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国产处理器平台SATA芯片信号测试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582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国产cpu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国产处理器平台sata芯片信号测试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国产cpu的技术进步与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涉及国产cpu的设计研发厂商越来越多。由于国产处理器的架构与x86架构cpu存在较大差异,以往的sata控制器信号测试工具软件无法在国产处理器平台上正常使用,国产处理器平台只能依靠增加额外的硬件电路并在测试过程中使用额外的计算机发送控制信号,以此才能完成信号完整性测试工作。目前的这种测试方法不仅复杂繁琐,同时在硬件成本和产品结构设计上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国产处理器平台sata芯片信号测试工具,直接操作sata控制器寄存器,使sata控制器发出测试信号,即可完成信号完整性测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国产处理器平台sata芯片信号测试工具,通过获取操作系统配置,分析并获得sata控制器总线地址,并根据sata控制器总线地址获得sata控制器内存地址,进行内存映射,通过映射的内存地址,完成寄存器配置,使sata控制器端口产生测试信号。

所述测试工具的软件执行具体步骤如下:

1)、读取操作系统配置文件,获取操作系统配置,分析并获得sata控制器总线地址;

2)、根据总线地址获得sata控制器内存地址,进行内存映射;

3)、用户选择被测端口,并根据选择计算地址偏移量;

4)、用户选择端口速率,并根据选择计算产生对应的寄存器值;

5)、用户选择测试项,根据不同测试项,计算寄存器值,用于控制端口产生不同信号波形;

6)、访问映射的内存地址,访问指定的地址偏移量,写入寄存器值,使sata控制器端口产生测试信号。

进一步的,启动程序后,读取操作系统配置,分析外部设备互连总线pci设备列表,获取sata控制器总线地址。

优选的,完成测试后,停止测试软件运行,按照相反顺序清除写入寄存器的数据,sata控制器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国产处理器平台sata芯片信号测试工具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测试工具通过软件控制的方法,直接操作sata控制器寄存器,使sata控制器发出测试信号,即可完成信号完整性测试。可以在不借助外围电路和设备的情况下,独立完成sata信号完整性测试工作,简化测试方法,改善产品结构设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基于国产处理器平台sata芯片信号测试工具,通过获取操作系统配置,分析并获得sata控制器总线地址,并根据sata控制器总线地址获得sata控制器内存地址,进行内存映射,通过映射的内存地址,完成寄存器配置,使sata控制器端口产生测试信号。

测试工具的软件执行具体实施步骤和流程如下:

1)、启动程序后,读取操作系统配置,分析pci设备列表,并获取sata控制器总线地址;

2)、根据总线地址,查找内核给sata控制器的内存地址;

3)、使用操作系统接口,将内核空间地址映射到用户空间,作为基地址以备后续访问;

4)、显示端口选择菜单,并根据用户选择计算端口地址偏移量;

5)、显示sata速率选择菜单,并根据用户选择计算速率对应的寄存器数据;

6)、显示sata信号完整性测试选项菜单,并根据用户选择的测试项,计算产生寄存器数据;

7)、确认测试选项后,将速率寄存器数据和测试选项寄存器数据写入基地址+端口偏移量得到的内存地址中,最后向端口使能寄存器中写入端口使能数据。

此时选择的端口开始发送测试数据包,使用示波器即可完成sata信号完整性测试。完成测试后,停止测试软件运行,按照相反顺序清除写入寄存器的数据,sata控制器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国产处理器平台SATA芯片信号测试工具,属于国产CPU计算机技术领域,通过获取操作系统配置,分析并获得SATA控制器总线地址,并根据SATA控制器总线地址获得SATA控制器内存地址,进行内存映射;通过映射的内存地址,完成寄存器配置,使SATA控制器端口产生测试信号。本发明通过软件控制的方法,直接操作SATA控制器寄存器,使SATA控制器发出测试信号,即可完成信号完整性测试,在不借助外围电路和设备的情况下,独立完成SATA信号完整性测试工作,简化测试方法,改善产品结构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张雁鹏;金长新;刘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04
技术公布日:2017.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