数,也可以是共享单车实时生成的,且随机数的生成规则与服务器相同。另外还需说明的是,共享单车的控制器中植入的标识运算规则与服务器中植入的标识反运算规则是相对应的。在生成第二标识时,首先将第一标识与当前变量信息分别所对应的二进制码按一定规则进行组合,然后对组合后的码段进行规则运算,例如,进行哈希运算。对于所生成的哈希值,可直接用来作为该共享单车的第二标识,也可截取哈希值的预设位,例如,截取其低24位,然后将所截取的预设位作为该共享单车的第二标识。另外,第二标识可包括车牌号和/或二维码信息,当为车牌号时,可直接将哈希值或部分哈希值作为车牌号,也可先将哈希值转成十进制数字后作为车牌号。

s12.显示所述第二标识。

在该步骤中,由于第二标识是每间隔预设时间生成一次的,所以,所显示的第二标识也是动态实时更新的,例如每隔5秒动态更新一次。

图2是本发明共享单车的骑行请求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该实施例的骑行请求处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且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当接收到用户的骑行请求时,从所述骑行请求中提取用户输入的共享单车的第二标识;

在该步骤中,当用户需要骑行某一共享单车时,可通过app输入该共享单车当前所显示的第二标识,然后随骑行请求一并发送至服务器。这样,服务器在接收到骑行请求后,便可从中提取出用户所输入的共享单车的第二标识。

s22.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当前变量信息,获取共享单车的第一标识;

在该步骤中,首先说明的是,关于当前变量信息,可为下列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当前时间信息、当前位置信息、当前随机数信息。例如,在使用当前时间信息时,由于服务器的时间信息与共享单车的时间信息都来自gps信息,所以其时间是同步的,另外,需保证两者所划分的时段是一致的,例如,假设每天从00:00:00开始,每5秒算一个时段,若某个共享单车在14:25:35时生成一个新的第二标识,而用户在14:25:38时输入该第二标识,并将其随骑行请求一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14:25:39时接收到该第二标识,在对该第二标识进行解析时,所使用的当前时段应为14:25:35。另外,还需说明的是,在对第二标识进行解析时,由于服务器端所使用的运算规则与共享单车端所使用的运算规则相对应,所以可从第二标识中解析出共享单车的第一标识,该第一标识也是共享单车的唯一标识。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直接将所述第二标识和当前变量信息按预设规则进行反运算,以获取共享单车的第一标识。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标识,从动态表中获取与所述第二标识所对应的第一标识,其中,所述动态表中存储有每个共享单车的第一标识及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是将所述第一标识和当前变量信息按预设规则进行运算所生成的,且每间隔预设时间更新一次。在该实施例中,服务器中配置有动态表,该动态表存储有每个共享单车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而且,第一标识是固定不变的,而第二标识是根据第一标识和当前变量信息按预设规则进行运算所生成的,所以是实时动态变化的,而且,该第二标识与相应共享单车上所显示的第二标识是一致的。当服务器接收到用户app所发送的第二标识后,通过查找动态表,便可获取到该第二标识所对应的第一标识。

s23.根据所获取的第一标识向用户或相应共享单车返回骑行请求应答。

在该步骤中,当获取到共享单车的第一标识后,服务器就可针对用户的骑行请求进行应答,例如,将该用户app与所骑行的第一标识进行绑定,然后向该共享单车发送开锁指令等等。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共享单车,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一程序指令,而且,该第一程序指令被所述第一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实现上述共享单车的标识显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服务器,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二程序指令,而且,该第二程序指令被所述第二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实现上述共享单车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纂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