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待识别物体及其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05852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桌面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待识别物体及其识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桌面显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桌面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待识别物体及其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各种电子显示屏,除了在手机、ipad、阅读器等便携移动设备得到广泛使用外,在其他的一些服务和应用领域也得到的日益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地产销售展厅、规划展览馆、产业园展览馆、生态馆,各种临展和企业馆等交互体验的应用场景所提供的桌面显示设备上也得到的广泛的应用。这类桌面显示设备可以显示各种广告、宣传片以及各种展示图片或者视频或文档。但是,目前的桌面显示设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不能供用户交互控制的桌面显示设备,这类桌面显示设备仅仅显示设定的相应图片或视频或文档;另一类可以提供供用户进行交互界面的桌面显示设备,例如触控屏式桌面显示设备,常用的触控屏分为两种:电阻式和电容式,其中:电阻式触控屏上的设置在可以受力后可以产生电阻编号的电阻薄膜屏,即电阻式触控屏主要利用压力感应来进行操作;而电容式触控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当用户手指触摸在触控屏上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控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藕合电容,进而可以检测到用户操作。现有触控屏无论在哪一种应用场景的产品上,无论是哪种一种类型,其现有的交互方式都是通过触控屏检测用户手指的操作,进而根据用户手指的操作执行相应的动作,无法对执行操作的操作体,即与触控屏(也即显示屏)相接触的物体进行识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桌面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待识别物体及其识别方法,以解决现有桌面显示屏无法对显示屏上的物体进行识别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桌面显示设备上的物体识别方法,所述桌面显示设备具有显示屏,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所述显示屏上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有不同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

将采集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预设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对应的物体标识。

进一步地,得到与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对应的物体标识之后,还包括:

查找在预设时间间隔内上一次获取的所述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

将当前获取的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与所述上一次获取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得到所述当前待识别物体在所处显示屏上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为红外图像;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包括红外图像的方向信息:

将当前获取的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与所述上一次获取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进行比较包括:

将当前获取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方向信息与所述上一次获取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方向信息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得到所述当前待识别物体在所处显示屏上的旋转方向和/或旋转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设置于待识别物体的底面,所述底面为待识别物体放置在显示屏上时,与所述显示屏接触的一面;

所述采集所述显示屏上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包括:

通过桌面显示设备位于所述显示屏之下的红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当前放置于所述显示屏上待识别物体底面上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

一种桌面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桌面显示设备具有显示屏,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所述显示屏上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有不同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

将采集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预设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对应的物体标识;

将所述物体标识与预设的物体标识与控制指令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所述物体标识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相应的功能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得到与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对应的物体标识之后,还包括:

查找在预设时间间隔内上一次获取的所述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

将当前获取的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与所述上一次获取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得到所述当前待识别物体在所处显示屏上的运动状态;

将所述运动状态与预设的运动状态与控制指令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所述运动状态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对相应的功能进行控制。

一种桌面显示设备,所述桌面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之下的红外图像采集装置以及处理器;

所述红外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显示屏上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有不同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红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预设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对应的物体标识。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屏底部的红外光源,所述红外光源用于至少在所述红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显示屏上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过程中,发射红外光至所述显示屏上。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得到的所述物体标识与预设的物体标识与控制指令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所述物体标识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相应的功能进行控制。

一种待识别物体,包括物体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物体本体底面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所述底面为待识别物体放置在桌面显示设备之显示屏上时,与所述显示屏接触的一面。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桌面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待识别物体及其识别方法,其中物品识别方法包括采集桌面显示设备之显示屏上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其中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有不同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然后将采集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预设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该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对应的物体标识,也即桌面显示设备之显示屏上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物体标识,实现了对显示屏上的物体的识别。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可预先设置物体标识与控制指令对应关系,通过上述过程识别出显示屏上物体的物体标识后,还可以将该物体标识与预设的物体标识与控制指令对应关系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根据第一控制指令对相应的功能进行控制。也即本发明还可基于识别出的物体对桌面显示设备进行控制。该控制方式相对现有用户手指触控方式,可以提供丰富的操控体验,尤其适合于各种展示操作应用场景,能带给用户更为直观、生动的操作和展示体验,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桌面显示设备上的物体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红外图形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不同个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组合示意图一;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不同个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组合示意图二;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不同个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组合示意图三;

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不同个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组合示意图四;

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不同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组合示意图一;

图4-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不同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组合示意图二;

图4-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不同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组合示意图三;

图4-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不同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组合示意图四;

图5-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不同触点数加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组合示意图一;

图5-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不同触点数加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组合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待识别物体运动状态识别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待识别物体旋转角度识别过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待识别物体旋转方向识别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桌面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待识别物体在显示屏上的运动状态对桌面显示设备进行控制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桌面显示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桌面显示设备是指具有显示屏、且该显示屏可是支持多点触控(例如2点触控、8点触控、16点触控、32点触控)的电显示屏,也可以是仅支持单点触控的显示频,且该显示屏具体可以为电容显示屏,在电阻显示屏的触控点数和控制精度满足要求时,也可以为电阻显示屏,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显示屏;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屏也可以是非触控屏,而是普通的显示屏。本实施例中的桌面显示设备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公共信息的查询、领导办公、工业控制、军事指挥、电子游戏、点歌点菜、多媒体教学、房地产预售等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的待识别物体是指与桌面显示设备配套使用的物体,其可以是用于操控桌面显示设备的操作物体,也可以是供展示的各种展示物体等等。且本实施例中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有不同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待识别物体放置于显示屏上时,采集桌面显示设备之显示屏上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然后将采集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预设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该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对应的物体标识,也即桌面显示设备之显示屏上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物体标识,实现了对显示屏上的物体的识别。本实施例中,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置的不同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主要用于对各待识别物体进行区分,且本实施例中,可以针对每一个待识别物体都设置不同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也可以针对每一类待识别物体设置一个相同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具体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灵活设定。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设置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不同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可以对应不同的物体标识,如上所示,一个物体标识可以是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单独的物体,也可以是用于标识一类物体,物体标识具体可以是物体的名称、编号或者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设定。且本实施例中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可支持用户自定义。本实施例中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可以存储在桌面显示设备本地,也可以存储在网络侧,在需要时由桌面显示设备从网络侧获取,或者在使用时直接在网络侧由相应的后台进行匹配,然后将匹配结果返回给桌面显示设备。

基于上述设置,本实施例中的桌面显示设备上的物体识别方法参见图1所示,包括:

s101:采集显示屏上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有不同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

本实施例中具体可通过红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

s102:将采集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预设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采集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对应的物体标识;也即当前待识别物体对应的物体标识。

本实施例中,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可以设置于待识别物体的底面,该底面为待识别物体放置在显示屏上时,与显示屏接触的一面;

s101中采集显示屏上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包括:

通过桌面显示设备位于显示屏之下的红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当前放置于显示屏上待识别物体底面上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待识别物体上设置红外图像识别信息时,可以通过在待识别物体上增加具有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标签实现,也可以在制得该待识别物体时直接在该物体上加工实现,应当理解的是具体设置方式可以灵活选择。

本实施例中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具体可为红外图像,不同待识别物体上的红外图像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红外图像可以通过图像形状自身的不同进行区分,也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红外图像采集点,通过不同个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或红外图像采集点的个数进行区分。下面分别进行示例说明。

红外图像通过图像自身形状不同进行区分时,可以直接设置不同待识别物体对应的图像形状,例如参见图2所示,对于待识别物体1,设置三角形红外图像,对于待识别物体2,设置正方形红外图像,对于待识别图3,设置圆形红外图像,等等;除了通过设置不同多边形图像区分外,其他任意能实现图像识别以及区分的红外图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置的红外图像采集点的组合至少可以从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组合区分:

方式一:通过在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置不同个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通过触控点的个数对不同待识别物体进行区分。例如,参见图3-1至图3-4所示。图3-1中的待识别物体31上设置有两个触控点311,图3-2中的待识别物体32上设置有四个触控点322;图3-3中的待识别物体33上设置有三个触控点333,图3-4中的待识别物体34上设置有一个触控点344。四个(种)不同的待识别物体上的红外图像采集点的个数各不相同,因此通过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的组合可以将不同的物体予以区分识别。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红外图像采集点设置的位置和个数仅仅是一种原理上的示例说明,实际应用时可以进行灵活的调整设置。

方式二:通过在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置红外图像采集点,且不同待识别物体上红外图像采集点连线所围合的图形不同,通过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对不同待识别物体进行区分。例如,参见图4-1至图4-4所示。图4-1中的待识别物体41上设置有两个红外图像采集点411,二者的连线组成的图形为直线,图4-2中的待识别物体42上设置有四个红外图像采集点422,四个红外图像采集点422连线围合的图形为正方形;图4-3中的待识别物体43上设置有三个红外图像采集点433,三个红外图像采集点433连线围合的图形为三角形,图4-4中的待识别物体44上设置有四个红外图像采集点444,四个红外图像采集点444连线围合的图形为菱形。四个(种)不同的待识别物体上的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各不相同,因此通过红外图像采集点连线组合得到的围合图形也可以将不同的物体予以区分识别。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红外图像采集点设置的位置、个数以及围合而成的图形仅仅是一种原理上的示例说明,实际应用时也可以进行灵活的调整设置。

方式三:将上述方式一和方式二进行结合。例如对于相同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组合,则可进一步通过各图形上的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来予以区分。例如,参见图5-1和图5-2所示,图5-1中的待识别物体51上设置有三个红外图像采集点511,三个红外图像采集点511连线围合的图形为三角形,图5-2中的待识别物体52上设置有六个红外图像采集点522,六个红外图像采集点522连线围合的图形为与图5-1中相同的三角形,此时则可以通过二者的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不同对二者予以区分识别。

下面对上述三种方式为示例的识别过程进行示例说明。

对应方式一:红外图像采集点的不同组合为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不同时,所设置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可以为:不同个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组合对应不同的物体标识;

s101中采集显示屏上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包括:对待识别物体进行红外图像采集,获取该待识别物体上的红外图像采集点(并无限于图中所示的圆点,可以是任意可识别形状的点);对获取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的个数进行统计,得到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具体的个数统计算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选用,在此不再赘述。将得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与预设的不同个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组合对应不同的物体标识的各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进行匹配,取匹配成功的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组合对应的物体标识为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物体标识。

对应方式二:红外图像采集点不同组合为红外图像采集点所围合的图形不同时,预设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可以为:不同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对应不同的物体标识;

此时采集到某一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之后,将图像中的红外图像采集点进行连线分析得到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具体的图形连线分析算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选用,在此不再赘述。将得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与预设的不同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中的各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进行匹配,取匹配成功的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对应的物体标识为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物体标识。

对应方式三:红外图像采集点不同组合为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加所围合的图形不同时,预设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可以为:不同的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加所围合的图形对应不同的物体标识;

此时采集到某一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之后,对获取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的个数进行统计,得到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并将图像中的红外图像采集点进行连线分析得到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将得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与预设的不同的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加所围合的图形对应不同的物体标识进行匹配,并将得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与预设的物体标识与不同的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加所围合的图形对应不同的物体标识进行匹配,取匹配成功的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和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共同对应的物体标识为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物体标识。

基于本实施例的上述过程,可以对显示屏桌面上的物体(可以是操作物体或展示物体)进行可靠的识别。本实施例除了可以对待识别物体进行识别外,还可以对该待识别物体在显示屏上的运动状态进行识别。此时可以对预设时间间隔内检测到的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采集点信息进行保存,该预设时间间隔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灵活设定例如1分钟或者20秒或者5秒等。该运动状态检测方式参见图6所示,包括:

s601:采集到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后,查找在预设时间间隔内上一次获取的所述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

s602:将当前获取的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与所述上一次获取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进行比较。

s603:根据比较结果得到当前待识别物体在所处显示屏上的运动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包括红外图像的方向信息,此时要求各待识别物体上设置的红外图像在不同运动状态其方向信息是不同的。此时,根据比较结果得到当前待识别物体在所处显示屏上的运动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待识别物体在显示屏上的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中的至少一种。此时将当前获取的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与所述上一次获取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进行比较包括:

将当前获取的某一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方向信息与上一次获取的该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方向信息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得到当前待识别物体在所处显示屏上的旋转方向和/或旋转角度。

例如参见图7所示。在t1时刻检测到显示屏71上的待识别物体72的红外图像采集点所围合的图形如图中虚线框内所示;在t2时刻(t2-t1小于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到显示屏71上的待识别物体72的红外图像采集点所围合的图形如图中实线框内所示;将两个图形进行分析比对即可得到在t2时刻,相对t1时刻待识别物体72在显示屏上旋转了90°,当对各待识别物体进行唯一标识时,则还可识别出具体的旋转方向。例如参见图8所示,在t1时刻检测到显示屏81上的待识别物体82的红外图像采集点所围合的图形如图中虚线框内所示;在t2时刻(t2-t1小于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到显示屏81上的待识别物体82的红外图像采集点所围合的图形如图中实线框内所示;将两个图形进行分析比对即可得到在t2时刻,相对t1时刻待识别物体82在显示屏上顺时针旋转了90°。

本实施例提供的识别方法既可以识别出显示屏上的待识别物体,又可以对待识别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识别,为丰富显示屏的交互和控制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可以提升用户交互和控制体验的满意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可基于实施例一中的识别结果,对桌面显示设备的相关功能进行控制。所控制的功能可以是与被识别出的物体相关联的功能,也可以是未与被识别出的物体关联的功能。被控功能的设置可支持用户自定义设置。

请参见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桌面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s901:采集所述显示屏上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有不同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

s902:将采集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预设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对应的物体标识。

s903:将物体标识与预设的物体标识与控制指令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物体标识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s904: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相应的功能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指令可以是用于控制与被识别出的物体相关联的控制,也可以是控制其他非相关联的任意功能。这样用户在需要实现对桌面显示设备的相关功能进行控制时,只需要将相应的待识别物体放置于显示屏上即可,相对于现有只能通过手指触控的方式,控制方式更为直接、生动,能很好的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本实施例中,除了基于识别出的待识别物体的物体标识外进行控制外,还可以基于待识别物体在显示屏上的运动状态对桌面显示设备的相关功能进行控制。请参见图10所示,基于待识别物体在显示屏上的运动状态对桌面显示设备的控制过程包括:

s1001:采集到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后,查找在预设时间间隔内上一次获取的所述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

s1002:将当前获取的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与所述上一次获取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进行比较。

s1003:根据比较结果得到当前待识别物体在所处显示屏上的运动状态。

s1004:将得到的运动状态与预设的运动状态与控制指令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该运动状态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

s1005:根据得到的第二控制指令对相应的功能进行控制。

如实施例一所示,得到的运动状态包括待识别物体在显示屏上的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等中的至少一种。因此具体可以根据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中的至少一种设置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本实施例基于该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的第二控制指令可以是第一控制指令的关联指令,例如是第一控制指令的下级指令;第二控制指令也可以为独立于第一控制指令的相关控制指令。具体也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灵活设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可以基于自动对显示屏上的待识别物体的物体标识、运动状态中的至少一个对桌面显示设备进行相关的功能控制,丰富了对触控设备的控制方式,更适合于触控设备在公共信息的查询、领导办公、工业控制、军事指挥、电子游戏、点歌点菜、多媒体教学、房地产预售等场景的应用,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桌面显示设备,其且该显示屏可是支持多点触控(例如2点触控、8点触控、16点触控、32点触控)的电显示屏,也可以是仅支持单点触控的显示频,且该显示屏具体可以为电容显示屏,在电阻显示屏的触控点数和控制精度满足要求时,也可以为电阻显示屏,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显示屏;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屏也可以是非触控屏,而是普通的显示屏。本实施例中的桌面显示设备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公共信息的查询、领导办公、工业控制、军事指挥、电子游戏、点歌点菜、多媒体教学、房地产预售等应用场景。参见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桌面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110、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之下的红外图像采集装置111以及处理器112,还可包括投影机113。

其中投影机113用于向显示屏110投送显示画面,该画面可以是各种文档、图片、视频等任意画面。

红外图像采集装置111用于采集显示屏110上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有不同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本实施例中的待识别物体是指与桌面显示设备配套使用的物体,其可以是用于操控桌面显示设备的操作物体,也可以是供展示的各种展示物体等等。且本实施例中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有不同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设置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不同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可以对应不同的物体标识,如上所示,一个物体标识可以是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单独的物体,也可以是用于标识一类物体,物体标识具体可以是物体的名称、编号或者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设定。且本实施例中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可支持用户自定义。本实施例中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可以存储在桌面显示设备本地,例如存储在本地存储器中,也可以存储在网络侧,在需要时由桌面显示设备从网络侧获取,或者在使用时直接在网络侧由相应的后台进行匹配,然后将匹配结果返回给桌面显示设备。

本实施例中,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可以设置于待识别物体的底面,该底面为待识别物体放置在显示屏110上时,与显示屏110接触的一面;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待识别物体包括物体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物体本体底面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该底面为待识别物体放置在桌面显示设备之显示屏上时,与显示屏接触的一面。当然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也可以设置于其他能被采集到的面上,并不限于物体本体底面。

处理器112用于将红外图像采集装置111采集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预设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对应的物体标识。

本实施例中,在待识别物体上设置红外图像识别信息时,可以通过在待识别物体上增加具有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标签实现,也可以在制得该待识别物体时直接在该物体上加工实现,应当理解的是具体设置方式可以灵活选择。

本实施例中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具体可为红外图像,不同待识别物体上的红外图像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红外图像可以通过图像形状自身的不同进行区分,也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红外图像采集点,通过不同个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或红外图像采集点的个数进行区分。下面分别进行示例说明。

红外图像通过图像自身形状不同进行区分时,可以直接设置不同待识别物体对应的图像形状,且具体可通过各种多边形图像区分外,其他任意能实现图像识别以及区分的红外图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置的红外图像采集点的组合至少可以从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组合区分:

方式一:通过在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置不同个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通过触控点的个数对不同待识别物体进行区分。对应的,所设置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可以为:不同个数的红外图像采集点组合对应不同的物体标识。

方式二:通过在不同待识别物体上设置红外图像采集点,且不同待识别物体上红外图像采集点连线所围合的图形不同,通过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对不同待识别物体进行区分。对应的,预设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可以为:不同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对应不同的物体标识。

方式三:将上述方式一和方式二进行结合。例如对于相同红外图像采集点围合图形组合,则可进一步通过各图形上的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来予以区分。下面对上述三种方式为示例的识别过程进行示例说明。对应的,预设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与物体标识对应关系可以为:不同的红外图像采集点个数加所围合的图形对应不同的物体标识。

为了使得采集的红外图像更为准确,参见图11,本实施例中的桌面显示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屏110底部的红外光源114,红外光源114用于至少在红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显示屏110上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过程中,发射红外光至所述显示屏110上,红外光源114也可以是实时的开启发射红外光至显示屏110上。

基于本实施例的上述过程,可以对显示屏桌面上的物体(可以是操作物体或展示物体)进行可靠的识别。本实施例处理器112除了可以对待识别物体进行识别外,还可以对该待识别物体在显示屏上的运动状态进行识别。此时可以对预设时间间隔内检测到的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采集点信息进行保存,该预设时间间隔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灵活设定例如1分钟或者20秒或者5秒等。此时,处理器112还用于在采集到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后,查找在预设时间间隔内上一次获取的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然后将当前获取的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与所述上一次获取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得到当前待识别物体在所处显示屏上的运动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包括红外图像的方向信息,此时要求各待识别物体上设置的红外图像在不同运动状态其方向信息是不同的。此时,处理器112根据比较结果得到当前待识别物体在所处显示屏上的运动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待识别物体在显示屏上的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中的至少一种。此时处理器112将当前获取的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与所述上一次获取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进行比较包括:将当前获取的某一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方向信息与上一次获取的该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方向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得到当前待识别物体在所处显示屏上的旋转方向和/或旋转角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桌面显示设备既可以识别出显示屏上的待识别物体,又可以对待识别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识别,为丰富显示屏的交互和控制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可以提升用户交互和控制体验的满意度。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12还可基于得到的识别结果,对桌面显示设备的相关功能进行控制。所控制的功能可以是与被识别出的物体相关联的功能,也可以是未与被识别出的物体关联的功能。被控功能的设置可支持用户自定义设置。

此时,处理器112还用于通过上述方式得到与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对应的物体标识后,将物体标识与预设的物体标识与控制指令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物体标识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相应的功能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指令可以是用于控制与被识别出的物体相关联的控制,也可以是控制其他非相关联的任意功能。这样用户在需要实现对桌面显示设备的相关功能进行控制时,只需要将相应的待识别物体放置于显示屏上即可,相对于现有只能通过手指触控的方式,控制方式更为直接、生动,能很好的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本实施例中,除了基于识别出的待识别物体的物体标识外进行控制外,还可以基于待识别物体在显示屏上的运动状态对桌面显示设备的相关功能进行控制。此时处理器112采集到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后,查找在预设时间间隔内上一次获取的所述当前待识别物体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将当前获取的所述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与所述上一次获取的红外图像识别信息的特征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得到当前待识别物体在所处显示屏上的运动状态,将得到的运动状态与预设的运动状态与控制指令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该运动状态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根据得到的第二控制指令对相应的功能进行控制。

如上所示,得到的运动状态包括待识别物体在显示屏上的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等中的至少一种。因此具体可以根据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中的至少一种设置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本实施例基于该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的第二控制指令可以是第一控制指令的关联指令,例如是第一控制指令的下级指令;第二控制指令也可以为独立于第一控制指令的相关控制指令。具体也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灵活设定。

且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12可以为单独设置的一个处理器112,也可以直接利用投影机113的处理器。处理器112可基于识别出的待识别物体的物体标识、运动状态中的至少一个对桌面显示设备进行相关的功能控制,丰富了对触控设备的控制方式,使得桌面显示设备各种应用场景能得到刚好的应用,同时又能很好的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