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建模多维分析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41016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多维分析系统,更具体地说是指可视化建模多维分析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xml是可扩展标记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是一种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借助xml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模过程中。

使用xml代码配置建模的过程中,配置人员需要详细阅读配置文档,并且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水平,配置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结构,存在不必要的配置,容易产生错误,且在多维模型这种元素多、关联复杂、层级复杂的场景,代码污染严重,会产生错误修改正确的代码,因此,代码配置需要制定复杂的规范,配置规范更新需要重新普及学习,并且修改规范文档,工作量巨大,配置代码跟底层技术密切相关学习成本高昂,由于配置文件有一定的规范结构,不能单独抽离,所以无法对单个配置项进行权限管理,没有对模型、模板模块化管理,配置不可作为模板进行通用预设以及个性化修改,都是技术后台配置,业务化程度低下。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视化建模多维分析系统,实现节省了建模时需要对维多引擎的实现技术进行学习以及对配置规范进行学习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建模效率,减少了错误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可视化建模多维分析系统及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可视化建模多维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可视化建模单元,用于供用户定义多维可视化图形元件、多维可视化图形元件属性、模型的默认公共属性、配置规则以及控制模型可视化图形元件的配置,进行可视化建模;

映射单元,用于对所述可视化建模单元内的可视化图形元件与分析对象进行转换与映射,将映射结果保存到数据库内;

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数据库内的数据对分析模板以及分析展示进行配置,对分析对象进行语句转换以及引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渲染视图。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可视化建模单元包括元件定义模块、元件属性定义模块、建模空间定义模块、建模规则定义模块以及建模操作设定模块;

所述元件定义模块,用于定义基本的多维元件、数据库连接元件、数据库元件、数据库表元件、指标元件以及维度元件,并且定义各个元件的形状、大小、颜色以及标签中至少一个,形成可视化图形元件;

所述元件属性定义模块,用于定义不同元件的需要配置的属性及属性的展示方式;

所述建模空间定义模块,用于定义模型的默认公共属性,通过对视图元素样式控制获取符合要求的空间;

所述建模规则定义模块,用于通过代码配置规定以及视图元素控制方式,定义模型内可视化图形元件的配置规则,以编排可视化图形元件;

所述建模操作设定模块,用于控制可视化图形元件的位置、层级、透明度、颜色以及形状中至少一个。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映射单元包括模型元件属性抽取模块、分析对象定义模块、属性赋予模块、元件映射模块以及转换模块;

所述模型元件属性抽取模块,用于抽取模型内各个可视化图形元件的属性;

所述分析对象定义模块,用于定义与可视化图形元件相对应的分析对象;

所述属性赋予模块,用于根据分析对象不同类型的属性规范,赋予分析对象对应的属性;

所述元件映射模块,用于映射模型的可视化图形元件属性至分析对象的属性;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分析对象转换为二进制流,持久化到数据库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分析单元包括分析模板配置模块、分析展示配置模块以及转换分析模块;

所述分析模板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库内的数据制定模板配置视图;

所述分析展示配置模块,用于在模板配置视图的基础上,添加单元格合并按钮、表格样式、字体样式、强调单元格功能按钮、配置样式属性以及强调坐标;

所述转换分析模块,用于载入模板承载的分析对象,并把分析对象转换成分析语句进行分析,输出分析结果,根据分析展示的配置绘画对应的展示表格,渲染到模板配置视图中。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系统还包括管理单元,用于管理模型的可视化图形元件、模型以及分析模板。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系统还包括用户单元,用于从不同渠道获取用户信息与用户权限做映射。

本发明还提供了可视化建模多维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创建可视化图形元件;

根据可视化图形元件创建模型;

对模型内的可视化图形元件进行转换与映射,获取映射结果,并存到数据库内;

根据数据库内的数据对分析模板以及分析展示进行配置,对分析对象进行语句转换以及引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渲染视图。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根据可视化图形元件创建模型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创建模型的空间;

初始化基本视图框架,选择模型的类型;

初始化可视化图形元件,编排可视化图形元件;

利用模型的规则校验附带公共元件,公共元件结合编排好的可视化图形元件,形成模型;

将模型持久化至数据库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对模型内的可视化图形元件进行转换与映射,获取映射结果,并存到数据库内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对模型进行序列化;

提取模型内可视化图形元件的属性;

创建对应的分析对象,根据规则赋予分析对象属性;

映射可视化图形元件的属性至分析对象的属性;

将分析对象转换为二进制流,并持久化保存到数据库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根据数据库内的数据对分析模板以及分析展示进行配置,对分析对象进行语句转换以及引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渲染视图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读取模型;

创建分析模板,获取模板配置视图;

对分析模板的规则进行配置;

配置分析模板的展示规则;

将模型内可视化图形元件映射的分析对象转换成分析语句进行分析,记录分析语句持久化到数据库里;

分析后输出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以及模板展示的配置绘画对应的展示表格,渲染到模板配置视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可视化建模多维分析系统,通过设置可视化建模单元、映射单元以及分析单元,利用可视化图形元件进行可视化建模,提供直观具体符合大多数非技术人员逻辑思维的图形界面,图形空间,非技术人员对多维模型的理解与技术代码实现细节剥离,节省大量学习成本,若需要修改模型的功能时,可以利用映射单元的映射实现,无需跟非技术人员在文档规范上耗费大量的沟通时间,通过分析单元实现提高建模效率并且做到模型零出错完全符合规范,实现节省了建模时需要对维多引擎的实现技术进行学习以及对配置规范进行学习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建模效率,减少了错误的产生。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建模多维分析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建模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映射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分析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建模多维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创建可视化图形元件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对模型内的可视化图形元件进行转换与映射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对分析对象进行语句转换以及引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渲染视图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8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建模多维分析系统,可以运用在建模的过程中,以及对建模的内容进行多维分析的过程中,实现节省了建模时需要对维多引擎的实现技术进行学习以及对配置规范进行学习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建模效率,减少了错误的产生。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可视化建模多维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

可视化建模单元1,用于供用户定义多维可视化图形元件、多维可视化图形元件属性、模型的默认公共属性、配置规则以及控制模型可视化图形元件的配置,进行可视化建模;

映射单元2,用于对所述可视化建模单元1内的可视化图形元件与分析对象进行转换与映射,将映射结果保存到数据库内;

分析单元3,用于根据数据库内的数据对分析模板以及分析展示进行配置,对分析对象进行语句转换以及引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渲染视图。

上述的可视化建模单元1承载可视化建模功能,通过可视化建模单元1建立的模型,利用可视化技术,实现图形状态与模型对象的映射,提供直观具体符合大多数非技术人员逻辑思维的图形界面,图形空间,非技术人员对多维模型的理解与技术代码实现细节剥离,节省大量学习成本。建模的规范直接被限制在图形原件的使用,位置排列上,非技术人员无需关心复杂的规范,大大减少了错误的产生。

映射单元2主要是用于将可视化图形元件进行映射,开发人员如果需要添加新的多维模型功能,配置的话,只需要开发对应配置与可视化图形元件的映射即无需跟非技术人员在文档规范上耗费大量的沟通时间。

分析单元3而言,如果涉及到多维分析对象的修改,或者分析规范的修改,图形模型可以原封不动,只需要修改图形模型与多维分析对象的映射关系,多维分析对象的构造,重新映射一次即可,做到业务层与技术底层成完美隔离。业务层更贴合非技术人员,开发人员也可方便的维护系统。做到松耦合架构。

可视化图形建模更加贴合非技术人员的逻辑思维,对多维分析进行图形理解以及图形记忆,由于建模视图操作对建模行为限制,建模人员可快速感知错误,并加以修改,提高了建模效率,并且做到模型零出错完全符合规范。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的可视化建模单元1包括元件定义模块11、元件属性定义模块12、建模空间定义模块13、建模规则定义模块14以及建模操作设定模块15。

元件定义模块11,用于定义基本的多维元件、数据库连接元件、数据库元件、数据库表元件、指标元件以及维度元件,并且定义各个元件的形状、大小、颜色以及标签中至少一个,形成可视化图形元件。

元件属性定义模块12,用于定义不同元件的需要配置的属性及属性的展示方式。

建模空间定义模块13,用于定义模型的默认公共属性,通过对视图元素样式控制获取符合要求的空间。

建模规则定义模块14,用于通过代码配置规定以及视图元素控制方式,定义模型内可视化图形元件的配置规则,以编排可视化图形元件。

建模操作设定模块15,用于控制可视化图形元件的位置、层级、透明度、颜色以及形状中至少一个。

具体的,上述的元件定义模块11定义了可视化视图元件的形状,大小,颜色,标签以区分不同的元件,元件的绘画基于html5的图形技术。主要使用到svg标签。

上述的元件属性定义模块12规定了不同元件的需要配置的属性及属性的展示方式,实现配置视图,实现配置管理视图。规定属性配置规则,在配置视图展示起提示作用,配置完成以后根据配置规则对配置做校验,并提示配置人员修改。

上述的建模空间定义模块13定义了模型的默认公共属性,通过对视图元素样式的控制实现一个适合大小,可以容纳多维可视化图形元件、适应屏幕大小的空间。

建模的时候可视化图形元件的编排层级需要符合对应的规则,因此需要上述的建模规则定义模块14定义规则,且部分规则的操作将会不生效。

另外,建模操作设定模块15通过控制视图元件的位置、层级、透明度、颜色,形状实现操作功能,具体包括多维元件位置编排、层级关系编排以及关联关系设定。

更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的映射单元2包括模型元件属性抽取模块21、分析对象定义模块22、属性赋予模块23、元件映射模块24以及转换模块25。

模型元件属性抽取模块21,用于抽取模型内各个可视化图形元件的属性。

分析对象定义模块22,用于定义与可视化图形元件相对应的分析对象。

属性赋予模块23,用于根据分析对象不同类型的属性规范,赋予分析对象对应的属性。规定属性的类型是属于数字、字符、字符串、对象、字节以及布尔中至少一种。

元件映射模块24,用于映射模型的可视化图形元件属性至分析对象的属性。

转换模块25,用于将分析对象转换为二进制流,持久化到数据库内。

通过可视化图形元件与分析对象映射逻辑,创建与可视化图形元件相对应的分析对象,并赋予分析对象对应的属性,实现一些属性转换方法和读取设置方法。

对于上述的元件映射模块24以及转换模块25而言,可视化图形元件的属性属于异构系统属性,以json格式字符串承载,映射过程主要定义了json字符串转换成分析对象对应类型、对应格式、对应值的规则,以便于可视化图形元件与分析对象的映射。

上述的映射单元2,具体是先把映射规则先实行加载,提取可视化图形元件json格式字符串属性,创建对应的分析对象,根据规则赋予分析对象属性,根据规则调用对象方法转换属性使分析对象的属性符合要求,并做相应的属性校验。分析对象创建完毕后,根据模型内可视化图形元件的一些基本信息属性,二进制持久化保存到数据库里,以便以后分析使用。

更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分析单元3包括分析模板配置模块31、分析展示配置模块32以及转换分析模块33。

分析模板配置模块31,用于根据数据库内的数据制定模板配置视图;

分析展示配置模块32,用于在模板配置视图的基础上,添加单元格合并按钮、表格样式、字体样式、强调单元格功能按钮、配置样式属性以及强调坐标。

转换分析模块33,用于载入模板承载的分析对象,并把分析对象转换成分析语句进行分析,输出分析结果,根据分析展示的配置绘画对应的展示表格,渲染到模板配置视图中。

对于上述的分析模板配置模块31,具体是在制作模板配置视图,预加载多维模型提供选择,选择一个对应的多维模型后,制定行区域、列区域、过滤区域,维度元件以拖动的方式分配到指定的区域;制定指标区域,指标元件以拖动的形式分配到指标区域,决定需要分析的指标;制作排序、切片、上钻、下钻、分析行数、移除层级、浏览模板以及保存模板按钮,实现多种分析功能,记录多维可视化图形元件的分析对象id,保存分析模板后持久化到数据库里。切片,上钻,下钻可以配置成可视化图形元件供用户选取,灵活组装

上述的分析展示配置模块32是在模板配置视图的基础上,添加单元格合并按钮、表格样式、字体样式、强调单元格功能按钮、配置样式属性、强调坐标。对分析模板进行改动后,保存分析模板并持久化到数据库里。

对于上述的转换分析模块33,具体是利用开源分析引擎mondrain载入分析模板承载的分析对象,并把分析对象转换成分析语句,记录分析语句持久化到数据库里,提供分析记录给开发人员维护系统,载入成功后启动分析,输出分析结果后,根据分析模板的展示配置绘画对应的展示表格,渲染到模板配置视图,直观呈现给用户观看。节省了建模时需要对维多引擎的实现技术进行学习,配置规范进行学的时间成本,也节省了分析系统由于建模规范的修改需要从新学习并且需要修改原有的配置的时间成本的问题。

另外,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系统还包括管理单元,用于管理模型的可视化图形元件、模型以及分析模板。实现了可视化图形元件的管理、用户模板管理;用户可以保存多维模型的模板留以后使用,或者对模板进行简单的修改就可以应用到其他多维分析场景,还可以共享给其他用户共同使用。可视化图形元件的管理是通过制作元件列表视图、配置视图、附带属性添加视图,赋予检索、新增、修改、删除、元件基本属性校验、元件发布功能,保存持久化到数据库上;对于模型的管理,制作模型列表视图、配置视图、公共属性添加视图,赋予检索、新增、修改、删除、公共属性校验、模型发布功能,修改功能触发调转到可视化建模单元1上,保存持久化到数据库上;对于分析模板的管理,制作分析模板列表视图,赋予检索、新增、修改、删除、模板发布功能,保存持久化到数据库上。

更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系统还包括用户单元,用于从不同渠道获取用户信息与用户权限做映射。用户单元使用以用户权限为核心,由不同渠道获取的用户信息跟用户权限做映射,独立实现用户信息获取逻辑,与用户鉴权逻辑,本身只维护用户唯一识别号与权限的映射,不需要维护用户信息。有别于传统的基于渠道的用户管理,为最大程度的吸纳用户资源提供简单高效的技术支持;该用户单元具体包括用户鉴权、鉴权渠道管理以及用户权限配置三大内容,其中,用户鉴权记录用户提供渠道的基本信息,规范用户渠道提供方需要提供获取用户信息的接口,用户鉴权接口用于实现鉴权获取用户信息;鉴权渠道管理通过记录用户提供渠道的基本信息,实现注册开通用户渠道,控制渠道用户的有效性,管理渠道的基本信息配置供鉴权逻辑使用;用户权限配置具体是对权限配置定义权限唯一识别码、权限名称、权限作用域(即作用于哪些功能与可视化图形元件)以及权限有效性。用户权限配置以及唯一的用户识别号与权限的唯一识别码做映射,赋予用户对应的权限。实现了可根据用户权限控制建模过程可以使用可视化图形元件。

上述的可视化建模多维分析系统,通过设置可视化建模单元1、映射单元2以及分析单元3,利用可视化图形元件进行可视化建模,提供直观具体符合大多数非技术人员逻辑思维的图形界面,图形空间,非技术人员对多维模型的理解与技术代码实现细节剥离,节省大量学习成本,若需要修改模型的功能时,可以利用映射单元2的映射实现,无需跟非技术人员在文档规范上耗费大量的沟通时间,通过分析单元3实现提高建模效率并且做到模型零出错完全符合规范,实现节省了建模时需要对维多引擎的实现技术进行学习以及对配置规范进行学习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建模效率,减少了错误的产生。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可视化建模多维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

s1、创建可视化图形元件;

s2、根据可视化图形元件创建模型;

s3、对模型内的可视化图形元件进行转换与映射,获取映射结果,并存到数据库内;

s4、根据数据库内的数据对分析模板以及分析展示进行配置,对分析对象进行语句转换以及引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渲染视图。

对于上述的s1步骤,创建可视化图形元件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1、创建可视化图形元件,并选择可视化图形元件的类型;

s12、根据类型进行可视化图形元件的属性配置;

s13、判断属性配置是否符合要求;

s14、若不是,则修改可视化图形元件的属性,并进入下一步骤,若是,则直接进入下一步骤;

s15、保存可视化图形元件至数据库内。

更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的s2步骤,根据可视化图形元件创建模型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21、创建模型的空间;

s22、初始化基本视图框架,选择模型的类型;

s23、初始化可视化图形元件,编排可视化图形元件;

s24、利用模型的规则校验附带公共元件,公共元件结合编排好的可视化图形元件,形成模型;

s25、将模型持久化至数据库内。

上述的s21步骤至s25步骤利用可视化技术,实现图形状态与模型对象的映射,提供直观具体符合大多数非技术人员逻辑思维的图形界面,图形空间,非技术人员对多维模型的理解与技术代码实现细节剥离,节省大量学习成本。建模的规范直接被限制在图形原件的使用,位置排列上,非技术人员无需关心复杂的规范,大大减少了错误的产生。

另外,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的s3步骤,对模型内的可视化图形元件进行转换与映射,获取映射结果,并存到数据库内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31、对模型进行序列化;

s32、提取模型内可视化图形元件的属性;

s33、创建对应的分析对象,根据规则赋予分析对象属性;

s34、映射可视化图形元件的属性至分析对象的属性;

s35、将分析对象转换为二进制流,并持久化保存到数据库内。

可视化图形元件的属性属于异构系统属性,以json格式字符串承载,映射过程主要定义了json字符串转换成分析对象对应类型、对应格式、对应值的规则,以便于可视化图形元件与分析对象的映射。

先把映射规则先实行加载,提取可视化图形元件json格式字符串属性,创建对应的分析对象,根据规则赋予分析对象属性,根据规则调用对象方法转换属性使分析对象的属性符合要求,并做相应的属性校验。分析对象创建完毕后,根据模型内可视化图形元件的一些基本信息属性,二进制持久化保存到数据库里,以便以后分析使用。开发人员如果需要添加新的多维模型功能,配置的话,只需要开发对应配置与可视化图形元件的映射即无需跟非技术人员在文档规范上耗费大量的沟通时间。

更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的s4步骤,根据数据库内的数据对分析模板以及分析展示进行配置,对分析对象进行语句转换以及引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渲染视图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41、读取模型;

s42、创建分析模板,获取模板配置视图;

s43、对分析模板的规则进行配置;

s44、配置分析模板的展示规则;

s45、将模型内可视化图形元件映射的分析对象转换成分析语句进行分析,记录分析语句持久化到数据库里;

s46、分析后输出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以及模板展示的配置绘画对应的展示表格,渲染到模板配置视图。

如果涉及到多维分析对象的修改,或者分析规范的修改,图形模型可以原封不动,只需要修改图形模型与多维分析对象的映射关系,多维分析对象的构造,重新映射一次即可,做到业务层与技术底层成完美隔离。业务层更贴合非技术人员,开发人员也可方便的维护系统。做到松耦合架构。

利用开源分析引擎mondrain载入分析模板承载的分析对象,并把分析对象转换成分析语句,记录分析语句持久化到数据库里,提供分析记录给开发人员维护系统,载入成功后启动分析,输出分析结果后,根据分析模板的展示配置绘画对应的展示表格,渲染到模板配置视图,直观呈现给用户观看。节省了建模时需要对维多引擎的实现技术进行学习,配置规范进行学的时间成本,也节省了分析系统由于建模规范的修改需要从新学习并且需要修改原有的配置的时间成本的问题。

举个例子,运用到财务报表分析,业务人员通过可视化建立与报表对应的分析模型,再根据分析模型针对不同的业务分析需求建立不同的分析模板,经过引擎分析,业务人员就可以看到对应业务的多维度报表。

具体步骤如下:模型建立,定义若干指标元件(人力支出,活动支出,场地支出,合同收入),定义若干维度元件(年份,月份,城市,公司部门),定义数据源连接元件,定义目标数据库元件,定义目标数据表元件,拖动编排维度元件位置层级,保存模型;拖动指标元件(人力支出,合同收入)到分析指标栏,拖动维度元件(年份,月份)到分析维度栏,并且勾选具体年份,月份,配置以维度(城市=广州)为过滤条件,或者配置维度切片,排序,显示条数,等分析行为;根据分析模板形成分析结果,根据分析模板展示配置形成报表表格,业务人员便可直观浏览分析完成的个性化多维表格。

上述的可视化建模多维分析方法,利用可视化图形元件进行可视化建模,提供直观具体符合大多数非技术人员逻辑思维的图形界面,图形空间,非技术人员对多维模型的理解与技术代码实现细节剥离,节省大量学习成本,若需要修改模型的功能时,可以利用可视化图形元件与分析对象的映射实现,无需跟非技术人员在文档规范上耗费大量的沟通时间,通过对分析对象的分析实现提高建模效率并且做到模型零出错完全符合规范,实现节省了建模时需要对维多引擎的实现技术进行学习以及对配置规范进行学习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建模效率,减少了错误的产生。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发明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发明的保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