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对实施区域交通管理策略的OD分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64649发布日期:2018-08-14 17:20阅读:10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交通分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对实施区域交通管理策略的od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交通作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对未来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方向有极大的引领作用,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是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城市虚拟交通平台的关键一步。

交通需求预测作为交通规划、决策制定的先行官,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科学性。然而,近年来,随着交通管理策略的广泛使用,局部区域的交通管理策略的实施对已有交通分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尚未发现存在相关的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对实施区域交通管理策略的od分配方法,其可解决实施交通管理策略后相关交通量的重新分配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应对实施区域交通管理策略的od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实施交通管理策略的区域范围及其实施管理策略类别;

b,识别未实施管理策略前经过拟实施管理策略区域且实施管理策略后不再经过拟实施管理区域的od对,并计算其在未实施管理策略前的评价值;

c,根据拟实施管理策略区域及其周边路网的属性参数,拟定步骤b中od对的绕行最优路径,并计算其对应的评价值;

d,设定允许绕行阈值,并根据步骤b和步骤c中确定的评价值,判断绕行路径是否被接受;

e,若绕行路径不被接受,采用优势出行距离分担率函数将原有od交通量分配到其他出行方式上;

f,按出行方式,分别叠加各路段的od分担量,得到路段新的od交通量分配结果。

上述步骤a中,实施交通管理策略的区域包括由若干条道路围合而成的物理区域,以及单由一条道路或者一个节点组成的特殊区域。

上述步骤a中,管理策略类别包括但不局限于禁行、限行、拥堵收费和设置公交专用道。

上述步骤b中,识别未实施管理策略前经过拟实施管理策略区域的od对,采用下述方法:以现有路网中各路段、节点的属性参数为基础,采用最优化方法,确定各od对的最优路径,并结合拟实施管理策略的区域范围,界定各od对的最优路径是否经过拟实施管理策略区域。

上述路段的属性包括路段车道数、路段长度和车辆允许行使速度。

上述节点的属性包括交叉口几何特征和各入口道的转向管理。

上述最优化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最短路程、最省时间和最小行程费用。

上述步骤c中,所述最优路径的优化目标与步骤b中最优路径的优化目标保持一致。

上述步骤d中,绕行阈值用于表征居民能够接受的最大绕行率,所述绕行率定义为实施管理策略后的最优绕行路径的评价值与实施管理策略前最优路径的评价值的比值。

上述步骤d中,采用以下方法判定绕行路径是否被接受:若绕行率小于或等于绕行阈值,则绕行路径被接受;否则,绕行路径不被接受。

上述步骤e中,优势出行距离分担率函数在城市居民出行调查的基础上增加每次出行距离和出行方式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所述的分担率函数是以出行距离为自变量的函数。

上述步骤e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e1,确定出行方式i在出行距离x下的优势出行距离分担率函数yi=yi(x);

步骤e2,确定能够替代原有出行的一种或多种出行方式;

步骤e3,确定替代出行方式j在起讫点o、d之间的最优路径的距离lod(j);

步骤e4,修正各替代出行方式在起讫点o、d之间的分担率,

其中,lod(j)表示出行方式j在起讫点o、d之间的最优路径的距离,yj(lod(j))表示出行方式j在起讫点o、d之间的最优路径的距离下的分担率,yj′表示出行方式j在起讫点o、d之间的最优路径的距离下的修正分担率;

步骤e5,将原有的od交通量分配到其他出行方式上,

vod(j)=vod(i)*yj′

其中,vod(i)表示从起点o到终点d之间出行方式i的交通量,vod(j)表示出行方式j从vod(i)中的分担量。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针对目前实施交通管理策略后影响现有的交通出行方式的问题,重点针对起讫点o、d均不在实施管理策略区域但最优路径经过该区域的情况,通过设置合理的绕行阈值,可以将现有的od量采用绕行的方式转移到其他路径,或者基于优势距离出行分担率函数转移其他替代出行方式,对提高交通分配的准确性、评估交通管理策略实施后的影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应对实施区域交通管理策略的od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确定实施交通管理策略的区域范围及其实施管理策略类别;

其中,所述的实施交通管理策略的区域不仅仅局限于由若干条道路围合而成的物理区域,也包括单由一条道路或者一个节点组成的特殊区域;所述的管理策略类别是指现有或者将来可能使用的用于城市交通管理的方式、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禁行、限行、拥堵收费和设置公交专用道;

步骤b,识别未实施管理策略前经过拟实施管理策略区域且实施管理策略后不再经过拟实施管理区域的od对,并计算其在未实施管理策略前的评价值;

所述步骤b中,所述的识别未实施管理策略前经过拟实施管理策略区域的od对,可采用下述方法:以现有路网中各路段、节点的属性参数为基础,采用最优化方法,确定各od对的最优路径,并结合拟实施管理策略的区域范围,界定各od对的最优路径是否经过拟实施管理策略区域;其中,路段的属性包括路段车道数、路段长度和车辆允许行使速度,节点的属性包括交叉口几何特征及各入口道的转向管理;所采用的最优化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已有的最短路、最省时间和最小行程费用;

步骤c,根据拟实施管理策略区域及其周边路网的属性参数,拟定步骤b中od对的绕行最优路径,并计算其对应的评价值,其中,最优路径的优化目标与步骤b中最优路径的优化目标保持一致;

步骤d,设定允许绕行阈值,并根据步骤b和步骤c中确定的评价值,判断绕行路径是否被接受;

其中,所述的绕行阈值用于表征居民可以接受的最大绕行率,所述的绕行率可以定义为实施管理策略后的最优绕行路径的评价值与实施管理策略前最优路径的评价值的比值;所述的绕行阈值与出行方式有关,机动性越高、速度越快的出行方式对应的绕行阈值越大,工程实践中可通过居民出行调查获取,建议在1.2-2.0之间取值;

所述步骤d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判定绕行路径是否被接受:若所述的绕行率小于等于绕行阈值,则绕行路径可以被接受;否则,不接受绕行路径,只能采用其他代替方式出行。

步骤e,若绕行路径不被接受,采用优势出行距离分担率函数将原有od交通量分配到其他出行方式上;

其中,所述的优势出行距离分担率函数可以在原有的城市居民出行调查的基础上增加每次出行距离和出行方式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所述的分担率函数是以出行距离为自变量的函数;

具体来说,步骤e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e1)根据前述优势出行距离分担率函数的设定方法,确定出行方式i在出行距离x下的优势出行距离分担率函数yi=yi(x);

(e2)确定可以替代原有出行的一种或多种出行方式;

(e3)确定替代出行方式j在起讫点o、d之间的最优路径的距离lod(j);

(e4)修正各替代出行方式在起讫点o、d之间的分担率:

其中,lod(j)表示出行方式j在起讫点o、d之间的最优路径的距离,yj(lod(j))表示出行方式j在起讫点o、d之间的最优路径的距离下的分担率,yj′表示出行方式j在起讫点o、d之间的最优路径的距离下的修正分担率;

(e5)将原有的od交通量分配到其他出行方式上,

vod(j)=vod(i)*yj′

其中,vod(i)表示从起点o到终点d之间出行方式i的交通量,vod(j)表示出行方式j从vod(i)中的分担量;

步骤f,按出行方式,分别叠加各路段的od分担量,得到路段新的od交通量分配结果。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