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糖尿病的人工智能虚拟医生诊疗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35004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基于糖尿病的人工智能虚拟医生诊疗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虚拟诊疗工具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基于糖尿病的人工智能虚拟医生诊疗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糖尿病患者,当遇到问题时,只能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医生来询问,获得专业指导。但是中国有接近两亿的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医生只有数万名,远远无法满足糖尿病患者的诊疗需求。另外医生需要不断反复的就一些糖尿病问题对不同的患者来讲解,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且医生对于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饮食和运动,无法精细化进行规划。患者自己也无法进行计算,这就造成饮食运动的控制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是不达标的。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糖尿病软件,但是现有的众多糖尿病软件,采用传统的交互方式,对于大部分是老年人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使用起来很困难。即便现有的个别糖尿病软件,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计划,有一套专业的算法可以算出每天应该摄入多少热量,营养素应该怎么搭配,但是计算过程复杂、耗时长。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基于糖尿病的人工智能虚拟医生诊疗系统及方法,交互方法简单,适用性广,方便老年人使用,且能够针对饮食、运动等多种因素,制定详细规划。一种基于糖尿病的人工智能虚拟医生诊疗系统,包括:登录模块:用于供用户登录所述基于糖尿病的人工智能虚拟医生诊疗系统,并在登录后进入咨询界面;咨询模块:用于在所述咨询界面上显示多个服务项,供用户选择;选择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咨询界面上用户选择的服务项,并进入相应的服务模块;其中每个服务项对应一个服务模块;服务模块:预存有咨询流程和多种计划方案;服务模块用于在所述咨询界面上按照所述咨询流程提问,实现与用户一对一询问;并在用户完成询问后,根据用户的回答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优选地,所述咨询模块中服务项包括饮食计划服务项;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当获取的到服务项为饮食计划服务项时,进入饮食计划服务模块;所述服务模块包括饮食计划服务模块;所述饮食计划服务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回答获得用户的身体数据,算出用户摄入热量、营养素的搭配比例,并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优选地,所述咨询模块中服务项包括运动计划服务项;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当获取的到服务项为运动计划服务项时,进入运动计划服务模块;所述服务模块包括运动计划服务模块;所述运动计划服务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回答获得用户的身体数据,算出用户需要消耗的热量,并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优选地,所述咨询模块中服务项包括药物计划服务项;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当获取的到服务项为药物计划服务项时,进入药物计划服务模块;所述服务模块包括药物计划服务模块;所述药物计划服务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回答获得用户的身体数据,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优选地,还包括:问答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咨询界面上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并在答案数据库中搜索该问题信息对应的答案信息输出;答案数据库:用于存储多种答案信息。优选地,还包括:化验单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上传的化验单,并生成建议信息输出;提醒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用药计划或当检测到用户处于低血糖状态时,提醒用户用药或处于低血糖状态。一种基于糖尿病的人工智能虚拟医生诊疗方法,当检测到用户登录上述基于糖尿病的人工智能虚拟医生诊疗系统后,进入咨询界面;咨询界面上显示多个服务项;获取咨询界面上用户选择的服务项;根据用户选择的服务项和预设的咨询流程提问,实现与用户一对一询问;当检测到用户完成询问后,根据用户的回答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优选地,所述咨询模块中服务项包括饮食计划服务项;当检测到用户选择饮食计划服务项时,所述与用户一对一询问包括:获取用户当前的基本信息;获取用户当前的健康信息;定义基本信息和健康信息为所述身体数据,算出用户的摄入热量、营养素的搭配比例,并按照预设的三餐热量分配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优选地,所述咨询模块中服务项包括运动计划服务项;当检测到用户选择运动计划服务项时,所述与用户一对一询问包括:获取用户当前的基本信息;定义基本信息为所述身体数据,算出用户需要消耗的热量,并从预设的运动库中挑选运动,并按照预设的摄入热量比例计算用户需要消耗的热量,并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优选地,所述咨询模块中服务项包括药物计划服务项;当检测到用户选择药物计划服务项时,所述与用户一对一询问包括:获取用户当前的基本信息;获取用户当前的患病信息;定义基本信息和患病信息为所述身体数据,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糖尿病的人工智能虚拟医生诊疗系统及方法,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文字或图片的方式进行对话,交互方法简单,适用性广,方便老年人使用,且能够针对饮食、运动、药物等多种因素,制定饮食、运动和药物方案。患者相当于随身携带了一个糖尿病医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询问;也可以降低医生的工作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实施例中人工智能虚拟医生诊疗系统的模块框图。图2为实施例中人工智能虚拟医生诊疗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实施例中选择饮食计划服务项后的一咨询界面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选择饮食计划服务项后的一咨询界面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选择饮食计划服务项后得到的计划方案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选择运动计划服务项后的一咨询界面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选择运动计划服务项后得到的计划方案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中选择药物计划服务项后的一咨询界面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中选择药物计划服务项后的一咨询界面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中选择药物计划服务项后得到的计划方案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中进入问答模块后的一咨询界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一种基于糖尿病的人工智能虚拟医生诊疗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登录模块:用于供用户登录所述基于糖尿病的人工智能虚拟医生诊疗系统,并在登录后进入咨询界面;咨询模块:用于在所述咨询界面上显示多个服务项,供用户选择;选择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咨询界面上用户选择的服务项,并进入相应的服务模块;其中每个服务项对应一个服务模块;服务模块:预存有咨询流程和多种计划方案;服务模块用于在所述咨询界面上按照所述咨询流程提问,实现与用户一对一询问;并在用户完成询问后,根据用户的回答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使用时,用户通过登录模块登录,进入咨询界面。具体实施时,该系统还可以增设其他界面。如社区界面、商城界面、知识界面或用户界面等。用于扩展其他功能。也可以设置咨询界面为默认进入界面。用户在咨询界面下选择当前感兴趣的服务项获取对应的计划方案。采用一对一询问询问,真实模拟医生就医的情况,同时咨询界面简洁容易操作,用户只需要根据系统提问回答即可,使用方便。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文字或图片的方式进行对话,交互方法简单,适用性广,方便老年人使用,且能够针对饮食、运动、药物等多种因素,制定饮食、运动和药物方案。患者相当于随身携带了一个糖尿病医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询问;也可以降低医生的工作量。所述咨询模块中服务项包括饮食计划服务项;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当获取的到服务项为饮食计划服务项时,进入饮食计划服务模块;所述服务模块包括饮食计划服务模块;所述饮食计划服务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回答获得用户的身体数据,算出用户摄入热量、营养素的搭配比例,并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饮食计划进行更换。所述咨询模块中服务项包括运动计划服务项;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当获取的到服务项为运动计划服务项时,进入运动计划服务模块;所述服务模块包括运动计划服务模块;所述运动计划服务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回答获得用户的身体数据,算出用户需要消耗的热量,并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使得各类患者得到科学的运动建议。所述咨询模块中服务项包括药物计划服务项;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当获取的到服务项为药物计划服务项时,进入药物计划服务模块;所述服务模块包括药物计划服务模块;所述药物计划服务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回答获得用户的身体数据,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这样结合糖尿病专业的诊疗流程,给出个性化定制的药物方案。还包括:如图11所示,问答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咨询界面上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并在答案数据库中搜索该问题信息对应的答案信息输出;答案数据库:用于存储多种答案信息。例如糖尿病患者询问“糖尿病有什么危害”等。还包括:化验单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上传的化验单,并生成建议信息输出;提醒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用药计划或当检测到用户处于低血糖状态时,提醒用户用药或处于低血糖状态。还可以帮助医生查询文章,提醒患者用药,低血糖提醒。还可以和可穿戴设备的结合,如果可穿戴设备为血糖仪,该系统可以根据可穿戴的血糖仪,随时录入用户的血糖等身体数据,并给出分析和建议。该系统还增加查询百科知识、天气、菜谱、黄历、时间、新闻,还能成语接龙,汉语翻译成英文,讲解星座运势,计算器,古诗词,藏头诗制作,名人名言,用户信息记录等多种功能,所有功能都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语音交互完成。用户可以在咨询界面上输入关键字,系统还包括数据库,数据库中存储有各种功能对应的答案数据,系统根据识别的关键字从数据库中读取相应的数据输出。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可以实现实时在线搜索,系统根据用户问的问题,实时在线搜索答案,提高了答案的准确性。例如:对于天气查询功能,用户输入“今天上海的天气”,系统搜索后输出“上海,小于,27℃-35℃”。对于时间查询功能,用户输入“现在几点”,系统搜索后输出“北京时间18点”。对于查询菜谱,用户输入“鱼香肉丝怎么做”,系统搜索后输出鱼香肉丝的做法。一种基于糖尿病的人工智能虚拟医生诊疗方法,如图2所示;当检测到用户登录上述基于糖尿病的人工智能虚拟医生诊疗系统后,进入咨询界面;咨询界面上显示多个服务项;获取咨询界面上用户选择的服务项;根据用户选择的服务项和预设的咨询流程提问,实现与用户一对一询问;当检测到用户完成询问后,根据用户的回答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如图3-5所示,所述咨询模块中服务项包括饮食计划服务项;当检测到用户选择饮食计划服务项时,所述与用户一对一询问包括:获取用户当前的基本信息;获取用户当前的健康信息;定义基本信息和健康信息为所述身体数据,算出用户的摄入热量、营养素的搭配比例,并按照预设的三餐热量分配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例如,首先获取用户当前的基本信息:询问用户身高、体重、当前的基本运动强度和年龄段。年龄段可分为3个阶段:7-14岁,15-18岁,大于18岁。还询问用户性别。如果是男性,按照正常成人热量计划。如果是女性,询问是否怀孕,如果没有,按照正常成人热量计划,如果怀孕,按照妊娠状态计算。其次获取用户当前的健康信息:针对每个年龄段,询问用户是否有肌酐升高,如果有,选择饮食计划方案三输出;如果没有,询问是否的有蛋白尿,如果有,选择饮食计划方案二输出;否则,选择饮食计划方案一输出。三餐热量分配可按照早餐:1/5;午餐:2/5;晚餐:2/5进行分配。饮食计划方案一可以为:蛋白质(单位:g):早餐:20%×总热量÷4×(10%~15%);午餐、晚餐:40%×总热量÷4×(10%~15%);脂肪(单位:g):早餐:20%×总热量÷9×(20%~30%);午餐、晚餐:40%×总热量÷9×(20%~30%);碳水化合物(单位:g):早餐:20%×总热量÷4×(50%~60%);午餐、晚餐:40%×总热量÷4×(50%~60%);胆固醇(单位:mg):一天所有的饮食摄入相加(<300mg);纤维素(单位:g):一天所有的饮食摄入相加(≥总热量÷1000×14);饮食计划方案二可以为:蛋白质(单位:g):早餐:0.8×体重×20%;午餐、晚餐:0.8×体重×40%;脂肪(单位:g)::早餐:(总热量-0.8×体重×4)×30%÷9×20%;午餐、晚餐(总热量-0.8×体重×4)×30%÷9×40%;碳水化合物(单位:g):早餐:(总热量-0.8×体重×4)×70%÷4×20%;午餐、晚餐(总热量-0.8×体重×4)×70%÷4×40%;胆固醇(单位:mg):一天所有的饮食摄入相加(<300mg);纤维素(单位:g)一天所有的饮食摄入相加(≥总热量÷1000×14);饮食计划方案三可以为::蛋白质(单位:g):早餐:0.6×体重×20%;午餐、晚餐:0.6×体重×40%;脂肪(单位:g):早餐:(总热量-0.6×体重×4)×30%÷9×20%;午餐、晚餐(总热量-0.6×体重×4)×30%÷9×40%;碳水化合物(单位:g):早餐:(总热量-0.6×体重×4)×70%÷4×20%;午餐、晚餐(总热量-0.6×体重×4)×70%÷4×40%;胆固醇(单位:mg):一天所有的饮食摄入相加(<300mg);纤维素(单位:g)一天所有的饮食摄入相加(≥总热量÷1000×14);通过以下方法计算热量:对于儿童热量计算(7岁≤年龄≤14岁),公式为年龄×系数+1000,系数参见下表:年龄段系数7-10岁8311-14岁76对于妊娠中后期计算公式(妊娠时间≥4个月):公式:标准体重×32.5;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5。正常成人热量计算公式: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步骤一: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5;步骤二:bmi=体重(千克)÷身高2;步骤三:按照下表获得每天每千克标准体重需要的热量:步骤四:总热量=标准体重(千克)×每天每千克标准体重需要的热量(千卡/千克)。其中轻体力劳动包括教师、售货员、办公室职员、钟表修理工;中等体力劳动包括学生、司机、电工、外科医生;重体力劳动包括建筑工、搬运工、伐木工、农民、舞蹈演员等。对于15-18岁患者热量计算公式如下:步骤一:用成人热量方法算出基本热量;步骤二:基本热量+500。如图6、7所示,所述咨询模块中服务项包括运动计划服务项;当检测到用户选择运动计划服务项时,所述与用户一对一询问包括:获取用户当前的基本信息;定义基本信息为所述身体数据,算出用户需要消耗的热量,并从预设的运动库中挑选运动,并按照预设的摄入热量比例计算用户需要消耗的热量,并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例如,首先获取用户当前的基本信息:询问用户身高、体重、当前的基本运动强度和年龄段。年龄段可分为3个阶段:7-14岁,15-18岁,大于18岁。还询问用户性别。如果是男性,按照正常成人热量计划。如果是女性,询问是否怀孕,如果没有,按照正常成人热量计划,如果怀孕,按照妊娠状态计算。运动库中针对每个年龄段都设有相应的运动类型,但处于妊娠状态只有走路一种类型。该方法还用于输出运动注意事项提醒,例如:1.请在每次运动前检测血糖,若血糖<5.5mmol/l,则需要略微进食之后运动。2.运动中若出现出冷汗、头晕、心慌、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立即停止运动,进食并检测血糖。3.每次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4.运动后检测血糖,如果血糖<5.5mmol/l,则需要立即进食。5.若出现以下任意情况,则不可以运动,等待病情控制稳定后才可以逐步恢复运动:.空腹血糖>16.7mmol/l;.反复低血糖或血糖波动大;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并发症;合并急性感染、增殖性视网膜病、严重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例如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如图8-10所示,所述咨询模块中服务项包括药物计划服务项;当检测到用户选择药物计划服务项时,所述与用户一对一询问包括:获取用户当前的基本信息;获取用户当前的患病信息;定义基本信息和患病信息为所述身体数据,选择对应的计划方案输出。例如,首先获取用户当前的基本信息:询问用户身高、体重和糖尿病类型。糖尿病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对于普通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如下:(1)空腹血糖:4.4~7.0(mmol/l)(2)餐后血糖:小于10mmol/l;(3)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如下:(1)空腹、餐前、或睡前血糖:3.3~5.3mmol/l;(2)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3)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0%。①对于1型糖尿病,询问是否是新诊断的病患;如果是,给出的计划方案为采用三短一长起始方案、调整方法和控制目标。如果不是,询问目前的胰岛素方案是否采用三餐前短效胰岛素注射加晚上睡前一针长效;如果是,给出的计划方案调整方法和控制目标。如果不是,询问目前使用胰岛素每天总剂量是多少,并根据等剂量转换给出调整方案和控制目标。对于新诊断患者三短一长起始方案可以为:先选择一种速效胰岛素,例如优泌乐或者诺和锐,三餐前5分钟注射,如果忘记,饭后立即注射也可以,剂量为每次5单位(注意,如果选择短效人胰岛素,则必须饭前30分钟注射);另选择一种长效胰岛素,例如来得时或者诺和平,睡前注射一次,剂量为10单位。并给出温馨提醒:注射期间,需要谨记每天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具体调整方法为:1.每3~5天调整一次剂量;2.如果早晨空腹血糖水平高,睡前增加长效胰岛素剂量;3.如果三餐前血糖水平高,在上一餐餐前增加胰岛素剂量。若年龄<60岁,按照下表调整剂量:若年龄≥60岁,按照下表调整剂量: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具体控制标准为:(1)空腹血糖:4.4~7.0(mmol/l);(2)餐后血糖:小于10mmol/l;(3)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对于等剂量转换患者,给出的计划方案可以为:先选择一种速效胰岛素,例如优泌乐或者诺和锐,三餐前5分钟注射,如果忘记,饭后立即注射也可以,剂量为每次5单位(注意,如果选择短效人胰岛素,则必须饭前30分钟注射);另选择一种长效胰岛素,例如来得时或者诺和平,睡前注射一次,剂量为10单位。并提供温馨提醒。注射期间,需要谨记每天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具体调整方法为:1.每3~5天调整一次剂量;2.如果早晨空腹血糖水平高,睡前增加长效胰岛素剂量;3.如果三餐前血糖水平高,在上一餐餐前增加胰岛素剂量若年龄<60岁,按照下表调整剂量:若年龄≥60岁,按照下表调整剂量: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具体控制标准为:(1)空腹血糖:4.4~7.0(mmol/l);(2)餐后血糖:小于10mmol/l;(3)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对于调整方法和控制目标的患者,给出的计划方案可以为:认为目前采用的“三短一长”方案是合适的。注意的是每天进行血糖监测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具体方法为:1.每3~5天调整一次剂量;2.如果早晨空腹血糖水平高,睡前增加长效胰岛素剂量;3.如果三餐前血糖水平高,在上一餐餐前增加胰岛素剂量若年龄<60岁,按照下表调整剂量:若年龄≥60岁,按照下表调整剂量: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具体控制标准为:(1)空腹血糖:4.4~7.0(mmol/l);(2)餐后血糖:小于10mmol/l;(3)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②对于2型糖尿病,给出的计划方案可以为:建议采用预混胰岛素每天两针的方案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是,选择一种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例如优泌乐25或者诺和锐30,每天早餐和晚餐前5分钟,各注射6单位,如果餐前忘记可餐后立即注射(注意,如果采用预混人胰岛素,则必须餐前30分钟注射,其他任何时间注射都有低血糖的危险)。还给出温馨提醒:注射期间,需要每天检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情况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具体调整方法是:1.根据前三天内最低餐前血糖水平调节;2.调整剂量后,需要检测血糖;3.近期如果曾发生低血糖,不可调高剂量;4.可每周调节一次,直至糖化血红蛋白≤7;5.根据早餐前血糖,调节晚餐前注射剂量;根据晚餐前血糖,调节早餐前注射剂量;若年龄<60岁,按照下表调整剂量:早餐/晚餐前血糖调节剂量<4.4mmol/l—2u4.4~6.106.2~7.8+2u7.9~10+4u>10+6u若年龄≥60岁,按照下表调整剂量:早餐/晚餐前血糖调节剂量<4.4mmol/l—4u4.4~6.1—2u6.2~7.807.9~10+2u>10+4u需要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具体控制标准为:(1)空腹血糖:4.4~7.0(mmol/l);(2)餐后血糖:小于10mmol/l;(3)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如果患者禁用tzd类药物并起始胰岛素时,给出的计划方案可以为:建议采用预混胰岛素每天两针的方案进行治疗,并禁用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糖药,若年龄大于等于70岁,禁止使用双胍类口服药。具体方法是,选择一种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例如优泌乐25或者诺和锐30,每天早餐和晚餐前5分钟,各注射6单位,如果餐前忘记可餐后立即注射(注意,如果采用预混人胰岛素,则必须餐前30分钟注射,其他任何时间注射都有低血糖的危险)。注射期间,需要每天检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情况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具体调整方法是:1.根据前三天内最低餐前血糖水平调节;2.调整剂量后,需要检测血糖;3.近期如果曾发生低血糖,不可调高剂量;4.可每周调节一次,直至糖化血红蛋白≤7;5.根据早餐前血糖,调节晚餐前注射剂量;根据晚餐前血糖,调节早餐前注射剂量;若年龄<60岁,按照下表调整剂量:早餐/晚餐前血糖调节剂量<4.4mmol/l—2u4.4~6.106.2~7.8+2u7.9~10+4u>10+6u若年龄≥60岁,按照下表调整剂量:早餐/晚餐前血糖调节剂量<4.4mmol/l—4u4.4~6.1—2u6.2~7.807.9~10+2u>10+4u需要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具体控制标准为:(1)空腹血糖:4.4~7.0(mmol/l);(2)餐后血糖:小于10mmol/l;(3)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如果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给出的计划方案可以为:建议利用饮食运动方案进行控制,并每天检测血糖,如果三个月后,血糖仍然不达标,则建议使用二甲双胍口服药,具体方法是:以普遍使用的格华止(商品名)为例,开始时每次0.5g,每日2次,或0.85g,每日1次,随餐服用。可每周增加0.5g,或每2周增加0.85g,逐渐加至每日2g,分次服用。成人最大推荐剂量为每日2.55g,对需要进一步控制血糖患者,剂量可以加至每日2.55g(即每次0.85g,每日3次)。每日剂量超过2g时,为了更好地耐受,药物最好随三餐分次服用。建议每天检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具体控制标准为:(1)空腹血糖:4.4~7.0(mmol/l);(2)餐后血糖:小于10mmol/l;(3)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对于患者存在使用胰岛素或者口服药+胰岛素,且糖化小于7的情况:建议维持目前的治疗方案,并每天检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具体控制标准为:(1)空腹血糖:4.4~7.0(mmol/l);(2)餐后血糖:小于10mmol/l;(3)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对于患者存在使用胰岛素或者口服药+胰岛素,且糖化大于7的情况:建议对目前的胰岛素注射剂量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案为(以预混胰岛素每天两针为例):1.根据前三天内最低餐前血糖水平调节;2.调整剂量后,需要检测血糖;3.近期如果曾发生低血糖,不可调高剂量;4.可每周调节一次,直至糖化血红蛋白≤7;5.根据早餐前血糖,调节晚餐前注射剂量;根据晚餐前血糖,调节早餐前注射剂量;若年龄<60岁,按照下表调整剂量:早餐/晚餐前血糖调节剂量<4.4mmol/l—2u4.4~6.106.2~7.8+2u7.9~10+4u>10+6u若年龄≥60岁,按照下表调整剂量:早餐/晚餐前血糖调节剂量<4.4mmol/l—4u4.4~6.1—2u6.2~7.807.9~10+2u>10+4u需要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具体控制标准为:(1)空腹血糖:4.4~7.0(mmol/l);(2)餐后血糖:小于10mmol/l;(3)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若目前使用的胰岛素方案不是预混胰岛素每天两针,可以回复相应的方案名称来获得具体的调整方法。例如“三短一长的调整方法”,系统会做出详细的解答。对于妊娠糖尿病,首先询问是否曾采用饮食与运动的方式对血糖进行过控制;如果不是,参考饮食运动流程(2个月),给出妊娠糖尿病专有控制目标。如果是,请问目前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数据是否达标;如果是,建议维持目前的饮食、运动习惯;如果想更好的控制血糖,可以利用该系统定制的饮食运动方案;否则,由于妊娠期间,除了糖尿病外还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因素,建议去医院就诊。对于其他类型糖尿病,涉及到的病因复杂,建议去医院做一些必要检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