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业产值查询分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4445发布日期:2018-06-16 01:0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渔业产值查询分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渔业产值查询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作逐步向大数据、物联网化发展。农业作为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也逐渐提起了现代化的脚步。渔业作为农业的一员,从业人员众多,是很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原因,渔业的产量并未真正意义上实现平稳发展与可控发展。

此外,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与商业模式问题,渔业物联网在我国的建立可以促进我国渔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渔业物联网完全实现时,可以将渔业物联网与销售网络进行完全连接,实现渔业产出的直接供应,缩短渔业产品流通中间过程,降低中间损耗,间接提高渔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但是限于渔业的特性,目前市面上并没有适当的基于WEB平台的管理系统对渔业统计信息进行处理,对广大渔民朋友和未进入体系的渔业工作者并不友好。同时,由于渔业发展综合了社会、经济、生物等多方面的因素,目前并未有一个合适的平台对这些因素加以整合。

出于此种原因,构建一个渔业物联网平台,实现对渔业的管控与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渔业产值查询分析方法及系统,使最近若干年的渔业产值可以清晰、直观的呈现给渔业参与者,同时对渔业的产值进行分析并对是否需要加大捕捞力度进行判断,辅助渔业管理者进行捕捞及休渔期的决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渔业产值查询分析方法,包括:

接收指定区域的渔业产量显示请求,显示最近若干年渔业产量数据;所述渔业产量数据包括年份、水产品总产量、海水产品总产量、海水捕捞总产量、海水养殖总产量、淡水产品总产量、淡水捕捞总产量、淡水养殖总产量;所述水产品总产量等于海水产品总产量和淡水产品总产量之和;所述海水产品总产量等于海水捕捞总产量和海水养殖总产量之和;所述淡水产品总产量等于淡水捕捞总产量和淡水养殖总产量之和;

接收指定区域、指定年份、指定统计类型的鱼种产量显示请求,显示指定年份鱼种产量数据;所述指定统计类型包括海水捕捞统计、淡水捕捞统计、海水养殖统计和淡水养殖统计;所述鱼种产量数据包括指定的多个鱼种的产量;

接收指定鱼种的渔业分析请求,显示最近若干年指定鱼种的捕捞产量;并显示鱼种阶段分析结果、鱼种年度生产指数结果、MEY生物学最大产量分析结果和最适产量分析结果;

接收ArcGis服务启动请求,并接收ArcGis数据显示请求,显示指定地区的地形图及显示指定区域的渔业产量数据。

优选的,所述渔业产量数据、鱼种产量数据和指定鱼种的捕捞产量均从数据库中获取。

优选的,所述鱼种阶段包括开发不足期、增长期、开发过度期和资源管理期;所述鱼种阶段分析结果包括根据鱼种的最大捕捞产量、最小捕捞产量和当前年份的捕捞产量判断出当前的鱼种阶段。

优选的,所述鱼种年度生产指数结果包括鱼种年度生产指数为每年的捕捞产量相较于上一年捕捞产量的百分比,以上一年捕捞产量为基期捕捞产量,计算公式如下:

年度生产指数=年度捕捞产量/基期捕捞产量。

优选的,所述MEY生物学最大产量分析结果包括最大生物学产量MSY;持续产量计算公式如下:

持续产量=负载容量×可捕系数×捕捞努力量(1-捕捞努力量/增长率)

上式可形成一个关于捕捞努力量的抛物线,当可捕系数与负载容量固定时,捕捞努力量为增长率的二分之一的正相关函数时,得到的持续产量即为最大生物学产量MSY。

捕捞努力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捕捞努力量=渔船总吨数×捕捞时间。

优选的,所述最适产量分析结果包括渔业最适产量;取捕捞努力量为最大生物学产量MSY对应的捕捞努力量的90%,代入所述持续产量计算公式得到渔业最适产量的值。

优选的,所述渔业产量数据和鱼种产量数据均以表格形式显示;所述指定鱼种的捕捞产量以折线图和直方图形式显示。

一种渔业产值查询分析系统,包括:

基于区域划分的显示模块,用于接收指定区域的渔业产量显示请求,显示最近若干年渔业产量数据,以及,接收指定区域、指定年份、指定统计类型的鱼种产量显示请求,显示指定年份鱼种产量数据;

基于鱼种的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指定鱼种的渔业分析请求,显示最近若干年指定鱼种的捕捞产量;并显示鱼种阶段分析结果、鱼种年度生产指数结果、MEY生物学最大产量分析结果和最适产量分析结果;

ArcGis服务模块,用于接收ArcGis服务启动请求,并接收ArcGis数据显示请求,显示指定地区的地形图及显示指定区域的渔业产量数据;

渔业数据库模块,用于为所述基于区域划分的显示模块和基于鱼种的分析模块提供数据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渔业产值查询分析方法及系统,基于ASP及Access数据库技术,结合VBScript和JavaScript等ASP所支持的语言实现,使过去十年的渔业产值可以清晰、直观的呈现给渔业参与者;同时对渔业的产值进行分析并对是否需要加大捕捞力度进行判断,辅助渔业管理者进行捕捞及休渔期的决策;此外,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进行了外置链接,其集成了多个高级应用,可以实现制图、空间处理等多个功能;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应用前景良好。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依区划制作的渔业总产量数据表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鱼种产量数据表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某市近十年渔业产量显示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指定年份鱼种产量显示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基于鱼种的分析模块显示首页;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近十年年指定鱼种的捕捞产量;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鱼种阶段分析结果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鱼种年度生产指数结果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MEY生物学最大产量分析结果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最适产量分析结果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渔业产出量与捕捞努力量关系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最适产量与最适捕捞量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一种渔业产值查询分析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指定区域的渔业产量显示请求,显示最近若干年渔业产量数据;所述渔业产量数据包括年份、水产品总产量、海水产品总产量、海水捕捞总产量、海水养殖总产量、淡水产品总产量、淡水捕捞总产量、淡水养殖总产量;所述水产品总产量等于海水产品总产量和淡水产品总产量之和;所述海水产品总产量等于海水捕捞总产量和海水养殖总产量之和;所述淡水产品总产量等于淡水捕捞总产量和淡水养殖总产量之和;

步骤102,接收指定区域、指定年份、指定统计类型的鱼种产量显示请求,显示指定年份鱼种产量数据;所述指定统计类型包括海水捕捞统计、淡水捕捞统计、海水养殖统计和淡水养殖统计;所述鱼种产量数据包括指定的多个鱼种的产量;

步骤103,接收指定鱼种的渔业分析请求,显示最近若干年指定鱼种的捕捞产量;并显示鱼种阶段分析结果、鱼种年度生产指数结果、MEY生物学最大产量分析结果和最适产量分析结果。

步骤104,接收ArcGis服务启动请求,并接收ArcGis数据显示请求,显示指定地区的地形图及显示指定区域的渔业产量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渔业产量数据、鱼种产量数据和指定鱼种的捕捞产量均从数据库中获取。

进一步的,所述鱼种阶段包括开发不足期、增长期、开发过度期和资源管理期;所述鱼种阶段分析结果包括根据鱼种的最大捕捞产量、最小捕捞产量和当前年份的捕捞产量判断出当前的鱼种阶段。

进一步的,所述鱼种年度生产指数结果包括鱼种年度生产指数为每年的捕捞产量相较于上一年捕捞产量的百分比,以上一年捕捞产量为基期捕捞产量,计算公式如下:

年度生产指数=年度捕捞产量/基期捕捞产量。

进一步的,所述MEY生物学最大产量分析结果包括最大生物学产量MSY;持续产量计算公式如下:

持续产量=负载容量×可捕系数×捕捞努力量(1-捕捞努力量/增长率)

上式可形成一个关于捕捞努力量的抛物线,当可捕系数与负载容量固定时,捕捞努力量为增长率的二分之一的正相关函数时,得到的持续产量即为最大生物学产量MSY。

捕捞努力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捕捞努力量=渔船总吨数×捕捞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最适产量分析结果包括渔业最适产量;取捕捞努力量为最大生物学产量MSY对应的捕捞努力量的90%,代入所述持续产量计算公式得到渔业最适产量的值。

进一步的,所述渔业产量数据和鱼种产量数据均以表格形式显示;所述指定鱼种的捕捞产量以折线图和直方图形式显示。

参见图2所示,一种渔业产值查询分析系统,包括:

基于区域划分的显示模块201,用于接收指定区域的渔业产量显示请求,显示最近若干年渔业产量数据,以及,接收指定区域、指定年份、指定统计类型的鱼种产量显示请求,显示指定年份鱼种产量数据;

基于鱼种的分析模块202,用于接收指定鱼种的渔业分析请求,显示最近若干年指定鱼种的捕捞产量;并显示鱼种阶段分析结果、鱼种年度生产指数结果、MEY生物学最大产量分析结果和最适产量分析结果;

ArcGis服务模块203,用于接收ArcGis服务启动请求,并接收ArcGis数据显示请求,显示指定地区的地形图及显示指定区域的渔业产量数据;

渔业数据库模块204,用于为所述基于区域划分的显示模块和基于鱼种的分析模块提供数据源。

具体的,渔业数据库模块用以存储渔业数据并与基于区域划分的显示模块和基于鱼种的分析模块相连接;基于区域划分的显示模块会显示指定省的区划,并基于地图区域进行该区划的渔业产量显示;基于鱼种的分析模块可以显示各主要渔业物种的产量,并利用图表对其直观展示并利用数种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而ArcGis服务模块则提供了从网页端启动ArcGis的服务,便于快捷启动地理信息系统。

本实施例中,使用Access进行数据的存储。同时,为了数据调取的方便性,本实施例的数据库依据区划名、年份、生产类型等存储了多个表单。

参见图3所示,为依区划制作的表单的字段,包括

地区:主字段,包含不同区划中所包含的下属辖区。

生产总量:通过该种方式所生产的渔业资源总量。

鱼类等:根据生物学角度的归属进行分类形成字段,用于存储该分类的生产量。

参见图4所示,为鱼种表单中的字段,包括

年份:主字段,进行年份的存储。

海洋捕捞总量:各年份的海洋捕捞总产量。

后续字段:按照生物学分类,后续45个字段分别用于存取不同物种在各年份的海洋捕捞量。

基于上述数据库表,参见图5所示,当接收到指定区域的渔业产量显示请求时,基于区域划分的显示模块以表格的形式显示最近10年渔业产量数据,所述渔业产量数据表包括年份、水产品总产量、海水产品总产量、海水捕捞总产量、海水养殖总产量、淡水产品总产量、淡水捕捞总产量、淡水养殖总产量;所述水产品总产量等于海水产品总产量和淡水产品总产量之和;所述海水产品总产量等于海水捕捞总产量和海水养殖总产量之和;所述淡水产品总产量等于淡水捕捞总产量和淡水养殖总产量之和。进一步的,参见图6所示,当接收到指定区域、指定年份、指定统计类型的鱼种产量显示请求,基于区域划分的显示模块以表格的形式显示最近五年鱼种产量数据。

基于上述数据库表,当接收到指定鱼种的渔业分析请求时,基于鱼种的分析模块显示最近若干年指定鱼种的捕捞产量;并显示鱼种阶段分析结果、鱼种年度生产指数结果、MEY生物学最大产量分析结果和最适产量分析结果。

参见图7所示,为基于鱼种的分析模块显示首页。图7右边部分为典型的渔业发展模型图。图中,资源量曲线表示传统渔业管理下鱼种的资源量,CPUE对应曲线表示对渔业进行改良时鱼种的资源量。可以看出,随着捕捞努力量的不断上升,传统渔业模型总渔获量将在某处达到极值,之后产生下降,随着之后的资源管理渐渐恢复,但是总资源量已经无法回到最初水平。相反,CPUE,即改良型渔业,在保持较高捕获量的同时,可以保持渔业资源的增长,是一种可以保持渔业资源持续发展的健康渔业发展模型。

参见图8所示,当点击左边指定鱼种时,以直方图和折线图显示最近十年年指定鱼种的捕捞产量。

参见图9所示,当点击图8界面中的渔种阶段分析按钮时,显示鱼种阶段分析结果。

参见图10所示,当点击图8界面中的鱼种年度生产指数按钮时,鱼种年度生产指数结果。

具体的,年度生产指数是每年的捕捞产量相较于上一年捕捞产量的百分比,以上一年捕捞产量为基期捕捞产量,计算公式为:

年度生产指数=年度捕捞产量/基期捕捞产量

其反应了该鱼种在本年份的产量相较于同期产量的改变率。客观上来说,这个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渔业物种产量的改变,某种意义上可以客观体现该鱼种总量的变化情况。图10展示了海鳗在近十年的产量指数。由于资料统计的年份为2006年至2015年,所以以2006年年度产量作为第一个基期,从2007年开始计算年度产量指数。最终计算结果通过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与手动计算结果一致。

参见图11所示,当点击图8界面中的MEY生物学最大产量按钮时,显示MEY生物学最大产量分析结果。

具体的,根据渔业资源的生物学模型,由生物学产量的计算公式“持续产量=负载容量×可捕系数×捕捞努力量(1-捕捞努力量/增长率)”可得,当可捕系数与负载容量固定时,捕捞努力量为增长率的二分之一的正相关函数时,得到最大生物学产量MEY,同时,捕捞努力量的计算公式为:

捕捞努力量=渔船总吨数×捕捞时间。

参见图12所示,当点击图8界面中的渔业最适产量按钮时,显示最适产量分析结果。取捕捞努力量为最大生物学产量MEY对应的捕捞努力量的90%,代入渔业持续产量公式“持续产量=负载容量×可捕系数×捕捞努力量(1-捕捞努力量/增长率)”即可得到渔业最适产量的值。

如下将对渔业资源的生物学模型、渔业资源的最适产量和渔业决策的判定做具体介绍。

a、渔业资源的生物学模型

假定单位努力量的渔获量与种群水平成正比,则渔获量可以表示为:

渔获量=可捕系数×捕捞努力量×种群数量

同时,单位时间的种群增长量为:

单位时间种群增长量=增长率×增长时间×(1-种群数量/负载容量)

进而推导出渔业的持续产量为:

持续产量=负载容量×可捕系数×捕捞努力量(1-捕捞努力量/增长率)

参见图13所示,其可形成一个关于捕捞努力量的抛物线,当最大值时,即为最大生物学产量MSY。图13展示了捕捞努力量和渔业产出量的关系。图中Y为渔业产量,f为捕捞努力量,MSY为最大生物产量,fMSY为对应最大生物产量时的渔业捕获量。

b、渔业资源的最适产量

参见图14所示,渔业资源的最适产量为:根据该资源群体边际产量减少到理论上该原始资源(f=0时)边际产量的10%的努力量水平时为最适。其中,Y0.1为渔业最适产量,f0.1为渔业最适产量所对应的捕捞努力量。tgα与Tgβ分别为捕捞努力量为0和最适捕捞努力量时的切线角正切值。当Tgβ=tgα的十分之一时,为最适渔业产量。

c、渔业决策的判定

取捕捞努力量为最大生物产量对应的捕捞努力量的90%,代入渔业持续产量公式“持续产量=负载容量×可捕系数×捕捞努力量(1-捕捞努力量/增长率)”,即可得到渔业最适产量,计算该产量与统计数据产量的差值,即可进行是否要加大捕捞努力量的判断。

本实施例基于ASP及Access数据库技术,结合VBScript和JavaScript(本实施例引用了jQuery框架,并在制图的时候采用了jqplot插件)等ASP所支持的语言实现,上述方法及系统以WEB渔业产值查询分析平台的方式展现,使过去十年的渔业产值可以清晰、直观的呈现给渔业参与者;同时对渔业的产值进行分析并对是否需要加大捕捞力度进行判断,辅助渔业管理者进行捕捞及休渔期的决策;此外,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进行了外置链接。另外,本实施例前端界面设计及布局的实现使用了DIV+CSS的技术以更精准、高效地进行布局。为了运行ASP的开发环境,本实施例在Windows添加Internet信息服务(IIS),之后进行IIS的服务器的配置,新建网站目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