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防伪溯源方法、标签、存储设备、终端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4476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物品防伪溯源方法、标签、存储设备、终端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防伪溯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品防伪溯源方法、标签、存储设备、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各种假冒伪劣产品造成的危害现象,各种意在帮助消费者实现防伪溯源的方法、装置或系统层出不穷,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这些防伪溯源大多是在商品上粘贴上二维码标签,消费者通过扫描标签将消费验证码发送至产品的防伪系统进行验证,从而查询得知自己产品的真伪,由于二维码本身很容易被伪造,再加上现在的造假技术比较高明,现有的防伪溯源程度较低。

2015年,国家发布了几个文件,要求对一些关键性物品和重要物品进行强制性溯源,比如食品、药品等几类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物品。而对于像珠宝、钟表等种类的物品,国家没有要求强制性溯源,因此,现阶段更急需出现一种防伪溯源程度较高的物品防伪溯源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防伪溯源程度较高的物品防伪溯源方法、标签、存储设备、终端及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物品防伪溯源方法,包括:s101、接收溯源主体的备案请求,若溯源主体符合备案条件,则接受该备案请求;s102、接收溯源主体申请开通物品防伪溯源服务的请求,为溯源主体开通物品防伪溯源服务;s103、接收并存储溯源主体输入的物品信息,所述物品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防伪信息;s104、对每一件物品的物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生成并存储该物品对应的唯一二维码信息;s105、接收溯源主体打印防伪溯源标签的命令,建立并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任务,其中,每一件物品的防伪溯源标签上呈现的内容为该物品对应的二维码;s106、接收请求方的查验请求,将防伪溯源标签上二维码对应的物品信息发送给请求方。

优选地,所述接收请求方的查验请求,将防伪溯源标签上二维码对应的物品信息发送给请求方,具体包括:s1061、接收请求方的第一次验证请求,获取物品上的二维码信息,将该二维码对应的物品基本信息发送给请求方,其中,所述基本信息包括:二次验证请求输入模块,以及物品名称、品牌名称、物品图片和质保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s1062、接收请求方的第二次验证请求,将对应的物品防伪信息发送给请求方,其中,所述防伪信息包括:认证时间、物品码、备案码、证书码、溯源码、溯源主体名称、销售信息、组成组分、鉴定信息、知识产权信息、设计师、品牌文化中的一项或多项。

优选地,当接收到请求方的查验请求之后,还包括:s1063、根据请求方的验证请求,记录并保存对应物品的查验信息,其中,所述查验信息包括:查验次数、首次查验时间、末次查验时间;步骤s1062中,所述防伪信息还包括:查验记录,所述查验记录包括:查验次数、首次查验时间和末次查验时间中的一项或多项。

优选地,所述记录并保存查验信息之后,还包括:s1064、根据每一件物品的查验信息,统计并保存物品的销售记录,其中,一件被查验的物品被统计为一个销售量。

优选地,还包括:接收溯源主体开通子账号的请求,为每个子账号分配相应的账户、密码以及查看、操作权限。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物品防伪溯源标签,包括:标签层、粘贴层和离型层,所述标签层的正面印有标签信息,背面通过粘贴层与离型层粘接,所述标签层正面的标签信息为上述的二维码信息。

优选地,所述标签层主要由相互分离的第一标签、第二标签和第三标签组成,所述第一标签包括:主体签和辅助签,所述主体签、第二标签和第三标签的结构、尺寸以及二维码信息均相同,所述主体签上设有第一logo图案区和二维码信息区;所述辅助签与所述主体签连接在一起,沿着连接线对折,所述辅助签与所述主体签重合在一起,所述辅助签上设有第二logo图案区和定制文字区;第一标签还包括:拉带,所述拉带包括:主体带和辅助带,所述主体带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辅助签的一侧边连为一体,所述辅助带与所述主体带连接在一起,沿着连接线对折,所述辅助带与所述主体带重合在一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所述的物品防伪溯源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包括:处理器,适于实现各指令;以及存储设备,适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所述的物品防伪溯源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物品防伪溯源系统,包括:终端,为上述的终端;打印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打印任务,以制作出如上所述的物品防伪溯源标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防伪溯源程度较高,区别于传统的只纯粹地在物品上设置查询二维码的防伪溯源,本发明先对符合条件的溯源主体进行备案,只有备案通过的溯源主体才能继续后续的二维码标签的制作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溯源主体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有源可溯”,然后再根据备案成功的溯源主体的提供的相关信息,生成二维码,将二维码信息打印成为标签,在物品上挂上相应的标签作为“身份证”,让消费者清楚地知道产品的来源和出处,原创企业也防止了自己的原创设计不被任意抄袭、保护了自己的品牌利益。

2、本发明的防伪溯源采用双重查验的方式来进一步加强防伪溯源力度,请求方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信息后,获取到的只是物品的基本信息,要想获得物品的更多实质性信息(即防伪信息),需要输入物品的一些辅助性证明信息(如鉴定证书编号、质检编号等)才能获取到物品更加详细的“身份信息”。

3、本发明中,可通过记录物品的查验信息(如查验次数、首次查验时间、末次查验时间等)来记录标签的被查验轨迹,可以对标签本身进行防伪,预防不法分子对标签进行复制或克隆,如果标签被进行次数较多的查询,则说明该标签有被伪造或者克隆的风险,工作人员可以得到警示,根据线索顺藤摸瓜,查清事实,进一步保证了各方的利益。

4、本发明中,可根据每一件物品的查验信息,来统计其销售记录,一般来说,只有当物品被销售出去之后,才会被扫描二维码进行验证,因此,当一件物品的查验次数大于零之后,则将该件物品统计为一个销售量,方便监控市场销售情况,不仅有助于减轻销售方的统计工作强度,还能够使原创工作者实时获取自己原创产品的销售信息,以获得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反馈。

5、本发明还可以应溯源主体的要求,开通多个子账号,给每个子账号设置相应的权限,让相关人员都参与进防伪溯源的流程工作中来,各司其职,让防伪溯源工作更加顺畅。

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伪溯源标签,该标签包括三个子标签,其中一个子标签可以采用其特殊结构悬挂在物品上,另外两个子标签可根据需要粘贴在物品上,使用范围和场合较广,增强了标签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物品防伪溯源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物品防伪溯源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物品防伪溯源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物品防伪溯源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物品防伪溯源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物品防伪溯源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物品防伪溯源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物品防伪溯源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物品防伪溯源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物品防伪溯源标签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为标签层,21为离型层,111为第一标签,112为第二标签,113为第三标签,1111为主体签,1112为辅助签,11111为第一logo图案区,11112为二维码信息区,11121为第二logo图案区,11122为定制文字区,1113为拉带,11131为主体带,11132为辅助带,101为备案单元,102为服务开通单元,103为物品信息获取单元,104为二维码生成单元,105为标签打印单元,106为防伪信息发送单元,1061为基本信息发送模块,1062为防伪信息发送模块,1063为查验信息记录单元,1064为销售量统计单元,107为子账号开通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品防伪溯源方法,图1为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的物品防伪溯源方法,包括:

s101、接收溯源主体的备案请求,若溯源主体符合备案条件,则接受该备案请求。

s102、接收溯源主体申请开通物品防伪溯源服务的请求,为溯源主体开通物品防伪溯源服务。

s103、接收并存储溯源主体输入的物品信息,所述物品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防伪信息。

s104、对每一件物品的物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生成并存储该物品对应的唯一二维码信息。

s105、接收溯源主体打印防伪溯源标签的命令,建立并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任务,其中,每一件物品的防伪溯源标签上呈现的内容为该物品对应的二维码。

s106、接收请求方的查验请求,将防伪溯源标签上二维码对应的物品信息发送给请求方。

本实施例中的物品可为珠宝、钟表、眼镜、食品、药品等。溯源主体可为物品生产者,例如珠宝生产商、食品加工厂、药品制造商等。请求方可为消费者、第三方验证方等需要查验物品的人群。

在具体实施时,溯源主体可通过依次输入注册信息、基本信息和证照信息来提出备案请求。所述注册信息用来设置主账户,可包括:用户名、安全邮箱、验证码和密码。所述基本信息可包括:企业名称、联系人名称、联系人手机号,以及企业简介、企业官网、公司地址、公司座机、邮箱、qq、微信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证照信息可包括: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法人身份证照片、注册商标和企业照片。当溯源主体提出备案请求后,工作人员对溯源主体输入和上传的备案资料进行初次审核,初次审核通过后,溯源主体的备案材料会被上传至相关部门的审核备案平台进行二次审核,二次审核通过后,相关部门的审核备案平台和本发明中的平台均会对溯源主体进行备案,并且本发明中的平台会给溯源主体出具一个包含有相关部门审核备案平台提供的可信二维码的备案证书。这种双平台备案保证了备案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在具体实施时,溯源主体可通过缴纳费用的方式来请求开通物品防伪溯源服务。备案成功后,溯源主体需要缴纳一定的备案费用,而后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套餐进行充值来享受不同的防伪溯源服务。

在具体实施时,当物品的防伪溯源标签打印出来后,可将标签粘贴或者悬挂在对应的物品上,请求方可使用手机、扫描器等移动终端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信息来获取相应的物品信息。

本实施例的防伪溯源程度较高,区别于传统的只纯粹地在物品上设置查询二维码的防伪溯源,本实施例先对符合条件的溯源主体进行备案,只有备案通过的溯源主体才能继续后续的二维码标签的制作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溯源主体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有源可溯”,然后再根据备案成功的溯源主体的提供的相关信息,生成二维码,将二维码信息打印成为标签,在物品上挂上相应的标签作为“身份证”,让消费者清楚地知道产品的来源和出处,原创企业也防止了自己的原创设计不被任意抄袭、保护了自己的品牌利益。

图2为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接收请求方的查验请求,将防伪溯源标签上二维码对应的物品信息发送给请求方,具体可包括:

s1061、接收请求方的第一次验证请求,获取物品上的二维码信息,将该二维码对应的物品基本信息发送给请求方,其中,所述基本信息包括:二次验证请求输入模块,以及物品名称、品牌名称、物品图片和质保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s1062、接收请求方的第二次验证请求,将对应的物品防伪信息发送给请求方,其中,所述防伪信息包括:认证时间、物品码、备案码、证书码、溯源码、溯源主体名称、销售信息、组成组分、鉴定信息、知识产权信息、设计师、品牌文化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具体实施时,质保信息可包括物品生产者对物品的承诺,例如:质量保证承诺:本产品经某某实验室检测,符合某某标准等等。质保信息也可包括物品的详细介绍,还可包括物品的购买链接。消费者等请求方还可以通过微信收藏、分享、发送质保信息,进一步扩散和传播物品信息,其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质保信息连接到原创企业指定的在线平台继续购买物品,达到提升销售额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防伪溯源采用双重查验的方式来进一步加强防伪溯源力度,请求方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信息后,获取到的只是物品的基本信息,要想获得物品的更多实质性信息(即防伪信息),需要输入物品的一些辅助性证明信息(如鉴定证书编号、质检编号等)才能获取到物品更加详细的“身份信息”。

在具体实施时,请求方可通过输入物品的鉴定证书编号或质检编号来请求第二次验证。所述销售信息可包括:零售价格、出品单位(即销售单位)和销售区域。所述组成组分可包括:组成成分、成分所占的比例、材料来源,例如:当物品为珠宝玉石时,所述组成组分可包括主石来源、主石重量、金属重量、物品总重、配石重量、金属材质。所述鉴定信息可包括:鉴定机构、鉴定机构url、鉴定结论、分级结论、分级证书编号。所述知识产权信息可包括:商标名称、专利号。

在具体实施时,如溯源主体在输入物品信息时输入了鉴定机构,即防伪信息中的鉴定信息包括鉴定机构,那么当请求方输入鉴定证书编号进行二次查验时,请求方收到的防伪信息中包括了鉴定机构的官方链接,请求方可以点击该链接进入鉴定机构的官网进行鉴定证书的真伪验证。

因此,当接收到请求方的第二次验证请求时,如溯源主体输入的物品信息中包括鉴定机构,则将该鉴定机构的官方链接发送给请求方,以供请求方点击该链接进入鉴定机构的官网进行鉴定证书的真伪验证。

上述对于鉴定机构官方链接的关联,不仅防止了鉴定机构的官网链接被不法分子作假,还对物品的鉴定证书进行了防伪溯源,让假冒伪劣更加无处藏身,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图3为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当接收到请求方的查验请求之后,还包括:

s1063、根据请求方的验证请求,记录并保存对应物品的查验信息,其中,所述查验信息包括:查验次数、首次查验时间、末次查验时间。

因此,步骤s1062中,所述防伪信息还可包括:查验记录,所述查验记录包括:查验次数、首次查验时间和末次查验时间中的一项或多项。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记录物品的查验信息(如查验次数、首次查验时间、末次查验时间等)来记录标签的被查验轨迹,可以对标签本身进行防伪,预防不法分子对标签进行复制或克隆,如果标签被进行次数较多的查询,则说明该标签有被伪造或者克隆的风险,工作人员可以得到警示,根据线索顺藤摸瓜,查清事实,进一步保证了各方的利益。

图4为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记录并保存查验信息之后,还可包括:

s1064、根据每一件物品的查验信息,统计并保存物品的销售记录,其中,一件被查验的物品被统计为一个销售量。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每一件物品的查验信息,来统计其销售记录,一般来说,只有当物品被销售出去之后,才会被扫描二维码进行验证,因此,当一件物品的查验次数大于零之后,则将该件物品统计为一个销售量,方便监控市场销售情况,不仅有助于减轻销售方的统计工作强度,还能够使原创工作者实时获取自己原创产品的销售信息,以获得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反馈。

在具体实施时,后台统计销售量,可统计成三种类型:总销量累计、按月累计以及按月累计。例如对于珠宝行业来说,有一些珠宝设计师的收入提成是按照所设计的产品销售量来定的,即销售出一件产品,给他们提成多少。而在销售量统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耗费销售方较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市场的销量反馈不迅速,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某些无良商家为了达到减少设计师抽成的目的,会故意少统计销售量,遇到这种情况,设计师也是无可奈何的。但是在本发明的防伪溯源中,只要消费者购买了产品并扫码验证之后,后台会自动将该产品统计为一个销售量,这就不仅节省了统计销售量时所需的人力物力,设计师还能够实时查看、监控所设计产品的销售情况,防止了无良商家作假,保证了设计师合理、合法的经济利益。

进一步地,所述的物品防伪溯源方法,还可包括:

接收溯源主体开通子账号的请求,为每个子账号分配相应的账户、密码以及查看、操作权限。让相关人员都参与进防伪溯源的流程工作中来,各司其职,防伪溯源工作会更加顺畅。溯源主体开通子账号时,每一个子账号可对应于某一职务,可以拥有对应的权限。例如对于珠宝玉石行业,权限可分为品名管理、物品管理、证书管理、任务管理、统计数据等;操作员子账号只有证书管理功能,即证书的生成,其他项目均无法查看和操作;设计师账号只有统计数据功能,且系统只开放与之对应的商品统计,其他商品统计无法查看,即当设计师登陆进入系统时,只默认进入报表统计页面,只能查看销量累计、按月累计、按日累计,且查看的统计信息仅限其设计的产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品防伪溯源装置,图5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的物品防伪溯源装置,包括:

备案单元101:用于接收溯源主体的备案请求,若溯源主体符合备案条件,则接受该备案请求。

服务开通单元102:用于接收溯源主体申请开通物品防伪溯源服务的请求,为溯源主体开通物品防伪溯源服务。

物品信息获取单元103:用于接收并存储溯源主体输入的物品信息,所述物品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防伪信息。

二维码生成单元104:用于对每一件物品的物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生成并存储该物品对应的唯一二维码信息。

标签打印单元105:用于接收溯源主体打印防伪溯源标签的命令,建立并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任务,其中,每一件物品的防伪溯源标签上呈现的内容为该物品对应的二维码;

防伪信息发送单元106:用于接收请求方的查验请求,将防伪溯源标签上二维码对应的物品信息发送给请求方。

图6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防伪信息发送单元106,具体可包括:

基本信息发送模块1061:用于请求方的第一次验证请求,获取物品上的二维码信息,将该二维码对应的物品基本信息发送给请求方,其中,所述基本信息包括:二次验证请求输入模块,以及物品名称、品牌名称、物品图片和质保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防伪信息发送模块1062:用于请求方的第二次验证请求,将对应的物品防伪信息发送给请求方,其中,所述防伪信息包括:认证时间、物品码、备案码、证书码、溯源码、溯源主体名称、销售信息、组成组分、鉴定信息、知识产权信息、设计师、品牌文化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具体实施时,如溯源主体在输入物品信息时输入了鉴定机构,即防伪信息中的鉴定信息包括鉴定机构,那么当请求方输入鉴定证书编号进行二次查验时,请求方收到的防伪信息中包括了鉴定机构的官方链接,请求方可以点击该链接进入鉴定机构的官网进行鉴定证书的真伪验证。

因此,当接收到请求方的第二次验证请求时,如溯源主体输入的物品信息中包括鉴定机构,则将该鉴定机构的官方链接发送给请求方,以供请求方点击该链接进入鉴定机构的官网进行鉴定证书的真伪验证。

图7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防伪信息发送单元106,具体还可包括:

查验信息记录单元1063:用于请求方的验证请求,记录并保存对应物品的查验信息,其中,所述查验信息包括:查验次数、首次查验时间、末次查验时间。

所述防伪信息还可包括:查验记录,所述查验记录包括:查验次数、首次查验时间和末次查验时间中的一项或多项。

图8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防伪信息发送单元106,具体还可包括:

销售量统计单元1064:用于每一件物品的查验信息,统计并保存物品的销售记录,其中,一件被查验的物品被统计为一个销售量。

图9为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物品防伪溯源装置,还可包括:

子账号开通单元107:用于接收溯源主体开通子账号的请求,为每个子账号分配相应的账户、密码以及查看、操作权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品防伪溯源标签,图10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可包括:标签层11、粘贴层和离型层21,所述标签层11的正面印有标签信息,背面通过粘贴层与离型层21粘接,所述标签层11正面的标签信息为上述的二维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标签层11可主要由相互分离的第一标签111、第二标签112和第三标签113组成,所述第一标签111包括:主体签1111和辅助签1112,所述主体签1111、第二标签112和第三标签113的结构、尺寸以及二维码信息均相同,所述主体签1111上设有第一logo图案区11111和二维码信息区11112。

所述辅助签1112与所述主体签1111连接在一起,沿着连接线对折,所述辅助签1112与所述主体签1111重合在一起,所述辅助签1112上设有第二logo图案区11121和定制文字区11122。

第一标签111还包括:拉带1113,所述拉带1113包括:主体带11131和辅助带11132,所述主体带11131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辅助签1112的一侧边连为一体,所述辅助带11132与所述主体带11131连接在一起,沿着连接线对折,所述辅助带11132与所述主体带11131重合在一起。

本实施例打印出来的标签包括三个子标签,其中一个子标签可以采用其特殊结构悬挂在物品上,另外两个子标签可根据需要粘贴在物品上,使用范围和场合较广,增强了标签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使用时,可将第一标签111从离型层21上撕下来,先沿着主体带11131与和辅助带11132之间的连接线对折,将主体带11131和辅助带11132重合粘贴在一起;然后将主体带11131弯曲成一个套环,使其自由端粘接在主体签1111或辅助签1112的粘接面上;再沿着辅助签1112与主体签1111之间的连接线对折,将辅助签1112与主体签1111重合粘贴在一起。自此,一个具有套环的防伪溯源标签制作成功,可将该标签挂在戒指、项链等物品上,而又可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二标签112和第三标签113撕下来粘贴在需要粘贴的地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的物品防伪溯源方法。

所述存储设备可为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可包括:

处理器,适于实现各指令;以及

存储设备,适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的物品防伪溯源方法。

所述终端可为任意能够实现物品防伪溯源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是各种终端设备,例如:台式电脑、手提电脑等,具体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品防伪溯源系统,所述系统可包括:

终端,为上述的终端;

打印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打印任务,以制作出如上所述的物品防伪溯源标签。

本发明使得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后,能够通过商品上的标签查询到商品的相关信息,达到了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的目的;能够保护物品生产方的原创设计,区分山寨产品,规范和督促经销商的进货和销售行为,保护物品生产方的利益。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他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装置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的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