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篮安全管理措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0168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吊装管理方法领域,特别是一种吊篮安全管理措施。



背景技术:

吊装是指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的安装、就位的统称,在安装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后再继续起吊。吊装时严禁超载吊装,禁止斜吊。斜吊会造成超负荷及钢丝绳出槽,甚至造成拉断绳索和翻车事故。斜吊还会使重物在脱离地面后发生快速摆动,可能碰伤人或其他物体。吊装指挥人员应使用统一指挥信号,信号要鲜明、准确。起重机驾驶人员应听从指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吊篮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场地的安全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吊篮安全管理措施,其包括:

第一,电动吊篮施工方案的编制:根据施工计划安排起吊顺序,同时根据不同吊装物选择相应的电动吊篮;针对每个起吊物编制起吊注意事项;

第二,电动吊篮相关资质的审核:根据行业安全规定,定期审核电动吊篮的出厂指标以及工作年限;

第三,电动吊篮的安装和验收:在电动吊篮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并根据行业规定检验受力能力;

第四,做好吊篮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吊篮操作员能力培训,定期审核吊篮操作员的操作证书并考核操作规范;

第五,吊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吊篮使用过程中需要有监管员进行监督,监管员根据操作规范进行管理;

第六,施工吊篮拆卸作业的安全技术管理:清点设备并根据拆卸规范进行操作,拆卸时确保操作者无错误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吊篮安全管理措施,可以防止不正当的吊装操作,极大保障吊篮安全施工。同时,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隐患,成本低廉,简单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吊篮安全管理措施,其步骤包括:

第一,电动吊篮施工方案的编制:根据施工计划安排起吊顺序,同时根据不同吊装物选择相应的电动吊篮;针对每个起吊物编制起吊注意事项;

第二,电动吊篮相关资质的审核:根据行业安全规定,定期审核电动吊篮的出厂指标以及工作年限;

第三,电动吊篮的安装和验收:在电动吊篮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并根据行业规定检验受力能力;

第四,做好吊篮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吊篮操作员能力培训,定期审核吊篮操作员的操作证书并考核操作规范;

第五,吊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吊篮使用过程中需要有监管员进行监督,监管员根据操作规范进行管理;

第六,施工吊篮拆卸作业的安全技术管理:清点设备并根据拆卸规范进行操作,拆卸时确保操作者无错误操作。

吊篮安全管理措施的每个环节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失控,都将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其中着重强调的是“安全技术管理”,在建筑场地上,有些屋顶结构墙较高,通常采用后拉绳的方式将骑墙架固定在结构墙上面,类似这种骑墙臂最大的安全隐患是骑墙架容易整体倾覆,解决方式可以采用8mm钢丝绳将屋顶结构墙一圈的骑墙架相互串连起来,钢丝绳两端紧紧固定在结构柱上,这样骑墙架之间相互受力可以避免单体倾覆。另一种常见到的吊篮非满铺现场,有些因为吊篮框长度不够,导致边上出现施工盲区,工人经常会被迫站在篮框边沿进行施工,安全隐患极大。解决方式可以采用自制式篮框操作平台悬挂在吊篮一侧,需要注意的这种自制式操作平台长度不宜过长,1-1.2米为佳,框体材料可以是80*80钢方管,组装需螺杆穿孔固定并满焊,与吊篮篮框连接点出可以采用挂钩式连接,方便装卸。操作时要求不得超过1人,并单独使用一根安全大绳。我们知道吊篮许多部位的螺丝在使用中容易松动、滑丝或生锈,比如骑墙架后拉绳固定件,臂杆连接点,篮框连接点等,平时不宜被及时发现,解决方式可以在螺丝连接点刷有色油漆,特点是当螺丝松动、滑移后会偏离用油漆做的记号,在巡检时更容易被及时发现,同时还能起到防生锈腐蚀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篮安全管理措施,第一,电动吊篮施工方案的编制;第二,电动吊篮相关资质的审核;第三,电动吊篮的安装和验收;第四,做好吊篮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工作;第五,吊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第六,施工吊篮拆卸作业的安全技术管理。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一种吊篮安全管理措施,可以防止不正当的吊装操作,极大保障吊篮安全施工。同时,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隐患,成本低廉,简单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杨雄建;熊波;王春杰;李功勋;臧寿健;卢松松;汤英杰;郑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5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