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征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评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136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征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道路、桥梁、水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占地面积不断增加,同时也待来了大范围的征地移民。我国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均,各地区人口环境容量各不相同,与此同时,面对如此大量的移民,移民外迁、安置的方向与方式规划十分复杂。

由于移民的安置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迁移距离分类,包括后靠安置、近迁安置、远迁安置等;根据生产方式分类,包括农业安置、服务业安置、其他行业安置等。对于不同地区的特点与不同移民的类型都需要综合考虑各地区、各行业的人口环境容量因素,规划方案十分复杂,同时数据量庞大,不便于管理。

传统意义上的移民管理主要是通过人工测算的方式,安排调研人员对移民居住地与安置地进行实地调研,记录相应信息,人工统计分类,并进行计算分析,耗时长、效率低,同时面临着纸质文档丢失、损毁、不便于查找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征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评估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征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评估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并列设置的数据管理模块、收入指标管理模块、粮食指标管理模块、行业人口容量管理模块和人口平衡管理模块;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分别与粮食指标管理模块、收入指标管理模块、人口平衡管理连接;所述收入指标管理模块和行业容量管理模块的双相连接;所述人口平衡管理模块分别与数据管理模块、行业容量管理模块、粮食指标管理模块均连接;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对征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测评所需的数据进行存储与管理,包括淹没影响区和安置区;

所述收入指标管理模块按收入指标评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

所述粮食指标管理模块按收入指标对征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进行评估;

所述行业人口容量管理用于对各行业可安置移民进行评估管理;

所述人口平衡管理模块分析、计算移民原居住地需外迁人口、移民迁入地可接收人口,通过人口容量综合分析,评估各地区各行业安置人口配比。

前述的一种征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评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的管理对象包括基地数据、中间数据和结果数据;所述基地数据通过调研和实地考察进行收集统计。

前述的一种征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评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行业人口容量管理模块进行管理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测算;所述行业人口容量管理模块的数据与收入指标模块的数据可相互调用并以中间数据形式存储在数据管理模块中。

前述的一种征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评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收入指标管理模块根据净收入指标计算净收入指标下各行业移民环境人口容量,初步确定各淹没子区移民的可安置方式;

所述收入指标管理模块在计算净收入指标下的人口环境容量时,其数学计量值为各行业可安置人口数的累计值,各行业可安置人口数通过对行业人口容量管理模块的结果数据进行调用得到。

前述的一种征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评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粮食指标管理模块根据粮食指标计算移民环境人口容量,初步确定移民系统边界,在淹没影响区和安置区之间进行优化组合,初步确定各淹没影响区移民的可安置去向;

所述粮食指标管理模块在计算粮食指标下的人口环境容量时,其数学计量值为该地区粮食总产量与规划目标人均粮食量的比值。其中,粮食总产量的数学计量值为粮食综合单产与标准耕地面积的乘积。

前述的一种征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评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人口平衡管理模块通过对粮食指标管理模块、收入指标管理模块、行业人口容量管理模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移民原居住地、安置地原有人口数,计算得出移民原居住地各子移民区需要外迁的人口数,以及移民安置地可接收的人口数,按各地人数配比与行业需要即可评估得到安置地各子移民区、各行业可安置人口规划数据,最总反馈给数据管理模块进行结果数据管理。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系统实现了以数据管理、收入指标管理、粮食指标管理、行业人口容量管理、人口平衡管理等为主要模块的人口环境容量管理评估系统,充分利用mis系统在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上系统、高效的特点,采用b/s(browser/server)架构描述系统结构;

2、对于移民外迁、安置进行人口环境容量评估,便于合理配置后靠安置、外迁安置以及各行业安置人口配比,优化移民安置规划与移民发展布局;

3、本发明系统通过数据库对移民数据进行管理,增加了数据收集与管理的效率,降低了人口环境评估的难度,并对系统开发背景、开发和运行环境选择、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与实现、各个功能模块的创建、系统的编译等各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使用户能够深入地了解该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系统逻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征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评估系统设置有数据管理模块、收入指标管理模块、粮食指标管理模块、行业人口容量管理模块、人口平衡管理模块五个子模块。其中,数据管理模块对征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测评所需的数据进行存储与管理;收入指标管理模块按收入指标评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粮食指标管理模块按收入指标对征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进行评估;行业人口容量管理对各行业可安置移民进行评估管理,其中包括:种植业、林业、果业、畜牧业等;人口平衡管理模块根据粮食指标管理模块、收入指标管理模块、行业人口容量管理模块的分析结果,计算移民原居住地需外迁人口、移民迁入地可接收人口,通过人口容量综合分析,评估各地区各行业安置人口配比。

如图2,为本发明的逻辑结构图,其中数据管理模块通过mt终端和ft终端收集基底数据,存储于数据管理模块。

系统数据由数据管理模块进行调用与管理,其中数据管理模块运用移动终端通过实物指标调查和社会经济调查进行数据采集,主要采集基地数据、中间数据、结果数据等,并对其进行管;基地数据为现场调研和实地考察收集统计统计各类指标,可通过移动终端app或网页录入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模块为系统功能性模块,主要对行业容量管理模块、收入指标管理模块、人口平衡管理模块、粮食指标管理模块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在数据处理上主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最小二乘法、样条曲线等方法对数据体系进行完善,一方面是补充空缺数据,另一方面是识别异常数据。此外,指标体系的建立还要求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该系统主要通过极大、极小值法和z-score法等进行数据预处理。

行业容量管理模块为系统业务性模块,该模块通过政企绩效核算对主要行业发展形势与用人数量进行监督评估。该模块通过调用数据库管理模块中历年行业人口数据,拟合人口容量曲线,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测算,得到回归函数,用于评估各行业可吸纳人口数量范围。行业容量管理模块用于评估各行业的可安置人口数。对于种植行业、林木业、水果业、畜牧业,其行业可安置人数为该行业的总占地面积或总资源占有量与该行业安置标准的比值;对于乡镇企业、其他行业的可安置人口则依赖于行业发展人口规划。该模块的数据与收入指标模块的数据可相互调用并以中间数据形式存储与数据管理模块中。最终将结果输出给人口平和管理模块。

粮食指标管理模块为系统的业务性模块,该模块通过调用数据库管理模块中历年粮食指标,运用等比法核算移民安置前后粮食指标波动,评估屯粮与外调量等综合配比是否可满足移民安置需求,是否可满足该地长期发展需求,从而确定该项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并将结果输出给人口平和管理模块。

收入指标管理模块为系统的业务性模块,该模块通过调用行业人口容量管理模块数据,评估该地各行业收入变化与整体收入变化情况;该组数据为人口容量的核心指标,其关系可简化为:

其中,粮食指标管理模块用于计算粮食指标下的人口环境容量,其数学计量值为该地区粮食总产量与规划目标人均粮食量的比值。粮食总产量的数学计量值为粮食综合单产与标准耕地面积的乘积。收入指标管理模块用于计算净收入指标下的人口环境容量,其数学计量值为各行业可安置人口数的累计值,各行业可安置人口数通过对行业人口容量管理模块的结果数据进行调用得到。最终将结果输出给人口平和管理模块。

人口平衡管理模块为该系统的核心业务性模块,该模块通过对粮食指标管理模块、收入指标管理模块、行业人口容量管理模块的数据进行调用与分析,测算各子移民区、各行业可安置人口。首先通过分析移民原居住地、安置地原有人口数,运用差值法计算得出移民原居住地各子移民区需要外迁的人口数,以及移民安置地可接收的人口数,在满足各地可安置人口数大于世纪迁入人口的前提下,按各地可安置人口数与行业可安置人口配比即可评估得到安置地各子移民区、各行业可安置人口规划数据,最总反馈给数据管理模块进行结果数据管理。

各指标系数根据不同移民安置区农业、经济、环境等发展情况确定。

数据管理模块对各项数据进行测算后将汇总于人口平衡管理模块,同时该系统功能模块对所有系统业务模块开放,便于数据存取与调用,人口平衡管理模块根据测算的可安置人口容量评估实际的迁入人口量与安置影响,确定安置地实际接收人口(实际接收人口量为待迁入人口量与未安置人口量的差值),往往迁入人口不超过可安置人口则可全部接收,若迁入人口严重超过可安置人口则需要考虑异地安置,并对新安置地重新测算,若迁入人口略超过可安置人口则可上报各地管理部门,通过政策调整,优化指标影响系数,并将结果数据反馈给数据管理模块重新测算,直到满足规划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