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口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6359发布日期:2018-12-05 16:2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案有关于连接端口总成的背板,特别是一种整合于主板的连接端口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电脑机壳的背面会预留一个窗口,对应于主板上的连接端口总成,使得连接端口总成可以透过窗口外露。连接端口总成由多个连接端口组成,连接端口之间的间隙必须被遮挡。因此,窗口上必须额外安装一个对应于连接端口总成的挡板,遮挡连接端口之间的间隙,又使得连接端口又可以透过对应的开孔外露。因此,挡板属于可分离拆装的结构,以针对连接端口总成的形式,在电脑机壳上安装正确的挡板。

为了使得挡板可以拆装,挡板的边缘会通过机械加工,形成由边缘向外延伸或内凹的固定结构,以扣接于前述窗口的边缘。然而,这些向外延伸或是内凹的结构,带有锐利的锋角,使得生产在线的作业人员有手指被割伤的危险,连带的也降低了电脑机壳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技术中,连接端口总成的挡板通常会带有锐利的锋角,而造成组装时的危险。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连接端口防护结构,藉以避免上述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连接端口防护结构,设置于主板,以保护连接端口总成,主板具有顶面及底面,连接端口总成具有信号连接面,连接端口总成设置于主板的顶面边缘,且信号连接面沿着主板的水平方向朝外。连接端口防护结构包含门架以及挡板。门架设置于主板;门架包含两支撑部、水平连接部以及卡掣件。各支撑部分别具有固定端及连接端,各固定端分别固定于主板的顶面,并分别对应于信号连接面的两侧边缘,使连接端口总成位于两支撑部之间。水平连接部连接两支撑部的连接端,而在主板的边缘定义由两支撑部、水平连接部以及主板环绕的容置区域,且连接端口总成位于容置区域中。卡掣件设置于水平连接部。挡板包含板体以及上凸缘。板体用于覆盖于连接端口总成的信号连接面,且板体具有至少开孔、顶边以及底边,信号连接面的至少局部透过开孔外露,底边对应于主板的边缘。上凸缘延伸于顶边,上凸缘具有扣孔,并且水平连接部的卡掣件用于扣入扣孔中,以固定挡板于主板。

较佳地,卡掣件位于水平连接部的下表面,顶边与水平连接部的下表面齐平,且上凸缘朝向容置区域延伸,而以卡掣件及扣孔固定上凸缘于水平连接部的下表面。

较佳地,卡掣件位于水平连接部的上表面,顶边与水平连接部的上表面齐平,且上凸缘延伸于水平连接部的上表面,而以卡掣件及扣孔固定上凸缘于水平连接部的上表面。

较佳地,卡掣件是卡块,且具有朝向外部的导引斜面。

较佳地,卡掣件为柱体,用于插入扣孔。

较佳地,挡板更具有下凸缘,延伸于底边,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主板。

较佳地,下凸缘具有至少一固定孔,且主板具有对应的穿孔,连接端口防护结构还包含固定件,固定件穿过下凸缘的固定孔以及主板的穿孔,从而将下凸缘固定于主板的底面或顶面。

较佳地,下凸缘具有至少一固定孔,连接端口防护结构还包含固定件及隔离柱,隔离柱设置于主板的底面,固定件穿过下凸缘的固定孔而固定于隔离柱,以间接地固定下凸缘于主板的底面。

较佳地,下凸缘具有至少一固定孔,连接端口防护结构还包含一加强底板,加强底板固定于主板的底面,固定件穿过下凸缘的固定孔而固定于加强底板,以间接地固定下凸缘于主板的底面。

较佳地,水平连接部具有至少一透光窗口,连接端口防护结构更包含光源,光源设置于水平连接部的下表面且对应于透光窗口。

本发明的连接端口防护结构直接整合于主板,而不需额外的独立i/o挡板。机壳背板部分只需要预留开口,不需要独立拆装的挡板。可以避免传统挡板在拆装时所发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及图4为图2中,部分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挡板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另一型态挡板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立体图,揭示另一型态的卡掣件;

图8为图7中,部分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部分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部分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及

图12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连接端口防护结构

110门架

112支撑部

112a固定端

112b连接端

114水平连接部

114d透光窗口

116卡掣件

116a导引斜面

120挡板

122板体

122a开孔

122b顶边

122c底边

124上凸缘

124a扣孔

126下凸缘

126a固定孔

130固定件

140隔离柱

150加强底板

160光源

200主板

210顶面

220底面

230穿孔

300连接端口总成

310信号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连接端口防护结构100,设置于主板200,以保护连接端口总成300。主板200具有顶面210及底面220。连接端口总成300具有信号连接面310,连接端口总成300设置于主板200的顶面210边缘,且信号连接面310沿着主板200的水平方向朝向主板200朝外。

如图1及图2所示,连接端口防护结构100包含门架110以及挡板120。门架110设置于主板200,且门架110包含两支撑部112、水平连接部114以及多个卡掣件116。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各支撑部112分别具有固定端112a以及连接端112b。各固定端112a分别固定于主板200的顶面210,并且分别对应于信号连接面310的两侧边缘,使连接端口总成300位于两支撑部112之间。

水平连接部114连接两支撑部112的连接端112b,而在主板200的边缘定义由两支撑部112、水平连接部114以及主板200环绕的容置区域,且连接端口总成300位于容置区域中。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卡掣件116设置于水平连接部114。挡板120包含板体122以及上凸缘124。板体122用于覆盖连接端口总成300的信号连接面310,且板体122具有至少一开孔122a、顶边122b以及底边122c,信号连接面310的至少局部透过开孔122a外露。开孔122a的形态及数量配合连接端口,可以是单一开孔122a对应多个连接端口,也可以针对每一个连接端口设置一个对应的开孔122a。底边122c对应于主板200的边缘。上凸缘124延伸于顶边122b。上凸缘124具有扣孔124a,并且水平连接部114的卡掣件116用于扣入扣孔124a中,藉以固定挡板120,使挡板120保持覆盖信号连接面310的状态。

于第一实施例中,卡掣件116位于水平连接部114的下表面,并且位于容置区域中。于第一实施例中,固定端112a以螺丝固定于主板200,螺丝由主板200下方穿过主板200的穿孔230后,进一步锁合于固定端112a。但第一实施例中的螺丝仅为例示,并非用于限定固定端112a的固定方式;固定端112a本身也可以自带弹性扣件,用于扣入穿孔230;或是,以粘着方式将固定端112a固定于主板200。

于第一实施例中,底边122c对应于主板200的边缘,并且大致与主板200的边缘贴齐。顶边122b与水平连接部114的下表面齐平,并且上凸缘124延伸于顶边122b,并且朝向容置区域延伸。水平连接部114的卡掣件116扣入扣孔124a中,从而将上凸缘124固定于水平连接部114的下表面,从而固定挡板120于门架110。

如图3及图4所示,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卡掣件116是卡块,且具有朝向外部的导引斜面116a。

如图3及图4所示,导引斜面116a可用于抵压并导引上凸缘124,挡板120在安装时,上凸缘124的前端可以适度的弹性变形而越过卡掣件116,使得卡掣件116进入扣孔124a而固定上凸缘124。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进一步地,挡板120更具有下凸缘126,延伸于挡板120的底边122c。下凸缘126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主板200,藉以加强对挡板120的固定效果。

于第一实施例中,下凸缘126具有至少一固定孔126a,且主板200具有穿孔230,穿孔230对应于固定孔126a。连接端口防护结构100还包含固定件130,固定件130穿过下凸缘126的固定孔126a以及主板200的穿孔230,从而将下凸缘126固定于主板200的顶面210或底面220。固定件130可为螺栓、螺丝、膨胀插销、弹性扣钉(pushpin)等。固定件130也可以是穿过下凸缘126的固定孔126a,再固定于附加于主板200的其他结构,例如设置于主板200上的隔离柱140或是固定于主板200的其他结构强化件。

如图5及图6所示,上凸缘124可以是连续设置一体成形,而具有多个扣孔124a。上凸缘124也可以是不连续设置,形成多个片体,且每一片体上分别具有一个扣孔124a。

如图7及图8所示,卡掣件116也可以是柱体,设置于水平连接部114的下表面。柱体的截面型态对应于扣孔124a形状。安装时,先让挡板120倾斜于信号连接面310,使顶缘接近门架110的水平连接部114;接着使柱体插入扣孔124a中,最后再移动下凸缘126接近主板200,并固定下凸缘于主板200的顶面210或底面220。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连接端口防护结构100。于第二实施例中,挡板120的顶边122b与水平连接部114的上表面齐平。上凸缘124延伸于顶边122b,并且延伸于水平连接部114的上表面。卡掣件116是设置于水平连接部114的上表面,用以扣入扣孔124a中,而以卡掣件116及扣孔124a固定上凸缘124固定于水平连接部114的上表面,从而固定挡板120于门架110。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连接端口防护结构100。于第三实施例中,连接端口防护结构100还包含隔离柱140。隔离柱140可为铜柱或塑料绝缘柱。隔离柱140设置于主板200的底面220,固定件130穿过下凸缘126的固定孔126a而固定于隔离柱140的顶端,以间接地通过隔离柱140固定下凸缘126于主板200的底面220。

如图11及图12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连接端口防护结构100。连接端口防护结构100还包含加强底板150,加强底板150固定于主板200的底面220,以强化主板200的结构强度,并提供额外的保护,例如emi防护或加强散热。

如图12所示,下凸缘126固定于加强底板150,以间接地通过加强底板150固定下凸缘126于主板200的底面220。

如图11所示,连接端口防护结构100更包含光源160。光源160可为led灯条或冷光灯条。水平连接部114具有至少一透光窗口114d;透光窗口114d可以是一个单纯的挖空区域,也可以是一片透光材料。光源160设置于水平连接部114的下表面且对应于透光窗口114d,藉以在水平连接部114投射光线,提供额外的指示或装置效果。

本发明的连接端口防护结构100可直接整合于主板200,而不需额外的独立i/o挡板。也就是说,机壳背板部分只需要预留开口,不需要独立拆装的挡板。主板200完成安装后,其自带的连接端口防护结构100就会提供挡板120。因此,可以避免传统挡板120在拆装时所发生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