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BD的三维装配视图下的PBOM调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72728发布日期:2018-07-07 01:4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数字化制造领域,尤其是数字化工艺bom调整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传统制造行业中对bom的调整方法为工艺人员接收到ebom,使用办公软件搭建bom结构,并手动进行节点结构的调整,告知现场装配人员按此装配。

现有技术基于结构化数据(excle或数据库)来进行调整,此种方式下的bom调整不直观、错误率高,并且需要花大量人力时间,调整速度慢,时间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mbd的三维装配视图下的pbom调整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bom调整不直观、错误率高,并且需要花大量人力时间、调整速度慢、时间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mbd的三维装配视图下的pbom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接收windchill发放的设计数据,在程序中自动搭建ebom;

步骤二,将每一个零部件单独转换为一个smg模型;

定义一种点线集表示形式,先在catia中获取点线集模型中的完整的标准件信息,在模型转换后再将smg模型进行后处理;

步骤三,根据part表中的“编号”、“大版本”、“小版本”查询系统内是否已存在该零部件,如果存在相同大小版本的零部件,或存在编号相同,且大小版本为“#”的零部件,直接使用已存在的零部件,否则,创建指定版本的零部件;

根据bom表中的“父编号”、“父大版本”、“父小版本”数据,获取已经创建或当前系统已存在的对应编号与大小版本的部件;

步骤四,解析数据包根目录数据包说明excel文件,获取本次发放的数据包,根据备注信息获取根结构数据包,按照先解析根结构后解析顶层组件的顺序解析数据包;顶层骨架数据包中数据的解析规则与ci项的解析规则一致;

步骤五,程序后台接收ci清单后,自动执行对比功能,对比结果自动存储;并根据配置,给程序中指定角色或用户消息提醒,在其登录后显示;

步骤六,基于轻量化模型结构调整:

a)在轻量化模型上创建新实例,同时创建装配关系;

b)拖拽轻量化模型到其他部件下;

c)调整模型实例的装配关系;

d)进行轻量化模型的删除操作。

优选地,接收windchill发放的设计数据,在程序中自动搭建ebom,数据包含以下类型:顶层结构包、系统及构型项数据包、ci清单、软配库数据包、eco/ecn变更数据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极大提高工艺人员进行bom调整的效率;大大减少了现场装配出现错误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ebom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轻量化模型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1.承接pdm三维实体模型及数据结构信息;

如图2所示,接收windchill发放的设计数据,在程序中自动搭建ebom。数据主要包含以下类型:

顶层结构包

系统及构型项数据包

ci清单

软配库数据包

eco/ecn变更数据包

数据发放过程中,需要按照数据结构,需要优先发放顶层结构包,在顶层结构包的基础上接收系统级构型项数据包,在系统及构型项数据包的基础上接收eco/ecn变更数据包。

2.进行实体模型的轻量化;

常规零部件的转换

程序在工艺设计过程中会根据装配工艺设计的情况对零部件模型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实现动态变化的装配模型,因此在零部件模型转换过程中,需要将每一个零部件单独转换为一个smg模型,以保证轻量化模型在后续工作中的重组。

点线集模式绘制的标准件的处理

定义一种点线集表示形式,在模型轻量化转换时,先在catia中对点线集模型进行预处理,获取点线集模型中的完整的标准件信息,在模型转换后再将smg模型进行后处理,利用从catia中获取的信息对轻量化模型进行信息完善的二次处理,以保证在后续的工艺设计中能正确的处理点线集标准件。

装配部件中的arm模型的处理

arm模型不是装配中的一个零件,而是描述装配相关信息的信息模型文件,因此同样的方式,对arm模型转换需要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同时在业务数据解析时将arm模型作为装配部件的附加模型来处理。

3.构建轻量化模型实例;

如图3,根据part表中的“编号”、“大版本”、“小版本”查询系统内是否已存在该零部件,如果存在相同大小版本的零部件,或存在编号相同,且大小版本为“#”的零部件,直接使用已存在的零部件,否则,创建指定版本的零部件。

根据bom表中的“父编号”、“父大版本”、“父小版本”等数据,获取已经创建或当前系统已存在的对应编号与大小版本的部件。

如果父部件存在,根据“子编码”及有效性规则(part表中的有效性或本数据表中最新版本有效规则)获取子零部件,如果子零部件不存在,在系统中安最新版本有效规则获取已存在的最新版本零件,如果系统中不存在,创建新零件,并设置大小版本为“#”(临时零件,再次导入相同编号的零件时,直接使用该零件,并重新设置属性信息),同时解析父部件对应的轻量化模型文件(smgxml),获取子零件在父零件中的实例名称及标识,根据零件、实例名称及标识创建程序系统的零件实例对象,记录零件的实例信息,同时创建子零件与父零件的ebom关系。

4.根据数据结构信息构建ebom结构树;

解析数据包根目录数据包说明excel文件,获取本次发放的数据包,根据备注信息获取根结构数据包,按照先解析根结构后解析顶层组件的顺序解析数据包。顶层骨架数据包中数据的解析规则与ci项的解析规则一致。

5.检查轻量化模型和实体模型的一致性;

程序后台接收ci清单后,自动执行对比功能,对比结果自动存储。并根据配置,给程序中指定角色或用户消息提醒,在其登录后显示。

6.基于轻量化模型的结构调整;

a)在轻量化模型上创建新实例,同时创建装配关系;

b)拖拽轻量化模型到其他部件下;

c)调整模型实例的装配关系;

d)进行轻量化模型的删除操作。

7.根据最终调整结果发布生成pbom;

用户基于批架次工艺创建pbom,复制ebom自动形成初始pbom,管理批架次pbom的技术状态,版本,能够对pbom进行版本比对,支持pbom的发布、审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