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LTE回传的分组传送网规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659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面向LTE回传的分组传送网规划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面向lte回传的分组传送网规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发布,更是对通信行业提出了“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提高用户接入带宽,加快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商用”的实质性要求。

国内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已初具规模,lte的部署也已提上议程,lte作为3g通信技术的演进,其在个性化、高带宽、多业务支撑等方面均呈现出显著的优势,同时也对承载网提出了大带宽、低时延、高精度、高可靠性、高qos、ip化及精确时间同步等需求,向传送网络规划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现存三大3g制式的背景下,如何既好又快地完成平滑过渡,成为各运营商关注的重点,对分组传送网络进行精确规划更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现有传统的传送网规划方法(如单容量预测等方法)已经不能满足lte网络发展的多层次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lte回传的分组传送网规划系统,以满足lte网络发展的需求,且具有普遍适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lte回传的分组传送网规划系统,包括:

现状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确定现状信息,所述现状信息包括组网环境信息、网络状态信息、技术瓶颈信息;

lte业务需求分析模块,用于根据lte回传的技术特性信息,确定lte的传输需求;

规划策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现状信息,所述lte的传输需求,以及设备选型、技术演进信息,确定网络规划指引信息和约束信息;

分组规划模块,用于将业务单元分解为各单元,确定各单元的规划方案;

分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建设需求和维护需求,对规划建设、维护内容进行划分,确定各所述单元归属的规划建设和维护内容;

方案整合模块,用于对各单元的规划方案进行整合,并根据所述网络规划指引信息和约束信息对整合后的方案进行调整,获得整合后的整体规划方案;

验证评估模块,对所述整合后的整体规划方案进行评估。

基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的方案,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方案,从现状梳理、思路整理、单元规划、建设维护要求等各方面进行考虑,以此规划lte回传网络的方案,从而建立起了一套标准、完善的lte回传分组传送网络规划体系,可以满足lte商用阶段对带宽、ip化需求、可靠性、qos、精度等多方面提出的承载需求,满足了lte网络发展的需求,且具有普遍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面向lte回传的分组传送网规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应用示例中的现状分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个应用示例中的lte业务需求分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个应用示例中的规划策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个应用示例中的分组规划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个应用示例中的分工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个应用示例中的验证评估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示出了一个实施例的面向lte回传的分组传送网规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的面向lte回传的分组传送网规划系统包括:

现状分析模块110,用于分析确定现状信息,所述现状信息包括组网环境信息、网络状态信息、技术瓶颈信息;

lte业务需求分析模块120,用于根据lte回传的技术特性信息,确定lte的传输需求;

规划策略模块130,用于根据所述现状信息,所述lte的传输需求,以及设备选型、技术演进信息,确定网络规划指引信息和约束信息;

分组规划模块140,用于将业务单元分解为各单元,确定各单元的规划方案;

分工确定模块150,用于根据建设需求和维护需求,对规划建设、维护内容进行划分,确定各所述单元归属的规划建设和维护内容;

方案整合模块160,用于对各单元的规划方案进行整合,并根据所述网络规划指引信息和约束信息对整合后的方案进行调整,获得整合后的整体规划方案;

验证评估模块170,对所述整合后的整体规划方案进行评估。

基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的方案,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方案,从现状梳理、思路整理、单元规划、建设维护要求等各方面进行考虑,以此规划lte回传网络的方案,从而建立起了一套标准、完善的lte回传分组传送网络规划体系,可以满足lte商用阶段对带宽、ip化需求、可靠性、qos、精度等多方面提出的承载需求,满足了lte网络发展的需求,且具有普遍适用性。

通过上述现状分析模块110,可以对国家政策、业内环境、技术发展、网络现状等进行深入分析,确定现有的组网环境、网络状态、技术瓶颈等信息,以为后期的分组传送网的规划提供技术信息支撑。图2中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的现状分析模块1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现状分析模块110包括技术现状分析模块1110和网络现状分析模块1120。

其中,技术现状分析模块1110,用于确定规划方案的技术背景信息。其可以对科技、技术现状等进行分析,得出确定规划方法所需的技术背景信息。

结合图2所示,一个示例中的技术现状分析模块1110包括:

宏观分析单元1111,用于收集和分析国家战略、政策层面的技术资料信息,确定宏观技术需求信息;从而可以针对国家的战略、政策层面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技术资料,获得对应的技术资料信息,可以为下一阶段规划策略的制定提政策层面的指导;

行业背景分析单元1112,用于对行业技术资料信息进行分析,确定行业技术需求信息,所述行业技术信息包括获取的上下游产业链及所属领域的技术资料信息;从而可以整个行业技术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可以为下一阶段组网配置策略的制定提供指导;

指导分析单元1113,用于对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书进行分析,确定下一阶段的业务配置的参考信息;从而可以针对进行网络规划的集团、公司等下发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书等进行分析,获得下一阶段的业务配置的参考信息,可以为下一阶段的业务配置等规划原则制定提供支撑;

标准进展分析单元1114,用于对新技术、新标准进行分析,确定针对新标准的应对策略;从而可以针对新技术、新标准做出分析,并考虑应对策略,可以为下一阶段整个系统的规划策略输出作指引;

行业成熟度分析单元1115,用于对新技术的行业应用案例进行分析,确定行业应用的成熟度信息;从而可以对新技术的行业应用案例等进行分析,考量应用的成熟度,以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为下一阶段规划策略的制定作准备。

上述网络现状分析模块1120,用于对需规划的网络的现状进行分析,确定现存网络的网络状态信息。如图2所示,一个应用示例中的网络现状分析模块1120包括:

需求专业现状分析单元1121,用于对待规划的各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确定网络现状调研信息,确定待规划专业现状信息;从而可以据此对需要规划的各专业现状进行摸底分析,完成对网络现状的调研,为下一阶段lte业务需求的提出作准备;

系统带宽容量分析单元1122,用于对现存的带宽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网络带宽现状的系统带宽容量信息;从而可以据此对现存的带宽状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网络带宽的现状的信息,为后期业务流量的预测提供支撑;

端口资源现状分析单元1123,用于以系统带宽容量信息为基础,结合业务开通现状信息,对在用端口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端口资源现状信息;从而可以据此以系统带宽容量为基础,结合业务开通现状,对在用端口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为后期的端口资源预测提供支撑;

电路资源现状分析单元1124,用于以端口资源现状为基础,对现有电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确定现有电路资源信息;从而可以据此以端口资源现状为基础,对现有电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后期电路资源预测提供支撑。

通过上述lte业务需求分析模块120,可以针对lte回传的技术特点,确定lte的传输需求。如图3所示,一个示例中的lte业务需求分析模块120包括:

业务流量预测单元1210,用于建立流量预测模型,根据流量预测模型分析预测流量的使用情况,获得业务流量需求信息;从而可以据此分析预测流量的使用情况,为后期的规划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带宽需求预测单元1220,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流量预测信息对总带宽进行预测,获得总带宽需求信息;从而可以据此根据流量分析的结果对总带宽进行预测,为后期的规划策略制定提供支撑;

端口需求预测单元1230,用于根据带宽及模型,对占用端口数量进行预测,获得占用端口需求信息;从而可以据此根据带宽及模型,对占用端口数量进行预测,为后期的端口规划策略、方案等提供支撑;

电路需求预测单元1240,用于对占用电路的情况进行分析预测,获得电路需求信息;从而可以据此对占用电路的情况进行分析预测,为后期电路需求的制定原则提供支撑。

基于上述规划策略模块130,可以确定网络规划指引信息和约束信息,从而确定网络的规划原则、规划思路等信息。如图4所示,一个示例中的规划策略模块130包括:

组网配置单元1310,用于根据组网方式确定网络配置策略;从而可以据此从组网方向入手,考虑网络配置相关的思路,为后期的组网方案制定提供指导;

业务配置单元1320,用于根据业务需求确定业务配置原则;从而可以据此从业务需求入手,总结得出业务配置的原则,为后期业务承载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网络安全单元1330,用于对网络风险、网络容灾、网络保护进行分析,确定网络安全配置策略;从而可以据此以网络安全为切入点,重点考虑网络风险、容灾、保护等安全方面,为后期的保护方案制定提供支撑;

系统建设单元1340,用于对网络的后期同步、管理、质量监控进行分析,确定系统建设配置策略;从而可以据此考量网络的后期同步、管理、质量监控等方面,为后期的系统建设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基于上述分组规划模块140,通过将业务单元划分为各单元,从而可以针对各单元的规划策略作出详细规划。如图5所示,一个示例中的分组规划模块140包括:

组网架构方案单元1410,用于根据组网原则,对网络架构制作方案,获得组网架构方案;从而可以据此根据组网原则,对网络架构作出相应的方案,为后期工程实施分工提供指导;

业务承载方案单元1420,用于对所需的承载方案进行分析对比,确定最终业务承载方案;从而可以据此对所需的承载方案进行分析对比,确定最优方案,为后期的总体建设方案做支撑;

电路保护方案单元1430,用于对电路的保护技术进行分析,确定适合场景的电路保护方案;从而可以据此对电路的保护技术进行分析,确定适合场景的应用方案,为后期的总体建设方案作准备;

系统服务质量方案单元,用于对整个系统的服务质量进行分析,确定系统的服务质量方案1440;从而可以据此对整个系统的qos(服务质量)进行分析,确定相适应的方案,为后期总体建设方案的整合作支撑;

同步方案单元1450,用于根据系统同步需求,确定最终的系统同步方案;从而可以据此对系统的相关同步方案进行分析,确定最优方案,为后期的网络架构确定作支撑;

互通方案单元1460,用于根据系统互联互通的需求,为规划的网络制定系统互通方案;从而可以据此针对系统互联互通的要求,为规划的网络制定互通的方案,为后期的总体建设方案制定作支撑;

网管方案单元1470,用于对系统后期的网络管理进行分析,制定网络管理方案;从而可以据此对系统后期的网络管理进行分析,着重从易于管理的方向着手,制定网络管理的相应方案。

基于上述分工确定模块150,可以对上述分析得出的方案进行科学划分,以确定各专业的各自的职责。如图6所示,一个示例中的分工确定模块150包括:

网络层次分工单元1510,用于划分各专业间的分工范围;从而可以据此划分各专业间的分工范围,为后期的总体建设方案提供支撑;

工程责任分工单元1520,用于根据各专业间的分工范围,对各专业内的不同方向进行精细化地划分,构建完整的责任体系;从而可以据此对于各专业内的不同方向,进行精细化地划分,确保整个责任体系的完整性。

基于方案整合模块160,可以对各单元规划出的方案进行整合、优化,搭建出整个网络架构。

基于上述验证评估模块170,可以对所述整合后的整体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如图7所示,一个示例中的验证评估模块170包括投资估算模块1710和可行性评估模块1720。

上述投资估算模块1710,用于预估所述整体规划方案的规划费用。从而可以从前期搭建的模型、框架入手,对拟规划的费用进行投资预估。

如图7所示,一个示例中的投资估算模块1710包括:

综合造价预测单元1711,用于估算所述整体规划方案的综合造价;从而可以据此对规划方案的综合造价进行估算,确保投资的合理性,为后期方案可行性评估作支撑;

总投资预测单元1712,用于对整体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投资预测;;从而可以据此对整体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投资预测,确保方案成本的可控性,为后期方案可行性评估作支撑。

上述可行性评估模块1720,用于对所述整体规划方案进行评估,确保所述整合后的整体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和过程的可控性。从而可以对整体的方案进行评估,确保方案的正确性和过程的可控性。

如图7所示,一个示例中的可行性评估模块1720包括:

投资效益评估单元1721,用于对整体投资的回收期进行估算,估算投资效益,所述投资效益包括负债比、盈利能力;从而可以据此对整体投资的回收期进行估算,估算负债比、盈利能力等,确保整体方案的合理性;

承载能力评估单元1722,用于对拟搭建的网架构络进行模拟和估算,评估网络架构满足需求的承载能力;从而可以据此对拟搭建的网架构络进行模拟和估算,确保规划方案能较合理地满足前期的调研需求。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形成了一套标准、完善的面向lte回传分组传送网规划体系,其以分组传送网规划为主线,按规划流程各阶段分为不同规划模块,进一步将各模块划分成不同的独立规划单元,做到“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在lte回传分组传送网规划中,通过此规划系统,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可得出迥异的规划结果,体现出差异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具有普遍适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