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配网调度日常工作量统计及人员配置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96385发布日期:2018-08-04 14:40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配网调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面向配网调度日常 工作量统计及人员配置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配网调度是配电网系统运行的组织、指导和协调机构,是配电网系 统运行管理的职能机构,接入配电网系统的发、供、用电设施,均须服从配网调 度的调度管理。

传统的配网调度采用固定人数的轮流值班管理,该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一周当中如工作日和周末,每天的工作量很不均衡,对于计划类停电工作 主要安排在工作日而周末相对减少很多,固定人数的轮流值班管理将可能造成工 作日的工作比较繁忙而人员不足,而周末的工作相对比较轻松将造成人力资源的 浪费;第二,在恶劣天气情况下,特别是在广东珠三角地区经常发生台风等情况, 将造成配网线路的大面积停电,日常配置的调度员将很难去应付处理大量的故障 停电。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传统的固定人数配网调度值班方式很难与配网调度的日 常工作相匹配,将造成人力资源的不足和浪费,不能实现配网调度值班人数与配 网调度工作量相一致。同时,传统通的固定人数配网调度值班方式将很难与供电 企业的精益化管理相适应,很难为实现配网调度工作的安全、高效、有序实施提 供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面向配网调度日常工作量统计及人员配置的方 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配网调度日常工作量统计及人员配置 的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面向配网调度日常工作量统计及人员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全面梳理,细分出配网调度日常工作中的每一项子项目;

S2:过查看历史操作耗时分析,得出每一项子项目执行操作需要的平均耗时;

S3:通过人均人力资源当量值、当值人数、工作时间相乘得出班组人员当量 值;

S4:通过工作任务当量值与班组人员当量值相比较分析是否缺人员;

S5:根据工作任务当量值与班组人员当量值的差额来进行缺员需要增派人员 数量的计算。

进一步地,所述配网调度日常工作分为计划类工作及非计划类工作;计划类 工作包括:计划停电、停电转电、不停电转供电、计划投退重合闸、新设备投产、 线路退运及改名;非计划类工作包括:缺陷处理10、故障处理11、风险控制12、 负荷控制、保供电任务。

进一步地,通过对当前已经执行的计划类和非计划类工作的操作耗时进行统 计分析,并计算出每类工作需要的平均耗时;通过计算得出计划类工作耗时:计 划停电0.5小时,停电转供电0.35小时,不停电转供电0.6小时,投退重合闸0.12 小时,新设备投产0.35小时,线路退运及改名0.105;非计划类工作耗时:缺陷 处理0.6小时,故障处理0.25小时,风险控制0.35小时,负荷控制0.5小时,保 供电任务0.1小时。

进一步地,工作任务当量值为计划工作耗时与非计划工作耗时总和N,其计 算方式为:N=计划停电项目数×0.5+停电转供电项目数×0.35+不停电转供电项 目数×0.6+投退重合闸项目数×0.12+新设备投产项目数×0.35+线路退运及改 名项目数×0.105+缺陷处理项目数×0.6+故障处理项目数×0.25+负荷控制项目 数×0.35+负荷控制项目数×0.5+保供电任务项目数×0.35;单日工作任务当量值 为整日的配网调度日常工作项目数耗时的统计,时段工作任务当量值为某个时段 内配网调度日常工作项目数耗时的统计。

进一步地,班组人员当量值计算分为单日任务当量值计算以及时段任务当量 值计算;当日任务当量值即一天中总的工作量耗时,时段任务当量值即配网调度 工作按半个小时一个时段来进行安排工作;

班组人员单日任务当量值计算:班组人员单日任务当量值为:人均人力资源 当量值×当值人数×工作时间;人均人力资源当量值反应了配网调度工作人员的 能力,不同地区的配网调度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同可设置不同的值,对于一般 地区可默认设置为0.95;

班组人员时段任务当量值计算:班组人员时段任务当量值为:人均人力资源 当量值×当值人数×工作时间。

进一步地,当日是否缺人员当量计算为:单日工作任务当量与班组人员单日 任务当量值乘以1.3进行比较,若大于等于则表示工作量大缺员,反之为不缺员; 时段是否缺人员当量计算为:时段工作任务当量值与班组人员时段任务当量值乘 以1.3进行比较,若大于等于则表示工作量大缺员,反之为不缺员;1.3数值表 示配网调度人员具有一定的超负荷工作能力。

进一步地,单日缺员需要增派人员数量为:(单日工作任务当量值-1.3×班组 人员单日任务当量值)/(人均人力资源当量*8*1.3),计算结果少于1则为1, 大于1取2,大于2取3,如此类推;是否缺员需要增派人员数量为:(时段工作 任务当量值-1.3×班组人员时段任务当量值)/(人均人力资源当量*0.5*1.3), 计算结果少于1则为1,大于1取2,大于2取3,如此类推。

一种面向配网调度日常工作量统计及人员配置的系统,包括

业务数据获取模块,该模块通过与调度业务系统建立数据接口,实时获取配 网调度日常的工作项目,其中包括:计划类工作项目和非计划类工作项目及相关 信息;计划类工作主要包括:计划停电、停电转电、不停电转供电、计划投退重 合闸、新设备投产、线路退运及改名;非计划类工作主要包括:缺陷处理、故障 处理、风险控制、负荷控制、保供电任务;

业务数据存储及分析模块,该模块从调度业务系统获取配网调度日常的工作 项目后,对获取的工作项目信息进行存储,同时还对工作项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单日工作任务当量值、时段工作任务当量值、班组人员单日 任务当量值、班组人员时段任务当量值、是否缺员以及缺员人数等信息内容的数 据分析计算;

业务数据界面展示模块,该模块通过对配网调度日常工作业务数据进行存储 分析处理后,将对相关内容进行业务展示,其中主要包括:最近几日计划工作项 目及当日非计划工作项目数、每日工作任务当量值及时段工作任务当量值、当前 班组人员单日任务当量值及班组人员时段任务当量值、单日及时段是否缺员以及 缺员人数数据的显示;同时,通过折线图展示计划工作、任务总计、工作任务总 当量值在一天的趋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全面梳理配网调度日常工作业务,并通过大数据处理分析得出每 项工作的平均工作耗时;同时,根据单日及时段的工作任务当量值与班组人员当 量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配网调度工作是否缺员以及缺员人数的结论;实现配网 调度人员与工作任务量相匹配。本发明的应用改变了传统配网调度固定人数值班 的方法,不仅做到了配网调度日常工作无论在恶劣天气下非计划工作超量还是工 作日计划工作超量下人员充足的保障,还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如在配网 调度日常工作不多的情况下,可合理调配多余的配网调度人员去做一些其他日常 行政工作。本发明为配网调度人员规范、高效工作提供了保障,实现安全、高效、 合理工作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配网调度日常工作分类统计图;

图2是配网调度日常工作量统计及人员配置实施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 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 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面向配网调度日常工作量统计及人员配置的方法,其具 体的实施流程如下:

S1:全面梳理配网调度日常工作15。如图1所示。配网调度日常工作1可 分为计划类工作2及非计划类工作3。计划类工作2主要包括:计划停电4、停 电转电5、不停电转供电6、计划投退重合闸7、新设备投产8、线路退运及改名 9。非计划类工作3主要包括:缺陷处理10、故障处理11、风险控制12、负荷 控制13、保供电任务14,以上数据通过打通一种面向配网调度日常工作量统计 及人员配置的系统通过与调度业务系统,实时获取上述项目。

S2:配网调度日常工作工时统计16。配网调度日常工作工时统计分为计划 类及非计划类工作工时统计。通过对当前已经执行的计划类和非计划类工作的操 作耗时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出每类工作需要的平均耗时。通过计算得出计划类 工作耗时:计划停电0.5小时,停电转供电0.35小时,不停电转供电0.6小时, 投退重合闸0.12小时,新设备投产0.35小时,线路退运及改名0.105。非计划类 工作耗时:缺陷处理0.6小时,故障处理0.25小时,风险控制0.35小时,负荷 控制0.5小时,保供电任务0.1小时。

S3:工作任务当量值计算17。工作任务当量值为计划工作耗时与非计划工 作耗时总和。其计算方式为:N=计划停电项目数×0.5+停电转供电项目数× 0.35+不停电转供电项目数×0.6+投退重合闸项目数×0.12+新设备投产项目数 ×0.35+线路退运及改名项目数×0.105+缺陷处理项目数×0.6+故障处理项目数 ×0.25+负荷控制项目数×0.35+负荷控制项目数×0.5+保供电任务项目数×0.35。 单日工作任务当量值为整日的配网调度日常工作项目数耗时的统计,时段工作任 务当量值为某个时段内配网调度日常工作项目数耗时的统计。

S4:班组人员当量值计算18。班组人员当量值计算可分为单日任务当量值 计算以及时段任务当量值计算。当日任务当量值即一天中总的工作量耗时。时段 任务当量值即配网调度工作按半个小时一个时段来进行安排工作。

班组人员单日任务当量值计算。班组人员单日任务当量值为:人均人力资源 当量值×当值人数×工作时间(8小时)。人均人力资源当量值反应了配网调度 工作人员的能力,不同地区的配网调度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同可设置不同的值, 对于一般地区可默认设置为0.95。

班组人员时段任务当量值计算。班组人员时段任务当量值为:人均人力资源 当量值×当值人数×工作时间(0.5小时)。

S5:是否缺人员当量计算19。是否超人员当量计算可分为单日是否缺人员 当量计算及时段是否缺人员当量计算。当日是否缺人员当量计算为:单日工作任 务当量与班组人员单日任务当量值乘以1.3进行比较,若大于等于则表示工作量 大缺员,反之为不缺员。时段是否缺人员当量计算为:时段工作任务当量值与班 组人员时段任务当量值乘以1.3进行比较,若大于等于则表示工作量大缺员,反 之为不缺员。1.3数值表示配网调度人员具有一定的超负荷工作能力。

S6:缺员需要增派人员数量计算20。缺员需要增派人员可分为单日缺员及 时段缺员。单日缺员需要增派人员数量为:(单日工作任务当量值-1.3×班组人员 单日任务当量值)/(人均人力资源当量*8*1.3),计算结果少于1则为1,大于 1取2,大于2取3,如此类推。是否缺员需要增派人员数量为:(时段工作任务 当量值-1.3×班组人员时段任务当量值)/(人均人力资源当量*0.5*1.3),计算 结果少于1则为1,大于1取2,大于2取3,如此类推。

一种面向配网调度日常工作量统计及人员配置的系统,包括业务数据获取模 块,该模块通过与调度业务系统建立数据接口,实时获取配网调度日常的工作项 目,其中包括:计划类工作项目和非计划类工作项目及相关信息;计划类工作主 要包括:计划停电、停电转电、不停电转供电、计划投退重合闸、新设备投产、 线路退运及改名;非计划类工作主要包括:缺陷处理、故障处理、风险控制、负 荷控制、保供电任务;

业务数据存储及分析模块,该模块从调度业务系统获取配网调度日常的工作 项目后,对获取的工作项目信息进行存储,同时还对工作项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单日工作任务当量值、时段工作任务当量值、班组人员单日 任务当量值、班组人员时段任务当量值、是否缺员以及缺员人数等信息内容的数 据分析计算;

业务数据界面展示模块,该模块通过对配网调度日常工作业务数据进行存储 分析处理后,将对相关内容进行业务展示,其中主要包括:最近几日计划工作项 目及当日非计划工作项目数、每日工作任务当量值及时段工作任务当量值、当前 班组人员单日任务当量值及班组人员时段任务当量值、单日及时段是否缺员以及 缺员人数数据的显示;同时,通过折线图展示计划工作、任务总计、工作任务总 当量值在一天的趋势。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于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 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 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 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